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视频君:开局盘点十大猛将! > 第251章:逐鹿中原(十一)

眼看刘虞迫于公孙越的威慑,临时改变了主意,段训虽然心中不快,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再说激进的话。

“大司马,朝廷的诏书已经送到,由您都督幽、冀、青、并、兖、豫六州军政要务,增食邑五千户,公孙将军为前将军,假节,爵易候,增食邑两千户,辅助大司马督六州。

既然诏书已经送达,大司马和前将军不愿出兵营救天子,那我留在这里也就没了任何意义,只能返回长安,誓死保卫陛下!”

段训说完之后,起身就要朝府外走去,不过到了正堂门口,刚要迈出的脚步只得停下。

“天使,如今天下纷乱,从范阳返回长安路途遥远,若是你独自上路,恐怕能否顺利抵达长安都是两说。

正好我要派人送信前往长安,你们可以一同上路,也好有个照应,这份好意天使不会拒绝吧?”

从长安出来的艰辛,段训现在想来仍然历历在目,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能否顺利返回长安仍是一个未知数。

“公孙将军好意,我自然不会拒绝,不过事先说好,我不会因此就为你说好话,到了长安会向陛下如实禀告!”

“天使,这是你的权利,我只是顺道带你返回长安而已,并没有奢望你感激,只求一个问心无愧而已。”

段训离开之后,房间内只剩下刘虞一众人,以及公孙越带来的李存孝、典韦、陈平、戏志才和徐荣六人,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徐将军,你不是要见大司马吗?如今大司马就在面前,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吧。”

李存孝出言打破了沉默,不过气氛越发尴尬,徐荣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再说一个字。

看到刘虞的尴尬处境之后,徐荣总算彻底死了心,神情微微有些失落。

刘虞的目光看向徐荣,不过徐荣只专心对付面前的美食美酒,根本不看刘虞疑惑的表情。

“主公放心,北平处于幽、冀二州中心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下官定会将其打造得固若金汤,待主公得胜归来之日,定会对北平这个冀州新治所满意。”

“文杰先生办事,我自然十分放心,有你和仁杰先生经营北平,我也可以全心全意解决南方战事。

大司马治理地方民政深有心得,既然如此就要让大司马全心全意负责地方民政,至于其他事宜,就不要让大司马多操心了。

大司马这些年训练的兵马,虽然暂时不堪大用,但底子尚可,稍加训练便可堪一用。

还有我大哥那些跑散的兵马,也得尽快聚拢起来,这些都是久经战阵的士卒,稍加整合便可投入战场使用。

事情大概就这么多,如果你们没有其他事情,那就下去休息吧,明日大军开拔后,你们还有很多善后事宜要办。”

“主公安排甚妥,如果没有其他嘱咐,那下官等人告退。”

“末将告退!”

眼看公孙越能大胆用人,并未因自己初投麾下而防备,杜预一方面感激,另外一方面也佩服公孙越的魄力。

“主公,下官定会好好配合狄将军,治理好安平郡,不让狄将军有后顾之忧!”

“好好好,有元凯先生与汉臣一文一武配合,我也就能安心了,汉臣,元凯先生博学多通,素有谋略,遇事你二人要多多商量,明白了吗?”

“是,主公!遇到重大军务,末将会多向元凯先生请教!”

“主公放心,末将定会尽心竭力,辅佐狄将军稳定为先,寻机再有突破!”

眼看狄青和杜预表了态,最重要的军事主官与治政主官已确定,剩下的就是副手而已,公孙越算是松了一口气。

“主公,只有狄将军一人留在此处,恐双拳难敌四手,末将愿意留在这里,辅助狄将军镇守界城!”

