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四十九章 称孤道寡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四十九章 称孤道寡

作者:獠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22:14:49 来源:笔趣阁

刘宇的这句话,让他手下的很多人都感到相当的惊讶,但对于站在群臣顶端的那几个人来说,却没有太大的反应,仿佛他们早就已经在心中做出了和刘宇相同的结论一样。很明显,蜀王的王爵是在向刘宇表示诚意,九锡的赏赐则是对刘宇的试探,而其他的那些超越臣子本分的承诺,则是对刘宇的拉拢。这一切,都在表明董卓是因为自己的野心膨胀,而在寻求刘宇对他行为的默认态度。要知道,刘宇毕竟是汉室宗亲,如果董卓要取汉而代之的话,刘宇将是他最大的敌人。

不过刘宇表现出对于帝位的那种野心,在一些和他有过深交的诸侯的眼中并不是什么秘密,董卓就是一个明白刘宇绝非池中之物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董卓才会向刘宇进行这种示意。对董卓来说,他现在和皇帝比起来,缺少的只是一个名分而已,其实以他现在的权势和奢华生活,早就已经超过了有名无实的汉献帝,但古代中国人却总是有那么一种皇帝情节,就像董卓这样,明明已经是无冕之王,但那个皇帝的冠冕,对他来说,却是致命的诱惑。

如今的董卓其实已经没有了当年年轻时的那种志在天下的锐气,多年的征战以及日益贪图安逸的思想倾向,让董卓越来越倾向于偏安一隅。曾经作为当年秦国国土,拥有雄关坚城的关中地区,自古就有金汤之地的称号,富饶的关中平原,也足以为董卓所追求的那种奢靡生活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此时的董卓看来,他这一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称帝,过上一把皇帝的瘾,享受一下那种被别人称为皇上的生活!

在董卓看来,默认自己称帝,对刘宇并没有什么坏处,毕竟凭借关中的力量,对于益州根本就不能产生什么威胁,而对于像刘宇这样同样想要成为皇帝的人来说,挡在他面前的最大的障碍,并不是他董卓,而是长安名正言顺继承东汉皇统的汉献帝。而如果汉献帝被他董卓所取代的话,东汉传自光武帝刘秀的嫡系正统血脉也就就此断绝了,到那个时候刘宇再想称帝,那就没有了任何的阻碍与顾忌,甚至可以变得光明正大,毕竟他刘宇也是汉高祖的后裔!

董卓费尽苦心,只不过是想和刘宇暗中达成一个互惠的协议,在他看来,这对于刘宇并不是什么坏事,或者说是一件大好事。当然,条件就是刘宇到时候不能打着铲除逆臣的旗号攻打关中。董卓的这个思路,看起来好像是有些疯狂而大胆,毕竟向一个汉室宗亲表达自己想要篡夺汉家的江山,就算是这种表示是隐讳的,那也是一种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举动,但董卓的这招棋却也是想好了各种路数才谨慎出手的,依仗的,就是刘宇的野心。

其实,刘宇对于董卓的这个建议的确是很动心,但他同样知道,一旦自己和董卓做成了这把买卖,那自己也就有了把柄留在董卓手中,日后很可能存在受他要挟的隐患。刘宇不会容忍任何人要挟自己,所以他宁可在等待一段时间,也不会向董卓提供这种机会,更何况,在他的眼中,董卓基本上已经是一只脚踏入棺材。

早在朝廷的这个钦使到来的前几天,刘宇就从长安得到了他一直在等待的情报。第一个情报就是自己举荐吕布为车骑将军的表章,不出所料,并没有在朝堂上获得通过。尽管并没有得到吕布和董卓翻脸的消息,但吕布心中的愤怒,刘宇不用想就能猜出个十足十。第二个情报,董卓在收到刘宇的礼物之后,果然对那幅华丽的宫殿图大感兴趣。

董卓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如此精美的宫殿,实在是他梦寐以求的居住场所。而这个时候刘宇又恰恰要与他同盟,西凉也被打得灰头土脸,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董卓,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终于开始着手,按照那份宫殿图,下令在距离长安二百五十里外建筑一座新城——堳坞!

