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二十二章 进京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二十二章 进京

作者:獠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22:14:49 来源:笔趣阁

不论刘宇在心中将这次的战斗定位为胜仗还是败仗,整个大汉朝廷还有司隶万民,却都将他视为立下不世之功的大英雄!毕竟朝廷只是关心战争的结果,刘宇能够用不足万人的部队打败拥兵十余万的黄巾贼寇,这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而司隶的民众只是在关心自己的生活是否会受到战火波及,没有人会去关心在这场战斗中,刘宇的属下有多少死伤,在他们的眼中这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在刘宇养伤的这段时间,京师洛阳从朝廷大员到平民百姓都是整日欢欣鼓舞,前些日子的那种惶恐不安的气氛早就被丢到九霄云外去了。京师本来就是天下首富之地,即使是民间也颇有余财,所以这番庆贺下来,真可说是夜夜歌舞升平。庆贺之余,司隶臣民都对拯救了大汉社稷的英雄刘宇充满了好奇。

在大汉中央,朝廷百官也对这个当初因为行善而被提拔为谯郡太守,如今竟立下如此殊勋的现任豫州刺史议论纷纷,朝堂上的各派大佬也都在琢磨是否要拉拢一下这个铁定的大汉明日之星。

作为一国元首的天子汉灵帝刘宏心中此时的喜悦更是比别人多了三分。刘宏生性就很是懦弱,让他当个太平天子,做做败家的事情倒是有余,让他去抵御外敌入侵可是万万不成。更何况这次黄巾军是直接兵临虎牢关下,距离京师可说是只有一墙之隔,这简直就是想要了刘宏的命啊。所以汉灵帝在一得知黄巾入寇的消息之后,就起了迁都避祸的想法,结果这个想法因为朝中重臣的竭力反对而流产了。再加上刘宏总算是还记得自己的祖宗陵寝都在京师附近,为了不让人骂成是败家子,又让荀爽给他打了一支强心针后,刘宏的胆子总算是壮了一下,开始在京师司隶一带加强警备。

可怜刘宏的胆量本来就没多少,就这仅有的一点勇气,却被袁绍的大败亏输给吓到了爪哇国去了。两万五千大军啊,只是两天就被人家打了个几乎全军覆没,这怎么能让刘宏对京师的防守放心。这阵子刘宏表面上要装出一副与黄巾军决战到底的姿态,暗地里却吩咐张让火速派人往西京长安整顿宫室,一旦有什么不对,自己也好有个退路。毕竟如果在祖宗陵寝和他自己小命之间选一样的话,还是自己的小命重要。

就在汉灵帝的耐性就要到头的时候,前方竟然传来了黄巾大军被赶来救援的豫州刺史以不足万人的部队击垮的捷报,这简直是喜从天降,刘宏一时间都怀疑自己是否身在梦中。在反复确认了这战报的准确性后,刘宏的心欢喜的好像要炸开一样。他甚至有了一种想要去祖陵拜谢列祖列宗的冲动。这个豫州刺史真是好样的,帮了朕的大忙,朕一定要好好封赏他!刘宏在心中暗下决定道。

比汉灵帝的喜悦不相上下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十常侍之首的张让。张让当初刚一听到虎牢告急的消息的时候,也是被吓掉了两魂六魄,惊惶之下,他匆匆的向汉灵帝献计迁都,当即就与本就已经心存退意的汉灵帝一拍即合。没想到这个计划被朝中大臣阻止了。事后张让冷静下来,又开始觉得迁都是个不明智的选择,自己本来是个宦官,这些年得到皇帝宠幸,才得以发达起来,可他这些年搜刮来的钱财和家产都集中在司隶京师之内。如果真的迁都到长安,汉灵帝是天下之主,自然不缺受用,可他张让到了长安可就成了一穷二白了!自己本就是个不完全的男人,张让实在不敢详细那个自己没有了钱,活着还能有什么快乐。

后来张让受到汉灵帝暗令,派人前往长安预留退路,他也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家产转出了一部分,但杯水车薪,在眼前这个敏感时刻,任何大规模转移财产的行动都会被视为扰乱民心,破坏京师警备的大逆行为,是会被诛九族的。

正当张让在家产与性命之间痛苦徘徊的时候,让朝廷畏惧不已的黄巾军竟然被人击溃了。这可真是双喜临门啊!自己的家产得以保存,这是第一喜;这第二喜嘛,就是这立功的人不是别人,是豫州刺史刘宇!刘宇是谁?那可是咱家一手保荐上去的。当初是自己保荐他为谯郡太守,不久前也是自己保举他为豫州刺史!(他忘了当时只不过是拿人钱财为人办事而已....)哼哼!张让心中暗道:平日里那些朝廷大员只知道找咱家的茬,见到咱家就眼睛不是眼睛嘴不是嘴的,可到了朝廷的危急关头,他们一个个都做起了缩头乌龟,谁都没有退敌之策,反倒是咱家保举的人立下这等功勋!这次咱家一定要为刘宇好好请功,让你们看看咱家推举的人是何等英雄了得!

