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龙巢暴君 > 第八十二章 外骨骼与水下呼吸

龙巢暴君 第八十二章 外骨骼与水下呼吸

作者:南非巨头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8-30 20:29:07 来源:笔趣阁

【死亡能量】这个从沼泽蠕虫身上获得的标签,会导致恐龙守卫死亡。

它和【生命力】类型的标签都有冲突。

但是,不具备生命力相关标签的恐龙守卫,死得更快。

甚至,有一只恐龙在演化的过程中就死亡了。

发现这点的时候,地行还以为遭到了外敌入侵,据点被袭击了。

结果不是。

【沼泽蠕虫】的【死亡能量】这个标签,对于具备【生命力】的个体,都是有害的。

那么,沼泽蠕虫是怎么活下来的?

地行仔细研究和解剖了一下,愕然地发现了一个问题。

沼泽蠕虫这东西,能不能算生命还不好说......

不,准确地说,沼泽蠕虫拥有“死亡能量”的部位,算不算它的身体部位还不好说。

外骨骼.....不对,应该说是“寄居蟹”?

他在小心地利用自己粗大的爪子解剖沼泽蠕虫,用血能波动去感应“波动”的时候,发现,沼泽蠕虫的“正体”,位于它身体的内侧。

它的内侧身体和外侧身体是隔绝的,这种死亡属性的能量,无法从外部身体进入内部身体。

某种意义上说,具备死亡属性的身体部位,都可以算作它的壳或者“牙”,它们利用死亡能量对任何具备生命力的事物都有破坏性影响这一性质,用来碾碎各种各样的食物,自己再从“残渣”里把能吃的部分都送入口中。

那位于外层的“血肉”,实际上是相当于“粉碎机”一样的结构。

同时,也借由死亡能量的反生命特性,作为铠甲和盾牌,让其他生物不对自己下口。

一种神奇而精妙的生物!

反复解剖碎裂了近百只沼泽蠕虫,在血能波动的感知下,才发现了这一特殊结构的地行,也不由得有些感慨其精妙的结构。

这是自然演化出来的结构吗?

地行都不由得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

想要获得这种【死亡能量】,就必须先演化出这种能够将生命力和死亡能量相互隔绝的特殊结构。

而地行也有了些许想法——

外骨骼。

如果说非要让自家的恐龙守卫演化出这一结构的话,唯一的可能,大概就是让鳞片往外骨骼的方向演化之后,再去演化出这种结构了。

地行看了一眼【小盾铠龙】,目前,比较合适的就是它了。

但问题在于,这一特殊结构并没有形成标签。

他需要多次尝试,无论是把演化目标定在【外骨骼甲片】上,用【外骨骼甲片】去演化【死亡能量】,还是直接用【分支演化】去赌随机。

没有足够数量的实验个体,估计需要很多次之后才能成功。

说到这,他又不由得看了一眼【小盾铠龙】的标签——

【鳞骨外骨骼】

外骨骼这东西,对于节肢动物,尤其是陆生节肢动物来说,是有很大危险的。

对蜘蛛有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大龄蜘蛛蜕皮时,很容易出现危险。

重力对暂时没有硬质结构支撑的陆生节肢动物来说,是个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蜕皮期。

水生节肢动物,不需要考虑重力影响。

不过,除了重力之外,还有壳体本身的坚硬程度,一些蜕皮蜕壳时自己撑不开导致死亡的事故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是,小盾铠龙应该不会发生这一状况,它是有内部骨骼结构的,比起节肢动物,更像是蛇

地行通过血能仔细感应检查过了。

地行给它演化的【外骨骼】标签,是落在【背甲特化】上的,也并没有让它形成完全封闭的结构。

它演化出的外骨骼,集中在背部的骨质甲片上。

小盾龙和许多甲龙一样,背部的装甲结构,都是皮内成骨——

甲片骨作为接近体表血肉的支撑和塑形结构,并不和肋骨连接在一起。

但是,也有一些甲龙的尖刺型骨片,是与肋骨融合甚至就是从肋骨上长出来的。

不过,无论是哪种,在它们的骨板之外,还有一层或薄或厚的硬质鳞片,覆盖在这些骨质结构之上。

简单地说,甲龙具备“鳞片”和“骨板”两层铠甲。

不过,有一件事——

甲龙的骨板,并非实心,而是有点类似鸟类骨骼,类似海绵那般,有着纤维网状的中空。

过硬的甲片,尽管能抵抗攻击,但是本身的重量和在抵抗冲击时,容易造成内伤。

甲龙的骨板,面对钝器重击,也有减缓冲击的效果。

小盾龙也是如此。

而在演化了【外骨骼】之后,小盾铠龙的骨板骨片,和肋骨就彻底分离了,并且,也彻底地脱离了皮下位置,不再是皮下成骨,而是直接位于最外层的体表。

鳞片也并未消失,而是在一片片骨板之间形成了间隔——

骨质的骨板和角质的鳞片大大小小互相交错,形成了宛如鱼鳞一般的、互相叠加的外骨骼铠甲。

怎么说呢,也有些像穿山甲或者蛇的鳞片。

原本有些僵硬的背部,现在反而变得更灵活了。

不过,很可惜的是,小盾铠龙的这个铠甲,只存在于背部。

甲龙最大的问题也是这个,背甲乃至与头尾的防御都很强,但是除了盾龙之外的类别,腹部防御都相对低下,和乌龟不能比。

霸王龙捕食甲龙时,掀翻甲龙肯或者对甲龙侧腹、腿部下手是常规操作,霸王龙也没有耿直到去直接啃背板的程度。

更何况,虽然理论上甲龙也在霸王龙的食谱里,但并非是主要猎群,在食谱里的地位应该用“偶尔也吃”来描述。

弥补弱点的问题......之后再演化几次外骨骼好了。

地行对于把能量填充在外骨骼装甲里的防御模式也有些兴趣。

最后,回到沼龙这边来。

沼泽蠕虫具备的,【水生动物】的加成标签,和一个特殊的【分解者】食性标签,已经在雅尔沼龙身上演化成功了。

然而,有一些奇怪的地方。

哪里奇怪呢?

根据目前的总结来说,【杂食性】、【植食性】、【掠食者】、【分解者】这些标签,往往都会跟一系列消化器官联系上。

演化出了这些食性标签,也会让自身的消化结构朝着目标素材的消化结构方向变化。

【水生动物】之类的,按理说和水下呼吸之类的器官有关。

但是......

地行的目光,落在雅尔沼龙的身上。

没有发现蚯蚓或者两栖动物那种靠着湿润体壁呼吸的结构,也没有发现类似鳃的结构。

难不成真的是“无氧呼吸”?

不应该啊,按理说应该只有营寄生的蠕虫才会走无氧呼吸这种低效路线的啊,水生蠕虫应该是从水中交换氧气的鳃或体壁才对.....

可这些结构都没有在雅尔沼龙的身上发现。

异常......

等等,雅尔沼龙的食量是不是变得大了点?

ps:你们觉得“能呼吸元素”这种器官结构,在一个有元素能量的世界,会不会存在?

在一个氧气含量不同于地球,甚至没有氧气的世界,会是以什么样的能量转化为主要呼吸形式?

就算是一个氧气含量与地球相同的世界,存在元素的情况下,呼吸方式有没有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