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楚皇亲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问道于盲

大楚皇亲 第一百二十一章 问道于盲

作者:裳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02:04:43 来源:笔趣阁

凉王的军队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得到了沿路百姓们的一致拥戴,这一方面是陈谓然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底层那些士卒出人意料的自觉。

陈谓然也同样给这些士卒发了安家银子,士卒的家人可以住在原籍,不管他愿不愿意过来,但士卒本人必须从此在凉郡落地生根。

这条政令发出来的时候,王府底下的官员们都在议论可能出事,毕竟那群丘八最看重的也是落叶归根,现在你让人家不准回去,只能在凉郡安家,这不是逆了人伦天理了么。

但当安家银子和土地文书拿到手的时候,没有谁是心里不迷糊的。

一般来说,当个小兵其实也是条不错的出路,但那是对于穷苦人而言,奴籍的人从军,可以直接废除奴籍身份,而且军伍中至少管你吃饭,而且每年还给每人做几套衣服,更不用说还有军饷拿。

出身稍微好一些的人家就看不上这点待遇了,他们宁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些世家里面,给公子小姐们当侍从,要是运气好的话,能跟他们打好关系,以后捞个官做做也不是不行的。

再往上一些,就是世家了,他们对于军队的唯一印象,就是那里能捞到不少油水,每年在军中假冒一些名头,就能吃空饷,捞回扣,胆子大的甚至是克扣军粮,转手卖出去。

楚国律令在这方面管的虽然严,但各个衙门里坐着的全是各个世家的人,彼此沾亲带故再正常不过,稍微派个熟悉的嬷嬷上门说笑几句,犯了律令的世家子弟就又放出来了,你说可气不可气?

而且这只是楚国的情况,列国存在了多少年,列国的那些世家就也存在了多少年,彼此都已经像是老树底下弯弯曲曲深深扎进泥土里的根茎,彼此已经形如一体,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往下说是根本不畏惧律令,往上说,甚至能直接架空一国之君。

所以说,与他们对比起来,那些平民和奴籍人的生活就显得像是另一个极端。

王府里的那些人还有不少是当地凉郡的世家子弟,陈谓然为了他们的支持,还是同意这些世家的子弟在王府和凉郡各级官衙任职。

世家子弟确实比平民出身的官吏有更多优势,或许平民出身的官吏们更懂百姓在想什么,制定出的政策也更符合现实,但世家们拥有的,则是知识、人脉、还有从小就培养的意识和能力,这都是平民出身官吏很难企及的东西。

但当然了,他们是不了解百姓的,因为自己懂得比别人多了一点,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所以反而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

丘八们拿到安家银子和地契的时候,大家都很安静,等官吏们走了以后,各个营房里才爆发出欢呼声和讨论声。

没有人愿意离开这里了,大家忙活了半辈子,不就是为了成家立业嘛,现在家业都有了,就要知道感激给他们这一切的人。

凉王的风评越好,担心的人就越多,每次大臣们去早朝的时候,都能看见皇帝一脸乐呵呵的,一时间大家都有些迷糊,心想到底是谁在坐这皇位啊,我们现在累死累活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据说皇帝在深宫中又纳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妃子,整天在后宫里夜夜笙歌。

要是在平生,世家们是巴不得皇帝终日沉浸在温柔乡里,别再鼓弄什么大是大非,你把这辈子快快活活的过去不行吗,大家都是这样,你为什么非要装清白呢?

可先在不同了,世家们是需要有人在他们头上顶着的。

现在皇帝跳的越厉害,他们就越安全,假如事后兵败了,楚帝又回来京城了,世家们也好把自己的责任撇出去,您看那位跳的那么厉害,我们能怎么办呢。

如果成功了,那就更好,他们还可以凭借“从龙之功”来要挟皇帝把以往楚帝吃进去的那些好处慢慢吐出来。

但这种以无招胜有招的方式,他们是真的一拳打在棉花上什么劲都试不出来。

世家们是真的急了。

今日边疆烽火连城,一道道加急军情发往各处,汇集到世家们和皇帝的手上。

楚帝大军压境,沿路攻城拔寨,由于现在是本土征战,路途各处都熟悉,再加上那些城池里的守军本就不多,就算有世家,那也是墙头草一般,看见大军在城外铺开时,就赶紧派人想要投降了。

