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咸鱼王爷不好当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印钱?

咸鱼王爷不好当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印钱?

作者:2月春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00:34:01 来源:笔趣阁

古代之所以,建个什么东西都说劳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给干活百姓发工钱,监工者对干活百姓又打又骂,吃不好,吃不饱还没日没夜的干,所以只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就不会有劳民这个概念。

“至于伤财问题,你们只算朝廷对新月坛所花出的银两,却不算建新月坛对国家的收益。”

“第一,百姓建新月坛得了工钱,制建筑材料的百姓也因为建新月坛有活干有钱挣,是不是生活会变得更好了,我们治国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百姓生活得更好吗?”

“第二,这些百姓生活更好了,是不是会多买东西,这样一来,别人的生意也会更好,生意越好,他挣的钱就更多,生活水平就又提高了,如此这般影响,那会有多少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呢。”

“第三,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商人的生意就会更好,生意越好,交的赋税不就会更多吗?”

“反正总体算下来,建新月坛利国利民,收益大于付出。”

这是现代的理论,在古代可以小规模的做,却不能大规模复制,因为古代的生产力跟不上。

如此超前的理论,言官们没听说过,更是无言反驳,只是淡淡道“可是益王殿下,现在国库空虚。”

苏宇嘴角扬起“现在国库没银子,那还不简单,我们可以印些银票,拿这些钱建新月坛。”

“这……”言官们楞住了,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办法。

苏宇微笑继续道“银子是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而银票是由纸印的,从本质来讲它们根本没什么区别,都是为商品交易提供方便,既然现在国库没银子就发银票,反正效果都是一样的。”

“这……”

“这……”

言官们不知如何反驳。

苏宇微笑道“本王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在好好想想就明白了。”

“从前,有三个贫穷的人。一个理发的、一个补衣的,还有一个是制鞋的。 ”

“清晨起来,店铺开张了,但是他们三个人的小店却生意冷清。因为百姓们看到他们凌乱的头发和胡子、满是皱纹脏乎乎的鞋,还有破了洞的衣服,觉得很邋遢,于是连进来坐一下都不肯。 ”

“正午的阳光下,三个人各自蹲在门铺前发愁。各自心想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

“这时呢,来了个好心人,分别每人给了他们两文钱。”

“咳咳。”苏宇突然清咳一声“事先声明,故事中的钱,和我们乾渊国的钱购买力不一样。”

说完苏宇继续道“可是呢,这两文钱还是不够他们各自家庭今天的花销。”

“理发的聪明,他先拿出一文钱到了补衣铺,把衣服补好,再拿出一文钱,到了制鞋那里修补了一下鞋,于是理发的,站在了自己的店铺门口,百姓们看到这么精神抖擞并且干干净净的小伙子,都到这里来理发。虽然他花了两文钱,但是开张营业了。”

全部人都认真听着,苏宇这闻所未闻的故事。

“补衣的和制鞋的看到后,十分羡慕。”

“于是补衣的,先到理发的那里花一文钱理了发,然后去制鞋处又花了剩下的一文钱,把鞋补好,收拾完毕,百姓们也陆续的上门了。”

“制鞋的看到他们都开张了,终于决定如法炮制,先去理发的那里花了一文钱把自己的头发弄利落,又到补衣的那里,花了一文钱补好了衣服,终于百姓们也来光顾了。”

“傍晚时分,三个人凑在一起聊天,发现每个人手里都有六文钱,但是新顾客只来了四位。”

“这是怎么回事呢?三个人左思右想,突然间明白了,每个人原本手里有的两文钱在三个人之间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各自的口袋里。”

“故事中,就是因为有好心人的两文钱,才让这三个人的店铺得于运转,还促使他们互相消费,从而利己利人。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朝廷就是这个给钱的好心人,而百姓就是这故事中的三个人,我们就是要通过变相发钱,让他们有活干,有钱赚,生活得更好。”

百官们沉默,都在想着苏宇的故事。

“益王殿下,这个故事的意思微臣大概明白,按这样说,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多印钱,多做一些事,比如把官道修遍天下,没钱的话可以印银票,反正也是利国利民。”工部尚书疑惑道,并且还带有点质疑的意思。

苏宇的故事,他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觉得好像有点道理,但总觉得有点天马行空,异想天开。

苏宇微笑“这未为不可。”

前世很多国家都是按这种方式发展民生的。

由中央银行印钱,在把这些钱花在基础设施上,从而推动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

但在古代却不行。

“这……”

“这……”

“这……”

全场哗然。

“但现在不行。”苏宇淡淡补充道。

“殿下,这是为何?”户部尚书开口问道。

“因为我们现在的生产力跟不上,本王简单来说吧,如果真的在全乾渊国大面积修官道,那会先买什么?”

“所需材料!砖,木头之类的建筑材料。”

“对,可咱们乾渊国在短时间内,怎么可能生产出这么多建筑材料,在去买的后果就是涨价,而且是暴涨,因为普通百姓建房子也要这些东西,不光如此,这些东西一涨价,还可能推动其他东西涨价,一环扣一环,到时几乎什么东西都涨价,从而祸国祸民。”

“这……”

“所以,印银票建官道不是不可以,前提是咱们乾渊国得有这个生产力,就比如,现在制砖者每人每天生产一百块砖吧,你要等他每人每天生产一千块砖,才可以这么做。”

“有什么生产力,印多少钱,才不会因为印钱而物价暴涨。”

“殿下一言,有些惊世骇俗了,但臣能听明白其中的意思,也认为有几分道理,只是殿下说的,让一个制砖者,一天制一千块砖,那根本不可能,除非这制砖者是神仙下凡。”工部尚书出声道。

“对啊,对啊。”

“是啊,这怎么可能。”

“即使没日没夜的干,也制不了这么多吧。”

百官们议论纷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