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武商 > 第0012章 遇袭

大明武商 第0012章 遇袭

作者:炎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9 21:57:08 来源:笔趣阁

临近年关的时候,巨文岛上的建设已是初具规模。

西岛的主峰在北面,海拔两百多米。被命名为挽明峰,其意不言而喻。

地势相对平坦的南部平原,本不多的树木已被砍伐干净。

这样,若有敌人登陆西岛,将没有植被遮蔽。建于挽明峰峰顶的简易炮台,便能将全岛情势一览无余。

所伐木材用于建造挽明峰下的营寨。这里地势高,即护住了自半山腰流淌下的淡水,也守住了通往炮台的山路。

平原靠内海一侧,临近挽明峰的地方建了个简易码头。

杨重的大小船只都停泊在此。这个数平方公里的内海由此变成了海港。

平原的最南端又陡然升起,形成一个几十米高的高地,与对面的南岛隔海相望。南岛其实只是个面积巨大的高耸礁岩。面积第二大的东岛是座山势平缓的孤峰,半山有口淡水泉眼。因为时间和人手,这三处只能待以后开发。

这一个多月来,杨重除了敦促建设,就是关心朝鲜方面的反应。

然而朝鲜方面没有任何动作。不要说朝鲜官府的人,就是登岛的朝鲜渔民,他也没发现过。

唯有一次,他在挽明峰炮台,用千里镜看到西面约八百米外,有两条渔船缓缓驶过,但却无法肯定上面的渔民就是朝鲜人。

……

夜色深沉。

砰!…砰!…

杨重从梦中被惊醒,一个鲤鱼打挺,便从床铺上卧立起来。

接着他又听到火铳声在夜空中划过,久久不散。这次他知道了不是梦,而真的是巨文岛遇袭了。

杨重穿衣披挂的时刻,屋外已喧嚣嘈杂起来。手持武器的人们纷纷涌到寨中的空地上。

这些人中不仅有杨重的三十六金刚。还有那些年过五六旬的老工匠,船队的水手船工。

他们都人手一支鸟铳,不同的是水手船工们还多带了把倭刀。

除了三十六金刚,所有人都在装填着弹药。三十六金刚的斑鸠铳却是预装好的。

这是他们的习惯,一般情况下,时时都会保证铳里有填装好的弹药,然后隔期更换。遇事,点燃火绳便可待发。

杨重沉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一名今夜值哨的人回道:“启禀东主。应该是我们山下的港口遇袭了。那火枪声,看火光位置,应该是我们驻守码头中的人开的火!”

一个念头随即从杨重脑海掠过,糟了,码头边的船危险了!

他随即命令道:“黑桃老幺,你带二十名金刚,立刻去支援码头。记住,接敌后,要先判断敌势强弱。敌强就立刻退回营寨。敌弱,和山下自己人会合后,即刻将其击退!”

“得令!”

二十一人刚出营寨,夜空中又传来轰隆隆的巨响。这是炮声。

杨重连忙登上营寨的哨楼,向外张望。哨楼视野虽不如峰顶炮台,但也能俯瞰到码头处。

此时,是黎明前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刻。杨重只能看见炮火连连,以及在火炮发射一瞬间,炮火短暂映照出的周围影像。

但是,杨重可以确定,那是自己福船上的佛郎机在开火,这让他心稍安了些。

照他的吩咐,所有大型停港船只,每船都需要若干人值船。以保证万一遇袭时,至少能做到两点:一是让船只离开泊位,二是能向来袭方开火。

一轮轮佛郎机的轰击声过后,杨重又听到接二连三的火铳声,那声音杨重很熟,是斑鸠铳的声音。应该是金刚们开火了。这铳声中还隐约掺杂着惨叫哀嚎。

差不多二十来响后,就只剩下惨叫哀嚎声在夜空中回荡,而后又隐约传来阵阵咒骂之声。

不久,一名金刚回营禀报道:“东主,来敌已被击退,敌军死伤数量不明,只循声找到三名伤重者。”

此时,东方的海平线,已现出一抹亮色,天已黎明…

海港中的水面上漂着四条船只残骸,看那残骸的尺寸,当是些两三百料的小型船只。

这些船只残骸周边,还有浮尸,随着波涛一起一伏的。岸上排着七八具尸体,不过从衣着上看,他们是普通朝鲜渔民的装扮。

尸体旁还有堆刀枪弓弩,看上去质量也不好,一堆破铜烂铁。

杨重一边巡视着内港海岸,一边听着池田的讲解。当然,还有个翻译在旁。

“主公,最先发现敌情的是码头哨楼里的人,他放了第一铳。而后,我们就从木屋中冲了出来…”

