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视频君:开局盘点十大猛将! > 第238章:出兵南下(十八)

就在袁绍做出应对之时,兖州曹操也急招麾下文武商议,戏志才被俘虏之后,荀彧又举荐了郭嘉担任谋主。

“奉孝,对于这次出兵与袁绍共击袁术,你怎么看?”

“主公,袁术麾下兵力虽多,但是天下人皆知他愚蠢不堪,手底下又是一群懦夫,真正的能人异士少之又少,实在不足为虑,此战必能获胜。

徐州陶谦守成有余,但却进取不足,只需派一员良将防守即可,结果只会和上次一样。

至于北方只需少数兵马即可,嘉料定公孙越此时定不会交恶我军,而是首先需解决掉袁绍占领的冀州六郡国,完成冀州一统。

所以主公这次不仅要倾巢而出击败袁术,还要借这次机会扭转劣势,彻底摆脱袁本初的控制。”

“文若,你认为奉孝之计是否可行?”

郭嘉说完之后,曹操又看向了荀彧这个最为倚重的大才,不仅是自己的萧何,而且还可以当张良来用。

“主公,奉孝之计可行,但此时还不宜与袁本初撕破脸皮,当下我们的对手仍然是袁术、陶谦、公孙越这些诸侯。

只有将这些诸侯势力彻底解决,才是与袁本初决战之时,所以当下还得听其命令,继续发展壮大己方势力。”

“主......主公你怎么样?”

逃出埋伏圈的韩当,遇到前来接应的程普和孙策,赶紧将孙坚放在地下。

“父亲!”

借助火把看到全身是箭的孙坚已经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孙策发出震天的怒吼,就要冲回去杀死那些埋伏的黄祖士卒。

“少主,你冷静点,不可以追击!”

程普和韩当赶紧抱住孙策的双臂,以两人的力量,差点就被孙策挣脱出去。

“策......策儿,别......别追击!”

听到孙坚的声音,孙策也冷静了下来,赶紧跪倒在孙坚的旁边,看着嘴角流出血迹的孙坚。

“父亲,我不追击,您别动气,等回到军营之后,找军医为您医治,一定要挺住!”

孙策抱起孙坚就要离开,不过被孙坚摇头阻止,自己的身体情况自己清楚,孙坚知道这次确实在阴沟里翻船了。

“策......策儿,父亲这次确实是不行了,以后你要听三位叔叔的话,先暂时依托在袁术帐下,若有必要可以把传国玉玺献出去。

权......权儿说得对,传国玉玺是祸非福,我......我们不要这东西了,以后孙家就要靠你了!

不过袁术此人勇而无断,鼠目寸光不是明主,虽能暂时依靠,但却不可久居,等时机成熟之后,要尽快抽身而去。

策......策儿,父亲不甘!”

孙坚一声怒吼之后,带着满腔的抱负和不甘心,与这个世界彻底告别,闭上了自己的双眼。

周围的亲卫个个面色悲戚,纷纷跪倒在地,孙坚在时体恤士卒,他们这些亲卫受了不少恩惠,如今也感同身受。

从陈平的话来看,他并不看好刘虞能挡住公孙瓒,这一点也是大厅内所有人的共识。

若说兵马数量,刘虞不见得比公孙瓒少,但论士卒精锐程度,以及将领统兵打仗能力,公孙瓒能甩刘虞几条街。

刘虞麾下的武将只有小猫三两只,文臣也无擅长谋略之人,若是能挡住公孙瓒,那才是真的见了鬼。

“文杰先生,若是路上没有差池,现在桓之应该已经回到渔阳,扩军之事来不及了,如果他不自作主张,此时应该已经派人前去联系乌桓大人慕容恪。”

在阎柔离开之前,公孙越对其千叮咛万嘱咐,乌桓大人慕容恪可以信任,而且还特意写了一封书信,让他派人联系慕容恪时带去。

虽然陈平、狄仁杰等人都不知道公孙越为何会如此信任一个独立在外的乌桓大人,但公孙越言之凿凿,他们也只能选择信任。

“文杰先生,你现在立即手书一封,与印信一起派人送往赵国,调秦将军统领虎贲军第二军北上。

飞虎、再兴、子义,你们率虎豹骑作为先锋,先行北上探路,切不可轻敌冒进,以免中了埋伏。

蹋顿、普富卢,你们率领虎贲军第三军为中军,张燕将军领幽武卒五千人为后队,军师和我与中军一起行动,自本将军以下,全归军师调度。

此次出兵兵贵神速,不管骑兵还是步卒,通通一人双马,除了必要的武器铠甲外,回回炮、八牛弩、神臂弩通通不带,只带二十日粮草即可,旗号就打着前往渔阳换防。”

“是,主公!”

