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万万年 > 8儒家射艺

大秦万万年 8儒家射艺

作者:黑哥睇世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08:57:57 来源:笔趣阁

天色将暗,黑山对忠说:“我们两个人也没有办法把牛倌带回去,况且盗贼还没抓到,牛也没有找到。再向山上爬一段,应该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河乡,我们在那生一堆火堆,乡里的人看到了,会马上组织人马顺着我们在路上留下的记号过来支援,我们在这里休息几个时辰等大队人马来了再继续往前追估计明天中午就可以追到盗贼。”

   忠二话没有说,马上向高处爬去。山里人都有个传统,进山有危险,立马在山顶燃起火堆,只要有人看到了,都会组织人来支援。特别在南阳这种边境之地,更是经常。黑山把蛇剥了皮,切成段,用树枝插上,放在火堆上烤,这条蛇足有七八斤,够两人一饱口福了!

   山顶上燃起大火堆时,天已经黑了!忠回到牛倌身边,说道:“他们肯定可以看到,我刚到山顶时,还可以看到远处山脚的大河乡。”两人边吃着香喷喷的烤蛇肉,边聊起来!

   “牛倌的脸色已经有点红晕了,他命真大,昨天晚上怎么没有野兽把他吃了?”黑山说到。

   “或许是几乎没有流血,所以没有引来其它动物吧!否则十个也活不下来。”忠说道。

   躺在火堆边,听着虎啸狼嚎!由于有小黑在身边警戒,两人都安心的睡着了!

   下半夜时,小黑突然吠叫了几声,二人立马翻身提剑起来!

    “是咱们的人来了!”两个见山下十多枝火把,正往这边爬来。

    一会儿,人就到了。正是乡游徼带着十五个乡丁。

   亭长忠和乡游徼一阵商量后立马安排道:“八人抬牛倌返回救治,十人追击盗贼!”

   “这帮楚盗,以为这里还是韩国好欺负吗?今天让他们知道,大秦的牛是不能偷的。”游徼愤怒地说。原来以前两国边民就经常越界偷东西。南阳归秦后才有所好转!

   小黑带着黑山、亭长忠和另外八名乡丁顶着星星出发了。当又翻过一座大山时,小黑停下了,发出警告。“盗贼应该就在前面,大家熄灭火把,不许出声。”黑山对大家轻声吩咐。正值黎明前的黑暗,伸手不见五指,忠干脆让大家全部坐下来吃点东西,等一会儿,天蒙蒙亮再出发。

   春天的山上还是挺凉,刚刚赶路,大家都流了一身汗没有感觉,现在一阵山风吹来,几个人连连打喷涕,好在两刻钟后,天色就发白了!忠轻声地说:“别出声,出发!”

   大家轻轻地走了半个时辰,天已大亮。再翻过一座小山坡时,小黑又趴在地上报警了,好像在说前面有人。

   几人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亭长忠和黑山,悄悄地向前走去探路!果然,刚转个弯就有个背风的大石头边,有四个人正躺在地上睡觉!

   亭长忠大手一挥,其他人,立马悄悄跟上来,忠说:“两人一组,慢慢靠过去统统抓活的!”

   可怜四个人还在睡梦中,就被死死地按在地上,当冰冷的铜剑架在他们脖子上时,他们放弃了抵抗!早有人从他们身上搜出两把匕首和两把铜剑。

   “隔一步一个,绑住他们右手!”总拿出绳子向其他人命令道。

   当太阳出来时,一行人押着四个盗贼,牵着牛往回走了。四个盗贼做梦也没想到这帮人能在纵横交错的野兽踩出来的道路上,准确地找到他们走的路,这么快就跟上来。

   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兴高采烈,忘记了辛苦,纷纷在谈论,这次能分多大的功劳。

   “黑山兄弟是首功,”忠认真地和大家说,“没有黑山,别说一天一夜能救人并抓住盗贼了,连路都找不到!”

    黑山坚决不要首功,说:“我现在已经是大夫的爵位,就算得了首功也晋不了爵位!忠出力最多,当居首功,我和大家一样!”

   在黑山的坚持下,亭长忠居首功,黑山其次,最后才是其他人。

   第二天早上,黑山向众人告辞,坐上青铜车,往张家村赶去,正应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会儿就到家了。

   村里已经是大变样了,秦法规定,有一壮丁的家庭可以得到官府分的百亩的自耕田,按三成纳税!得爵一级的可以得一顷赏田!受赏的田半税。秦国官府还在乡、里设制牛倌平时负责养耕牛,农忙时租给农户。还有田吏、田典,负责指导、检查耕种情况和农具出租、维修等。使一些先进的农耕工具和耕种方法直接落实到每家每户。今年春耕,几乎每家都是一百亩,比以前多耕四十亩,但是家家户户反而更加轻松。现在正是插秧的时候,男人插秧,女人送饭好不热闹,一副活生生的春耕图。

   秦国的爵位和赏地也是有联系的,一级爵位到四级,各级分别可得赏田一至四顷,五级大夫爵还有宅九亩,仆从五人。五级大夫到九级五大夫每级赏地五顷,十级以后不再赏田地,改为岁俸!黑山现在是五级大夫爵,共得地十五顷,宅九亩,仆从五人。二哥明一级爵位在城里为小吏。农忙时有田典派一个官仆来代替干活。黑山的仆从则是一年四季都在家里的仆人一样。

   因此,今年的春忙,大哥光反而感觉比以前轻松很多!早早就把秧苗插完了!

