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崇祯的奇葩思维,两红旗出动

毛文龙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天启七年,建虏已经闹过一次饥荒。今年来看,迹象还不明显。也就是说,应该在明年。”

“只看今年秋天的收成情况,就能确定。”郭大靖很笃定地说道:“明年,对于东江镇来说,或许还有更好的机会。”

李维鸾想了想,说道:“你是说建虏会铤而走险,展开大行动?这对咱们来说,未必是好吧?”

“建虏不一定会对东江镇用兵。”郭大靖挠了挠头,有些尴尬地说道:“咱们穷啊,建虏就是胜了,也得不到什么收获。”

毛文龙笑了,说道:“这话不好听,但却很实在。明年再说明年的事情,倒不着急下结论、作计划。”

郭大靖也不深说,在历史上,毛文龙也作出了建虏要抄掠京畿的判断,只是朝廷并不重视。

见毛文龙再无交代,郭大靖和李维鸾起身告退,请毛文龙早些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里,皮岛援军陆续赶到,稍作休整后,收复金州的计划开始正式实施。

郭大靖率领三千本部人马,前出至小黑山、石河驿,修筑简单的工事。并不是为了阻击来犯的建虏,而是在建虏撤退时,能够更加省力地加以利用。

建虏前来袭攻,对于这些半途而废的工事,应该是不会理睬。他们会认为这是东江军来不及修好,只能狼狈败退。

与此同时,水师船只,再加上广鹿岛召回的捕鱼船队和各岛船只,满载着六千人马和大量的装备物资,在旅顺港待命出发。

而上万的东江军将士,则开至南关岛,不顾地面冻得结实,烧水浇地,锹稿齐上,挖掘土坑。

没错,是不连续的方坑。通行虽然阻碍不大,但却能在日后连接成深壕,形成一道防线。

等到春暖化冻再动工,毛文龙和郭大靖都认为夜长梦多,不如费些力气,早做准备。

反正人力有的是,别闲着光吃饭,能挖多少是多少。

郭大靖还放出了夜不收,前出侦察刺探,这也是引起建虏注意的一种方式。

更主要的则是东江镇的谍子,把东江军收复金州、在南关岛挖掘壕沟,要引海水自固的消息,散布出去。

集结了这么多军队,准备了那么长时间,郭大靖是盼着建虏前来攻袭的。而象毛文龙等将领,求战的**则没有那么强烈。

如果能不经战斗就平稳地占据金州,并顺利构筑起各道防线,当然是最好。

………………

京师,乾清宫内。

新任兵部尚书王洽、内阁首辅韩爌躬身而立,正在等待崇祯的指示。

涉及到皇权,就没有小事儿。尽管皇太极要抢传国玉玺,要称帝,大明朝廷也阻止不了,但皇帝必须知道此事。

当然,毛文龙的奏疏想必也呈到了御案上。可作为臣子,报告请示,却是他们的本分。

崇祯微皱着眉头,缓缓说道:“传国玉玺?可能吗?会不会是毛文龙危言耸听,想借此讨要饷粮?”

这话就不好回答啦,谁知道是真是假?正因为无法确定,谁也不好下结论,惹出日后的麻烦。

“太祖驱鞑虏而定天下,北元逃往大漠,苟延残喘。”韩爌想了想,躬身奏道:“所谓的传国玉玺,只是传说在北元残余手中。”

“于我大明来说,鼎定天下数百年,正统不可置疑,什么传国玉玺,已是无用。但对建虏皇太极来说,却堪称万年之瑞。他既妄想称帝,想必要夺传国玉玺,也不是虚假。”

大明作为中央王朝,就算确定察哈尔部有传国玉玺,也不能表现出明显的兴趣。本身就是正统,难道自己还没这个信心,要靠传国玉玺来证明?