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好机会,辛弃疾自然不愿放过,站起身来主动请缨,想留在界城获取战功。

“幼安,汉臣需要统筹全局,不会留在此处,而是坐镇广宗城,统筹界城、广宗、巨鹿三城军事。

要是独留你一人在此,便如一头离开牢笼的猛虎,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样的事,除非有一人能镇住你,否则就算了吧。”

公孙越的神情变化,自然被秦琼敏锐捕捉到,心里刚刚升起的一丝念头只得压了下去,要说心里没点想法那是假的,但很快摆正了位置。

“子通、叔宝,你们能为大局考虑而谦让,本将军深感欣慰,赵国的重要程度,不下于东平郡,尤其是北面的刘关张三兄弟,更是不可小觑。

刘备有枭雄之资,关羽和张飞又是熊虎之将,只有你们二位通力合作坐镇赵国,本将军才能心安,明白吗?”

韩擒虎和秦琼赶紧起身,保证一定紧密合作,绝不会暗生嫌隙。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秦琼统领幽武卒第四军与乌桓突骑第二军,先行离开界城赶往赵国坐镇元氏县城,韩擒虎则需前往广陶,挑选合适的县令人选。

将乌桓突骑第一军补充至一万人,以及留下幽武卒第一军和第三军,公孙越带着虎豹骑离开界城,径直赶往钜鹿郡治所广陶县城。

如今年关将至,一路上都是冬日的萧瑟之感,好在瑞雪兆丰年,来年应该是个好年景。

自从黄巾作乱以来,钜鹿郡便饱受战乱之苦,人口流失近半,好在太行山内的黑山军家眷、以及入侵的青州黄巾军家眷搬出大山,这才一定程度上填充了三郡人口。

只不过这些黄巾军家眷如同惊弓之鸟,对于土地的归属感仍然不强,一旦再经战乱,很可能抛掉土地重返山林。

要让他们安心下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让他们看到足够强大方可,对外征战责无旁贷,但对内安民这种头疼的事情,那就非狄仁杰等人莫属了。

“再兴、子义,如今你们新接手虎豹骑,需尽快熟悉队伍,等来年开春之后,恐怕真正的挑战就要开始了!”

“主公放心,我和子义统领虎豹骑,定然不会比狄将军和乌延将军差!”

自从招降杨再兴之后,公孙越便安排其入了虎豹骑担任副统领,如今狄青卸任虎豹骑统领一职,乌延也留在广宗城,这统领一职自然就落在杨再兴头上。

至于太史慈,在无双营历练数月之后,公孙越不想让他屈才,便让其担任虎豹骑副统领,辅佐杨再兴统领虎豹骑。

陈平、张燕和普富卢离开后,大帐内重新沉寂下来,诸事安排妥当后,总算可以好好睡个安稳觉。

第二天一大早,辰时埋锅造饭之后,大军陆陆续续离开军营,兵分两路往河间郡与广宗城而去。

五日之后,大军疾驰到河间郡治所乐成县城下,河间太守公孙范亲自出城相迎,公孙越也打马来到近前。

“三弟,事情你应该清楚,大哥已经死了,我们兄弟二人如果再兵戎相见,那只会令亲者痛仇者快。

乐成县城城高池深,以我这区区五千兵马,想要攻下是不可能的事情,还望三弟能深思熟虑,我会在城下安营扎寨,与你一起防备渤海郡来犯的敌军。”

自从被任命为河间太守之后,公孙范就未曾见过公孙瓒,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一切便已经大变样,传回来的消息也各种各样,让公孙范一时难以分出真假。

“三弟,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大司马举荐我做了冀州刺史,而表大哥为青州刺史。

大哥一怒之下,出兵攻打大司马,屠戮了整个蓟县城,后在渔阳县城下被击败,逃离时中了存孝将军破甲箭,当场死亡。”

“二哥,你为什么要为了一个外人,出兵攻打大哥,只要你不出兵,以刘虞的那些虾兵蟹将,哪会是大哥的对手!

二哥,说到底你都是为了自己的野心,为了你的野心,大哥的命也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不要再冠冕堂皇了!”

