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视频君:开局盘点十大猛将! > 第217章:并州风云(二十五)

“苏将军,情况不妙,敌军又有兵员补充,而且攻击强度更甚一个月之前,想要继续坚守,恐怕难度太大。

趁现在敌军还未完成合围,我军还有机会撤离,否则一旦被他们合围成功,那这些兄弟恐怕就要全部留在这里了。

今天敌军的攻城力量看似没有区别,但可以隐隐约约感觉到,东面的攻击要弱一些,这或许是对手故意的破绽,也可能是他们刚刚攻城,还没有完全施展开来。”

经过一天的艰苦守城之后,高览站在城头之上,对苏定方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敬志,要想对我军合围哪有那么容易,虽然清渊城被占领,还有其他路可以撤离,敌军不可能对我们完全合围。

明天你带五千骑兵出城,为我军探明情况,随时撤离做好准备!”

“是,苏将军!”

看着从界城方向,如同火龙一般蜿蜒而来,汇聚到军营的援兵,白天大战时苏定方就在城头亲眼目睹,虽然还有所怀疑,但心里已经相信了几分。

高览带兵连夜冲出了城池,狄青只是做了象征性的阻拦,等他彻底突围出去后,才派出了李存孝统领的虎豹骑。

第二日,第三日......

连续强攻五日之后,临西城已经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城破,但苏定方仍然在顽强坚守。

不过随着士卒越来越少,苏定方对于守住临西城也越来越没有信心,派出去的高览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也不知道情况到底是什么样。

就在南方大战之时,北方的东部鲜卑,以及辽东三郡的公孙度,还有并州的羌胡,同时入侵上谷郡和右北平郡。

“阎太守、国长史,东部鲜卑和辽东公孙度,号称十万大军前来入侵,并州羌胡也号称五万入侵并州,此时我军需要派出虎贲军在外骚扰,让对手无法全力攻城。

只要对手不能一鼓作气取得实际战果,那就会再而衰,三而竭,等到时机合适,我军便可进行反攻。”

渔阳太守府内,韦皋、尉迟恭和公孙成带着少量士卒到了渔阳城,协助阎柔防守。

到了渔阳之后,他们果然发现异常,阎柔虽然表面坚守,但却没有任何动作,而且还派人监视。

“韦将军、尉迟将军,我军本来就兵力不足,如果再分兵的话,守城的力量只会越发薄弱。

如今对手两路进攻,我军只能守住一方,目前坚守古北口是最明智的选择,代郡那一边就只能看乌桓大人慕容将军了。”

“阎太守,我们来渔阳郡时,主公特意叮嘱过,幽州好不容易恢复元气,不可让外胡在幽州境内肆掠,必须御敌于外。

大司马已经派鲜于辅和鲜于银将军统领两万士卒来援,有这些兵力在,同时守住古北口与代郡,也不是不可能。”

阎柔被拿下之后,国渊将他的罪行在城内公布,虽然刚开始还有议论,但看到那些罪证后,很快就被平定下来。

“尉迟将军,你领虎贲军第四军,出城与慕容将军配合,骚扰敌军不能全力进攻古北口,而居庸关那一边,就得请鲜于银和鲜于辅将军镇守了。”

国渊和韦皋商量之后,派人快速去通知早已到达,却悄悄等在城外的鲜于银和鲜于辅。

韦皋亲自领幽武卒第二军近两万人,前往古北口坐镇,刘虞派来的两万大军,一万派往居庸关,另外一万则交给国渊,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

韦皋领着两万大军,成功接管古北口后,看着城下那数万骑兵,面色虽然有些凝重,但守住古北口还是极有信心。

毕竟在到来之前,他已经从公孙越那里,知晓了东部鲜卑首领轲比能,以及辽东太守公孙度的详细情况,算是做到了知己知彼。

轲比能出身鲜卑支部,因作战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被鲜卑民众推举为大人。

轲比能因其部落近塞,所以他抓住有利条件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技术和文化,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北方的民族融合。

