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楚皇亲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孤军深入

大楚皇亲 第一百六十六章 孤军深入

作者:裳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02:04:43 来源:笔趣阁

校官念完军报的时候,恰好外面来了一个传令兵,对着陈谓然施了一礼,大声汇报:

“东北十里处,发现军营,上面的帅旗是一个安字。”

“安家和苗人才在鹏城大战过一场,我军距离鹏城应该只有五十里路程,眼前这支兵马,不是去支援鹏城,便是才跟苗人大战过的那支军队。”

陈谓然迅速做出决断,对着身旁的副将吩咐道:“派出四百先锋骑兵,先行一步去与那支兵马接触,告诉他们我们的身份,让他们让出一条路来。”

“喏!”

副将大步走出营帐,翻身上马,呼哨一声,带着自己的部属冲出了军营。

“王爷,我们如今不知道安家的意思,这样贸然接触......”一名副将担心的问道:“要不要让末将再领一支兵马去压阵?”

“无妨。”

陈谓然知道这样的提议基本上是出于公心,所以对那名副将耐心的解释道:“不用。”

只有观察仔细的人,才会发现陈谓然脸上闪过一丝躁郁之色。

他在担心着独孤。

曹茗留下的那封信中,并没有提出太多的条件,大概是觉得奇货可居,不能一下子出手罢了。

她只是说,要让陈谓然送来十颗安家子弟的头颅,用作他女儿的赎金。

十颗人头,哪怕是安家现在不愿意和陈谓然动手,但假如看到自家子弟被凉王一个个杀掉的时候,那再不想打,也得硬着头皮打过来了。

到时候,魏地便可以作壁上观,顺便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

但问题就是,曹茗这样的人,会就设下这么一个明显是挑拨离间的条件吗?

她必然还是有后手的。

正因为如此,陈谓然相信,她绝对会将独孤保护的很好,而自己也只能与其委以虚蛇,不能妥协太多。

反正只要自己二十万凉军在魏地东边驻守一天,魏人就得好生照料独孤一天,除非他们想全面开战,紧接着面对凉军上下不死不休的报复。

而安家现在是不想开战,但暗中做的小动作却是与日俱增。

一方面是限制对凉郡的各方面供应,大部分商人都受到了楚国朝廷明里暗里的警告,不得不减少经过凉郡商道的次数。

凉郡光是粮食这一项,需求量都是极大,只能耗费巨资从更远的地方购买、甚至是走私。

另一方面,则是在民间散布凉王图谋不轨的消息,在各处都引起了民愤。

百姓们并不知道,皇宫中的两个“皇子”,实则是安家的血脉,安家已经借着楚帝的帮助,成功将自己的子嗣按在了那座龙椅上。

如今,大皇子继位的诏书已经传下,据说是要守孝三月,才能真正继承大统。

但在安平生的授意下,宫中内外,几乎都开始称呼那个孩子为“圣上”了。

凉王因为意图谋反而不敢回京城的消息不胫而走,当然,如今的楚国朝廷自然是“明令禁止”谈论的,因此暂时只在民间小坊流传。

虽然因为凉王的过失,数万苗人进入了楚国内地大肆破坏,但陈谓然意识到民间的非议时,则又派出了更多的人去散布消息,而且还是往夸大了的地方说。

百姓们这才知道,凉王率领自己的军队,以劣势兵力先后与魏人、苗人数十万大军血战数个昼夜,一人一马,单挑魏、苗宗师高手,那一战打的山崩水倒流,最后更是亲手阵斩数名魏将的狗头,将魏人打的重新逃回魏国。

紧接着,又将苗人女族长从千军万马中抢出,当着十几万杀气腾腾的苗人面前,直接宣布纳其为小妾。

嘶......

陈谓然一开始派人出去散布消息的时候,还不知道有这回事。

等他看完这篇文案的时候,才面无表情的问这是谁写的。

写下文案的那名校官以为凉王看了很满意,便赶紧站了出来。

随即,凉王便冷冷的说道:看你这么会写东西,以后天天写给孤看,不到四千字就送过来,差多少个字,孤就派人打你多少军棍!