楚帝倒是来者不拒,也不对那些世家作出什么惩罚,只是削了他们的权力,同时派兵驻扎,把世家的人都集中软禁起来。

看见他没第一时间开动屠刀,京城里的世家们误以为楚帝不想让楚国经受动荡,准备糊弄了事,某些世家立刻又起了心思。

“王将军,你在魏国吃过什么好吃的没有?孤跟你讲,魏国尚方郡的小吃不错,唉,王将军,你这一句话也不说,你想跟本王谈的事情,本王也很难办啊。”

楚帝麾下十二将军之一的王风虎第一次露出了给老娘办丧事的表情,他没想到这个凉王爷能这么碎嘴子,成天唠唠叨叨活像个邻居家的婆子,他甚至还真的问要不要给自己介绍两个婆娘。

他本就是不爱说话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楚帝这次把他派出来当使者。

宋青丘那个死老六竟然还笑话他,说他肯定会把圣上交代的事情办砸了。

呵呵,你以后就当一辈子的老六吧。

十二将军都是按照兄弟辈分排的,按照排名来讲,他是老四,鱼成双是老五,他们两人关系很好。

所以他倒是对凉王有些好奇,毕竟老五的本事还是知根知底的,他手下可还有数千骑兵,就算是数千头猪,抓也要抓一会,谁知道老五这次到底是怎么打仗的。

陈谓然看着王风虎露出一丝勉强的笑容,他笑的反而更开心了。

王风虎带来了楚帝的一封信,信上的内容很简单。

楚帝是这么写的:

凉郡,苗地,魏东,全部给你,朕只要楚国,事成之后,奉还汝王府的侍卫和侍女。

语气里还是带着那种傲然,这是陈谓然极其厌恶的地方。

楚帝知道自己背了个黑锅,但他不在乎,更不可能在信里专门给陈谓然解释什么。

你既然认为朕能做出这样的事情,那朕就承认了,不服?来打朕啊!

陈谓然把信在手里攥紧,然后对着王风虎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

你不在乎?你以为我就在乎?

王府的侍卫和侍女,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王将军,快是午饭时候了,咱们去看看厨子弄什么吃的了。”

王风虎闻言,倒是有些心动。

楚军军中不缺粮草,但也就是能每天填饱每个人的肚子,想再吃点好的,那就得看今天运气好不好,能不能打到什么野味了。

凉王这儿的条件可就比那儿好多了。

想起昨天晚上吃的排骨汤泡面饼,王风虎的肚子就不自觉的咕噜咕噜起来。

城门打开,一骑纵马冲入城内,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一路疾驰而去。

马蹄踏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报!”

“千里加急!千里加急!”

一封来自边城的急报,再次被传递进午门,然后一路送传,最后摆到了皇帝的案几上。

皇帝脸上还是那副无所谓的表情,他看了一眼底下的大臣们,缓缓念道:“边疆告急,伪帝大军已经入境,如今正一路攻城拔寨,锋头直指京城,诸位爱卿,可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啊?”

胡丞相冷冷的看了皇帝一眼,他沉思片刻,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对旁边的兵部尚书使了个眼色。

后者会意,立刻站上前来,大声说道:“臣以为,当立刻遣兵派将,选用能征善战之大臣以作元帅,统领三军,与伪帝对垒明郡,伪帝粮草难继,必然不战而溃。”

“此言可笑。”皇帝立刻摇头:“朕的那位叔叔先攻魏东,而后平岑、井两国,纵然是只从当地粮仓取用,也足够支撑大军数月,更何况朕听说,他的大军所到之处,处处尽成废墟,大军肆意劫掠,那粮草肯定短时间是不缺的。

现在又是早春,很快就是春耕时节,诸位把各地青壮都抽出去征战,楚国秋季又还能收到多少粮食?”

兵部尚书不语,脸色发赤,在楚帝的呵斥声中赶紧退回去。

“臣有一言,”大将军走出来,拱手上奏道:“何不与伪帝暂时议和,就划分明郡北边疆土为界,承诺将以那里为界,与伪帝划土而治又有何不可?”

