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视频君:开局盘点十大猛将! > 第267章:七国争雄(七)

过了没几日,孙坚的灵柩护送到了平舆城,孙策带着程普、黄盖、韩当三人,身着孝衣前去向袁术复命。

“主公,家父在荆州城下误中流矢,策想护送家父灵柩返回江东安葬,还请主公允许!”

“伯符,文台兄一世英雄,如今不幸战死沙场,落叶归根理所应当,本将军会派人护送令尊灵柩前往江东安葬。

眼下北方局势风云变幻,我手下可用之人不多,程普、黄盖、韩当几位将军暂且留下,准备对北方的战事。

乱世当一切从简,安葬完令尊之后,还望伯符能继续为本将军效力,如何?”

在见袁术之前,孙策就和程普、黄盖等人商议过,如今袁术果然要留下程普等人,孙策假意争取之后,只得应下。

“主公,我大汉以孝治天下,策不敢违背古制,待三年之期满后,定会前来为主公效命!”

“唉!伯符乃是极孝之人,本将军也不好强求,只望你能早去早回,莫要忘了今日之言!”

“谢主公!”

又恭恭敬敬行了一礼之后,孙策、程普、黄盖等人退出了大殿,回到城外停靠孙坚灵柩的军营。

“几位叔父,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你们一定要保重,守孝满三年之后,侄儿定然前来,到时候还望几位叔父能助我一臂之力!”

“少主,这三年时间你一定要用好,广交天下有志之士,为以后的打算做准备。

如今天下形势纷乱,我等也无法看出未来走向,伯符趁这段时间需寻访智谋之士,为将来做好规划。

至于我们几人,少主但可放心,保命应该问题不大,等少主归来之日,但有所命,我等定然遵从!”

“少主放心,我等不敢忘主公的恩情!”

得到程普等人的承诺之后,孙策于第二日,护送着孙坚灵柩离开平舆,渡过汉水来到丹阳郡。

孙坚出生吴郡豪族,不过发迹却在豫州,而且这些年未回江东,在江东并无多少根基。

好在孙策舅舅吴景投靠袁术之后,被举荐为丹阳太守,吴国太与孙权等幼子寄居在丹阳,托庇于吴景。

“母亲,孩儿不孝!没能保护好父亲......”

船只刚刚靠岸,孙策便快步跑到吴国太面前,伏地悲痛大哭,周围之人无不落泪。

吴国太倒也是个坚强的女人,擦掉眼泪之后,将孙策扶了起来。

听完公孙瓒的分析之后,帐中文武开始窃窃私语,刚才慌乱之下第一反应就是撤退,现在冷静下来后,也觉得这不失于上策。

“主公,您说的这一点能否实现,前提是我大军能在公孙越大军到达前攻下渔阳县城,否则一旦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仍有一万骑兵虎视眈眈,我军虽有一万五千骑兵,但想挡住的可能性仍然不大,至少还要调五千步卒配合。

如此一来攻城士卒即使全军压上,也只有两万余人,此时守军士气昂扬,虽缺少箭矢与守城器械,但想要在短时间攻下渔阳县城,机会实在渺茫。

所以末将主张立即撤退,至于伏兵一事,只要小心戒备,多派斥候探路即可,想要埋伏我军又岂会那么容易!”

眼看军帐之中众文武不说话,刚过弱冠之年的田豫站了出来,虽然年纪尚轻,但已经见识不凡。

只可惜青州黄巾军败得太快,在黑山军到来之前就被杀得七零八落,杨再兴率领的黑山军,正好与回师的公孙瓒大军迎面碰上。

杨再兴上个世界就是绿林好汉,来到三国演义这个世界,又正好落在黑山军中,凭武艺折服黑山军首领张燕,做了黑山军的首领。

杨再兴跟在岳飞身边多年,十分本事也学到了几分,来到这个世界后虽然被【历史之眼】抹去前世记忆,但本事却没有落下。

在杨再兴的整合之下,号称百万的黑山贼中,选出了数万身强体健者,组建成了黑山军。

又经数月练兵,黑山军俨然已经改头换面,虽然还达不到令行禁止的程度,但也不能算是乌合之众,战斗力十分可观。

公孙瓒这次征讨青州黄巾军带了两万兵马,虽然大战获胜,但也损失数千人,如今黑山军拦路,又要留兵看守七万俘虏,可以调用的兵马更少。

不过毕竟实力有不小差距,随着时间慢慢推移,赵云渐渐落于下风,五十回合过去之后,应对杨再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也正是在这种生死之间的压力下,赵云的枪法越来越精妙,隐隐有突破的迹象。

