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课本走向历史 > 第四四一章 败象已成

从课本走向历史 第四四一章 败象已成

作者:墨守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3:21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一个令所有人都极度意外甚至是措手不及的消息自洛阳皇宫之内传出,如同一场大飓风,瞬间就将整个洛阳城个席卷了!

才登基半年多、身体一直不好的大燕皇帝安禄山,病情忽然急转而下,于昨夜驾崩!

大燕皇帝临崩之前已知自己大限将至,故提前拟好旨意,将皇位传给近在身边的二儿子——晋王安庆绪,以原御史中丞严庄为辅政大臣,辅佐新皇……

国家不可一日无主,众官员虽然对大燕皇帝的忽然故去感到极度的意外和怀疑,但还是遵照皇帝遗旨,在严庄的带领下,拥护哭的几乎不醒人事的晋王安庆绪为新的燕皇。

晋王继位也算是名正言顺,不仅仅是因为有已经驾崩升天的安禄山的遗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之前留在长安当人质,安禄山起兵之后,安庆宗被李隆基给赐死了。

安庆绪排行老二,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他来继承风雨飘摇的大燕皇位,也很适合。

不少官员对此心中其实颇有疑惑,更有一些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但没有办法,老皇帝安禄山已死,晋王安庆绪又是安禄山其余儿子里面距离洛阳最近,而且最为成才的一个。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城已经被晋王的手下的禁军完全控制,而且文官里面素来有威望的严庄又带头力挺晋王继承大统……

大燕的一众官吏在大殿之上虽不曾多说什么,但内心之中的恐慌却是丝毫不减。

安禄山虽然脾气愈发的暴躁,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依然是整个大燕王朝的主心骨,凝合剂,风雨飘摇的大燕离不开他!

如今大燕本就是处在极度危险的状态之中,西边唐皇李隆基御驾亲征,有太宗皇帝之灵相助,连战连捷兵锋直指潼关,崔乾佑数万兵马不敢出关迎敌,只能是据关坚守不出。

而范阳起家之地,更是被唐军占领七八,史思明连战连败之下,龟缩于博阳不敢出,日日盼望大军前去救援。

南阳之地,久攻不下,淮北附近,颜真卿带着三千五百静塞军……

这些原先还对安禄山以及他所建立起来大燕有着很大的信心的众多臣子,心中都不免打起了小九九……

安禄山、安庆绪登基为新皇帝的事情,王庆是第三天才知道的,当时他正在安排人马准备强攻潼关。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王庆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因为按照他进来之前所知道的,安禄是在第二年的正月被不堪凌弱的严庄伙同李猪儿再加上安庆绪给密谋弄死的,怎么忽然就提前了四五个月?

随后也就反应过来,随着自己的到来,一系列的事情早就发生了改变,安禄山提前被弄死,安庆绪登基虽然看起来很是突然,但仔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王思礼以及在身边伺候的高力士,在最初的惊愕过后,立即便露出了狂喜之色,精于世故的他们自然知道这个消息代表着什么!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安禄山已死,安逆贼子不足为惧,陛下收拾河山值日可待!”

高力士在一旁无限欣喜的施礼高喝。

他作为皇帝陛下的身边人,甚至自从安禄山起兵之后陛下的生活状态,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尤其是潼关被破,陛下迫不得已出逃之时,他更是悲观的认为大唐说不得就要破败了,却没有想,左右不过一个月的时间,风雨飘摇的大唐就迎来了这样巨大的转机!

这让他怎能不高兴?

“陛下,臣愿意请战,带领河西、陇右众儿郎强攻潼关,然后直取东都洛阳!将伪帝安庆绪头颅摘下,献于陛下身前!”

一旁的王思礼抱拳请战,一言一行之中皆有豪迈之气流露,再无当初的悲愤失意。

现在正是捞功劳的时候,不积极怎么能行?

王庆是最先冷静下来的人,他摇头止住了王思礼的请战,道:“安禄山已死,伪燕败象已成,但潼关却不能着急。

崔乾佑用兵有道,手下兵马四万有余,又据守雄关,此时强攻纵然能够胜利,但损失也一定不小,都是我大唐的好儿郎,能少死一个就少死一个吧!”

“那陛下以为该如何……”

王思礼被王庆这样一说,也冷静了一下,出声询问。

王庆想了一下道:“传朕旨意,之前不论是因何而降服的安逆的,只要不再助纣为虐,朕便一概既往不咎!若依然执迷不悟,助纣为虐者,加倍处罚!”

“给潼关的崔乾佑传信,朕给他三天时间考虑,三天之内开关纳降,对于他的过错,朕一概不问,并且官职不变,三天后若是不降,朕便请太宗皇帝再次显灵,助朕攻取潼关,而后夷其三族!”

“潼关险峻,而崔乾佑又闭关不出,想要给他秘密传信……”

王思礼想了一下,有些犹豫的开口。

王庆摇摇头道:“不用秘密进行,将朕方才的这些话,写上成百上千份,而后射入潼关之内!”

“这岂不是要泄……”

王思礼本想说这样机密的事情,如此做岂不是要泄露,但话还没有说完便住了口,因为他已经明白了陛下的用意,陛下这是要将崔乾佑所有的后路都给堵死,令他不得不降!

“得令!”

他抱拳应了一声,然后连忙出去安排这个事情了。

如今军中的文吏有很多,抄写个几百份皇帝陛下亲口安排下的事情还是很快的。

大约大半个时辰之后,便有一两百善射之人来到潼关之前,然后将这些写了字的布帛射入了潼关。

然而,王庆接下来最先接到的并不是近在咫尺的潼关的消息,而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吐蕃以及回鹘的使者,联袂而来。

说是要来见自己,有要事求见。

他们关于所谓的要事,在扶风的韦见素已经先一步的派快马传递了消息过来。

王庆看过韦见素传来的消息,不由的冷笑出声,这些家伙们,倒是打的一副好算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