待众人下去准备后,大厅内只剩下狄仁杰和陈群两人,他们一向的工作都是坐镇后方,安抚百姓调运粮草,虽然不随军出征,但功劳亦极大。

“二位先生,如果这次战事顺利,以后我们就不用来回奔波了,钜鹿三郡与家人安危,还得劳烦二位先生多多操心。”

“主公放心,这本就是下官职责所在,定不会出现纰漏,如果主公没有其他吩咐,下官这就告退,为大军出征准备粮草去了。”

“该安排的事情已经安排完,二位先生先下去吧。”

“下官告退!”

送狄仁杰和陈群出府后,公孙越快步来到后院,珍惜这出征前的闲暇时光,多与王昭君待一会。

“将军,你回来也就待了一个月,现在又要出征了,不知道将军这次又要外出多少时间......”

王昭君虽然明白,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公孙越不会新婚就离开自己,但理解归理解,但心里还是有些情绪。

“嫱儿,如果这次诸事顺利,接下来应该会安稳一段时间,到时候我会多陪陪你,好好过过两人世界的日子。”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公孙越明白,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自己恐怕都安稳不了,注定要南征北战,除非天下真正大定。

王昭君也明白,公孙越这纯粹是安慰自己,不过她并没有傻到戳穿,而是微笑着享受这离别前的甜蜜时光。

第二日,李存孝、杨再兴、太史慈便带着虎豹骑,先一步离开广陶县城,又过了一日后,公孙越亲领中军,也离开广陶县城北上,后队则在两日后出发。

就在公孙越发兵北上之时,公孙瓒也从涿县出兵,带着精锐一路势如破竹,连败鲜于银和鲜于辅,打得刘虞数万兵马四散奔逃,仅仅三日便将蓟县团团围住。

刘虞一觉醒来发现风云突变,公孙瓒已经大兵压境,自己倚仗的数万兵马居然如此不堪,被打得落花流水,毫无反抗之力。

“少主,将主公尸身带回军营,此事必须保密,否则军心大乱,一切等撤到樊城才能宣布!”

程普非常冷静,很快就找到了最适宜的办法,严令所有人不得泄露秘密,违者立斩不饶之后,这才护送着孙坚尸身赶回军营。

“全军立即准备,明日辰时班师离开军营返回樊城!”

在程普和黄盖的调度下,大军忙而不乱,传出的消息只是孙坚受伤,所以要立即班师返回樊城。

第二天一大早,襄阳城上的守军,看到孙坚大军从城外撤离,纷纷指指点点议论,不知道所为何故。

不过孙坚大军阵型未乱,襄阳城内的守军不敢追击,只是目送渐渐远去,待彻底消失之后,守城的士卒全部高声欢呼起来。

“我们胜了!”

“孙坚大军撤了!”

“敌军已退,我们坚持住了!”

“......”

等到孙坚追击遇袭的消息传回襄阳城,大军已经渡过汉水,平安抵达樊城,这才宣告孙坚已死的消息,全军举丧返回淮南。

“主公,江东猛虎孙文台居然以这种方式落幕,真是可惜可叹,他虽然英勇善战,但自恃武力轻敌冒进,有这样的结局也在预料之中。”

“孙坚已死,我荆州的外忧已去,记得诸侯讨董之时,孙文台曾发誓,若私藏传国玉玺,将来死于乱箭之下。

如今其果然死在乱箭之下,看来是天命昭昭,看来这传国玉玺确实在其手中,孙坚死得不冤!”

“......”

得到孙坚已死的消息后,襄阳城内的州牧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个个都十分兴奋,不过刘表却没有胜利的喜悦,仍然忧心忡忡。

身在这个乱世之中,想要置身事外哪有那么容易,有第一个孙坚觊觎荆州,就会有第二个,荆州的前景实在堪忧。

汝南郡平舆城,袁术正在后将军府内欣赏歌舞美人,本来半睡半醒惬意无比,孙坚身死的消息传来后,袁术惊愕得张大了嘴。

“下去,都下去!”

