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视频君:开局盘点十大猛将! > 第220章:并州风云(二十八)

“怠慢元图兄了,还请使者不要怪罪,大家都是忙人,有什么话直说无妨,不要拐弯抹角了。”

公孙瓒来到主帅位置坐定,直接开门见山,逢纪微微一愣之后,也开口说出来意。

“镇南将军,你无故兴兵入侵我冀州,占我冀州七郡领土,我主特派我来诘问,镇南将军这是何意?”

逢纪一上来并没有谈和解之事,而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责问,想要以此占据谈判主动权,以便于接下来有更多回旋余地。

“来人,把逢元图轰出去,让袁本初重新换个人来谈!”

眼看公孙瓒不按套路出牌,逢纪一向自视甚高,感觉被轻视后怒气升腾,直接站起身来怒目而视。

“武夫!粗鄙!兴不义之师,败亡只在眼前!”

面对逢纪的怒骂,公孙瓒也被激起怒火,假戏变成真做,公孙越赶紧起身说和事佬。

“大哥、元图先生,既然大家都有讲和的意愿,那就坐下来好好谈谈,意气用事徒劳无益。

元图先生,若你是带着诚意而来,那就早点进入正题,也免得浪费大家时间,大哥你也消消气。”

关靖也站起身来劝和,请逢纪重新坐下,说了几句场面话后,让剑拔弩张的气氛缓解了一些。

“镇南将军,渤海郡是我主起家的地方,这也是我们谈判的底线,如果不把渤海郡还给我主,那此次谈判也没继续进行下去的必要了。

你们从幽州远道而来,深入冀州腹地,粮草辎重转运不济,再加上后方黑山军和青州黄巾军不时袭扰,恐怕早已无力继续难进了吧?

如今白马战局已定,袁术被苏将军带兵击败之后,已经撤兵返回汝南,现在我军已无双线作战之忧,而你们呢?”

逢纪这次的态度十分坚决,从他的表现来看,渤海郡的事情若是谈不妥,这次谈判恐怕不会有完满的结果。

“元图先生,有件事恐怕你们也不知晓,黑山军和青州黄巾军已被我领军击败,首领杨再兴、张燕和管亥已投降,黑山军袭扰已经是过去式了。”

听说号称百万的黑山军和青州黄巾军已落败,逢纪内心一惊,冀州最大的隐患就是隐藏在太行山中的黑山军不断袭扰,如果公孙越所说不假,既定的离间计还得进一步修正。

“禀主公,逢纪在帐外求见!”

果然没多一会,典韦进帐禀报,逢纪果然来了,这是想通过单独见面引起双方猜忌。

“飞豹将军,明确告诉逢纪,主公和他没有私交,不会私下见他,有什么话在谈判时可以畅所欲言,不要弄这些拙劣不堪的离间计!”

听完杜预的话,典韦看了看公孙越,得到同意之后,这才快步退出军帐。

“公孙子庆你这个粗鄙武夫,如此傲慢无礼,量你也蹦达不了多久了!”

“你要是再敢大放厥词,小心俺要你好看!”

“粗鄙!武夫!不可理喻!!”

“......”

军帐外传来逢纪的咆哮声,公孙越无奈地耸耸肩,目光扫过面前的系统面板,看着富裕的兑换点,心里总算有了底气。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何况这些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拿命来换前程的大头兵,要是没有粮草,还谈什么打仗。

“系统,给我兑换十万石粮草!”

“宿主请确认,是否使用一百万兑换点,兑换十万石粮草?”

“确认兑换!”

“宿主请耐心等待,粮草不久之后就会送到!”