皇太极则不同,得到传国玉玺,如同自己的统治地位得到上天的认可,为其称帝提供了条件和依据。

王洽也躬身奏道:“明蒙朝三方封锁围困,建虏攻朝,已迫使朝鲜不敢为敌。现在又攻蒙古,除抢传国玉玺外,还有剪除威胁,孤立我大明之意。”

崇祯轻轻颌首,对此倒也赞同,可却并不是很在意,说道:“虎墩兔西迁,显然是不敢与建虏作战,袭击和牵制作用几乎完全丧失。

王洽的眉头不易觉察地一紧,觉得皇帝的这个判断并不正确,可还不敢轻易断言,皇帝是不打算管察哈尔部的心思。

尽管虎墩兔不敢与后金正面对抗,但只要存在,后金就会感到威胁,不敢放胆西进。

况且,也不需要多加付出。虎墩兔西进是要抢夺右翼诸部的市赏,明朝给谁不是给。让蒙古诸部自相残杀,从长远看,也对明朝有利。

察哈尔部如果能在右翼立足,并和明朝和平相处,对于宣大,也是屏障。至少,不会直面后金的威胁。

但崇祯不这么想,他是既不了解后金的实力,也不清楚明军的战力,对于察哈尔部,更是轻视。

虎墩兔看起来是穷途末路,正好可以趁机打压,说不定能解决困扰明朝几百年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

“虎墩兔应该是众叛亲离,不是右翼蒙古诸部的对手。”崇祯思索已毕,作出了奇葩的决定,“况且,察哈尔部已撤离辽东,不能对建虏构成威胁,朕欲尽革其赏,逼其就范。”

明朝对蒙古诸部除了市赏,也就是开马市交易,还有插赏。察哈尔部每年领数千银子,算是雇佣金,与后金为敌。

王洽震惊了,刚待上前谏言,却被韩爌的眼色制止。

韩爌躬身奏道:“万岁圣明。察哈尔部的插赏,确实应该革除。至于市赏,且待其与右翼蒙古诸部争夺已毕,再作计较为妥。”

崇祯微笑颌首,说道:“韩卿老成谋国之言,朕深以为然。”

王洽无奈地躬身领旨,与韩爌一起告退而出。

道理好象是那么回事,既然不打建虏,那雇佣金就不给了。可从大局上看,多一个盟友共抗后金,总是好的。

朝鲜已经没啥作用了,再失去蒙古诸部的牵制,明朝就要独力对抗建虏,建虏也能集中力量对付明国。

殿内又安静下来,崇祯完全没有战略失策的觉悟,反倒是沾沾自喜、颇为得意。

这下,又省了几千两银子。说不定,还能重创察哈尔部,甚至是剪除林丹汗这个北元的真正传人。

趁其病要其命,朕的时机抓得真好,这事干得真漂亮。

走出乾清宫,韩爌才放慢脚步,对着迷惑不解的王洽缓缓解释道:“毛文龙的奏疏是昨天呈上的,万岁能做出此议,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王洽苦笑了一下,说道:“虎墩兔虽西迁,但建虏还要攻击,说明其尚有威胁作用。”

“有威胁,但却不大。”韩爌摆了下手,说道:“万岁欲趁蒙古诸部穷困之机,永除边患。虽然不是那么容易,但也不失为一种尝试。”

韩爌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先后作相,老成持重。引正人,抑邪党,天下称其贤”。

但从崇祯即位到皇太极抄袭京畿,这位内阁首辅并无什么建树。

在东林党书写的史评中最大的亮点,恐怕就是谏言崇祯,不要疑忌大臣,并安插很多厂卫探子,对朝臣进行暗地监视,搞得朝庭上下,人人自危。

还是东林党的老一套,以怼皇帝为光荣,于国于民全无功。而历史已经证明,崇祯不能善用厂卫,也是被臣子欺上瞒下,导致朝政日坏的重要原因。

也就是说,韩爌不懂军事,也没有深远的目光来分析当时大明的形势。一个满肚子四书五经的家伙,又怎能在纷繁频变的局势中,为大明找到正确的方向?

王洽呢,本来是工部右侍郎。在崇祯皇帝召见众臣时,惊奇王洽仪表颀伟,相貌不凡,当即擢升任兵部尚书,负责管理全国的军事和武备。

以貌取人?!完全不靠谱,何况是兵部尚书这样极为重要的岗位。

看着象王者,实际连青铜都不是。一个个觉得自己智谋深远,其实却是臭招连连。

朝堂上被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文官统治,大明能有什么好?