张让在虎牢关大捷后的第二天,就在朝廷举行的庆贺朝会上向汉灵帝提出要重赏刘宇的建议。汉灵帝本来就有这个打算,朝中大臣大部分也觉得刘宇立下这等天大的功劳,受到封赏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这个提议很顺利的便通过了。汉灵帝得知立功的这个人竟然是汉室宗族中人,心中更是大喜。唉!紧要关头,还是同为高祖一脉的宗室兄弟靠得住呀!刘宏当即命新任太尉邓盛前往虎牢关宣旨,诏刘宇进京陛见。委派位列三公的重臣为宣召使,汉灵帝也算是给足了刘宇面子了!

邓盛来到虎牢关的时候,刘宇的伤势刚刚好转。要是换了别人,伤势好到这个程度,肯定是马上感激涕零的叩谢天恩,一刻都不敢耽误的赶往京城的。可刘宇偏偏不这样。当太尉邓盛来到虎牢关刘宇养伤的院落时,刘宇正一副病怏怏的虚弱样子躺在榻上,看到邓盛进来,他便做出移动很艰难的模样,挣扎着想要起来向邓盛行礼。邓盛并不知道刘宇的伤势究竟如何,在他看来,刘宇能够凭着不足万人的兵马打败十多万贼兵,那么他身上受的伤肯定轻不了!现在看到刘宇拖着“病躯”要起身行礼,连忙伸手阻止道:“刘大人有伤在身,不必多礼了。”

刘宇抱歉的笑了笑说:“太尉大人亲临慰问,宇怎么敢失了礼数呢?”

邓盛这次前来本就是存着想要拉拢刘宇的心思的。毕竟细算起来,刘宇可说是由十常侍的人一手保荐起来的,邓盛是朝廷中与十常侍集团对立的士族集团的重要人物,他当然不想将刘宇这样的英雄拱手让与十常侍。邓盛认为,刘宇是汉室宗族出身,自然应该和自己所代表的士族关系更好处一些,所以在已经失了先手的情况下,邓盛痛快的接下了前来宣旨的任务,目的就是想借着这次机会,能和刘宇打下一个良好的关系基础。

现在邓盛对刘宇的第一观感就很是不错,当下对刘宇着意拉拢起来。

刘宇之所以没病装病自然有他的考虑。首先一点,自己在虎牢关这里的事情还没有完全处理好,黄巾俘虏的安置,阵亡将士的统计,这些都要他亲自处理才能放下心来。第二,虽然自己的确是受了很严重的伤,可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会好的如此之快,痊愈速度是平常人的好几倍。如果把自己现在的真实健康情况展现出来,那么别人恐怕会以为他刘宇胜的很轻松呢。如果自己本来就没受伤,那么刘宇也不是无病呻吟的人,但问题是自己的确是受了很重的伤,只不过是因为自己都不知道的原因才好的这么快,要是被人误解为自己伤的很轻,那可就太冤了。这样装成伤势依然沉重的样子,邓盛回去想朝廷禀报后,汉灵帝恐怕会更加看重自己的。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朝廷中的士族阶层固然希望能够拉拢刘宇,刘宇又何尝不想与大汉朝廷高层搭上线呢?自己当初是出于无奈,才借由张让他们这些十常侍的手进入仕途。这种发家史,实在是不太光荣。如今自己立下天大的功劳,朝廷中的清流大佬向自己抛出橄榄枝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刘宇也希望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和士族阶层搞好关系。自己如果是有伤在身的话,更容易拉近双方的感情。

总之,刘宇和大汉高层权力核心人物之一的邓盛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在双方都刻意想搞好关系的基调下,成功的结束了。

邓盛通过和刘宇的这次对话,更加认定这个年轻的刺史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也更肯定刘宇绝对不是能够和十常侍同流合污的人。一个年轻有为的宗室子弟,对于现在国运多舛的朝廷来说的确是件好事。

向刘宇传达完汉灵帝宣召他进京的圣旨后,邓盛又对刘宇宽慰几句,让他安心养好伤再进京,便上马回京复命了。当然,邓盛回到京城之后,向汉灵帝大大夸赞了刘宇一番,同时也将刘宇伤势颇重的情况向汉灵帝坐了汇报。汉灵帝听了果然大为感动,特别下旨将内廷中的珍贵药材送去虎牢关供刘宇疗伤修养,并口谕刘宇,让他好好将养身体,等到伤势愈可之后再行进京受封。

就这样,刘宇在虎牢关又住了大概半个月左右,等到自己这边的事情都处理完毕之后,便带着孙琳,连同郭嘉、赵云,带领50个虎卫营亲卫,往京师洛阳而来。

本来照刘宇的说法,我们是进京受赏的,又不是去打仗,带兵卒干什么?可郭嘉坚持认为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小心谨慎才好。刘宇想了想,也觉得自己立下这样的功劳,恐怕并不是每个人都高兴的,难免会有一些心存嫉妒之辈。小心使得万年船,刘宇仔细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接受了郭嘉的建议,带上了50名亲卫。毕竟洛阳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就算有人想要对自己不利,估计这些人也足以应付了。

就这样,东都洛阳,这个公元2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都市,迎来了一个日后名扬青史千余年的风云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