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第一姝 > 490、本家

第一姝 490、本家

作者:黑鱼精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15 21:22:33 来源:笔趣阁

时人寿命短,六七十岁就称得上高寿了。

苏东坡三十八岁自称老夫。

康、乾朝的千叟宴,六十五岁以上赴宴者就称为叟。

袁明珠看着曾祖父早生华发,也忍不住眼睛发涩,“曾祖父不老,曾祖父能活到一百岁,七世同堂。”

袁弘德再揉揉她的脑袋,“嗯,我们和你祖父都努把力。”

袁明珠努力做出欢喜的模样:“您得说话算话。”

待袁明珠离开曾祖父身边,马上落下笑脸。

袁家本家几十年没有跟他们往来过,大家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井水不犯河水。

袁家本家此时突然出现,或许是巧合,但是人来了却不来家里拜访,而是鬼鬼祟祟的跟曾祖父联系上,就怎么看都不想巧合了。

她顿住脚步,回身吩咐荞麦:“让小六去通知贺先生和李管事来见我。”

李青岩应该知道本家的人是什么时候到的,通过什么途径联系上的曾祖父,他们现在住在什么地方。

袁明珠在找袁家本家的时候,李琦正一巴掌扇在袁家本家这一代嫡孙的脸上。

这一巴掌使的力气不小,袁天林被打得一个踉跄,脸上迅速红肿起来。

“蠢货,眼皮子浅的玩意,这点银子就把你打发了,你他娘的还这么喜滋滋的?”

指挥手下:“给他送送筋骨。”

袁天林是袁弘德的侄子袁发颛的长孙,袁弘德的大哥袁弘康已经过世,袁家本家现任家主是他的长子袁发颛。

袁家本家已经落败,从当初的世家大族变成如今的普通人家。

改朝换代,总是有旧家族落败新家族崛起。

他们还记得当初家里富贵时候的繁华景象,却没有了恢复繁华的能力和志气。

祖辈那些曾经的荣耀曾经的裘马声色,只存在于他们跟人交往时候的炫耀。

哪怕是穿着露着脚趾头的破鞋子,衣袖上粘着积年的灰垢,饭桌上只有清汤寡水的野菜粥,他们依旧津津乐道着他们曾经亲历过或是听长辈说过的奢靡生活。

突然有一天,族里来了一些人,这些人跟他们说,他们家流落在外的一支,长房最小的那个小叔袁弘德发达了,所有人都心动了。

袁弘德那一支绝嗣了,他要过继,过继的人选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定了,得族里同意才行。

袁天林被带了下去,隔壁传来打人的声响,伴着袁天林的哀嚎和求饶的声音。

李琦这是杀鸡骇猴。

屋里留下的其他人听着传来的声响,瑟瑟发抖。

本来还羡慕袁天林得了一笔巨财,这会庆幸这笔钱多亏没落到自己手上。

要是落到自己手上,这会挨打的就是他们了。

袁弘德当初离家之时并未娶妻,陶氏并未禀告天地祖宗属于无媒苟合。

他跟家里也还未分家,未分家的族人不得有私财,他名下的产业都该归族里所有。

按照这人跟他们的约定,他们抓着袁弘德的这些把柄做要挟,这些人帮他们跟袁弘德打官司。

之后赢得的财产,现银归他们所有,其它产业归这些人。

只是他们不知道,安定侯府指使潘家抛售产业,袁明珠大肆收购,袁家的现银已经所剩无几。

他们的所作所为,本就是与虎谋皮,白白替人做嫁。

被打得奄奄一息的袁天林被拖回来丢到地上。

那张脸青青紫紫的,肿得他亲妈来了都认不出来他。

李琦蹲在他身边,捏着他的下巴仔细看了,“啧啧啧,怎么打这么狠啊?”

站起来,“看到没有?这就是不停招呼的下场,你们几个可别跟他似的想不开,啊?”

“谁要是再敢坏老子的事,可就不是打一顿这么简单了,老子拿指甲就把他剥了。”

声音阴测测地问:“都听到没有?”

