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八章 孙坚江东访二张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八章 孙坚江东访二张

作者:獠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22:14:49 来源:笔趣阁

与乔家将宅院建在城外不同,周家的府第就在皖城的县城东边。皖城的城池本就不大,所以尽管周家不缺钱,但府邸却略显狭小,当然,这里的狭小也不过是相对于当年周异在洛阳城中的那座豪宅而言的,如果只是在这方圆百里之内,周家的宅院绝对算得上是第一等。

因为周瑜事先已经向家中寄送了书信,所以孙坚一行人到了周府门外之后,周异很快就迎了出来。众人来到前堂,落座之后,周异先向孙坚说道:“文台,一别经年,如今,你可是威风八面了!”孙家和周家也有几代的交情,而孙坚和周异也是不错的朋友,所以孙坚苦笑一声道:“周公,何必如此笑我,孙某如今根基全失,以致寄人篱下,如今漂泊无依,何来风光一说。”

周异笑道:“文台,你如今胸怀大志,千秋大业不过在举手之间而已,我这么说,也不过是提早了两日而已。不过,你现在要想博得一番基业,却还有些许不足,若是文台不见怪的话,我倒是想厚着脸皮说上两句。”孙坚大喜,连忙拱手道:“某此次来,就是为了请周兄指点迷津,还望周兄能够不吝赐教!”

周异笑了一下,说道:“文台,自古打基业用武,而治平一方却需用文,如今你手下兵精粮足,猛将不少,但可惜却无一人可为你谋划,为你掌控全局,处理政务。这样下去的话,就算你他日能够侥幸得了江东,你的位子也不见得能够坐得稳!”孙坚点点头,略有羞愧的说道:“周公,我这个人素来好武事,与文士之间却是少有结交,江东多士人,其中不乏有经天纬地之能为者,还请周公能够为我引见。”

周异摸了摸自己自己的胡子,想孙坚说道:“文台,江东人才众多,不过,其中出类拔萃的,却还要数江东二张!”孙坚一愣,他可没听说过什么江东二张,忙向周异问究竟,周异这才又向他解释了一番。

原来二张也是两兄弟,为长者,乃是徐州彭城人。,姓张名昭字子布。张昭年幼之时便聪慧绝伦,且品行笃诚,博览好学,年方二十便因为才学广博而被当地官员举为孝廉。不过张昭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推辞了这次举荐,放弃了就此进入朝廷的机会,当时的人们都以为张昭肯定是疯了,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后来张昭外出游学,至青州,与琅琊赵昱,东海王郎等名士座而共论,言语得体,条缕分明,青州士人皆异之。

后来张昭回转徐州,徐州刺史陶谦欣赏其才,随向朝廷举荐他以为茂才,但张昭却再一次拒绝了陶谦的美意。当时的陶谦刚刚担任徐州刺史,很想搞出一番做为,而第一步就是在徐州为朝廷寻找几个有用之才。但他没想到自己好心好意的想要保举张昭,张昭却根本不领他的情,这让陶谦恼羞成怒,认为张昭是在故意的轻视自己,一怒之下,便传令地方官将张昭擒拿入狱。

不过总算陶谦还不是个落井下石的人,他抓张昭,更多的是因为面子的问题,命令一出,他自己其实也很是后悔,不过话以出口,无法更改,所以也只好将错就错,让张昭到牢里去好好的反省反省。当然,对于张昭,陶谦还是特别对待,虽然身陷囹圄,但每日饭食不缺,甚至还常有衣物送至牢中。

张昭这一入狱,在牢里就呆了两年之多,陶谦不知道是将他忘记了还是怎么样,一直就没有下令将其释放。牢中虽然衣食无缺,看押之人对张昭也是照顾有加,但牢狱毕竟是牢狱,在这两年中,张昭亲身感受到了大汉帝国那日暮西山的颓态,而他亲眼所见的一些人间惨剧,更是直接改变了他当初的那种想要独善其身的想法,张昭终于开始考虑要怎样才能用自己的一身所学,来让世间百姓少受苦楚了。

公元185年,时年二十九岁的张昭经过友人的倾力营救而获得了释放。这时的他虽然已经存了济世安民之心,但却也知道徐州陶谦绝对不是一个可以成气候的人,这种人绝对不值得自己去辅佐。因为他毕竟得罪过陶谦,所以张昭出狱后不久,便携家南下到扬州隐居,静待时机,希望能够找到明主进行辅佐。

周异对张昭的评价是,政略通达,治国之奇才,且为人刚直不阿,不偷荣取合,有古之直臣之风,若在朝堂,当可身登三公之位。三公就是一国最高的领导者,由此可见周异对张昭的评价多么高。