眼看兑换点在快速减少,但好在有十万石粮草补充,公孙越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只要把最难的这段时间熬过去,明年秋收之后一切都会好转。

接下来的几日,待议和细节等一切敲定之后,公孙瓒带着赵云、关靖,公孙越带着李存孝、典韦和杜预,与袁绍在界城五里外见面签订盟约。

而袁绍一方则是猛将尽出,史万岁、麹义、文丑、颜良、张郃、高览、沮授、逢纪皆在列,看来袁绍很珍惜自己的小命。

趁着这个机会,公孙越总算对袁绍的一干文臣武将有了一个清晰认识,果然是将星荟萃。

史万岁本就是十大猛将之一,而且可以独挡一面自不必说,除此之外其他几人的四维也很优秀,首推自然是麹义。

【姓名:史万岁】

【统帅:96】

【武力:102】

【智力:85】

【政治:54】

【姓名:麹义】

【统帅:94】

【武力:97】

【智力:82】

【政治:53】

这些大将之中,以麹义统帅和武力值最高,足以独当一面,但刚愎自用的性格也容易被人利用,必须有人镇住才是一把利刃。

除了史万岁和麹义之外,武力首推文丑和颜良,但两人的统帅值更低,更是不可放任独自统兵。

【姓名:文丑】

【统帅:89】

【武力:97】

【智力:78】

【政治:54】

【姓名:颜良】

【统帅:90】

【武力:96】

【智力:79】

【政治:56】

而与文丑、颜良并列的张郃、高览,虽勇猛不及前面两人,但统帅水平还在其上,成就最终谁低谁高,只能靠时局造化而定。

【姓名:张郃】

【统帅:93】

【武力:93】谷

【智力:84】

【政治:73】

【姓名:高览】

【统帅:91】

【武力:93】

【智力:82】

【政治:71】

至于文臣方面,沮授的能力倒是不负他冠绝河北之名,放在任何时代都能绽放璀璨光芒。

眼看公孙越能大胆用人,并未因自己初投麾下而防备,杜预一方面感激,另外一方面也佩服公孙越的魄力。

“主公,下官定会好好配合狄将军,治理好安平郡,不让狄将军有后顾之忧!”

“好好好,有元凯先生与汉臣一文一武配合,我也就能安心了,汉臣,元凯先生博学多通,素有谋略,遇事你二人要多多商量,明白了吗?”

“是,主公!遇到重大军务,末将会多向元凯先生请教!”

“主公放心,末将定会尽心竭力,辅佐狄将军稳定为先,寻机再有突破!”

眼看狄青和杜预表了态,最重要的军事主官与治政主官已确定,剩下的就是副手而已,公孙越算是松了一口气。

“主公,只有狄将军一人留在此处,恐双拳难敌四手,末将愿意留在这里,辅助狄将军镇守界城!”

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好机会,辛弃疾自然不愿放过,站起身来主动请缨,想留在界城获取战功。

“幼安,汉臣需要统筹全局,不会留在此处,而是坐镇广宗城,统筹界城、广宗、巨鹿三城军事。

要是独留你一人在此,便如一头离开牢笼的猛虎,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样的事,除非有一人能镇住你,否则就算了吧。”

眼看公孙越没将话说绝,辛弃疾目光赶紧扫过大堂内的所有人,发现能让自己服气的人还真没几个。

“岳将军,界城这里获得军功的机会多,只要你担任界城主将,我愿尽心辅佐!”

县衙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岳云和辛弃疾身上,要是让这两个年轻人待在这里,兴许会捅破天也说不定。

“主公,末将愿意留在界城,与幼安一起坐镇此处,定不会让史万岁和颜良向前一步!”

考虑一会之后,岳云这才站起身来,神色十分认真,显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应祥、幼安,界城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遇事能多考虑一二!”

“是,主公!”

界城之事已经安排妥当,广宗也有狄青坐镇,只有巨鹿尚缺一名合格的将领坐镇。

“管亥,本将军命你坐镇巨鹿,子经担任你的副将,遇事务必多和子经商议,不可鲁莽行事!”

“是,主公!”

牵招虽然刚过二十岁,武力也只是二流而已,但好在四维比较全面,辅助管亥守城足矣。

牵招目前的四维水平已经极为不俗,历练一番之后,应该还能有所增加,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刘备有枭雄之资,关羽和张飞又是熊虎之将,只有你们二位通力合作坐镇赵国,本将军才能心安,明白吗?”

