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楚皇亲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反策

大楚皇亲 第一百七十一章 反策

作者:裳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02:04:43 来源:笔趣阁

“荒唐!老夫前日就已经下令开仓放粮,若是家中有老弱的,不光多给粮食,还有额外的银钱,怎么可能有人现在闹事?”

安平生边走边想着,随口问道:“是不是又是什么官员在私下克扣赈济的粮食银钱?”

“这事复杂得很,您去看看就知道了……”

负责通报的小吏不敢多说什么,低眉顺眼的往前走着。

两人走到门口的时候,外面的大队侍卫们侧过身,迅速跟在安平生的后面。

他们来到午门前,早就有人准备好了马车,安平生撇过小吏,独自上了马车。

就是这时候,他在车窗边看到了一个人。

“义都侯!”

唐源懒洋洋地走下城楼,对着安平生长揖一下,并不下拜。

“你去点两百北府军,与老夫随行保护。”安平生看着唐源这样子便有了一份不悦,他的语气瞬间冷漠下来,带上了一丝命令的口吻。

安平生如今是楚国大将军,手握重兵,又被当今幼帝尊为亚父,朝野上下谁敢不敬?

现在那个站在安平生面前的人,偏偏就是这么做了。

“北府军战后兵员不足,守备宫中已是勉强,恐怕分不出更多的人来保护大将军。”

唐源脸色不变,只是很明确的拒绝了安平生的要求。

后者的目光愈发阴森,只觉得唐源今天浑身不对劲:“人数不够?老夫记得,北府军人数还剩下至少三千人,而老夫只要两百人,就这,也不行?”

“不行!”唐源冷冷说道。

“你!”安平生气得半死,在愤怒之余,他又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自己对几个北府军都侯都已经厚加笼络,平日里大家都是以礼相待,按道理讲,不应该啊……

罢了,先去处理百姓的事。

回来再跟你算账!

他狠狠瞪了一眼唐源,随即放下帘子。

听得身后车厢里传出闷闷的一声“去外城。”,车夫驾了一声,便催动了马匹。

“这个唐源,今天到底是什么毛病?”安平生兀自在恼火的想着,他忽然提出要二百北府军,也不是忽生的念头,也是想试探试探这些都侯遵不遵从自己的命令。

现在一看,全都是不听话的白眼狼!

小吏说,闹事的人就在京城外层东角,在他说话的时候,安平生立刻就想起来,那似乎就是每天分发粮食银钱的地方。

莫非真的是有官吏克扣了赈济用的东西?

他想到这里,眼光骤然一狠。

本想学着楚帝,润物细无声般的治理朝廷,如今看来,自己这怀柔手段却是在这时候还用不得。

“乱世,当用重典!”

他阴沉的说道。

“打死他!这个老爬灰!”

原本领取赈济粮食的百姓们把街上某处团团围住,人群的后面,陈谓然脸色怪异的看着,身后跟着两个人,他们彼此并不交流,只是偶尔面面相觑,都能看出隐隐的笑意。

今日负责分发粮食的官员,是朝廷上新晋的户部员外郎,也是一位在民间一向极有名声的“读书人”。

他本来应该站在粮食袋子旁边,带着一丝倨傲的微笑,看着手下给百姓们分发粮食,接收百姓们充满感激的话语。

但,此刻躺在地上被众人嘲笑羞辱的,也正是他。

陈谓然的本意是今天让这个官出点丑,一来是便于以后慢慢提高百姓们的接受程度,二来,也是为了缓慢行事,免得动作太大,被安家的人察觉。

但他自没有料到,这个所谓的户部员外郎,根本自个就是一身脏水,都不用人泼的那种。

克扣钱粮、贪赃枉法、任人唯亲、还有...爬灰......

自己收买好的人还没有出来,几名书生就先冲了出来,先是破口大骂这个员外郎将他们从什么征辟名单上抹去,更换上了他的几个子侄,紧接着,便从他们口中爆出了员外郎私通儿媳的事情!

而且还有人证!