据说那名校官当时就哭出来了。

不管凉王本人乐不乐意,他现在已经被大楚百姓奉为第一武功王爷了。

不过,这个称号貌似也没什么意义,反正楚国现在也就陈谓然一个王爷。

陈谓然在地图上看了一会,随意勾勾画画,忽然腾起了一个念头。

安家明面上在不停的邀请他进京,但背地里肯定又有无数手段,阻挠他们的路程,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安家的那个孩子顺利登上龙椅,另外也是在民间继续制造舆论。

先帝下葬,凉王竟然都不到场,其心可诛!

或者是:

先帝死后,如今皇帝年幼,凉王才敢回到京城,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陈谓然觉得,不能让他们活的这么顺心如意。

“来人,给孤去把陷阵营的人全都召集起来!”

与安家兵马接触的那名副将带着骑兵回来的时候,中军营帐里已经是空荡荡的了,桌上只有一封信,副将看完信后,眼神恍惚着后退一步,心里疯狂哀嚎。

王爷啊,您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陈谓然在信里交代的很明白,让副将在这里屯兵十天,十天之后,立刻前往长郡六城驻防,等待接应他。

在他的再三追问下,几名校官才吞吞吐吐的交代了凉王的去向。

这位爷竟然是只带了三百名陷阵营的悍卒,打扮成一支商队,只身奔赴京城去了!

这名副将对陈谓然是相当忠诚的。

陈谓然治军治民的基本准则便是霸道。

你们必须要听我的,我给你们什么,你们拿什么,我不给,你可以要,你有了功劳,我自然会给你,但你不能抢。

除此之外,便是听话。

只要做到这两点,陈谓然统统都是奉上最好的待遇。

从不短缺的粮草、饷银,士卒安家时还会拨下土地,当立了功劳的时候,无论是普通的伍长,或是更高的司马、校官,只要你忠实肯干,功劳积累到位的时候,凉王从不吝惜封赏。

普通出身的将士们,只求公平二字,他们敢用自己的热血和性命去拼搏前程,但最怕的,则是有人在他们拼命的时候,反而在他们背后捅刀子。

某次凉王的亲信校官宋长志触犯军中不能饮酒的律令,被凉王下令当众鞭挞,由于是自己的心腹,宋长志反而还要受到两倍的处罚!

凉王铁面无私,这也是凉军始终能保持忠心的原因。

那名副将叹了口气,命令传令兵叫来剩下的校官和将军们,准备商议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做。

等众人到齐后,副将环顾一圈,愕然道:“梅将军他们人呢?”

梅将军?

众人一时想不起来他叫的是谁,还是之前那个交代凉王去向的校官,此刻开口说道:“梅将军等人都跟随王爷一起走了。”

......

梅清泉骑在马上,一边听着身边的马蹄声,一边漫无思绪的回忆着以前的事情。

那时候大家都只是军中的普通士卒、校官,在边关里的日子久了,时常需要和魏人作战,有些时候,甚至要驰援凉郡,将入寇的苗人赶回苗地。

大家一同经历无数血战,结为生死与共的同袍兄弟,最后凭借战功,一个个都成了先帝信任的能征善战之将。

但几年后,如今许多人却已经是烟消云散,有的人战死沙场,有的人受了重伤成了残疾,回乡做了个农夫,想来也是早就娶妻生子。

有的人贪图富贵,去做了世家的女婿、傀儡;毕竟人各有志,弟兄们好言好酒相送,以后却是老死不相往来。

先帝曾说过:如今家国百姓如风中飘萍,而肉食者进不能开疆拓土,退不能护国保民,正是需要诸君努力的时候,诸君奋斗成功的时候,想来朕早已是冢中枯骨,唯有于九泉之下,举酒为诸君贺。

当自己等人默默无言的时候,先帝却又喟然叹息:若是楚人皆有自爱之心,就应当知道,所谓天命,是生来就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东西。

梅清泉那时候并不理解。

他出身农民,世世代代都是靠着看天、地、人三方脸色勉强过活。

天气不好,土地不好,这两样就足以拖死一个农民的家庭,就算今年天地皆善良,让你侥幸有个丰收年岁,可随后而来的,却是日益繁重的苛捐杂税,还有世家的欺压。

梅清泉原来叫梅二狗,是家中的次子,他不甘心这辈子真的活成一条狗,狠心逃出家中,去边关参军。

每月每年的饷银,都是自己留下一点,剩下的积攒一些,拖可靠的乡人捎回家中给爹娘养老。

对于他来说,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地位都是当初一刀一枪博回来的,若是所谓的天命眷顾他这样的平民百姓,为什么全天下的大部分人依然贫困不堪呢?

