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五百六十五章 城内激战

逆天换明 第五百六十五章 城内激战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19 08:54:07 来源:笔趣阁

身后还隐约有低沉的雷声传来,郭大靖却不再回头,率领着最后的一个步兵营,向前开进。

大路上,以特战营为先锋,右协殿后,再加上调来的直属炮兵,将近两万人的部队,浩浩荡荡,向着北方昂然而行。

十几年了,这块被建虏窃据的土地上,再次出现了汉人军队的身影。带着不可阻挡的杀气,以及复仇之心,在萧瑟的秋风中,铿锵前进。

古代三十里为一舍,是根据人、马的体力和速度,军队一天正常行进的距离。

郭大靖认为这还是很有科学性,很合理的。因为,古代的驿站,通常也是这个距离。

从辽阳到虎皮驿,正好是六十里,又正好处于辽阳和沈阳的中点上。按照正常的行进速度,应该是两天能够到达。

但郭大靖计划是三天,尽管吸引建虏的注意力,牵制住建虏,为东西两路的友军突袭创造条件。

该急的时候就如风火,该缓的时候又如轻风飘拂,郭大靖的指挥艺术又提高了。

或者说,他更加适应于现在的战争模式。同时,他的计算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辽阳境内除接官亭铺外,还有烂泥铺、山坳铺、板桥铺,到虎皮驿,就算是沈阳境内了。我军今天推进到烂泥铺,明日是板桥铺……”

王战已经从特战营调出,担任郭大靖的参谋官。他随在郭大靖马旁,介绍着详细的行动计划。

郭大靖微微颌首,说道:“如果攻城顺利,左协会尽快赶来,今晚能到的话,明日推进的速度可以加快一些。”

左协应该是最快赶来会合的,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就会出发;辽阳的战斗应该也会在今天结束,休整一夜后,后协、中协明天也会出发,赶来与主力会合。

朝鲜义军的任务则是沿太子河而下,赶往本溪驻防,与辽阳拉平战线,并等待命令向北进攻。

新编协经过鞍山堡、辽阳城的两场进攻作战,损耗较大,只抽调一个步兵营北上,其余人马暂时留守辽阳城。

这样算下来,中路大军就有五协多的兵力,除去辽阳作战的伤亡,至少也应该有将近四万人马。

再加上水路的前协,以及直插建虏纵深的三大飞骑团,总兵力差不多有七八万,对建虏依然是压倒性的优势。

可以说,建虏想用辽阳牵制东江军兵力的计划已经破产,还损失了三四万的守军,可谓是彻底的失败。

现在的郭大靖已经不是在想光复沈阳的事情,他要达到此次平辽的主要目的,就是尽量消灭建虏的有生力量。

所以,他放缓进军速度,一来是积聚力量,其次则是迷惑建虏,为飞骑团和水师的行动争取时间。

“建虏顶多还有四万到五万的人马,精锐不会超过两万。他们不敢全部耗尽,至少要保留一半,北窜之后才能有足够的自保力量。”

郭大靖分析着,权当作随意的闲聊,尽管这些数据是作战计划的依据。

王战深以为然,说道:“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无法承受两万以上的兵力损失。在抵挡我军进攻时,两万人马的伤亡,恐怕也就是一两场大战。”

“所以在兵力集结完成后,要加速行进,直抵虎皮驿,在建虏不及撤退时,便展开猛攻,使其不得不应战。”

郭大靖笑着说完,回头张望了一下。

马蹄声急骤,两名通信兵疾驰而至,来到近前,躬身施礼,呈上书信,汇报道:“报告郭帅,辽阳城已被攻破,预计在黄昏前结束战斗。”

郭大靖伸手接过书信,打开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很简短,是毛文龙写的,显示出仓促和匆忙。

“本帅知道了。”郭大靖也不写回信,摆手让两人回去。

这就是通知,好让郭大靖放心辽阳战事。显然,辽阳城不仅被攻破,城内的战斗也比较顺利,才会有黄昏前结束战斗的乐观估计。

“一天攻城,当天便破,建虏是做梦也不会想到的。”王战露出由衷的喜悦,“希望能够生擒豪格,绑赴京师千刀万剐。”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恐怕没那么容易。不过,这不重要了。”

