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课本走向历史 > 第三八七章 跑的比皇帝都快

从课本走向历史 第三八七章 跑的比皇帝都快

作者:墨守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3:21 来源:笔趣阁

“陛…陛下,奉天太守孙不灵弃城而走,不知踪迹……!”

风尘仆仆飞马而来的两骑很快便证实了王庆的猜测。

娘的,这是比老子跑的都快啊!

王庆皱着眉头暗骂一声。

而后让这两人先退下,找些吃食填填肚子。

“陛下,奉天太守闻听敌军破潼关先望风而逃,上不能迎接圣驾,下不能守卫城池安抚黎民,臣下请治奉天太守张不灵死罪!”

跟在皇帝陛下旁侧坐在马车里的韦见素闻听了此事,愤怒之余,立刻出来启奏。

死罪?

当然要治死罪!

朕还没来你就跑了,不是死罪是什么?

不先将这个出头鸟给弄死,立立威,以后自己还怎么统领关中之地,整合力量去对抗安禄山?

王庆点点头道:“确实该死!养人千日,用人一时,如今正是需要这些享受着俸禄的人出力的时候,他却跑了!真是岂有此理!

此等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来人,传令下去,禁军分出两百人立刻前往奉天,持朕手谕,让当地官府配合,务必找出张不灵,而后就地斩杀!”

伪皇帝陛下发了怒,要死人。

“陛下…两百人是不是有些太多了,要不派遣一百人去吧,陛下的安危才是最为要紧的。”

陈玄礼犹豫了一下,出声说道。

跟随出长安的禁军本来就不多,到了现在,随着王庆不断的分派任务,留在身边的禁军只有三百来人。

若是再派出两百人出去,那皇帝身边剩下的人手可实在太少了!

王庆摆摆手道:“不用担忧,这是在关中,安逆不到,就算是给这些人一个胆子,他们也没人敢对朕动手!

而且,朕现在有太宗赐下的神力,多这两百人和少这两百人没有什么区别。”

王庆这倒不是在吹牛,说的都是实话。

禁军以前有多牛,现在就有多烂。

这样的从天到地底下的巨大变化却是玄宗皇帝一手促成的。

这也算不得玄宗皇帝脑残,非要自废武功,而是到了他那个时代,均田制已经施行不下去,并且由于吐蕃的强势崛起,致使府兵制开始崩溃。

在玄宗之前和他初步接手大权的时候,在京城拱卫京师的兵马,除了禁军之外,还有南衙十六卫。

比如左右武卫,左右千牛卫。

都是地方府兵在京师轮番值守。

由于府兵的特性,南衙十六卫是由国家机关控制的,而不是隶属于某个将领。

所以有了这样一股强横的力量在手,国家自然不担心作为禁军的北衙六军强横的无法压制。

所以这个时候禁军都是功勋子弟,以及从边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

但后来,府兵制施行不下去了,建立在府兵制基础上的南衙十六卫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京师没有了这个稳定的力量,禁军也失去了制衡,在京城一家独大。

本就是靠着禁军发动宫变出身的唐玄宗自然知道出现这样的事情有多可怕。

所以他便采用了不断往禁军中掺沙子的做法,不断的弱化中央禁军。

将原来的挑选边军精锐,变成了挑选市井浪荡子……

这样的做法确实很好的防止了禁军叛乱,但不要忘了,在他不断弱化中央禁军的同时,十节度却在不断发展壮大。

唐朝前期一直实行的强干弱枝的政策,到了现在,变成了弱干强枝。

唐玄宗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智慧,勉力维持了这个平衡几十年,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最终还是玩砸了……

陈玄礼听了王庆这话,想想皇帝陛下独战禁军的壮举,再看看整日骑马行军而不显丝毫疲态的样子,发自内心的觉得皇帝陛下说的很有道理。

于是便不再阻拦。

转身招来禁军中一个靠谱的军官,交代了皇帝命令,而后协助他挑选了两百兵马,拿着皇帝的手谕一路朝着奉天飞驰而去……

两百禁军出动之后,在王庆的带领下,剩下的人接着往奉天赶去。

在距离奉天十五里的地方,有奉天的长史带着一些人在那里战战兢兢的迎接圣驾。

看来是被先前的直冲而来的禁军吓得不轻。

“起来吧。”

王庆看了一眼带着七八个官员趴在地上浑身哆嗦着给自己请罪的奉天长吏崔成一眼出声说道。

长吏还是没敢起来,依然趴在地上请罪。

王庆道:“奉天太守逃亡,你能够留守奉天,没有和他一起走,有功无过。

既然张不灵自己先走了,那这奉天太守便由你暂领吧。

什么时候禁军将张不灵的人头带来,你什么时候转正!”

趴伏于地的崔成面露喜色,没想到皇帝陛下不仅没有怪罪自己,反而会有这样的好事露在自己头上!

当下身子抖的便没有之前厉害了。

“臣…臣叩谢陛下圣恩!”

他发了一会儿愣,而后连忙谢恩。

虽然知道这个时候应该表现的淡定一点,但是内心的喜悦怎么都压抑不住,高兴的连小舌头都在颤抖。

在接受了王庆几句圣训之后,这新任的代奉天太守,带着两三个下属朝着奉天城一路狂奔。

在王庆到达奉天的时候,便已经安排好了衣食住行。

并且还给军队提供了大量的粮草。

效率高的不像话。

王庆见此不由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都是在他的预料之内。

连日的奔波令的众人都很疲倦,于是王庆便下令,今日就在奉天城内过夜,明日一早再出发。

早就苦不堪言的众人,闻令不由欣喜,许多皇子皇孙匆匆的用了饭,便抓着这难得的一丝空闲,栽到床上睡觉去了。

王庆却没有睡,在拒绝了新任奉天代太守崔成安排的酒宴之后,便将韦见素招来议事。

说是议事,其实大部分都是他已经构思好的东西,将韦见素招过来,一是跟他通通风,二来便是准备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思拟旨一封,将自己所谋划的一些东西昭告天下。

李隆基从长安仓皇出逃,这个消息一旦传开,天下必定人心惶惶。

王庆这个时候准备发公告。

一来是想要将他的一些安排昭告天下,二来就是用来安定人心,三则是告诉天下之人圣驾在何处。

不能学历史上的李隆基,一头钻进巴蜀,致使全国大部分的官吏,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都找不到皇帝去了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