将歌姬舞女赶下去之后,袁术急招麾下文武议事,虽然一直倚仗孙坚在外征战,但也担心其尾大不掉,如今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诸位,有前线探马来报,孙文台在襄阳城外中流矢而亡,孙伯符正护送其父尸身返回平舆,尔等有何看法?”

从文武两班之中走出一个头发和胡须花白的老者,显得精神矍铄,朝袁术拱手行了一礼后道贺。

“恭喜主公去掉心头大患!孙文台乃是猛虎,其子孙伯符勇武犹有过之,但尚且年幼根基不稳,主公可大胆任用。

主公可怕一员上将坐镇樊城,防备刘表北上即可,调孙坚旧部程普、黄盖、韩当等善战之士到麾下听用,将战略主攻方向改为向北。

袁本初连败于公孙子庆将军之手,无力向北夺回冀州土地之后,定会转而与曹操结盟,南下与主公决战,寻求向外扩张。

所以主公当下应外结强援,在内筹集粮草,积极准备接下来的大战,当与冀州刺史公孙越、徐州牧陶谦联合,一同瓜分兖州和冀州剩下的土地和人口。”

听完荀彧的话,曹操似乎想起某件伤心事,神色颇为悲戚,想着想着就哭了起来。

“志才,我悔不该同意你前去河间!我好悔啊......”

过了好一会之后,曹操的哭泣才停了下来,擦了擦眼泪之后继续议事,沟壑纵横的老脸上仍然挂着几丝泪痕。

“主公节哀,从探子传来的消息来看,志才在北平生活得很好,现在是公孙越麾下的副军师,将来或许还有机会再见。”

“主公,这事责任不在你,只能怪志才先生运气不好,我们还是继续说眼下的事吧。”

“......”

而在徐州彭城,陶谦正在州牧府上召集众文武议事,虽然麾下没有独挡一面的大将,但好在二三流将领还有几个,花大价钱打造出来的丹阳兵也可堪一用。

“诸位,我们这次还是和上次一样,只需派兵做做样子牵制曹操即可,陶某老了,只希望能守住这一亩三分地,保一方百姓平安。”

“是,主公!”

陶谦没有进取之心,麾下众人也只想守住自己手中的地盘,倒是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荆州襄阳城内,刘表得到袁绍的结盟令之后,也召集麾下一众文武议事,希望能够趁机收复南阳郡,为襄阳城争取战略纵深,重新夺回荆州门户。

“诸位,南阳一失,襄阳就是洞开的门户,不可坐失千载良机,德珪、少文、仲业,你们尽起襄阳水军,务必要从袁术手中夺回南阳郡,明白吗?”

“是,主公!”

荆州各世家大族对于向外扩张不积极,但对于保住荆州诸郡却很上心,各世家都把部曲派了出来,一同交给三人统领,北上夺回南阳郡。

虽然没有人联系庐江郡项羽,但项羽仍然想参与到此战之中,经过数月募兵,尽得一万余精锐士卒,早就想要一展手脚。

只可惜众诸侯都没把他当回事,被忽视的项羽有些不爽,不过倒是没有一头扎进中原混战的烂泥潭,而是渡江进入江东。

过了十几日之后,公孙越带着大军抵达了界城之下,狄青和杜预早已做好准备,在城外扎下连片的营寨,一副真有十万大军即将到来的模样。

“主公,攻城器械已经准备完成,随时都可以对临西城发起进攻,何时展开攻击?”

在北平城外的军营中,公孙越见到了狄青、岳云、辛弃疾、杜预、牵招、乌延、难楼,管亥则留在巨鹿城防守。

“汉臣,这次进攻清河郡的任务,还是由你来担任主帅,虽然是声东击西,但如果能顺势拿下清河郡,那自然最好。

这次进攻清河郡不仅要真打,而且还要大打,也要趁这个机会把这些新兵磨练成老兵,让他们见血之后尽快成长。”

“是,主公!”

得到命令之后,狄青和岳云等人就已经开始准备,做出了详细的攻城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