杨重将池田的话一句句听完,方了解了事件的大致经过。

这股敌人黎明前时分,乘船从海港南口潜入。而后兵分两路,一路在南部“平原”的沙滩上登陆,一路继续乘船北行。

他们水陆并进,向码头附近摸来。幸亏守夜的哨楼发现了端倪,向他们来的方向放了一铳。船上岸上的人便都被惊醒了。

码头木屋中的人冲出后,向来敌方向胡乱放铳,接着手持钢刀准备肉搏,没想到竟能唬住对方不敢前行。

水中的三条福船也即时离开了泊位,向岸上水中,用佛郎机快炮乱轰。

由于距离很近了,几轮炮火就击毁了那几条小船。

黑桃老幺带的援兵此时也赶到了,和码头水手船工汇合一起,仗着重铳,在黑暗中顺着海港岸边向南反击。

结果,岸上的敌兵片刻间跑的干干净净,只凭着哀嚎声找到三名伤员。天亮后,又在陆上水中发现不少尸体。

“那三名俘虏在何处?”

“启禀东主,已经伤重不治而亡。”

杨重随即令道:“将海中尸体捞上来,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人。”

片刻后,便有人报告道,包括陆地上的,一共发现尸体二十三具。

杨重冷笑道:“他们肯定不止这么点人。四条两三百料的船至少能装百把人。天麻麻亮时,我即上了峰顶炮台,用千里镜向四处瞭望,没发现有撤离的船只。”

黑桃老幺应道:“东主,我懂了。他们定是泅渡到对面的东岛上,藏起来了。”

……

三条福船抵近了东岛,用船首的红夷重炮向林木之中轰射霰弹。

对于一个两三平方公里的岛屿而言,这不可能有什么杀伤效果。只不过是给藏身其中的人一个威慑。

轰射三轮后,大批人员搭乘小船登陆了东岛,他们集结在一处缓坡上,准备搜山。

此时,山林之中突然竖起了一面白旗。林中有人用朝鲜语呼喊着。

翻译向杨重报告道:“东主,他们在请降!”

一百零六名俘虏被集中在西岛的沙滩上,双手抱头,跪成了两排。在翻译帮助下,杨重对他们讯问起来。

“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全罗道长兴府的渔民。”

“渔民?难道你们用刀枪弓弩在海中打鱼?”

“额...,我们平时也做些水上买卖。”

“如何将主意打到我们身上的?”

“…”

一番审问下来,杨重知道个大概。这就是帮水匪,连海寇都算不上。

以倭寇为主的海寇,能在海上纵横几千里,做的都是劫掠商船,劫掠沿海城镇的“买卖”。随着日本战国时代结束,这样的海寇在朝鲜海岸已很少能见到了。

而这些水匪体量则小多了,也就和普通山匪响马一个等级。

他们平日也就是近海收个买路财,劫个触礁船只,洗劫个没防备的小村镇什么的。这些进账不够养活山寨,还要打鱼,开荒来补贴用度。

这帮乌合之众某次出海打鱼,不小心漂的太远了。当他们打算到巨文岛上补充淡水时,却远远的发现这荒岛上有了人烟,便又不动声色离去,换到其他岛上取水。

他们以为这是新迁来的渔村,也不查探清楚,便集结人马准备洗劫一番,谁知碰到钉子上了。

“东主,我等该如何处置他们?”

杨重毫不犹豫的说道:“关押起来,罚做苦役。”

此时,又有人喊叫道:“有船队从西北方过来,是五条大船!”

人们脸孔上都露出紧张的表情。杨重连忙来到外海岸边,拉开千里镜望去。

片刻后,他笑道:“大家不用紧张,这是我们自己人。”

大半个月前,杨重就派人转道长崎返回中国,去接那些留在蓬莱的妇孺,以及办另外几件事。

五条大福船进入海港,在码头靠岸。大批的人顺着跳板涌入码头。

这五条船还是沈世魁弄的船。上面除了前一批留在蓬莱的妇孺,又新添了近五百人丁。这近五百人丁中包括了上百青壮。

除了这些辽民,还有两批人。

一批是在登莱招募的水手船工,有六十余名。他们虽然只有近海航行经验,但只要跟着杨重现有船队一段时间,他们便能成为熟练的远洋水手。

另一批是从扬州来的九名年轻人,他们不是新招募的,而是杨氏盐行的年轻人中,业务最为精熟的账房先生。

杨重从扬州出发前,就已安排好他们,让他们按时赶到蓬莱县,到那里的一个杨氏盐铺等待。

最后,船上又用吊杆吊下几个蒙着帆布的巨大物体。

凑近了,可以听到帆布后有“咕咕”的叫声。它们是杨重在伏虎山庄培育出的点子鸽。一种优良古老的信鸽品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