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三百六十二章 辽东新生活的憧憬

逆天换明 第三百六十二章 辽东新生活的憧憬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天还蒙蒙亮,遵化城中的百姓已经被锣声叫醒,管理员赶来通知,赶紧收拾屋宅,又有数万被解救的百姓要来暂住。

昨天一天,百姓们都是在惶恐中度过。枪炮声、战鼓号角声、喊杀声,让他们心惊肉跳。

经历过一次苦难,他们是真的怕东江军抵不住建虏,他们再次跌入苦海。

不少人都是“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地念了一天,直到晚上,东江军击败建虏的消息传来,枪炮声也停息,百姓们才算安定下来。

心定下来,才能好好吃饭,然后好好休息,也生出了更多的期盼,因为回家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了。

“大家动作麻利点。”吴姐长得不算太漂亮,但气质却胜过农家小户的乡野丫头,甚至能写会算,可是不多见的才女。

正因为如此,她现在已经不仅是这个宅院的管事儿,还是整个街道的副管事儿。

“这数万老百姓可是遭了难了,被建虏从京城附近掳掠来的,大家挤一挤,让她们好好休息一下。”

吴姐的话,得到了女人们的附和赞同。不过是多些姐妹住进来,挤一下又有什么关系,都是患难的可怜人。

桂花和小琴也在忙活着,抬着一捆稻草进屋,好好地铺在了地上。

她们俩的脸上偶尔会出现笑容,显示出心情的舒缓。很多女人也是轻松的,还有的在纠结。

相比于正在向遵化城赶来的百姓,城内的人知道得更多,也更详细。

对于移民辽东,桂花和小琴,以及许多人都作出了决定,也有很多人还没考虑清楚。

被建虏掳掠过,不管受没受到污辱,只要是还年轻的女人,就难免再遭到流言蜚语的伤害,在背后被人戳戳点点。

城里的百姓在这几日里,资料都被统计清楚,同村同镇的都组织见了面。只是房屋有限,不能按户居住,但也逐渐把同乡的集中到了一起。

桂花找到了父兄,小琴则很黯然,她亲眼看着父母在与建虏争抢她的时候,被建虏举刀杀害。剩下其他的亲戚,也不能使她牵挂。

但不管是有父兄,还是孑然一身,两人都决定去辽东。给盖房屋,给安家费,更重要的是,东江军能打建虏,能保护他们。

“父亲还有担心,要亲眼看到建虏被打跑,才相信东江军。”桂花轻声地对小琴说道:“要是去了辽东,你就和我住一起,咱们就是一家人。”

小琴却是另外的打算,但还点头敷衍着,脑海里闪过给她包扎换药的那张胡子脸。

那是在她半昏半醒时的记忆,也是她彻底清醒后的印象。一脸胡子,本来应该是副凶相,至少不会让人生出亲近之感。

但小琴却是相反的感觉,那粗糙的大手灵活地抹药,小心地缠着绷带,眼中闪过痛惜,好象生怕弄疼她似的。

可惜,自从有了管事儿吴姐,或者说是她的伤已无大碍后,那个胡子大兵就没再出现过。

昨天的枪炮声轰鸣,小琴和别的女人一样担惊受怕,可心里又牵挂起那个胡子兵来。她暗暗祈祷,刀枪无眼,保佑好心人平安。

这种感觉很奇妙,融合着单纯的感激,也有着少女的悸动,恐怕连她也不知道,她的心里已经印下了胡子兵的影子。

“吴姐也要去辽东。”小琴低声对桂花说道:“不要告诉别人,她不想别人早知道。”

桂花瞪大了眼睛,显得甚为惊讶。她可是知道吴姐找到了家人,虽然丈夫已死,可公公和小叔还在,怎么会不回家?

