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视频君:开局盘点十大猛将! > 第262章:七国争雄(二)

第二天一大早,整个军营就喧闹起来,埋锅造饭之后,开始展开对临西城的攻击。

这次围困临西城的步卒有最精锐的幽武卒第一军一万人,幽武卒第三军五千人也是战场精锐,剩下的幽武卒第十军和幽武卒第十一军则是新兵,战斗力十分堪忧。

第一战关乎士气,狄青自然非常重视,将最精锐的幽武卒第一军派出去打头阵,八牛弩和回回炮自然也全部压上。

三轮抛射之后,无数的八牛弩弩箭插在城墙之上,而城头也被回回炮抛出的巨石砸毁部分。

不过这只是开胃菜而已,试探性攻击之后,幽武卒第一军开始压上,幽武卒第十军则担起弓弩兵的作用,神臂弩也开始发威。

城墙上的苏定方和高览面色凝重,这段时间送到城内的粮草辎重不少,也为守城做了不少准备,面对这第一波攻击,自然也派上久经沙场的老兵。

这第一波攻击持续了接近一个时辰,在强大的火力压制下,攻城和守城士卒战损高达1:1,这在攻城战中是极为罕见的情况。

“苏将军,敌人的火力太强了,情况很不乐观,不仅守城器械损失不少,士卒的战损也很大,要是再这样持续下去,恐怕这临西城难以守住。”

看着城墙之上哀嚎的士卒,高览眉头紧皱,要是今天派上的是新兵,恐怕城墙已经易手。

“敬志,我们的战损确实不小,但对手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像早上这样强度的攻击,他们的弩箭和巨石经不起太久消耗。

接下来的相持才是最惨烈的时候,战损比也会渐渐扩大,只要顶住对手的三板斧,临西城就会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对于守住临西城,苏定方的信心还是有的,不过他对局势的变化并不乐观,尤其是看到那被派出去的一万虎贲军第一军,领头者乃是岳云、辛弃疾和杨再兴后,苏定方更是忧心忡忡。

麾下能独挡一面的大将只有高览,骑兵则只有八千之数,不管是派去攻击哪一方把握都不大,甚至有可能被对手包围也说不一定。

吃完午饭之后,狄青继续组织士卒对临西城展开攻击,这次派出了五千幽武卒第三军和五千幽武卒第十一军士卒,通过老兵带新兵的方式保持攻击力。

持续攻击十日之后,狄青暂缓了攻击,辛弃疾和杨再兴传回了消息,清河郡其他县城已经被攻克。

经过十日的攻城战,幽武卒第十军和幽武卒第十一军两万人,折损已经超过五千士卒。

虽然损失不小,但士卒的气质明显变得不一样,上战场见血确实是让士卒成长最快的方式。

“主公,此处交给末将就行,你也和元凯先生下去休息休息,坐镇县衙居中调度,若是东面城墙被袁军攻破,末将提头来见!”

眼看东面城墙已经挡住最猛烈的攻击,公孙越知道留在此处,反而让狄青有所顾忌,还得分心照顾二人,便不再强留在此。

“汉臣,你可是我军少有能独挡一面的大将,此处大战结束之后,我还要指望你坐镇南方,务必保重自身!

切记不要吝惜弩箭,没了可以再造,能让兄弟们少一点死伤就少一点死伤,一旦应祥他们援军赶到,便是决战之时,到时候再杀一个酣畅淋漓!”

“主公爱惜士卒,末将明白一番苦心,定不会随意让兄弟们白白牺牲!”

离开东面城墙之后,公孙越并未立即返回县衙,而是巡视完其他三面城墙,确认情况之后,这才回到县衙休息。

盘点完苏妲己和褒姒之后,眼看地主家又有了余粮,公孙越已经在思考该如何使用,准备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虽然早预料到盘点十大美女会受到观众喜爱,但公孙越万万没想到观众会如此狂热,仅仅盘点苏妲己和褒姒获得的兑换点,就差不多相当于整个历史十大猛将所得兑换点的总和。

“既然你们这么慷慨,那我也不能吝啬,就先召唤点政治人才,帮帮狄仁杰治理渔阳郡!”