江东二张的另外一张,乃是张昭的族兄,姓张名纮,字子纲。张纮乃是广陵人士,年轻时曾游学洛阳,和当时的洛阳名士多有来往,洛阳的各大世家也都对张纮的才干十分佩服,在游学期间,张纮的声望随着那些大家族的刻意提携而变得越来越大,但张纮并未将其当作一种荣耀,而是当作一种威胁,在游学两年之后,他便果断的离开了可以为自己提供飞黄腾达道路的京城,回到了广陵郡。不过他返回老家,并不代表他的声名会有所下降,当时广陵上下,从士人到百姓,无不知张纮之名。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广陵太守便向朝廷举荐张纮为茂才。和张昭不同的是,张纮并没有拒绝这次举荐,他们两人比起来,张纮显然是更精于谋划和观察大局。张纮知道,自己的名声已经传扬开去,如果这个时候拒绝举荐的话,非但不会让世人忘记自己,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德好奇,从而加倍的到处对自己的名望进行渲染。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一味的推脱朝廷的招揽,到时候除了换来朝廷的憎恶之外,其它的什么好处都得不到。基于这个原因,张纮到最后成为了朝廷的茂才。当时的三公九卿都争着想要将张纮这样的大才纳入自己的麾下,但面对所有的征辟,张纮都一并推辞不就,本来这样做很容易招致他人,尤其是在洛阳的当政者的不悦,但令人惊奇的是,因为当时的上位者们都不愿看到一个大才落在别人的手中,所以在张纮拒绝了所有征召之后,他们反而达成了妥协,那就是这个人既然大家都想得到,而且意见又不一致,那么干脆,这个人谁也不要去争,就让他做个闲散的茂才,在广陵慢慢养老吧!就这样,张纮避免了进入当时那个已经乌烟瘴气的朝廷。后来黄巾起义爆发,张纮对于黄巾军可说是深恶痛绝,不过他是个文士,不能上阵杀敌,所以只好带着自己的家眷到扬州来避难。

对于张纮,周异的评价是,敏而通达,统观全局,有匡正时局之才,洞彻世情之能,一句话,张纮是个难以多得的具有优秀战略思想的人才。

得到了周异的举荐,孙坚心中不由大定,于是他便请求周异书写信函,而后派自己的儿子孙策亲自带着厚礼,前往二张隐居的曲阿县城去请二张出山。]

大概是周异的举荐起了作用,又或者是二张终于觉得自己在家中闲置的时间太长,应该出来为天下效力了,总之孙策并没有费多少口舌,就将二张请到了皖城。

面对两个贤才,孙坚心中就是一阵阵的激动,毕竟这两个人关系到自己日后在江东的发展,于是他放下身段,真心真意的向二张求教如何才能在乱世中求存。

张纮精于策略,便向孙坚道:“将军,江东地广,物产丰饶,且有大江天险在前为屏障,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实乃是英雄得以成大业之所!不过如今的江东士族,大都是在孝桓皇帝之时迁居而来,这几十年间,当年那些过江之人就已经形成了几大家族,其中以顾、全、朱、陆四大家族为首。将军若想安坐江东,就必须得到这四大家族的认可与协助,方可一展拳脚,与天下群雄相争!”

孙坚点头然其言,又问道:“我若取江东,当如何对待这些世族,还请先生为我一谋。”张昭在一旁道:“江东世族势力庞大,且江东士人十有**出于这些世家,所以将军若得江东,首先就要存了与世家共坐共享之念,对世族不可堵,只可疏,任用其家中贤能之才,以结好其心,同时广纳张、周、吴这些势力较小的世家中的人才,用来牵制四大世家的势力,而后张榜招才,自寒族中拔擢将才,赋以兵权,再由将军亲自统之,以制衡世族权势,只要将军居中调解掌控得当,江东士族自然可以为将军所用,不敢造次矣!”

孙坚闻言大喜,就向二张一躬到地,恳求道:“孙坚德薄,又缺才干,两位先生大才,还请相助孙某一臂之力!”张昭二人连忙离座还礼道:“将军不必如此客气,我二人本就得知将军乃是当时豪雄,故而才愿来此一见,及见将军,才知道果然名不虚传,若是将军不弃,我二人虽然才疏,却也愿为将军效劳!”

孙坚这时可是惊喜万分,没想到这样两个大贤竟然这么轻易的就来到了自己麾下。几人重新见礼之后,张纮却又向孙坚说道:“主公,为今之计,主公需速速遣人往江东,与四大世家族长相商,若是能得他们相助,江东指日可破!”

孙坚正要点头称是,忽有一亲兵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单膝跪地禀报道:“启禀主公,袁术在三天前攻陷了寿春,占据淮南,扬州牧刘繇已经败往秣陵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