能够活捉豪格固然是好,当场击毙也没关系。光复重镇辽阳,本身就足够轰动,能够让朝野欢腾了。

虽然有信心,但得到确切的消息,郭大靖才算完全放下心来,能够把全部精神用在接下来的作战行动上。

只要能够攻破城墙,兵力火力都占优势的东江军,肯定能够把建虏全部歼灭。

何况,辽阳城内的三四万建虏,精锐能有一万就不错了。其余拼凑的人马,在战力和心理素质上,都不敢恭维。

此时,辽阳城内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攻城部队已经全部涌入城内,结阵成队,向着城内纵深推进厮杀。

城墙既是现实的巨大依靠,也是守城建虏的心理防线。一旦被攻破,对建虏来说,则是双重的巨大打击。

虽然建虏还在拼命顽抗,却已经无力回天,只能在枪炮的猛烈进攻下,节节败退。

炮兵已经登上了城墙,迫击炮的射程,几乎覆盖了全城。另有部分炮兵则跟随步兵行动,不断地开炮轰击,为步兵提供着最大的火力支援。

战斗已经蔓延全城,七八万人马在拼命的交战厮杀,喊杀声、枪炮声响彻天空。

轰,轰!接连两炮轰击,如雨点般密集的霰…弹将当面的建虏打得死伤一片,射出的箭矢骤然稀疏。

火枪兵向前迈进,一排一排地轮番射击,建虏群中血花迸溅,惨叫哀嚎不绝于耳。

几门迫击炮在阵后发出轰鸣,炮弹掠过步兵战阵,砸进建虏的后队,爆炸声接连响起,火光和黑烟不断升腾。

在巷战中,建虏的骑射没有了用武之地。面对严整的战阵、稳步的推进,建虏只能硬拼,来不得半点取巧。

而相对狭窄的街道,排列紧密的队形,给了东江军火力发挥的极佳机会。佛朗机炮的轰击,一打就是一片;迫击炮的发射,一颗炮弹能炸伤数名敌人。

火枪都不用瞄准,向着对面密集的敌人发射,铅弹就总能击中某个建虏。

“冲上去,冲上去。”巩阿岱嘶声嚎叫着,脸上流着血,被弹片击伤,却也顾不上包扎。

城池失守已成定局,全军被灭也无法改变,巩阿岱率领着一队建虏正在用最后的绝望和疯狂,希望能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亡。

仅此而已,所有的建虏已经明白一个残酷的事实,他们都会死在辽阳城内,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轰!一门野战炮突然从道边推过步兵队列,直怼着建虏开火轰击。

气密性比佛朗机好,装药也多,打出的霰…弹劲道更足更猛。一片血光迸溅,正向前冲的建虏遭到了摧毁式的打击。

两门佛朗机更换完子铳,再次喷吐出火焰和白烟。在惨叫哀嚎声中,建虏横尸枕籍。

十几颗炮弹再次砸过来,将建虏的队形炸得七零八落。

巩阿岱的心在流血,怒火在胸中燃烧。但最悲哀的却是,他无法改变,喊破喉咙也是无能的发泄。

虽然在火枪与弓箭的对射中,东江军也付出了伤亡,但却无法击退,这就注定了建虏的悲惨命运。

东江军将获得最后的胜利,所有的伤兵都会得到救治,而建虏却只有引颈待戮,全军覆没。

所有的顽抗都无法改变战局,入城的东江军稳扎稳打,沿着街道推进,正把垂死挣扎的建虏分割包围,或者是压缩向南城的中心地带。

北城较小,建虏多被调往南城,在东江军的重兵围攻下,已经无法支撑,残兵败将退到南城。

南城才是辽阳的中心所在,原来的辽东都司、总兵府官署,均设在南城。

豪格的府邸,或者说是指挥部也在南城,在下意识的心理状态中,建虏都纷纷向这里集中。

给予巩阿岱所部最后一击的,是从侧面街巷杀过来的东江军。以炮火开路,凶猛地撞了过来。

两面夹击之下,建虏终于无法抵挡,从败退到溃退,被火枪火炮一阵追杀,狼狈地逃过两条街,才在另一队建虏的帮助下,勉强稳住阵脚。

东江军各部对这方圆数里已经形成了包围,短暂的调整之后,再次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辽阳城中,东西并列,有钟、鼓二楼。毛文龙此时已经登上钟楼,用望远镜瞭望着城中的战况,并用旗号鼓声进行指挥。