看着海量的兑换点,公孙越没有犹豫,很大方就使用出50万兑换点,兑换了5张偏向政治属性的“黄金召唤卡”。

而这通过召唤卡召唤出来的5人,结伴来到陈群主持的招贤馆,公孙越亲自接见之后,将4人交给狄仁杰安排,1人留给陈群,总算让两人身上的担子轻了一些。

将眼下最迫切的问题解决之后,公孙越还是准备召唤高等级的人才,没过多久便有了方向。

眼下武将虽然不缺,但能独挡一面的统帅,目前只有狄青算一个,岳云仍然年轻,还需历练历练才行。

“叮,宿主请确认!是否使用50万兑换点,兑换一张偏向统帅的“钻石召唤卡”?”

“确认!给我兑换一张偏向统帅的“钻石召唤卡”。”

“已兑换一张偏向统帅的“钻石召唤卡”,宿主是否立即召唤?”

“立即召唤!”

下完命令之后,公孙越紧张地看着面板上不断闪过的画面,最后画面定格在一个目光有棱、红颊青眼的青年文士头像上。

“恭喜宿主使用“钻石召唤卡”,召唤到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辛弃疾四维如下:

【统帅:??,武力:??,智力:94,政治:72】。”

看着辛弃疾的四维,公孙越愣了愣,自己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召唤出的人四维居然显示未知。

“系统,你不会是搞错了吧?我召唤的是偏向于统帅的人才,怎么给我召唤出了辛弃疾,而且统帅值和武力值还是未知。”

就在辛弃疾兴高采烈,准备把南宋朝廷的回信带回耿京大营时,结果传来一个噩耗,耿京被叛徒张安国宰了,张安国还解散了大部分义军,另外带着一万多义军投到金营。

在那个时代又没照片、档案啥的,咋能证明25万起义军存在,辛弃疾知道这样归正南宋朝廷,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于是带着50名兄弟,准备去金营将叛徒张安国绑去南宋朝廷。

叛徒张安国正在与金人将领喝酒庆贺,辛弃疾带着50名兄弟,眼看金营疏于防备,便溜了进去活捉张安国,趁乱杀出金营,还顺带拐走了一万多义军,一起投靠南宋朝朝廷。

得知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后,宋孝宗赵昚大加赞赏,本来打算重用辛弃疾,结果蜜月期刚过,辛弃疾的性格缺陷就暴露了出来。

辛弃疾是牛人,但却不是完人,不过想想也理解,词写得好的人往往感性大于理性。

辛弃疾性格古怪,说话直来直去,到处得罪人,25岁时向宋孝宗赵昚上奏《美芹十论》,还在一众文武百官面前,直言宋孝宗的决断力和用人方式。

辛弃疾虽然把字挂上了,但仍然我行我素,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就连他自己对自己也评价“臣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

除了性格古怪,直来直去爱得罪人外,辛弃疾还贪财、残酷嗜杀和好色,这些在历史上都有明确记载。

可以说辛弃疾就是一匹桀骜不驯的烈马,如果有人能压服他,那他就是一把锋锐的利剑,只可惜辛弃疾67年的人生中,并没有出现这样一个人杰。

东面城墙由狄青镇守,南面归属韩擒虎,西面则是李存孝,而北面则由秦琼镇守。

幽武卒第一军镇守压力最大的东面城墙,幽武卒第四军所剩两千余人,与幽武卒第三军一万人平均分布在南、北、西三面,至于乌桓突骑第二军和虎豹骑则是预备队,随时做好支援准备。

仅仅第一日攻城,袁军战死人数便已超过万人,折损两成多士卒之后,除了消耗掉守军大量箭矢和守城器械外,连城头都没有登上去一次。

“主公,我军兵力并无绝对优势,强弓劲弩也无法派上用场,今日已折损万余兄弟,不能再这样强攻了,撤吧!”

袁绍中军大帐之中,气氛愁云惨淡,帐内一众将领双眼通红,愤怒和恐惧夹杂在一起,虽然个个久经沙场,但还是对今日攻城惨状心有余悸。

“主公,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如今我军各方面处于劣势,又是寒冬腊月,不如暂息兵戈待来年仔细谋划后从头再来,不能把家底全给败光了!”