……………

辽阳。

坐镇此地的代善,连续得到了金州方面的情报,经过刺探侦察,终于确定了东江军大举发动,在占据金州。

“东江军失去朝鲜的铁山基地,不得不兵行险著,图谋占据金州。现在天寒地冻,如何构筑工事、修建城池?”

代善做出了判断,且相当准确,只不过是比较轻敌篾视。如果象锦州、大凌河那样的修建规模,没有数月时间,难以完成。

而简单的防御工事,代善并不放在眼里。况且,东江军又没有宁远、锦州的犀利火炮。

马鸣佩倒是比较谨慎,可他是汉人,除了皇太极比较重视,代善也还算可以,但只是当个文书使用,依然不是那么看重他。

“当年张盘便在南关岛掘壕,想要挑断其地,灌海水以自固。”代善冷笑着说道:“却被我军一场袭攻,命丧功败。”

马鸣佩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大贝勒,汗王刚刚亲征察哈尔,东江军便发动,显是蓄谋已久,不可小觑。”

古代的人马调动、粮草运输是十分耗费时间的,如果从得到消息再准备,再出动,在时间上来不及。

代善笑了笑,说道:“当然是蓄谋已久,从丢失铁山基地,毛文龙怕是就盯上了金州。只不过,时机选得不好。若是春暖花开,或是夏季炎炎,岂不是更为有利?”

“嗯!”代善点了点头,说道:“他们是怕赶不上春耕,抢到了土地,也没有用。”

对这样的判断,马鸣佩倒也赞同,可在心里,却总是觉得东江军的行动有未卜先知的意味。

“阿玛。”萨哈廉拱手说道:“孩儿率正红旗一旅之师,急速攻袭,定能击败敌人。”

自岳讬、硕讬死后,两红旗依然是由代善总管,两个旗主则分别是其三子萨哈廉和四子瓦克达。

瓦克达还嫌年轻,萨哈廉则成了代善最为倚重的儿子。

尽管还是儿子补上了缺,但岳讬和硕讬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萨哈廉和瓦克达则逊了很多。

代善沉吟了一下,说道:“两红旗出动一万,再加包衣两千,携带楯车等器械。此次进攻不仅要击败敌人,还要攻下旅顺堡并拆毁。”

东江军滑溜得很,代善认为面对两红旗主力,避战的可能性很大,但旅顺堡却不是东江军能轻易放弃的。

这样的话,哪怕东江军又躲到海上,平了旅顺堡,也会有所收获,且拔除了东江军在辽南的一颗钉子。

萨哈廉明白父亲的意思,东江军大规模的调动,展开占领金州的行动,肯定要囤积大量的粮草物资,无疑将储存在旅顺堡内。

作战要有收获,后金的粮草物资紧张,无意义的军事行动尽量在避免。

而建虏虽然放弃了盖、复、金三州,把大片的沿海地区让给了东江军,但却暗藏着阴谋诡计。

只要东江军敢于深入陆地,建虏就要倚仗机动优势和强悍战力,进行强力突袭。

同样,东江军要占领金州,也属于是战略性的行动。如果放任,待东江军稳固了防御设施,再要攻打,就将付出很大的代价。

“大贝勒,是不是派人通知二贝勒和四贝勒,请他们也出动些人马助战?”马鸣佩躬身提出建议,是觉得这样的兵力,并不是太过保险。

他对东江军的战绩和情报研究得很透彻,自援朝作战后,他发现东江军有了很大的改变,战力似乎增长了不少。

要知道,阿敏攻朝时,兵力也算不少,可却吃了大亏,伤亡很大,到现在都没完全恢复过来。

代善点了点头,说道:“某会给他们去信,但能否出兵助战,却未可知。”

阿敏十有**不会再出动本旗人马,莽古尔泰就算能派兵,也不会太多。

名义上,他们都有各自的任务。实际上,谣言再起,连代善的心理都受到了些影响,何况这两位。

原来就谣传皇太极要称帝,会不断削弱其他旗的实力,剪除异己。此次进攻察哈尔部,又把传国玉玺牵扯到皇太极亲征上,越来越让人猜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