韩擒虎和秦琼赶紧起身,保证一定紧密合作,绝不会暗生嫌隙。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秦琼统领幽武卒第四军与乌桓突骑第二军,先行离开界城赶往赵国坐镇元氏县城,韩擒虎则需前往广陶,挑选合适的县令人选。

将乌桓突骑第一军补充至一万人,以及留下幽武卒第一军和第三军,公孙越带着虎豹骑离开界城,径直赶往钜鹿郡治所广陶县城。

如今年关将至,一路上都是冬日的萧瑟之感,好在瑞雪兆丰年,来年应该是个好年景。

自从黄巾作乱以来,钜鹿郡便饱受战乱之苦,人口流失近半,好在太行山内的黑山军家眷、以及入侵的青州黄巾军家眷搬出大山,这才一定程度上填充了三郡人口。

只不过这些黄巾军家眷如同惊弓之鸟,对于土地的归属感仍然不强,一旦再经战乱,很可能抛掉土地重返山林。

要让他们安心下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让他们看到足够强大方可,对外征战责无旁贷,但对内安民这种头疼的事情,那就非狄仁杰等人莫属了。

“再兴、子义,如今你们新接手虎豹骑,需尽快熟悉队伍,等来年开春之后,恐怕真正的挑战就要开始了!”

“主公放心,我和子义统领虎豹骑,定然不会比狄将军和乌延将军差!”

可以说沮授是袁绍帐下最全面的人才,只不过袁绍麾下谋臣良将虽多,但却各不相和,不图进取,最后败给一代枭雄曹孟德,说起来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袁绍身上。

说起来袁绍四维并不算差,但也谈不上优秀,别说是一代枭雄的曹孟德,就是比之刘备也逊色一筹。

再加上性格的缺陷,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化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能聚人而不能用,只能称雄一时,却难担天下一统大任。

若是处于弱小时还好,一旦实力雄厚,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的缺点便会被放大,被淘汰只是早晚的事。

“伯圭、子庆,今日我三人在此盟誓,若哪位撕毁盟约擅自起兵攻伐,其余二人当共击之!”

“平北将军麾下兵多将广,士卒骁勇善战,如今又收编黑山军,带甲之士已近十万,天下诸侯谁能相抗?

镇南将军,恕纪说句冒犯的话,此次我家主公愿意讲和,非是惧你,而是惧平北将军在此!”

逢纪双眼看着公孙越,脸色十分认真,把一直心照不宣的事情放到台面上,虽然简单但却很有用。

“元图先生这挑拨离间之计,实在太拙劣了些,我家主公与伯圭将军亲密无间,岂会因你之言而生嫌隙?”

当杜预看到公孙瓒面色铁青,心里暗呼不妙,赶紧出言解释一番,虽让公孙瓒面色稍霁,但把早就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元图先生计策实在拙劣,我兄弟二人的关系岂容你挑拨,今天的谈判暂且到此为止,明天再继续。”

眼看公孙瓒驱客,逢纪面带笑容站起身来,行了一礼后退出界城县衙,回到早已安排好的房间。

“二弟,袁绍用心实在歹毒,不过兄长又岂会中这种拙劣之计,此事二弟切不可记在心上。

当下我们要商议的是,逢纪的态度十分坚决,看来袁绍对渤海郡志在必得,也是此次罢兵言和谈判的底线,我们该不该答应?”

听完公孙瓒的话,公孙越陷入了沉默,有些事情解释反而取到反效果,还不如不解释。

“大哥,攻临西县城之事是兄弟考虑不周,这才让袁绍缓口气,现在袁绍想讨回渤海郡,以前我们的商议也得应时而变。

兄弟愿意顶在最前面,只要钜鹿郡、安平郡和赵国,剩下的河间郡、中山国与常山郡,全归兄长所有,如何?”

眼看公孙越只要钜鹿郡和安平郡,以及一个只有五县的赵国,直面清河以南袁绍的压力,公孙瓒心里的不快总算缓解了一些。

“二弟既然有心,兄长也不能亏欠于你,常山郡紧邻赵国的元氏、栾城、石邑、井陉和九门五县,划给你的赵国,人口还是按照商定的方式平分,如何?”

眼看公孙瓒投桃报李,公孙越自然照单全收,这送上门来的土地和人口不要白不要,毕竟以前的赵国只有邯郸、易阳、襄国、中丘和柏人五县,人口只有十余万也太少了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