北城已经基本肃清,只有零星的战斗。最后的战斗也已经展开,就围绕着方圆数里的范围。

“那里是辽东都司,也应该是奴酋的指挥部。”毛文龙放下望远镜,长出了一口气,“最多再有一个时辰,就能结束战斗。”

欣慰之余,毛文龙又轻叹一声,说道:“可惜,城内房屋损毁大半,重建要耗费多少人力和资财?”

方正化一直举着望远镜,想寻找奴酋豪格的旗号。

有些小失望地放下望远镜,方公公接话道:“毛帅不必叹惜,这是难以避免的。平定辽东后,天下太平,百姓们自然有重建的热情。”

毛文龙笑了笑,说道:“朝廷恐怕拿不出钱来,只有靠东江镇自己筹措了。”

招商引资,让利于民。郭大靖早已有了重建的计划,并且拟定完毕,呈给了毛文龙和陈继盛。

农耕是现在这个历史阶段所不能轻视,更不能放弃的主要产业。但商贸发展,也是必不可少。

沈阳、辽阳、大连、旅顺、镇江等地,都将成为商贸繁华的城镇。

辽东的特产要卖出去,外面的粮棉物资要运进来,光靠官府的力量,能坚持一时,长久必出问题。

所以,重农不抑商,将是东江镇禀持的政策。对外地的商人,只要在辽东建立商铺,只要遵纪守法,都将给予一定的优惠和鼓励。

比如这辽阳城内,修盖好的房屋商铺,就是东江镇能够拿出来的资本。和大分田地与百姓,是差不多的操作。

这与大明朝现在的政策,以及管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没有太大的压迫,对官府没有太多的应酬打理。

而且,在辽东没有那么严格的等级观念。军人的社会地位高,商人也不受到鄙视,连官府的政务人员都出于底层,没有明朝官吏的腐坏作风。

总之,战后的东江镇,就是要营造出各阶层都能尽量感到舒服的环境,宽松但又不放纵。

对于朝廷会不会出资,方正化略有些尴尬。从皇帝的态度来看,给了东江镇维持现状的承诺,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德,怎么可能再加投入?

辽东重建只能靠东江镇自己,朝廷不投入,也不征收。从历史情况来看,朝廷等于甩开了包袱,节省了粮饷。

要知道,在建虏叛明前,朝廷每年也要给辽东驻军运送饷粮,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而平辽之后,朝廷只拔饷银,还是限制六万兵员。也就是说,东江镇要养超过六万的军队,只能是自己拿钱。

也正因为东江镇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朝廷才同意继续保持政策不变。包括向辽东的移民,朝廷也要尽力予以协助。

这是一个讨价还价的妥协,朝廷占了大便宜,还解决了外患;东江镇则能继续发展壮大,在郭大靖看来,朝廷给的那些饷粮,远没有大量的移民更重要。

“那边应该是奴酋所在,会集的兵力最多,战斗也最激烈。”方正化伸手指了指,岔开了话题,“但我军已经形成包围,全歼敌人只是时间问题。”

毛文龙也看到了,轻轻颌首,说道:“在兵力上,我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现在正在集中炮火,准备总攻。建虏的困兽之斗,不过是多活一时半刻。”

为了减少伤亡,郭大靖制定的城内作战计划,并严厉地告诫过众将领。稳步推进,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不要急于穿插深入。

显然,众将都领会并执行了郭大靖的命令。对于最后顽抗的敌人,紧紧地包围之后,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调集大量的火炮,进行着总攻前的充分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