他认为是先帝给了他这一切。

所以对于凉王这次要带他们入京,去见先帝最后一面,他则是全然的感激,从楚帝麾下过来的那些将军,亦是同样的情绪。

只有在看到那些陷阵营的士兵时,他才恍惚着意识到,这一去,便是极其冒险的一次行动。

陷阵营是楚军中一等一的精锐。

但只有知道内情的人,才能理解后面这精锐二字,是用怎样的尸山血海堆积起来的。

那被堆砌起来的赫赫威名底下,有斩杀的敌军,也有牺牲的同袍。

楚国民间有句俗语,便是形容陷阵营士卒死伤过多的:

西关靖,西山青,回首关山万里处,荒冢似连营。

孤魂唱,新鬼听,萧萧乡野楚歌中,谁人识残旌。

陷阵营但得命令,不论敌众我寡,必然上前死战破敌,

里面的士卒全都是由低级武者组成,对上普通的士卒,甚至是毫无训练的民兵,便能起到一面倒的屠杀作用。

武者修行只需要吐纳呼吸和勤学苦练,但相应的药材却是半点少不得,同时,还得有功法等等辅助武者修行的东西。

光是去找这些东西,就能难住世上大部分势力。

再加上为这些士卒特制的铁甲和兵器,其中的花费便堪比一支同等规模的骑兵。

好在陈谓然收到的,是一支已经被楚帝打磨了近十年的陷阵营,其中人数规模已经极大,先期的投入已经全都被楚帝承担了,而陈谓然只需要负责以后的花费。

当世武者的数量并不算多。

一个普通人想要习武,看的不仅是你有没有资质根骨,往后更还需要各种药物辅助你的修炼,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万万供不起一个武者的耗费。

陈谓然有想过把军中的陷阵营全都带出来给自己保驾护航,但他也觉得人数太多,目标太大,反正自己一路修行过来,也算是个初入门槛的武者,平日里身先士卒冲杀战阵都没事,这一次就更无须多虑了。

他一路走,一路想着该如何潜入京城。

没错,是潜入。

越冒险,效果越好。

不带军队的好处,是能省出来不少军粮,陈谓然堂堂一个凉王,如今连调动麾下全部军队所需的粮食都拿不出来,不得不精打细算着过日子。

而且托曹茗的福,他现在掌握的情报网几乎瘫痪了一大半以上,他只带了五万人,而安家的军队则是遍布大半个楚国,没有详细可靠的情报,贸然带着大军孤军深入,结果很可能是被安家果断吞掉。

等大军返回后,安家必然大肆宣传凉王心虚畏惧,不敢入京替先帝送行,到那时候,民间的非议便会甚嚣尘上,陈谓然立刻就会处于被动局面。

他现在看似风光无限,麾下二十万虎贲闻命即动,雄踞楚国南方,退可安守一隅,进可窥视天下。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现在情况的艰难之处远超过以前。

先是魏人苗人入寇,将好不容易完成春耕的凉郡打废了一半以上,而后自己的女儿又被曹茗掳走,现在面对魏人,天然的处于被动局面。

而安家兵精粮广,就算是一直养精蓄锐,时不时对凉郡出点阴招,估计陈谓然这边一个处理不好,便是自行崩溃的结果。

此去楚京,他决定暗中寻找那些世家的残余势力,同时在朝中扶植自己的人脉,最后,等那个小孩登基的时候,自己则站出来点破他的身份。

想到这里,他却又轻轻摇了摇头。

不,这“皇子”的身份,还没办法点破。

如果说出来的话,群臣必然不会相信。

因为那样一来,等于承认先帝昏聩,竟然让别人家的子嗣做了皇子。

而这,不合礼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