“原来的家已经容不下她了。”小琴怜悯而又有些伤感地说道:“寡妇的日子难过,吴姐不想寄人篱下,不想象个奴仆似的生活。”

桂花叹了口气,她有些感同身受。

因为,在与同村人见面时,她也看到了落在她身上的异样的眼光。正是这样,她才坚定地要去辽东,父兄是违逆不了她的意思,才答应下来的。

但她并不知道,吴姐的出身比她要好,那是个大户人家,就更讲究封建礼教。吴姐既无所出,一个寡妇,还是被建虏掳掠过的,就更会遭到歧视。

“吴姐打听清楚了,在东江镇的地盘,女人也能做出来做事儿,不怕抛头露面。“小琴继续说道:“这样,吴姐不去种地,不去嫁人,做个记录的文书,也能自食其力了。”

桂花有些羡慕,说道:“识文断字还是有好处啊,没想到也能养活自己。”

小琴点了点头,说道:“在金州,人人都要读书识字,村里都有夜校,免费学习的。”

“那,那不识字岂不是让人笑话?”桂花突然有些犹豫,那种感觉就象要回到原来的村子,会被人歧视一样。

小琴咯咯一笑,说道:“那就好好学呗,谁也不傻,还有学不会的?”

桂花自失地一笑,觉得自己再妄自菲薄,就有些让人瞧不起了。

吴姐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比之前比,她显得更加自信。或许,是因为她已经有了新的希望,要踏上新的生活历程。

准许百姓自由选择,是郭大靖说服了曹化淳,才做出的决定。

毕竟,他的道理说得通,既让百姓能得到安置,又增强东江镇的实力,还给朝廷减轻了负担。

同时,郭大靖还请曹化淳上奏朝廷,准许东江镇在秦皇岛、天津、登莱建起专用码头,接收自愿前往辽东的移民。

当然,东江镇的安置政策会让朝廷有些为难,有些比较的感觉。但这也不是不能解决,可以打着稳定辽东、开发辽东的旗号,是朝廷额外给予的优惠。

只要朝廷同意,并向外颁布,那就是朝廷的政策,由东江镇执行。这样一转换,朝廷还能得到好名声,崇祯难道会不明白?

西北大灾害,流民遍地,正是民乱之缘。

而官府如果能把流民组织起来,只花费些粮食和路费,迁徙到辽东,岂不是釜底抽薪,使民乱没有了扩大蔓延的基础。

相信崇祯也会明白这个道理,会同意这个对内对外皆有利的办法。

对于东江镇来说,安置移民的花费只是一时,移民创造的价值却是长久的,且远远大于花费。

有了足够的人口,也就有了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才能稳固地占领和控制更大的地盘。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对于东江镇的发展壮大,具有深远的意义。

此时,曹化淳等人已经看到了浩浩荡荡的队伍越行越近,赶忙迎出城外,个个脸上都带着激动和振奋。

曹化淳的奏疏已经连夜写完,但考虑到战斗还未完全结束,周边估计还有零散的建虏,信使路上不太安全,才没有马上派出。

当然,光送奏疏还是不够份量,曹化淳需要给皇爷送上实打实的礼物。比如代善等奴酋的人头,或是缴获的大旗、盔甲之类的。

郭大靖并没有获胜之后的倨傲,望见城内出来的人群,便翻身下马,步行几十米,与曹化淳等人见礼。

“郭将军劳苦功高,力摧强敌,振大明皇恩,拯救万民,当受杂家一拜。”曹化淳也算个实在人,竟深施一礼。

郭大靖赶忙大礼回拜,谦辞道:“公公过誉,末将担不起。全仗吾皇威德,全仗将士浴血厮杀,方有此胜,非是末将一人之功。”

曹化淳寒喧已毕,见郭大靖言行得当,不由得哈哈大笑,与郭大靖携手同行,说道:“郭将军不必谦辞,军兴以来的最大胜利,当之无愧。捷报入京,必然是群情振奋。郭将军的大名,亦将是朝野皆知。”

郭大靖不好甩开曹化淳手,好在还戴着手套,只好强笑着说道:“末将只求为万岁分忧,尽军人本分,对出名却是并不在意。”

“名将名将,不出名如何能行?”曹化淳摇头道:“如戚爷爷,令倭寇、西虏闻名而丧胆。”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如曹公公所愿,末将定会再接再厉,成为戚爷爷那般的国之干城。”

“不仅是杂家所愿,更是万岁的期许。”曹化淳的声音变得低沉,可在郭大靖听来,还是有点尖锐,“辽东战事,已历四朝,万岁最大的希望,是能于本朝完成。”

万历、泰昌、天启、崇祯,人口不过百万的建虏,存在的时间确实太长了。尽管加起来,也就十二三年。

愿望是好的,可崇祯实在是操之过急,而越是急迫,就越是昏招不断。

如果说袁崇焕的所作所为象是建虏的奸细,那崇祯的表现,比袁崇焕的危害更大,更象是建虏的卧底。

郭大靖不想吹牛,也不想实话实说。毕竟战争是有意外的,他计划得很好,谁又能保证能顺利实施呢?