那些人参差不齐的回答:“听到了。”

袁明珠把李管事和贺先生叫来,问清了袁家本家那些人的落脚地,就安排贺先生去摸摸他们的底。

她自己则去帮着梁氏她们打包行李。

梁氏抱着蓁姐儿。

她心里想去跟丈夫团聚,却又舍不得女儿。

女儿还小,肯定禁不住奔波之苦不能带着,得留在家里。

袁明珠指着身边的妈妈:“把蓁姐儿抱去交给曾祖母。”

跟婆婆相比,梁氏肯定更信任曾祖母。

倒不是觉得婆婆会对孙女不好,就是觉得婆婆有些不靠谱。

但是她可不敢说把孩子托付给谁这种话,不然婆婆能生吃了她。

小姑子说了,她再舍不得闺女,也知道这种机会不能错怪,马上把蓁姐儿递给袁明珠身边的妈妈。

蓁姐儿被抱走了,袁明珠跟梁氏说起进京该如何走,叮嘱她进了京城把家里的脂粉铺子管起来。

“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宅子先寻摸着,家里最近买山林买得多,银子有些周转不过来,待我这边能周转过来了就把京城的宅子买了。”

“还有你们在京里的花销,本来大哥他们一个月十四两银子,后头姐姐去了,一开始是每个月加二十两银子,后头铺子开起来,就每个月把铺子的收益划一成留给他们,大嫂和二嫂去了,就从铺子里划两成供你们用吧!”

姑嫂俩又拉拉杂杂商议了一些琐事,都定下规矩。

从梁氏院子里出来,就看到夹道里人影一闪。

没等袁明珠发话,荞麦就走了过去,把一个丫鬟给揪了过来。

那丫鬟十三四岁年纪,脸上长着些雀斑,头发有些枯黄。

袁明珠也不问她是哪个,直接吩咐:“送给青岩家的发落。”

丫鬟似有不服,“我是四少奶奶的丫头。”

袁明珠抬抬眼,“叫个人牙子来。”

说完就带着人离开了。

那个丫头被捆了先关进柴房。

等邵氏听说到消息的时候,她那丫头已经被牙子带走了。

邵氏扑在床上哭。

小姑子也看人下菜碟,欺负她娘家落败了,告诉她一声都没有就卖了她身边的丫头。

另一个丫头被吓着了,怕也被拉了卖了,劝了两句见劝不好,就站在一边不敢再吭声。

四少奶奶看到二小姐进了大少奶奶的院子,就叫人去偷偷看看来干什么的,结果就让二小姐给捆了。

庆幸不是让自己去打听的。

快到晚饭的时候,唐妈妈领了另一个丫头进了四房的院子,“四少奶奶院子里少了一个丫头,奴婢领了一个来给您补上。”

虽然不知道二小姐为何突然发作了四房的一个丫头,她也赶紧给四房补一个来,省得阎王打架小鬼遭殃。

家里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马上要去京城,以后内院谁当家也不好说,三少奶奶跟四少奶奶连着亲戚,哪个当家都不会不给另一个面子。

二小姐小小年纪就开始议亲了,她可不会把外头人说的话当真,真认为刘大太太求二小姐是因为听说陶氏素有贤名,她跟前养的姑娘必然不会差了。

刘家那边肯定就是看二小姐手腕强硬,人又聪慧,求娶了去指望她跟那继室打擂台,压着继室抬不了头。

别人不知道,她丈夫管着袁家的作坊,她最知道这二小姐的秉性。

不过二小姐最多三五年就得嫁了,二小姐不好得罪,家里的少奶奶们一样不好得罪。

邵氏看着唐妈妈送来了人,脸色阴晴不定。

问了问几岁了叫什么,老家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就把人先打发了下去。

揉着帕子想这事不能这么算了。

等袁季驹回来,她喊了新来的丫鬟:“春妮,伺候四少爷换衣裳。”

袁季驹换了衣裳洗漱了,带着她往正院过去吃饭。

邵氏一路上偷偷觑着丈夫的神色,就见他神色见一点异色也无。

只觉得媚眼儿都抛给瞎子瞧了。

她本来还指望着丈夫问问屋里丫头怎么换人了,最不济问问怎么又多个丫头也行……。

不管丈夫说什么,只要跟丫头相关的话题,她就能趁机给他诉诉苦,让他知道她受了委屈了,小妹一声不吱就把她们院子里的人捆了卖了。

谁知道丈夫跟没事人一样。

食不言寝不语,袁家的饭桌上别人都不说话,就只袁明珠和蓁姐儿能说话。

邵氏偷偷白了一眼小姑子,就听她说道:“曾祖父,我看了黄历,这个月二十九就宜出行。”

