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疯了吧?满朝奸雄,让我去当皇帝 > 第132章 国事要紧

疯了吧?满朝奸雄,让我去当皇帝 第132章 国事要紧

作者:滚滚666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17:11:08 来源:笔趣阁

王允脸色再变,他的女儿眼看着要成贵妃了,可不能突生异变从凤凰沦为落汤鸡,想到这里,他忙转向曹操:“相爷,要不先封还,让我那贤婿,咳咳,是陛下,缓缓图之。”

他也认为朱明针对朱棣是泄私愤,可惜曹操故作不见,不知在沉思些什么,于是王允又求助地看向徐达,谁知徐达一扭头道:“你们聊吧,徐某还有军务在身,先行一步了。”

蓝玉立刻表态:“诸位大人,我也先走了。”

呼啦啦所有武将都走了,王允见状呆滞,而后大骂:“这些匹夫不足与谋!”

曹操摇头:“他们可不傻,只有战争才能让他们重回权力巅峰,他们根本不想知道到底是燕王要造反,还是陛下要除藩。”

“私欲如此之重,真恨陛下拦住了先皇,否则这班乱臣贼子岂能无法无天。”

曹操冷冷瞥了他一眼:“若非陛下仁慈,恐怕本相也死了。”

王允知道说错话了,连忙解释,曹操却不领情,直接道:“内阁的确有封还权,只是我们必须统一意见,看是否要封还陛下的第一道圣旨。”

此话点醒了王允,是呀,即便封还是对的,但对朱明的威望绝对有致命打击,他纠结了。

封还与不封还都有很重的理由,由不得不慎重。

内阁为此争执了三天,诸葛亮是朱明的坚定支持者,他胸有成竹,认为就算藩王全部造反只要朝廷不乱,都成不了事。

王允害怕藩王作乱会让朝中心怀不轨的人生出贰心,而且郭威雄踞山西,很可能加入叛乱的行列,到时候这天下还是不是自己女婿的可不好说了。

赵匡胤的态度是打,必须打,就算满天下都是敌人也要打出威风。

曹操则担心一旦藩王作乱,北元会趁势南下,加上倭寇蠢蠢欲动,不仅于沿海骚扰,还对大明属国朝鲜虎视眈眈,若任由朝鲜亡国,对大明声望必是重创。

面对如此内忧外患之局势,曹操的意见是先稳一手,而后再行削藩。

“不,我反对,既陛下敢做,那定是有原因的,我们做臣子的只需要支持便是,不该横生掣肘,这便是我秦会之的为臣之道。”

“奸臣,岳飞之言果然不差。”同样入阁的徐辉祖忍不住出声。

秦桧一听他说奸臣二字出自岳飞张口,当即阴阳怪气:“原来又一个跟岳飞一样的伪忠之人。”

“你说谁?”

“谁急说谁。”

徐辉祖一张脸黑了下来,如今内阁大换血,曹操、赵匡胤、王允、诸葛亮算是老朱时代的老人,秦桧、徐辉祖、方孝孺则是后起之秀。

徐辉祖因为妹妹的事跟汉王府众人过往甚密,当然如今汉王府没了,全成了宫中贵人,就连秦桧这种无耻小跟班都摇身一变成了内阁七辅臣之一。

他发现对付秦桧很难,不由想起岳飞的提点,当即撸起了袖子,露出武将世家特有的粗壮手臂。

秦桧脸色大变:“君子动口不动手。”

“我是武夫不是君子。”

秦桧当机立断:“我服了。”

赵匡胤拍着桌子道:“成何体统,你们当这里是什么地方!”

大将军发话,两人总算止住,曹操见状打圆场道:“别闹腾了,老规矩投票决定。”

七个人各自在掌心写下意见然后摊开,曹操、王允、徐辉祖、方孝孺是封还,诸葛亮、秦桧、赵匡胤是不封还。

四比三,朱明的圣旨要被封还。

秦桧指着徐辉祖的鼻子骂:“奸贼,枉陛下跟你还是一家人,竟然唱反调。”

“我不是你那种只会奉承的奸臣。”

赵匡胤、诸葛亮瞪眼:“怎么说话呢?”

“咳咳,误伤。”

曹操压住他们,说道:“既然有了结果,那就封还吧。”

七人掏出印章,先把给徐达等人的旨意盖上章,然后又在朱明的圣旨上接连写上封还并盖章。

刚做完这些,忽然徐达亲至,对这位大明军神,就连相熟的老曹也不敢怠慢,忙迎入暖阁。

“魏国公是来劝说我等的吗?”曹操亲自招待,倒了一杯热茶笑语,“可惜我们刚刚达成了共识,这不刚对陛下的旨意封还。”

徐达放下茶杯,憋着笑问:“丞相真打算封还?”

曹操看着他的模样,心里一咯噔:“发生何事了?”

“朱棣杀了北京府知府,尽起兵甲南下,他打出陛下来位不正的旗号兴兵了。”

曹操直觉天旋地转:“怎么会,朱棣竟先一步……”

话到半截停下了,朱棣果然是早有预谋,陛下的判断没错,他是藏得很深的反贼!

相比陛下的圣明,他们才是真正的愚蠢,蠢到家了。

“丞相,您封还的圣旨给我看看吧。”

“咳咳,刚才开个玩笑而已,我们对陛下很有信心,早就料到会是这个局面,所以封还一事无从说起。”

徐达转向其他人问:“是吗?”

王允义正言辞:“那是自然,我等早看出朱棣心怀叵测,想不到果然应了,与这等乱臣贼子,我们誓不两立。”

徐辉祖也忙道:“赞成,正是此意。”

方孝孺没这么无耻,但也矜持着点了头。

秦桧看呆了,跳着脚就要骂徐辉祖无耻,这特么刚刚还踩了自己,现在一看主人料事如神又不要脸的洗白,还要不要个B脸。

可他话还未出口,曹操就一记眼镖过来,他只能忍了,这位惹不起。

在费尽口舌送走徐达之后,曹操这才摇头道:“失算,想不到朱棣真敢造反,还如此迅速,他到底是蓄谋了多久呀。”

王允极力挽尊:“别说那些没用的了,最新的战报送来了,还是理理头绪制定应对之策吧。”

方孝孺放下矜持附和:“说的是,还请诸位放下成见,专心国事。”

赵匡胤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感叹道:“都说读书人舌绽莲花,若不是亲历,真会以为是我们小肚鸡肠你。”

方孝孺羞惭败退,曹操接过茬道:“国事要紧。”

他的话很有分量,赵匡胤也闭嘴了,他们将锦衣卫刚送来的情报翻阅完后,脸色愈发沉重。

燕王、宁王都兴兵了,其他鲁王、赵王、齐王也蠢蠢欲动,而且姚广孝亲赴山西说服了郭威,信使还去往云南,若是沐英也动,那朝廷便真要八面受敌了。

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拿出一个章程,连夜进宫议事,朱明也被惊到了,朱棣开局顺利,天下藩王人人自危,认为是朱明要削藩,而不是朱棣有野心。

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拒绝的借口,就算将来百姓骂人,他们也能理直气壮地说是被逼无奈,而非存心造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