这个堳坞和历史上的堳坞并不相同,因为它会比原本历史上更加的华丽,而工程量无疑也会更加的庞大。原来历史上的董卓为了修筑堳坞,动用了二十五万民夫,而如今要想完成这座华美的新城,人力却至少要多出一倍!不用说,因为刘宇的缘故,将会有无数的关中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肯定会有数以万计的民夫会因为这座新城而献出他们那宝贵而又卑贱的生命!虽然,这一切并不是刘宇亲手所做,但却是他一手造成的,只不过是让董卓背黑锅而已。

对于这一切,刘宇早就已经料想到了,他心中有愧疚,但却绝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计划,因为让董卓变得天怒人怨,正是他刘宇想要得到的结果。此时的刘宇早已经不是刚刚来到三国的刘宇,他已经学会了,如何才能在最大限度减少自己一方损失的情况下战胜敌对一方,而对于在这个过程中所牵连到的那些无辜的人民,他们的牺牲,在刘宇的眼中,已经逐渐变得只不过是一个数字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是一个新时代的建立!刘宇不是神仙,他最多只能保护自己的臣民!

第二日,刘宇率领众官员恭送常侍郭全回京,同时也带回了他的谢恩表章,在表章中,刘宇表示将会领受蜀王的爵位,但却坚决推辞了九锡的赏赐,以及带剑着履上殿,不参不拜的特权,理由就是自己的功劳不足以享受如此殊荣。这也是在向董卓表示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不会支持董卓取汉而代之的野心。这也是刘宇为了王允等人的行动争取时间,他知道,如果自己全盘接受这道旨意的话,董卓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而自己如今的这种态度,肯定会让董卓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为王允等人采取离间计,留出准备的时间。

送走郭全,关中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王允等身在长安的大臣们的发挥时间了。虽然历史早已经或多或少的发生了变化,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刘宇还是派人前往长安联系上自己的岳父大人蔡邕,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在原本历史上,蔡邕是被王允当作眼中钉除去的,而在这个时空中,蔡邕既然成为了他的岳父,那这种事情肯定就不能再发生了。

对于爵位,刘宇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对他来说,自己的爵位变为蜀王,这和当年他广阳侯的封号,只不过是名字变了变而已,其他的根本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外人可不是真么看的。王爵,这可是仅次于皇帝的爵位,在各个方面,都与其他的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位有着天差地别。东汉的诸侯王的权力事实上是被极度削弱的,与西汉初年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过刘宇这次被封的蜀王,却是偏离的东汉王朝一直以来的封王传统。

首先就是刘宇住的地方,已经不能再用府来作为称呼了,其中的厅要改名为殿,比如原来的议事厅,现在就要改称为银安殿,原本的整个州牧府,如今要被称为蜀王宫。其次,刘宇对自己的称呼也要更改。古代的诸侯王往往称孤道寡,到了秦始皇之后,皇帝自称朕,也可自称寡人,而诸侯王统一自称孤。这种称呼是要显示出帝王那种独立于万人之上的独一无二的气势。还有就是刘宇的手下,也要自称为臣了。原来的时候,刘宇的手下尽管是他的下属,但却是不能向刘宇称臣的,这是礼制的规定,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同时,这些臣属对刘宇的称呼,也要由“主公”变为“王上”或者“殿下”。

除了这些称呼上的变化,还有很多要改变的地方,比如刘宇平日所使用器皿,车马甚至随从数量,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改变,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王爵以下的爵位担任不需要什么繁琐的仪式,只需要接受任命的圣旨。而接受王爵却要经过严格的程序,筑坛、仪仗、祭天、进冠冕、受玺绶、受群臣拜贺、受万民山呼,这一整套的程序走下来之后,这个蜀王的爵位才算是真正的落到刘宇的头上。

当然,这些程序上的事情,用不着刘宇亲自出面去做,礼部、工部、户部的大小官员一个个忙的四脚朝天,终于在接受圣旨的十天之后,将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妥当,而刘宇也终于在初平二年,三月初六,与成都城南,登坛受爵,王袍衣冠,面南称孤,接受百官朝贺,成都十几万军民聚集坛下,跪地山呼。

按理说,在接受王爵之后,刘宇所要做的,就是册封王妃、王世子以及文武百官。而没有任何悬念的,孙琳被册立为蜀王妃,蔡琰身为平妻,受封为蜀王侧妃。因为刘宇的孩子还都没有出世,所以王世子自然不可能现在选出,而最引人关注的官员册封,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一职,刘宇没有任命任何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