与赵云对敌的杨再兴,自然发现了赵云的异样,对于这样一个武术天才,眼神中不由闪过一丝赞叹。

不过赞叹归赞叹,但杨再兴却不手软,不仅出枪更快,力道也大了几分,想要打断赵云的突破。

“啊!!!”

随着一声长啸,赵云仿佛打破了某种禁锢,不过突破的短暂虚弱期也被杨再兴抓住,直接将他打得口吐鲜血。

幸好夜照玉狮子颇具灵性,带着赵云就朝公孙瓒军阵逃去,杨再兴手中长枪一指,数万黑山军便冲了出去。

有了杨再兴的神勇表现,黑山军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般,七万被俘虏的青州黄巾军也趁机内讧。

前后夹击之下,公孙瓒大军虽然训练有素,但也没抵抗多少时间便出现了溃败,最后只得在白马义从保护下杀了出去。

黑山军骑兵本就不多,追击过程中又纷纷死在白马义从箭下,到后来黑山军反被杀得胆寒,杨再兴只得抬手停下追击。

公孙瓒逃回了涿郡,杨再兴则是带着黑山军和解救的青州黄巾军,很快便占据了河间郡。

那些逃回青州的黄巾军,得到消息之后,聚集散兵游勇,又重新杀回河间郡,与黑山军合兵一处。

公孙瓒败给黑山军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公孙越耳中,自然临近的冀州袁绍也得到消息,顿时引起哗然一片。

公孙越本来以为黄巾军就是乌合之众,结果公孙瓒居然栽在黑山军手里,不过想到现任黑山军首领是杨再兴,公孙瓒倒也输得不是太冤。

公孙越虽然如此想,但公孙瓒就不这样认为了,回到涿郡之后越想越气,带着刘关张三兄弟卷土重来,和黑山军在乐城县对峙。

杨再兴出城打了一场,被刘关张兄弟三人以多欺少,败逃回乐城后,接下来杨再兴也学乖了,倚靠坚城闭门不出,开始与公孙瓒打消耗战。

强攻一月仍然没拿下乐城县,反而损兵折将,公孙瓒只得带着兵马,灰溜溜返回到涿郡。

黑山军两度击败公孙瓒统领的幽州军,算是在河间郡站稳了脚跟,杨再兴的威名也传遍了幽、冀两州,使得无人再敢轻视黑山军。

田豫乃是渔阳雍奴县人,刚过十六岁便投军,因勇武过人入选白马义从,如今虽然未满二十二岁,其实算起来已经算是一名老兵。

不过白马义从多骁勇之士,田豫虽因功升为军候,管理两百名士卒,但也就是中下层军官而已,并未显现出特别之处。

刘备托庇于公孙瓒麾下后,便有意结识人才,首要目标自然是最精锐的白马义从,如此一来田豫出现在了他的眼中。

刘备有一项常人所不能及的能力,那就是善于识人,简单接触之后便看出田豫不凡,有意结交之下感情迅速升温。

公孙瓒虽然以前未曾发现田豫的特别之处,但对刘备这种挖墙脚的行为还是很不爽的,考察田豫之后发现果然有大才,便将其提拔为校尉,重点进行培养。

田豫本就是个聪明人,在公孙瓒暗示之下,有意疏远了刘备,如此一来刘备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白白给公孙瓒发掘了一名大才。

“田将军,要想抵挡虎豹骑,只能多备拒马、栅栏、陷马坑,以枪盾兵举大盾在前防御,弓弩兵在后抛射,两侧骑兵袭扰,降低骑兵的机动性。

不过这方法有利亦有弊,一旦我军攻城不利,撤退时这些陷马坑就会成为阻碍,或许得不偿失也说不一定。”

“陷马坑就别弄了,多准备拒马栅栏,尽人事听天命吧,总不能断了大军撤退的后路。”

田豫只是提意见,做决定的还是田楷,见他打定主意,只得按照命令行事。

“桓之,让守城士卒打起十二分精神,公孙瓒看来是杀红眼了,不想就此放弃,接下来才是最艰难的时候!”