是那位员外郎的一个家仆,被几个书生联手用重金收买,才把这个秘密捅了出来。

员外郎自然是不承认,双方吵的火热,连分发钱粮这件事都做不下去了,陈谓然收买好的那伙人反而不知道怎么出场,陈谓然心想索性让他的名声完全臭掉,便示意布置好的人登场。

他几天前搜集到了这个官员贪污的证据,已经暗中鼓动起许多人,准备趁着今天的机会把这个官员的名声先搞臭,让百姓们开始质疑朝廷,引起民间的骚乱。

但现在,员外郎大人是彻底成了笑话,但百姓们对于朝廷任人不当的恨意,反而没那么高了。

而且,现在还有不少人趁乱在抢粮食,原本就有许多人蠢蠢欲动,看有人带了头,更加按捺不住,为数不多的士卒压根挡不住他们,迫不得已下直接拔刀在手,对准人群大声警告,一时间人们都畏惧的后退了。

陈谓然沉思片刻,小声让身后一个人重新打扮成穷苦百姓的样子,在人群中大声喊道:“只须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大人高人一等,贪污克扣本是寻常,我等出身平民,捱饥受饿亦是有理么?

大家伙家里没有挨饿的亲人吗?眼前这些粮食,都是普天下百姓交纳到国库里的,咱们取回自己的粮食又有何不可?”

他故意停顿一下,然后大吼道:“抢粮啦!”

人群霎时间涌动起来。

那个员外郎捞到这个机会,自然管不住自己的手,一石粮食,能直接抽去三斗,分到百姓手上的,只有可怜的一小袋。

里面那点粮食,拿去煮粥都像是在熬糖水,压根没有多少沉底的。

楚国现在确实极缺粮食,但若是朝廷肯与百姓同舟共济,日子是可以挨过去的,等到今年秋收,以后便是一帆风顺的日子了。

安平生的本意也是如此。

如今的朝廷,几乎都是他大权在握,同时还有十几位幕僚在旁辅佐,可以说现在的朝廷,除了各个位置上做事的人之外,真正的决策层,便是他和那十几个幕僚。

能出谋划策的不少,但能治国安民的人才,却是一个都没有。

因此,也就照着眼前的局面,去做最笨,但最有效的事。

让现在的朝廷真正做到和百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就连安平生现在的伙食,都已经变成了一日两餐,而且很少见到荤腥。

只要捱过这大半年的时间,一切就都会好起来。

正因为如此,这位员外郎的所作所为,根本不值得同情。

“公子,乱起来了,乱起来了!”

身后的那个青衣人小声而兴奋的说道。

陈谓然看着暴动的人群,以及被人群踩在脚底下痛呼出声的员外郎大人,心里却并没有多少欣喜之意。

今日这一乱,必然有许多人将会拿不到赈济的粮食,若是其中有人饿死,这笔账,却是应该算在他的头上。

正在喧闹的时候,人群忽然自动分开,一群如狼似虎的侍卫粗暴的推开聚集起来的百姓,专门挑闹得最激烈的那些人下手,用刀柄刀鞘直接上手狠狠殴打,地上很快就躺倒了不少哀嚎的人,手里尚且还抓着装粮食的袋子。

陈谓然看见一个身材矮小的妇女,手里紧紧抓着一个粮袋,即使被侍卫打的满嘴是血,也死死捂在怀里,不肯松开粮袋。

满地都是散乱的粮食。

一个后背略微有些佝偻的老人走下马车,站在那里,便是不怒自威,让躁动的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

侍卫们全部拔出刀来,与沉默的人群形成对峙。

有一些乖觉的人,看到不妙,立刻从人群中逃跑了,陈谓然目光一闪,却是躲进了人群中,装成普通百姓的样子。

前因后果,在来的路上,已经有人给安平生说过了。

爬灰,那是那老混蛋自家的事情,被爆出来,固然是官声有损,朝廷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但,错误还没有那么严重。

可现在是什么时节?

京城里许多百姓家里都开始闹饥荒了,你还敢在这时候克扣粮食,你这不是在给自己找死,也是在给安家和朝廷挖坑啊!