鲜于辅得到书信后,上报朝廷,曹丕又派田豫招纳安慰,轲比能的势力因此更强盛,统领十多万人。

抢掠所得财物,他都平均分配,当着众人面处理完毕,从不私贪,所以部下愿意为他效死力。

其余部落的首领都很敬畏他,但是他的势力还是赶不上曾经的鲜卑部落首领檀石槐。

公元228年,田豫派遣翻译官夏舍到轲比能女婿郁筑革建部落,夏舍被郁筑革建杀害。

这年秋天,田豫统率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伐郁筑革建,大获全胜。

田豫率兵返回到马城时,轲比能率兵三万,把田豫围困七天,上谷太守阎志,是阎柔的弟弟,历来为鲜卑人所信任。

阎志前往解释劝说,才为田豫解围,后来幽州刺史王雄兼任校尉,对鲜卑实行安抚信任政策,轲比能多次入塞,到幽州进贡。

公元231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再出祁山,北征曹魏,与轲比能串通,兵屯石城,遥相呼应。

魏明帝曹叡命牵招适时进讨,诸葛亮退兵后,轲比能回到漠南。

公元233年,轲比能诱使步度根依附,让他背叛并州刺史毕轨,并和他结亲,又率兵万余人在陉北迎接他的家口资产。

毕轨派部将苏尚、董弼等部阻击,轲比能派兵在楼烦与苏尚等会战,将其杀死。

曹叡派遣秦朗率领中军出讨轲比能和步度根,最终二人败走,步度根部将泄归泥再度叛降,后来轲比能杀了步度根。

公元235年,王雄派勇士韩龙刺死轲比能,换立轲比能的弟弟为王。

之后,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曹魏的边陲因此得以安息。

可以说鲜卑内部派系众多,轲比能虽然有才,但还不足为惧,不过辽东太守公孙度,那就是个极难缠的对手了。

公孙度,字升济,辽东襄平人,东汉末年辽东地区割据军阀,

公元190年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到任后厉行严刑峻法,趁机发展个人势力。

董卓作乱时,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并向周边四方扩张领土,在其苦心经营下,辽东地区在汉末三国的战乱年代成为一块独立王国。

公元204年,公孙度病逝,子公孙康继承其位。

公孙度的父亲公孙延,逃官到了玄菟郡,而公孙度却做了郡吏,当时玄菟太守公孙琙的儿子公孙豹年方十八,但却早折了。

公孙度少时也叫公孙豹,又与公孙琙的儿子年龄相仿,公孙琙一见到他,就很喜爱他,送他去学习,并为他娶了妻。

公元169年,朝廷下诏推举有道之士,公孙度与东郡谢弼、东海陈敦一起被举荐担任尚书郎,后来又升任为冀州刺史,但因谣言,旋即被罢免。

公元190年,因同乡徐荣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将,他推荐公孙度做了辽东太守。

但因公孙度是从玄菟郡的小官吏发迹的,所以辽东郡的人都很瞧不起他。

在这之前,辽东属国的公孙昭为镇守襄平的县令,他让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担任伍长。

公孙度一上任,就将公孙昭抓了起来,在襄平市中将其鞭打而死。

郡中豪门望族如田韶等家,只因在平时的来往上对公孙度没有恩惠,就都被他找借口杀了,被他如此诛灭的豪族有一百多家,郡中人个个惊恐万状,这是施威于内。

对外他则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馀国王尉仇台更是主动成为辽东的附属,而公孙度也因为夫馀在当时强盛的高句丽和鲜卑之间,将自己的宗族之女嫁给了尉仇台。

轲比能统率下的部众,战守有法,战斗力相当强大,自曹操北征后向曹氏进贡表示效忠,魏文帝时,轲比能受封附义王。

轲比能在进行部落统一战争时,受魏国干涉,受沉重打击,于是对魏怀贰,献书魏帝表忠,以麻痹魏庭,使之放松警惕。

此后,轲比能的部众变得强盛,控弦十余万骑,为害魏国边境,每次钞略得财物,轲比能都公开透明地均平分配,所以得部众死力,各部大人都敬畏之。

实力强大后,他继续部落统一战争,于是威行诸部落,建立起强大的鲜卑族政权。

深感威胁的魏国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韩龙将其刺杀,其政权立刻崩溃,鲜卑民族再次陷入混战。