公孙范情绪颇有些激动,以他的那点政治头脑,确实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差别何在,总认为应该帮亲不帮理才对。

“三弟,二哥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如果大哥不出兵攻打大司马,我也不会出兵。

大哥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他真杀了大司马,幽、冀二州百姓将会变成什么样,你应该心里也清楚。

大司马在百姓之中威望甚高,百姓多感恩他的种种善举,此时还不是他走下舞台的时候,还必须依靠他稳定幽州。

一山不容二虎,这场交锋早晚会来临,现在只是时间提前一点而已,成者为王败者寇,再多解释也无益。

如果三弟放不下这个心结,那二哥就此领兵返回,只是这河间郡位置重要,三弟还需好好守卫,不可便宜对面的袁军才是。”

听完公孙越的话后,公孙范沉默了下来,现在事已至此,再纠结对错已经没了任何意义。

“既然二哥坦荡,那兄弟也不拐弯抹角,以河间郡一郡之力,实难抵抗袁绍大军,迟早会被攻破。

成者为王败者寇,大哥既然已死,兄弟再坚持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只希望二哥能善待大哥家人,将我们公孙家族发扬光大。

现在河间郡就交给你了,如果二哥放心,兄弟愿意贡献一份力量,如果二哥不放心,那兄弟就此解甲归田,再不过问军伍之事。”

听完公孙范的话,公孙越翻身下马,与公孙范双手握在了一起。

“三弟,连子龙和国让我都可以大胆任用,何况是同族兄弟,未来征战沙场,还有三弟用武之地,岂能年纪轻轻就解甲归田。

从今天起,你调任虎豹骑中的豹骑统领,自此以后豹骑统领之位不会更改,除非真有一天,三弟不愿再担任豹骑统领之位。”

解除公孙范河间太守之位后,公孙越给了他豹骑统领之位补偿,公孙范也明白其中利害关系,没有任何犹豫便答应下来。

“大司马,如果没有其他事的话,我们就回北平城了,如今幽冀二州暂时稳定下来,但百废待兴还有诸多要事。”

“公孙将军慢走,粮草和兵器甲胄之事可以放心,一定会尽快筹集完后送到北平城。

以后幽、冀二州安定,就得倚靠将军了,以后将军主外老夫主内,只希望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早日安居乐业。”

如今公孙越兵锋正盛,刘虞只得忍气吞声,一来手下没有人才,二来不擅长军事,只得先做擅长的政务。

离开范阳城之后,一众人返回到了北平城,第二日李存孝、赵云和陈平领了一百无双营士卒前往长安,冀州一切也走上了正轨。

徐荣成了幽武卒第六军统领,正式在北平城安定下来,蔡琰的新住处就在北平书院附近,从四方搜集来的古籍全送到她那里,整理完后再送进北平书院内的图书馆。

“将军,你怎么又来了,我这里忙都忙不过来,你就别再添乱了,行吗?”

低着头正在整理古籍的蔡琰,看到一脸无赖相的公孙越走了进来,只得停下手中的事,走过来想将公孙越赶出去。

“昭姬姑娘,整理古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差这一时半会,你还是要劳逸结合才行。

你就当我不存在即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你这里闻着这些书香气,偶尔听听你用“焦尾琴”弹奏的蔡氏五弄,难得可以内心宁静。”

以蔡琰的力量,自然无法将公孙越推出去,看着躺在摇椅上闭目养神的公孙越,只得重新回到书桌之后继续工作。

侧身看着忙碌的蔡琰,阳光从窗户里洒下来,打在她精致无暇的脸上,额头偶尔有细发散落下来,又被她整理回耳后,如同一副完美无瑕的油墨画。

蔡琰偶尔会抬起眼角,看到嘴角带笑,打量自己的公孙越,脸上露出薄怒,耳朵微微发烫,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只得尽量不想不看。

过了一会儿,轻微的呼吸声在房间内响了起来,蔡琰抬头看去,发现公孙越已经熟睡,但眉头仍然微微皱着。

想了一会之后,蔡琰才放下手中毛笔,来到躺椅旁边,犹豫一会之后,从柜子里取出一张羊毛毯,轻轻给公孙越盖上。

虽然才相处一个多月,但公孙越已经在蔡琰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至于长安城内的霍去病,原本十分清晰的记忆,如今却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昭姬姑娘,你在看什么,要不给我弹一曲吧,好久没有听你的曲子了,每次听完我都会觉得内心十分宁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