   “阿妈,大哥!我回来了!”黑山带着小黑回到六个月前的家,大声喊道!

   门头上的其中一块‘公士’木扁已经换成另一块制作更精美的黑漆红字‘大夫’了。家人听到喊声纷纷迎了出来,妈妈拉着小儿子的手,看着面前这个突然此她高了一头,衣着崭新,头带板冠,风度翩翩的小儿子激动地说:“高了,壮了!”

   村里人见有人坐着青铜车来村子,跟本不敢想上面坐着的人是一年前还浑身破烂瘦骨如柴的黑山。这个年代的青铜车,几乎等同后世的超跑。直到黑山进了家门才来凑热闹!

    黑山赶忙把带回来的一大袋饴糖分给众人,热闹了好一阵子才各自散去。

    黑山拿出一大包金饼,正好十镒240两,交给大哥和母亲说:农忙后,官府会安排人来咱们家盖房子,这些金子应该够盖一座三进的房子了。又把几匹细葛布交给大嫂,让她给家里人和两个小侄女做几身衣裳。又给母亲一大包秦半两。

    家里人从来没有见过过这样的亮闪闪沉甸甸的金饼,无不笑逐言开,爱不释手!

    黑山又叫来五个仆从,见个个是精壮,知道是县令特地挑选的。对他们说:“进了我家的门,我会让兄、嫂以同辈之礼待你们。现在开始每年给你们五百钱,干满三年,只要我家里人对你们满意,我负责花钱给你们赎自由身!想留下的,你们种的地可以得六成。农闲帮工一律给工钱。婆娘和房子也给你们解决!怎么样?”

   五个仆从听得愣了神!等反应过来才跪地磕头,喜极而泣。

   黑山又到后山,看了看烧烟囱的陶窑,陶窑前的空地已经盖起了简易的草棚,里面堆满了陶坯和买来的柴火。黑山拿起一个烧好的烟囱看了看,比起几个月前刚烧的漂亮了很多,看来大哥光他们没有少改进技术。旁边还有一些烧好的,陶罐、陶盆等!

   “大哥,你还想搞多元化经营呢?”黑山见这么多陶器,问大哥光!

   “我也是不忙的时候随便弄几个试一下,等以后搞好了,说不定还能卖点钱呢?”大哥回答道。

   “你可以试一下,在山上挑些比较细腻的红土,先在水池里泡几天,再拌成泥浆,在晒干的陶罐坯淋上这个泥浆,再烧一下,看看效果怎么样?”黑山知道后世唐朝才有这个工艺叫制釉水和上釉。可以烧出更加光滑细腻的陶器,叫唐三彩。

    说干就干,兄弟俩,去山上挖来更细的红土,制成釉水,给几个陶器上了釉水!只等着春忙后烧窑再试烧。

   转眼过了五天,当村里送走开春后的第一批役夫,二哥明也带着五位县城的工匠回来给自家盖房子。由于本村人大部分在陶窑干活,只能从邻村请了几十个丁壮帮忙。两个工地,同时忙活,好不热闹。

   当上了釉的陶器烧出来的时候,那贼亮的光泽,光滑的外表引得无数人赞叹!“你以后还可以试一下其它颜色的泥土来做釉水。也许会有不同的效果!”黑山正在和大哥光探讨釉水的事时,亭长忠和里正地来了。

    黑山一见到他们就知道他们的来意,老远便大声问道:“忠大哥,怎么样?那个牛倌活过来了吗?”

    “活过来了,不过最少要半年下不了地。”忠回答说。

   黑山把二人请进家里,坐在八仙桌上喝茶!忠看着八仙桌赞道:“这套桌子不错,比跪坐舒服多了!又方便。”

   “这个盗牛案最后怎么样了?”黑山问。

 

 “那四个盗牛贼都是楚国的边民。以前这里还是韩国时,两国边民便偷偷摸摸的偷来偷去,官府也没有办法管!他们在山上看到牛倌追过来,便在下坡路窄的地方设伏,牛倌为了求生,只能跳崖,因此,这四个人便犯了群盗罪,判黥面,发往骊山修陵墓。”忠继续识道,“我们十人抓获楚国群盗四人,我得首功晋爵一级为簪鸟,得赏钱两千,你次功也得赏钱两千,其余人各二百钱。”忠拿出四千钱放在桌上说:“首功你让给了我,赏钱全部归你!”