如果他说三年差不多就能平辽灭虏,那岂不是证明袁崇焕的五年平辽不是虚言欺君?

所以,尽管他对于三年或五年之内能够平辽是有信心的,却不会轻易说出口。

特别是现在,刚觉得被袁崇焕忽悠而恼羞成怒的崇祯,再听别人说几年几年,难免会触到他的痛处。

“万岁英明神武,将士效命,平辽灭虏是肯定的。”郭大靖躬身拱手,借此松开了曹化淳的手,慨然道:“请曹公公转奏万岁,东江军必将竭诚报效,奋勇杀敌,了却君王天下事。”

曹化淳眼睛一亮,说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郭将军,亦是通晓诗词?”

郭大靖挠了挠头,赧然道:“末将一个粗坏,偶尔记得一句,可不比曹公公的学问。”

“谦虚了,谦虚了。”曹化淳觉得象郭大靖这般年轻的武将,能识文断字已经是相当了不起,还记得几句诗,就更难得了。

曹化淳的文化水平不低,作为太监,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后世还有诗句留下,最出名的一句是“居家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史不真。”

那是无良文人把在北京开城迎闯王的污水泼在曹公公身上,他却欲述无门,万般无奈才发出的感叹。

委屈嘛,谁让你是太监呢!

历史是由文人写的,那些道貌岸然的东林党,把自己人写得多好,直到后世还蒙蔽了不少人,以为他们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高尚人士呢!

郭大靖和曹化淳等人回到巡抚衙门,才仔细讲述目前战局的大概情况。

多尔衮兄弟率领着数千人马,还有皇太极所部的两千多骑兵,在迁安会遭到东江军的截击,但却无法彻底阻断他们出关的生路。

郭大靖把主力都集中在遵化,偏师只有石门的特战营,以及迁安的两千火枪兵。凭这样的兵力,他也没要求这两支部队阻击,而是截杀。

莽古尔泰和代善的人马被特战营堵住逃窜之路,最后被夹击全歼,有着很大的偶然因素。

郭大靖也没想到火箭的集中轰击,给建虏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影响。或者说,他是有所低估。

其实,但凡见过大反攻时的火箭覆盖轰炸,不管是建虏,还是东江军,都是震撼以极。

郭大靖还不知道,刘兴治、张攀、刘兴祚等将领,已经对他崇拜敬畏,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刘兴治等将领看来,东江军已经具备了与建虏在野外摆开阵势,堂堂正正作战的实力。

在上千枝火箭的狂轰滥炸下,他们不认为建虏会不产生混乱。一轮不行就两轮,光用火箭也能把建虏打趴下。

这样的想法也没错,火箭轻便灵活,能够多管发射,单位时间内投放的弹药量,比普通火炮高了十数倍。如此凶猛的火力,确实很难抵挡。

但郭大靖却不是如此乐观,他的谨慎心理,还是尽量要避免与建虏进行大规模的野战。

除非骑兵能达到他所希望的数量,能够有机动力量抵挡建虏骑兵在广阔原野上的纵横迂回。

“曹公公,这是奴酋代善、莽古尔泰和萨哈廉的首级,还有他们的金盔、大旗。”郭大靖命人拿来足够象征意义的战利品,“如向朝廷上奏具体的斩首数字,还需要等上两天。”

曹化淳眼睛亮了起来,说道:“先报个大概数字,万岁在京师可是急盼着胜利的消息呢!”

郭大靖点了点头,也理解曹化淳的心思。但有些事情,他希望能通过此次上奏,一并说清,并让崇祯看看那些读书人的无耻嘴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