就听曾祖父回道:“我也觉得二十九就好。”

又说:“我问过了,最近有两家商队往南边去,我再给雇几个镖师。”

袁明珠:“镖师就不用了,我跟贺先生借几个人。”

贺家族人彪悍,比镖师还顶用,而且不怕他们起异心。

袁明珠盘算好了,这些人就留在京城给大哥用,再加上之前派去替她管山林的人手,万一京城乱起来,大哥也不至于没有自保的手段。

邵氏一边听着,一边恨恨的想:竟然敢驳了曾祖父的提议,好的让曾祖父教训她一顿,看把她能的,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袁弘德:“也好,贺家的人用着放心,。”

邵氏只觉得膝盖一疼,筷子上正夹着的一个虎皮蛋“噗”的一下掉到了底下的汤盘里。

汤水溅得到处都是。

邵氏最喜欢吃虎皮蛋,只是今日虎皮蛋放得远,她伸长着胳膊夹菜本就被婆婆不喜,嫌弃她贪吃。

这会又掉到汤碗里,把汤水溅得一桌子,有人衣裳上都溅了汤汁。

杜氏也不是往日的杜氏,放下筷子慢条斯理的拿帕子擦擦嘴角,“四郎媳妇,你那胳膊再伸长些,都能伸黄河里捞鱼去了。”

邵氏的脸腾一下红了,眼泪就要落下来。

她新进进门,不知道杜氏更年期最严重的时比这厉害的时候是什么样。

跟任氏刚进门的时候比,她这都算不得事。

袁明珠忙让人把桌子擦干净。

说:“这鸡蛋圆咕噜嘟的确实不好夹,以后跟何妈妈说一声,要么切开来摆盘,要么分开来多放几盘。”

杜氏见小女儿说话了,也不再揪着不放。

只说:“以后小心点,出去也这样惹人笑话。”

袁明珠:“好了娘,这不是在家里嘛。”

陶氏也拍拍杜氏的胳膊让她少说两句。

袁明珠让人拿了碟子分了一半放邵氏和任氏跟前,“三嫂也多吃点,对侄儿好。”

杜氏到底看着没出生的孙辈的面上不再说话。

大家对杜氏是不是发落儿媳妇已经习惯了,再说那些大户人家折腾媳妇的手段她也没听过,也不会。

估计会她也狠不下心干,最多唠叨几句,大家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反正杜氏自持身份不会上手打人。

只邵氏自己回到院子里又哭了一场。

转眼到了梁氏她们该出行的日子。

袁明珠坐了马车到七里亭给她们送行,这回除了去京城的人,还带了不少行李和货物。

郑妈妈心情复杂。

本来以为宾主一场能好聚好散的,谁知道这人诡诈至此,她小心再小心也没掩藏住身份。

到了七里亭,才看到刘永昶兄弟也在。

他家仆人过来行礼道:“知道大少奶奶远行,我家太太特意让我家大少爷前来送行。”

双手奉上程仪。

梁氏命丫鬟接了,眼角的余光从小姑子面上扫过,又从刘家大少爷面上扫过。

噙着笑意道:“替我想想您家太太,破费了。”

因为是跟着别人的商队走,不能多耽搁,彼此寒暄过,就追着前头的对外走了。

刘永昶骑在马上,对袁明珠说:“我护送明珠妹妹回去吧!”

袁明珠看看她带的护卫,实在想不出有让他护送的必要。

不过人家毕竟是一番心意,颔首道:“那就有劳刘大哥了。”

刘袁两家虽然还未定亲,这事已经传得满城皆知了。

刘永昶骑着马,后头跟着袁家的马车,再后头跟着刘家的马车,这样从城南门一路过来,两家结亲的消息本来还只是传闻,这下就板上钉钉了。

洪家之后,刘家是武安城第一家,他们家想低调也低调不了。

本来刘永昶年岁还不足以定亲,有意的人家还在观望,突然他这枝娇花就名花有主了。

刘家鼎鼎大名,袁家本也不差,但是跟刘家一比就不显了。

当然这种不显更多的是因为本地人的排外。

袁明珠原本有八分的人才,被本地人一贬低,三分的人才都不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