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课本走向历史 > 第三七九章 遣使入范阳

从课本走向历史 第三七九章 遣使入范阳

作者:墨守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3:21 来源:笔趣阁

“臣拜谢陛下厚恩,只是微臣年老,又生性愚钝,恐怕会辜负陛下厚望。”

心中猛地一喜的韦见素,连忙躬身谢恩。

王庆将其扶起道:“韦卿不必如此,如今安逆反叛,社稷蒙尘,朕这次从长安一走,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想着投降安禄山。

爱卿能够抛舍家业,跟随朕一路西行,其余不说,单是这份心就足以超过大多数朝臣。

况且爱卿本就是朝中栋梁,杨国忠这些年瞒着朕将这天下弄的天怒人怨,如今被禁军反叛诛除,能够担任左相一职的非爱卿莫属。”

韦见素再次拜谢,心里还是很受用的,觉得此番虽然跟着皇帝陛下受了惊吓,但收获却极为不小。

其余不说,单现左相这个职权,如果按照正常情况走的话,自己一直到老死,估计也没有机会得到!

现在陛下落魄,自己父子紧紧跟随,这样的功劳,那日后算起来可真的没法子说啊!

果然,皇帝陛下接下来的话,更是证实他的想法。

“京兆府司录参军韦谔有谋略,素果敢,今升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

王庆大手一挥,再次封官。

现在玄宗先跑了,把一大批的摇摆不定和还不及反应的官员都给丢到了长安,此时他这边有大把的空缺可以用来封赏。

让施礼拜谢的韦谔起来之后,王庆道:“如今可用之人甚少,韦卿虽有伤在身,却不也不得不再次劳顿,代朕前去范阳,传朕旨意,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任朔方节度使。

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让他们留在范阳,务必将范阳史思明部尽数斩杀,尽收范阳。

你先去准备准备,待会儿我写旨意交与你,此事十万火急,不得不快些行动。”

王庆的话令的韦见素几人全都愣住了,他们都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关头,皇帝陛下所下达的命令居然不是将唯一还保存强悍战斗力的朔方兵马召回保驾,而后收复两京,而是继续攻击范阳。

“陛下,如此…如此只怕不妥啊!

先前潼关未失,有此险关以及精锐之师相距,朔方兵马方可大举攻伐范阳。

如今形势已变,若不将朔方兵马召回,只怕关中之地,将要尽数落于逆胡之手!”

韦见素发愣之后,面色大变,连忙进谏。

“潼关失守的消息不日即会传到范阳,由此去范阳,至少也要十余日,不待臣前去,只怕郭子仪、李光弼便已经领了兵马转回,只怕…只怕很难完成陛下所托。”

韦谔回过神来也跟着施礼说出自己的难处。

王庆暗暗一笑,你是太小看这些地方军头了,这些人里面,有几个没打小算盘的?

现在关中告急,正是为他们自己争取利益扩大权威的大好时机,他们怎会放过?

对于朝廷,他们也不是不忠心,只是全心全意不要命的为朝廷打拼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地方军头都一心为朝廷的话,唐玄宗也不会下死手强逼哥舒翰领兵出潼关了。

得到潼关被破的消息,郭子仪等人一定会回来的,毕竟这是争取自己利益的最好时机,但第一时间回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哪有不看好时机便胡乱下手的?

这便是王庆让韦谔直接前往范阳而不是朔方或者大同的原因。

不过这些东西心里明白就好,是不能明说的。

“朕已经派遣急使前往范阳,先传命于郭子仪、李光弼二人,韦卿随后而到,宣布朕的诏令,赶得快些,他们还是不会离开范阳的。”

为了稳妥起见,王庆在刚刚解决了马嵬之乱后,就派遣了几人带着匆匆写成的诏令往范阳猛敢。

生怕郭子仪、李光弼等朔方人马为了回来争皇帝、争取利益而放弃了在范阳的打开的大好局面。

想要快速平定安史之乱,在范阳的朔方兵马是重中之重。

此时郭子仪他们已经在那里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若是现在撤回,必然会如同唐肃宗时那样,各种事情弄的一团糟,安禄山是被灭了,两京是被夺回来了,只可惜史思明又在范阳做大了。

并且为了做到这些,肃宗又将河西陇右兵马尽数撤回,导致吐蕃几乎将河西陇右尽数占领!

现在他过来了,知道历史进程的他,说什么都不会再让历史沿着老路走下去。

在他的印象里,大唐就该是金戈铁马雄霸一方,万国来朝,铁蹄践踏西域以及北方更多地区!

凭什么大好的河山要被吐蕃给弄走?

凭什么梦中的大唐要遭受这样的耻辱?

“陛下,还请陛下为自身安危着想!此一时彼一时万万不可意气用事……”

韦见素跪倒在地,极力劝谏,想要改变王庆这个不靠谱的主意。

这就是臣子所带来的麻烦,有些事情明明是对的,可是他们看不清,依然会对你进行阻挠。

不过这也是臣子的职权所在,也是为了皇帝着想,所以也不能计较太多。

王庆笑着将韦见素扶起,道:“韦卿不必担忧,朔方兵马在范阳,我等才会更加安全。

范阳乃是安禄山老巢所在之地,其不得不重视。

如今他手下兵马已经攻破潼关,为何却在潼关按兵不动,没有趁势直取长安?

就是想要以此来胁迫朔方兵马从范阳退兵。

范阳此时形势一片大好,史思明被围在博阳不得出,朔方兵马若此时退回,则史思明必然反扑,重夺范阳。

而安逆没有了后顾之忧,定会长驱直入进入长安,那时才是关中大地灾难的真正开始!”

韦见素目光一滞,仔细一思索,发现皇帝陛下所说的并无道理。

只是想起陛下身边只有这么些不入流的禁军守卫,这一颗心实在是放不下来。

并且地方军队素来与陛下不和,如今虽然死了杨国忠,但陛下与地方大使之间依然有隔阂。

又怎会真的听从陛下的调遣。

而且,主攻长安方向的叛军此时已经没有兵马可以钳制,若是郭子仪等在范阳坚决不肯回师,那么这腾出手来的四万余安逆精锐,必然会回师范阳。

朔方兵马虽然精锐,但在范阳的也不过三万余人,到时间被史思明等人里外夹击,只怕是更为危险。

一旦朝廷失去了朔方这一支唯一能够与叛军相抗衡的力量,那大唐可就真的危矣!

如此想来,还是不如将朔方兵马召回勤王比较稳妥。

虽然朔方在范阳半年多的努力都化作了泡影,但却能保存有生力量。

他这样想着,便把自己的隐忧说了出来。

王庆笑道:“韦卿不必担忧,这些朕已经有了对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