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课本走向历史 > 第一五九章 宁食大汉米糠,不食匈奴牛羊。

车马一路往南,越过皑皑荒原。

蜿蜒万里,长龙一般在崇山峻岭中穿行的长城,如同一道分割线——长城外是寒气如刀的草原,长城内,则是逐渐泛青的草芽和树木。

这条巨龙一般的城墙,似乎连塞外的冰霜都能阻挡!

王庆知道,在历史上曾经有不少外敌叩关,越过了巨龙的身体。

这道城墙并不能真正的把所有危险阻拦。

但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它就是会有一种莫名的心安。

苏武等人和他的感觉一样,在穿过城墙之后,队伍里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气氛变得轻松不少。

车马不曾停留,接着一路往南前行,越往南走,气温也就越高,春天的气息也变得愈发浓郁。

当两边的景色由不显眼的小草嫩芽变成在春雨里开放的杏花时,阔别了十九年的长安也出现在了苏武面前。

灞河水安静的流淌,一如他走时的模样,只是两边的柳树粗壮了不少。

泛青的柳条经过春雨的洗礼变得越发清翠,远远看去就像是笼罩了一树泛着鹅黄色的烟雾。

十九年的时间过去,出去时意气风发,归来时满头华发,从青丝到白发,这之中到底都经历了什么,这些或许只有苏武以及王庆知道。

十九年的风残露宿,吞冰卧雪,历经千辛万苦百般磨难,如今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国,苏武站在烟雨里,静静的看着似曾相识的一切,不由的泪流满面……

“……中郎将还请上马,大将军正在前方迎接足下……”

有人前来,在身边低声催促。

苏武回过神来,擦擦眼泪,上了马,在从官的引领下,朝着阔别十九年之久的长安城走去。

长安城门处,搭建了一个棚子,案几之上,摆放着各色点心以及精美菜品和美酒。

一身正装的霍光坐在案几后面,闭着眼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有人在他耳边请说了些什么,他睁开了眼,朝官道望去,看见有一群人正在过来,里面一个满头白发的人,尤为惹眼。

看清楚了来人,身为大汉国二把手的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肃容迎接。

这样的礼仪,也就面见当今圣上之时才会有,如今他却用来迎接一个小小的中郎将!

后面跟随的官员,也学着霍光的样子,纷纷起身相迎。

苏武见到此幕连忙下马,准备见礼,霍光已经端着一杯酒走了出来,将他拦下道:

“中郎将为国出使匈奴,百折不挠,虽历经万千磨难,而气节不失,实为吾辈楷模!

该行礼的是我等!

不为别的,只为这被握的发亮的节杖!以及被塞外风霜吹白的头发!

中郎将,请满饮此杯!”

霍光双手捧着酒杯,恭敬的朝苏武敬酒。

苏武弯腰施礼下拜,这才接过酒杯,只是双手抖的厉害,送了两次才将酒杯送到嘴边,混着纵横的老泪,一起咽下肚。

在这一刻,只觉得所会受到的委屈,所经历的磨难,所有的坚持都值了!……

苏武坐在披挂了红绸的马上,前面有军队开路,后面有大臣跟随,皇帝宫中宦官为他亲自牵马,在长安城里走了一圈之后,一路朝茂陵前去。

苏武不想这般高调,只是霍光不同意,说是必须要大汉臣民好好的看看忠贞守节之人!

本来霍光是要亲自为苏武牵马的,苏武死活都不答应,以霍光如今这样的身份,无论如何他都不敢让他这样做。

在苏武一再的坚持下,牵马之人才换成了宫里的宦官。

春雨里的茂陵显得愈发雄伟苍翠,风吹过,森森柏树摇摆。

众多的建筑,以及高大的封土堆立在那里,显得格外雄壮,就如同生前的汉武帝一般高大霸气,雄才伟略。

甲士卸甲,众人更换袍服,在礼官带领,以及守墓人的监视之下,众人一路往里前行。

“陛下,臣苏武,出使匈奴归来,未能完成使命,使我大汉蒙羞,请陛下治臣之罪!”

飘飞的细雨里,苏武五体投地趴伏在地上,一句话说完,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树木摇晃,雨也下的有些大,不知道是不是老天也在为此幕感到动容。

“……有苏武者,奉命出使异域,虽历经艰险,而不其志不失,其节不移,其心不改……今拜武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

假吏常惠,忠志之士,身陷匈奴,而不忘汉室…封…赐……”

典属国,负责对异域事务,在秦朝时权力极大,几乎相当于如今的外交部长。

但到了汉朝,典属国的权力就开始逐渐被消弱,先是接见外国使臣的权力被划分给了大鸿胪,典属国只负责归降的异族,但具体的外交事务都有丞相负责,再到后来这个典属国都都被并入了大鸿胪,彻底消失。

也就是说,现在的典属国其实并没有多少实权,说是虚设也不为过。

至于赏钱,两百万听起来的似乎很不少,但其实一点都不多。

王庆虽然不太明白此时的货币制度,但之前李陵告诉苏武他大哥扶撵车撞断车辕,畏罪自杀时曾说:“所赐葬费,不过两百万”

可见这两百万时真的不多。

苏武此次归来,表面上看起来受到的荣誉很大,其实实质性的东西并不多,相对于他的付出,这样的奖励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

最起码匈奴单于在让苏武投降时,所许诺的东西就远超于此……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

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

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

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

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

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苏武看罢李陵来信,摇头轻笑,想了一会儿,找出一卷竹简,提笔写道:

“少卿足下:……武归国之时,百官迎接,大将军之尊亲为武奉酒,宫中黄门,为武执缰……此不可谓不荣也…

…至于钱财王爵封地,实非武之所望…

…匈奴牛羊虽多,土地虽广,终不是久居之所…

…武为汉人,食我大汉米糠,胜似蛮族牛羊,衣我大汉麻衣,胜似异域皮裘,异族虽好,不是武之所求……”

王庆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这个一脸满足的老人在一笔一划的写着书信,胸中堵塞的厉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