卢植通过望远镜,看到公孙瓒大军调动后,很快便做出了判断。

“快起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快快快,多准备礌石、滚木,沸水也多烧一些,金汁准备好了,绝不能让敌军攻上来!”

“把城内房屋拆了,房子没了可以再建,人不可以没有,只要挡住三天,敌军就会撤去!”

“......”

当公孙瓒大军又开始攻城后,整个渔阳县城如同一台机器,男女老少都加入到守城战中。

青壮组成预备队,随时进行支援,其他人则是将各种守城器械运上城头,几乎没有人在偷懒。

毕竟所有人都明白,一旦城破之后,以敌军的作风,满城百姓难有活口,还不如拼死一搏,或许还有活命机会。

“飞虎将军,看来公孙瓒是打算孤注一掷了,我们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尽可能杀死这些留下来阻拦的士卒,尽可能减轻守城压力。

我有一个主意,将臂力过人、骑术精湛者分为三队,轮流进行袭扰,到了他们的射程之内即撤回。

剩下的这些士卒则休息调整,等箭矢射完之后,便是他们出场之时,大军一鼓作气,将敌军彻底冲散!”

“好,就按照这个办法,我和再兴、子义各领一队,就让我统领的虎骑先上!”

李存孝一马当先,三百步外已经拉开铁臂弓,三支又粗又长的箭矢流星赶月般飞了出去,直接将前排的枪盾兵砸开一个口子。

剩下的虎骑士卒抓住空挡,纷纷扣动扳机,五矢连弩呼啸而出,收割掉不少步卒性命。

“策儿,这件事不怪你,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这就是你父亲的命!

你几个弟弟妹妹尚且年幼,作为孙氏一脉长兄,你要担起振兴家族的使命!

得到消息之后,我与你舅舅已经商议过了,就将你父亲安葬在丹阳,后面的事情在做打算。”

“孩儿遵母亲之命!”

在吴景帮助操持下,孙坚被葬在曲阿,三个月之后,孙策带着老母与幼弟幼妹,离开丹阳前往舒县。

界桥之战大败之后,袁绍听取沮授的意见,及时转变战略方向,与曹操、刘表联合,厉兵秣马准备秋季攻势。

袁术也在积极备战,不过这一切已经和公孙越没有关系,因为北平城已经迎来了一个重要人物。

北平城西门外,有数十人徘徊于此,正是得到消息之后,一大早就沐浴更衣的公孙越,带着麾下一众文武,在此地迎接从长安归来的陈平等人。

历时两月有余,陈平等人总算从长安平安归来,不仅接回了蔡邕,还带来了意外之喜。

“子干先生,这次伯喈先生到来之后,劝说他留下的事情,就得拜托先生了。

如今的长安城是个危险之地,实在不适合做学问,只要伯喈先生愿意留下,条件我会尽量满足。”

“子庆,伯喈乃当世大儒,老夫与他一样,平生夙愿就是效仿班孟坚续修汉史,当初你不就是用这个诱惑,把老夫留在北平书院,如今故技重施即可。

放心吧,有伯喈在,老夫续修汉史也能轻松不少,即使你不说,我也会全力留下这老家伙的!”

想到当初数次前往军都山,才把卢植请出山的情形,公孙越不由笑了出来,当时只是画饼而已,如今总算有实现诺言的能力。

“子干先生,续修汉史乃是利国利民之事,即使困难再大,越也会倾尽全力,助诸位先生完成此事。

诸位先生但有所需,可以直接与狄长史联系,他会尽力满足你们的需求,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在城门处等了将近半个时辰,长长的车队总算出现在了视线之中,到了近前之后总算能够看清,原来是接近上百辆马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