“一者,可以止兵戈之乱,避免祸起萧墙,二者,伪帝毕竟是陛下您的叔叔,若是开战,恐怕民间和列国都会对您有非议啊......”

胡丞相看向皇帝,只见皇帝沉默片刻,然后哑然失笑起来:“这么说,朕的大将军是在劝朕不战而降,连一仗都没打,就要把祖宗传下的土地奉送出去一部分?”

“荒谬!”

皇帝怒喝道,他重重一拍案几,全然没有了刚才嬉笑的样子:“若战便战,朕纵然是死于乱兵之中,亦不能将江山社稷与人半寸,来人,上笔墨!”

片刻后,太监匆匆趋入殿内,把御笔奉上。

只见皇帝文不加点,片刻即掷下一张写了几行字的纸,怒声道:“要战便战,此乃战书!”

胡丞相上前一步,把那张纸捡起来,随意看了一眼,上面写道:

朕闻人各有命,然汝已如冢中枯骨,却仍无法无天,憾人间不如意事常有**,汝欲战,朕便战。

他人多为异世魂。

这几行让人看了半懂半不懂的纸,胡丞相看的是直皱眉,但他并没有拿这张纸说事,而是直截了当的问道:“陛下这是欲开战么?”

“你欲阻拦朕?”

皇帝眯起眼睛,冷冷的看向胡丞相。

胡丞相无意中与他对视一眼,然后猛然瞪大眼睛,愣了片刻,赶紧低下头去。

竟然,这么像.......他和他那个叔叔的眼神,在刹那间竟然是如此的相像。

胡丞相开始觉得事情已经走向失控的边缘了,但他还是镇定的说道:“如今国库极其空虚,恐怕难以支撑较大规模的出征,臣以为,当......”

“你以为你是谁?”

皇帝忽然骂道。

胡丞相顿时被噎住,脸上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看着他吃了shi一般的表情,皇帝心里一阵暗爽。

老匹夫,把老子扶上龙椅,还天天在我跟前跳来跳去,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

简单的嘴臭,极致的享受。

“国库没有,那就从你们这些世家身上拿!”

皇帝看着那些大臣的神色从惊愕逐渐变成阴沉,他就更开心了。

“范爱卿,朕记得,你去年担任户部员外郎的时候,在七月时候,忽然去刘尚书家吃了一顿饭,随行的还有一架马车,车里有三个装满了金砖的箱子,”

“在那晚之后,你那杀了一家三口的亲儿子,就被从万年狱里放了出来,可有此事?”

皇帝喊到的两个人都一脸惊慌的看着彼此,刘尚书更是差点骂出来。

那一晚的事情,肯定是姓范的王八蛋说出来的。

“圣上,您......”

“王恩!”

皇帝又喝了一声,他看着面如死灰的前军中郎将,冷冷说道:“上一年缺少的那部分军饷,最后是被你拿去养小妾了吧?现在朕让你拿出来,你愿不愿意啊?”

“臣......”

“胡安宁!”

“安比臣!”

皇帝声音不大,但大殿里越来越宁静,就连胡丞相也一脸震惊的看着地面,再也不敢跳出来说半句话。

皇帝说出的一字一句,全都是那些世家大臣的罪证,而且有很多都精确到了人、事、地点和时间。

他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早朝草草的散了,满腹疑窦的大臣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块,没有立刻回家,而是聚起来准备商议事情。

很可能,我们中出了叛徒!

“幸亏楚国还有你们能看到这些东西,”皇帝回到后宫中,两名锦衣侍卫从帷幕后缓缓走出,对着皇帝躬身施礼,皇帝赶紧上前一步,把他们搀扶起来:

“汝等是大楚功臣,不必多礼。”

“若不是秘阁日夜四处侦缉,这些贪赃枉法的世家的罪证还真是难找,呵,拿这些人当臣子,岂不是问道于盲么?”

锦衣侍卫是楚帝设立的贴身亲卫,掌管楚帝的谍报机构:秘阁,据说,每一个锦衣侍卫,都是天下一流的高手。

“陛下,圣上有家书传来。”

“信在哪?”

“是口谕。”锦衣侍卫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大势已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