    黑三越来越觉得忠的实诚,坚持只收下自己的两千钱。微笑的说:“辞赏可是犯秦律的哦!”这可不是黑山乱说,秦律有言:功必赏,过必罚。辞赏逃刑者,罪之!意思是:官府对有功的人员一定赏,对有过的人一定罚。当人有功的时候,拒绝官府的赏赐,和逃避刑罚一样是犯法!有个案例:孝公十二年,秦军收复河西,国府赏每个士兵三百钱。有个千夫长认为军官得赏太少了,而士兵太多了,克扣了一部分赏钱分给手下十个百将。而士兵每个只得到二百钱。这种做法在山东六国十分常见,大部分人心里有怨言,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对!就默认了。有个士兵却告发到军法官那里,军法官难于决断,就上报给商君。商君判决如下:千夫长克扣士兵赏钱,斩首,罚没家产。因十个百将受千夫长令,无罪,多赏的钱不用退。一千士兵因明知赏钱是三百,实际只收到了二百没有举报,全部罚二甲(一甲1344钱)。商君就是用辞赏罪处罚了士兵。从此,秦军再无人敢克扣赏钱,国府每一文赏钱都能全部发到士兵手中。

   忠当然知道辞赏有罪,便不再坚持,拿出两块木牍,递给黑山。说:“这个是书院转投来的你的信。”

   黑山打开木牍,一片是郡守府吴不凡写来的信,让黑山尽快到南阳赴任。又一片木牍是公文,上书:特征辟桐柏县大河乡张家村张黑山大夫为南阳郡骑兵帅长。落款是南阳郡守府。

    终于等到了,黑山十分高兴地送走了忠。便和里正地到里正家,将自己的民籍改为军吏户籍。并重新办好验和传。第二天早上便告别家里人。母亲实在是舍不得黑山去从军,双眼哭得通红,反复交待:“打仗时不要爱出风头冲在前面,后面比较安全。”还好有大嫂扶住。两个小侄女只是舍不得小黑,也哭得稀里哗啦!黑山忍住眼泪,交待着大哥:“请两个帮佣来做家务,让母亲和大嫂享享清福吧!”带着小黑坐上青铜车往桐柏县城出发了。

    晚上,黑山正好赶在城门将关时进了城,傍晚的小城十分娴静,店铺忙关门,客店酒楼忙着挂上白纱布灯笼。黑山带着小黑下了车,慢慢地向书院走去。

    黑山突然对这个生活六个月的小城有着一丝丝的眷恋,到底眷恋什么呢?黑山自己也说不清楚。

    回到书院,老师孟昭正戴着黑山送的小孔眼镜,在纱灯下看书。黑山向老师深深一躬,行了个揖手礼,“学生拜见老师!”

    孟昭见黑山今天一本正经的向自己行礼,哈哈大笑,“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啦,你肯定有什么事,快跟老师说说!”

黑山十分感动地说:“学生马上就要去南阳从军,感谢老师这八个月来的照顾,现在又有点舍不得离开书院了!”

   “你太性急了!你才十六岁。儒家六艺你一样都没有学会,再过十年,二十六再从军不晚!”孟昭恨铁不成钢地骂道,“可怜我孟昭,数、御、书、礼、乐、射,无所不精,竟无衣钵弟子啊!”

   “老师,咱们儒家玩投壶投得准也算精通射艺吗?”黑山经常看老师玩投壶,几乎百发百中,黑山曾经试着玩一次,没想到一根都没投中,后来也就懒得再玩了!

    “投壶?你也太小瞧老师了!把墙上的弓箭拿来给我!”

    墙上的老桑木弓,十分精致。刚刚来书院的时候,黑山曾经好奇地拿下来玩一下,却拉不开弓弦。引得老师发笑,说要先把这个瘦骨如柴的身子养壮了,才能学射箭。

   黑山取下弓和箭,把弓递给老师,老师摆开射箭的姿势,一拉弓弦,立马成满月状,连拉三次,脸不红,心不跳。“你去把墙上的火把拿下来,点着了,抛向空中。”孟昭抽出一支箭,准备好了对黑山说。

    黑山走出三十步开外,把火把往空中一抛,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箭已经射中火把,火把飞出被箭钉在一棵树干上。孟夫子又对着树上的火把,再射两箭。黑山急忙去查看,三枝箭全中火把,把火把钉进树杆,入木三分。黑山接过老师手上的弓,使劲地拉一下,无论怎么用力,也只能拉开七分。

   “我曾经听说孟子在稷下学宫表演过射箭,射技惊动所有的人,我以前听了都以为是他们在夸大孟子的射技,今天亲眼见了老师的射技,神箭手也不过如此。才知道自己是坐井观天了!”黑山感叹道!

   “儒家之学,浩如烟海,无边无际!为师尚若一叶孤舟,荡游其中,何况是你啊!”孟昭说道。

   “老师,你对目前天下大势如何判断?”黑山很想知道,孟昭的看法。

   “天下刀兵四起,诸侯相互攻伐,已数百年矣。天下人心早思一统,秦一天下之势已成。若以目前之秦法治天下,难矣!”孟昭叹道。

   “老师之言,鞭辟入里!商鞅之法乃战国称霸之法,非一天下之法!”黑山见老师分析如此透彻,心中暗自佩服!

   师生二人从来没有如此探讨过天下,在书房里聊至半夜方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