轲比能本来是鲜卑的一个小部落人,因为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众人推举他作为首领。

因为这个部落靠近边塞,自从袁绍占据河北,中国人有很多逃奔轲比能。

轲比能教会他们使用兵器,同时他自己也学到不少中原文化,所以他统率部下,摹效中原王朝。

他外出打猎时,高举军旗,以击鼓作为进退的口令,通过护乌丸校尉阎柔向朝廷进贡。

公元211年,曹操西征关中十一路诸侯,田银、苏伯在河间反叛,轲比能率三千骑兵,随阎柔平定叛乱。

公元218年四月,代北乌桓无臣氐等反叛,请求归顺扶罗韩,扶罗韩统率一万多骑兵前往迎接。

到了桑乾县,无臣氐等人商议说,扶罗韩的威信并不很高,恐怕不能成就事业,于是另外派人向轲比能送信。

轲比能马上派万余骑兵前来迎接,并与无臣氐一起对天盟誓,轲比能于是在宴会上杀死扶罗韩。

扶罗韩的儿子泄归泥及众部下都归顺轲比能,因为考虑到自己杀死了泄归泥的父亲,轲比能对泄归泥特别友善,步度根因此埋怨轲比能。

之后,轲比能率军协助乌桓作战,曹操任鄢陵侯曹彰为骁骑将军,率兵北征,大败鲜卑、乌桓联军。

轲比能由此退出塞外,后来他恢复向中原政权贡献,公元220年,轲比能派人向朝廷献马,魏王曹丕封轲比能为附义王。

公元221年,轲比能将住在鲜卑的五百余家魏国人驱遣出来,让他们回代郡居住。

公元222年,轲比能率部落三千多骑兵,驱赶牛马七万多口与中原通商,并派遣一千多家魏国人居住在上谷。

后来轲比能与东部鲜卑首领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互相斗争,素利向乌丸校尉田豫求救,田豫担心因此互相兼并,造成更大的危害,认为应该救助善良、惩治凶恶,向各部族显示威信。

于是单独率领精锐士兵,深入到鲜卑控制的地区,鲜卑军很多,在魏军前后进行抄掠,截断退兵之路。

田豫遂率军挺进,距鲜卑军十余里时,扎下营寨,收集许多牛马的粪便烧了起来,从另外一条路撤走了。

轲比能见烟火不断,以为田豫的军队还在,便离去了,走了数十里之后,才发现田豫已撤走。

轲比能又率军追击田豫至马城,将其重重围困,田豫严密防守,令司马树立起旗帜,奏起鼓乐,率步骑兵从南门杀出,鲜卑军把注意力集中到哪里,便向哪里攻击。

听完韦皋的话,阎柔面色明显有些难看,韦皋和尉迟恭的到来,让他感觉到了威胁。

这些年的建制虽然是虎贲军第四军和幽武卒第二军,但实际兵力已经扩充近两倍,实力强大起来之后,**自然也随之增长。

“阿成,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渔阳郡的情况,主公他又哪里会全知晓,如今的情况我军确实无法双线作战。

至于大司马派出的两万士卒,上次就被打得丢盔弃甲,现在又如何是那些虎狼之师的对手,还不如别来添乱。”

“阎柔,我看你是想拥兵自重,主公果然所料不错,机会已经给你了,既然你自己不要,那就别怪我们了!”

“哈哈哈......就知道你们来者不善,子尼,动手!”

“是,将军!”

听到阎柔的吩咐,国渊没有任何犹豫,只不过最后的结局和他想象的不一样,国渊的长剑已经悬在他的脖子上。

“子尼,你!”

“阎太守,主公对你恩义有加,你居然暗中勾结袁绍,想要让主公在南线大战时,让后方大乱,陷黎民于水火,此等险恶的心,只会是千古罪人!

你的罪证我已经收集齐全,你就算狡辩也没有任何用,我现在不会杀你,等大战结束后,会押送到北平城,听候主公发落!”

尉迟恭走上前去,替代国渊控制住了阎柔,在来之前公孙越有过密令,告知国渊可以信任,他们虽然不知道原因为何,但还是选择无理由信任。

如今国渊的作为,表明公孙越果然有识人之明,局势也彻底被他们所掌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