眼看史万岁和最倚重的谋臣沮授都建议退兵,其他文武意见也大概相同,袁绍考虑一会之后,终究是做出了决定。

“罢了,撤兵吧!”

吐出这几个字的袁绍情绪有些低落,此次联合刘表进攻袁术,虽将袁术击败,却是得不偿失,不仅丢了冀州清河以西六郡国,还折了不少兵马,荆州战况也不容乐观。

得到袁绍命令之后,大军连夜撤回了临西县城,只留下空空荡荡的营寨。

公孙越之所以有这个信心,自然是通过系统,又花了一百万兑换点,兑换了50张偏向政治的“白银召唤卡”,召唤出50名政治人才,陆陆续续前往渔阳招贤馆应募。

“主公,安平郡是直面清河国的桥头堡,袁军镇守清河国的统帅乃是十大猛将之一的史万岁,我军必须有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之才坐镇此处方可安心。

狄将军军纪严明,善待将士,为人缜密寡言,谋事必先仔细考虑成功的把握,选准制胜的机会然后进行,又颇通治民理政,下官认为狄将军可担当此重任。”

公孙越早和杜预通过气,就在大堂内一众将领还在交头接耳时,杜预已经站起身来,抛出一个人选供大家讨论。

“诸位,你们认为汉臣可否胜任安平太守之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若是有更合适的人选,也可说出来讨论。”

能与狄青资历相当的人,也就只有李存孝、岳云、秦琼三人而已,李存孝只喜带兵打仗,不喜欢一郡诸多政务,自然不会相争。

岳云和秦琼的战功稍逊狄青,自然也不便相争,眼看公孙越对狄青颇为满意,又有兄长狄仁杰为太守府长史,自然不会不开眼。

“主公,我等一致认为,狄将军是安平太守最合适的人选,足以担当大任。”

眼看狄青众望所归,公孙越自然当即拍板,让狄青担任安平郡太守一职,狄青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神色,反而颇为凝重。

“能得主公如此信任,末将感激涕零,但深感肩上担子甚重,主要精力需放在军事身上,恐会疏于政务,还望主公能派一得力干才,辅佐末将治理政务。”

听完狄青的话后,公孙越陷入了短暂沉默,狄青的担忧确实存在,是应该给他安排一个治理民政的能手。

“元凯先生,我知道你有大才,眼下让你担任安平郡太守长史、信都县令一职,全权负责安平郡政务,汉臣则专心军务,你不会觉得屈才吧?”

“主公,练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再攻下去只会徒增消耗,现在着急的不是我们,而是城内的苏定方和高览。

现在清渊已经被我们拿下,苏定方和高览一定会出兵夺回来,毕竟清渊一失,他们的后路就断绝了。

不过清渊城要顶住来自魏郡的压力,还要提防苏定方和高览随时的攻击,必须派得力之人防守才行。

应祥和幼安这一年多配合默契,将清渊城交给他们完全可以放心,现在要看的就是渤海郡那边的情况了,可以将后路已断的消息飞马报给文杰先生,文杰先生定然知道如何将价值最大化。”

“主公,汉臣将军的建议可行,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等了,如今战局变化,完全可以考虑,如何将临西城里的那些守军全部吃下!”

狄青和杜预两人意见一致,公孙越自然也不反对,派人飞马前往河间乐成,将消息报给陈平。

在北平城外分开之后,陈平、徐荣、蹋顿、刘备、关羽和杨奉带着少量精锐,星夜兼程赶往河间乐成。

“文杰先生,大军已经集结完毕,随时都可以对南皮展开攻击,麹义和张郃已经有所察觉,正在积极进行守城准备。”

太史慈介绍完之后,田豫又进行了补充,担任河间长史这段时间以来,他对渤海的情况花了大力气了解。

“文杰先生,麹义和张颌原本都是冀州牧韩馥麾下,后来投靠袁绍后,同为“河北四庭一柱一正梁”,都是袁绍深为倚重的大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