“老夫...安平生,如今承蒙圣上不弃,尊为大将军,代理朝政,没想到,却出了这样的事情。”

安平生淡淡的说道,目光投向每一个人,看向妇人手中紧握的粮袋,看向面黄肌瘦的百姓,语气开始沉重起来:

“大楚的同胞们,你们受苦了。”

那一刹那,在场的人几乎都是眼眶发红。

短短的一句话,说尽了多少苦楚?

楚帝还在的时候,京城里百姓的日子是一天好过一天,后来楚帝说要去打一直侵扰边疆的魏人,那咱们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持这一仗。

后来世家起兵,京城中良家子首先被抽空一大半,接着,便是摊派到各家各户的征粮,没人想死,好歹还有些存粮,便也就交了。

如今,正是青黄不接,大家的存粮都快要耗费尽的时候。

“同胞忍饥受饿,罪在我等食俸禄之官僚,身在其位,不配其位。”

安平生看都没看那个还在地上蜷缩着的员外郎一眼,直接下令道:“把这个目无王法、侵害百姓的狗官,打进死牢,秋后斩首!”

“是!”

侍卫们拖起员外郎大人,人群沉默的看着,并没有再说什么。

陈谓然的手不自觉的握成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手心。

这个局,却是要被破了。

安平生这招,叫苦肉计。

可以说,这是只要用出来,基本上就能阻挡一切情况的计策。

但是最多只能用一两次。

其效用,跟皇帝的“罪己诏”差不多。

安平生的背更加佝偻了,看到他的每一个人,都会以为这个老人身上背负着无穷无尽的东西。

他从地上慢慢捧起沾满了尘土的粮食,一粒粒收集起来,在场的侍卫没人敢好好站着,迅速收起刀,跟着他一起捡粮食。

安平生终于又收集起一袋粮食,他走到那个捂着粮袋的妇人面前,沙哑着嗓子问道:“你家里有几口人?”

“一个婆婆,两个孩子。”妇人低下头,小声说道。

安平生点点头,又问道:“男人呢?”

“跟先帝去了魏国,战死在那里了。”她回答道。

安平生没有再说什么,他眼里流露出的悲恸已经说明了一切,他把手里的两点递给妇人,接着,又沉默地回过身去,在地上捡着粮食。

陈谓然看了最后一眼,长叹一声,却是毫不留恋的转身离去。

大将军带着他的侍卫在捡粮食,满街的百姓从沉默,再到跟着一起捡,甚至有人偷偷把怀里抢夺来的粮食又放回到粮堆里。

侍卫们捡完粮食,开始搀扶起刚才被打伤撞伤的百姓,帮他们去领取钱粮,双方的气氛迅速缓和起来。

百姓有时候是愚昧的,是盲从的,但,他们在更多的时候,却显得那样可爱。

安平生用的只是苦肉计。

但百姓们,甚至是侍卫们,却是当了真。

他们在反思,在羞愧,在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大家,再来领粮食吧!”

看着重新被整理好的粮堆,安平生似乎是再也忍耐不住,他脸上留下两行热泪,被他迅速揩去,他红着眼眶,对着每一个重新排好队的百姓都说道:

“老夫保证,以后会好起来的!”

“你家里若是人口多,可以多领一些,朝廷的每一分粮草,都是来自百姓,你们才是楚国的根基。”

“我们已经打垮了西面的魏人,南面的苗人,现在的情况虽然艰难,但等到秋收,大家都会好过起来的。”

“世家和权贵都已经倒了,咱们的好日子就快要到了。”

他言语温和,说的并没有那般晦涩难懂,全是白话,但百姓们听得懂,才会真正的开始感激。

从皇城乘着马车一路赶到这里,时间并不长,但安平生却是很快想出了应对的计策,那时候再去召集幕僚商议已经是来不及,他便采取了最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他暗自下定决心,从明天开始,就要把整个官僚阶级再次整饬几遍,将所有不合格的人,统统清扫出去。

作为一个主帅,他深深的明白,假如军中有庸将领军,很可能会变成一匹害群之马,往往就是这些人,导致覆军杀将。

而现在作为一个宰辅,他就不信,世上没有廉洁的同时,还能做事的官员。

“如果没有,老夫就用刀来逼着这世上有。”

他如是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