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万万年 > 69衣绵还乡

大秦万万年 69衣绵还乡

作者:黑哥睇世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08:57:57 来源:笔趣阁

   黑山特地绕道南阳,二年半了,又一次回到桐柏县。他给南阳籍的侍卫放假十天,让他们各自归乡。自己来到老师的开蒙书院。

    “你们在外面自己找地方乐去,不用管我了!”黑山对身边的侍卫说道。自己上了台阶,拍了拍大门。

    一会儿,门开了,开门的正是陈伯。黑山笑着打招呼道:“陈伯,你白头发又多了!老师可在家?”

    陈伯打量着黑山,小黑早就扒到陈伯身上,亲热得不得了。“少主您回来啦?小黑也长这么壮啦!我老眼昏花了,竟没有认出来!”陈伯高兴地说道。又向里面的喊道:“少主回来了!”

   黑山快步来到书房,见老师孟昭还是坐在那个位置上,急忙上前参拜道:“学生黑山,拜见老师!”

   “你小子还知道回来啊!现在官大了,人也壮了!快来坐下,陪老师说说话!”孟昭笑着说道,“几年前为师第一眼见到你,就知道你绝非常人!让我捡了个便宜的学生。”

    黑山在老师家住了五天,探讨了许多天文、地理、数学等知识。黑山好奇地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我的事呢,许多事情,我母亲都不知道的?”

    “哈哈,你的好友张苍和我有一面之缘,都是他写信告诉我的!”孟昭说道,“我知道你懒,每次写信给老师都是那几句问候,我在咸阳写了那么多诗歌也不抄一份给老师看看,还是张苍不错,你看,那一架全部是他写给我的信和抄录给老师的书。”

    “老师,你既然那么喜欢读书,何不来咸阳,咸阳有全天下最大的藏书,足足有百万卷。学生的家也是您的家。如果你喜欢安静,我再给你买一座府邸,专门做您的书院!您再招三千弟子,将儒家发扬光大。如何?”黑山说道。

    “我可是听说了,秦国重法家、兵家独不喜欢儒家。”孟昭说道。

    “老师何出此言?丞相王绾是儒家,李斯、韩非、张苍是儒家荀子的门生。姚贾、顿弱也是半个儒家。他们都得到秦王的重用。秦国一点也不排斥儒家。只是有一些迂腐之人,背了四书五经,便自称孔孟的学生,便四处卖弄,其实孔孟之道一点精髓也没有领悟到。一开口便是子曰诗云、之乎者也。别说秦王见了烦,学生见了都想过去揣他们两脚!”黑山说道。

    “哈哈哈!有意思,我儒家士子占了天下读书人的七八成,难勉良莠不齐。我也该去咸阳住一段时间了!不过得冬天才行。到时候,老师再通知你吧!”孟昭说道。

    师生二人聊得正欢。陈伯来报:“老主、少主,县令、县尉、县丞来拜访少主。”

    “请他们到客厅稍等,我们马上就来!”孟昭说道,“自从你官越当越大,他们到我府上也是越来越勤了!为师门口那厚厚的青苔都被踩干净了!”

    “你从南阳带出去的一千二百多名子弟兵,除了五十多人牺牲在战场。其余的是人人大夫以上爵位,其中有二百名是桐柏县籍的,你不知道。但在南阳郡,可以不知道谁是郡守,但是黑山的大名却是无人不知晓了!”孟昭说道。

   “我还真没有往这个想过,没有想到离开家乡三年,我还还成了小名人了!”黑山笑道,和老师一起来到前院的会客厅。

   “桐柏县令、县尉、县丞拜见黑山将军,拜见孟夫子!”三人对着黑山师生躬身行礼道。

    “几位家乡父母官,不必如此,黑山有礼了!”黑山也对三人施了一礼。孟昭只是点点头。

    “将军回家乡,我等早几天就想来拜访了,只怕扫了你们师生的雅兴。所以今日才来,望勿见怪。”县令说道。

   黑山最烦这种无聊的应酬,只好虚以委蛇,勉强应付道:“我只是回来拜访一下老师,并没有公务到南阳!所以没有打扰几位父母官!勿见怪啊!”

   “黑山将军衣锦归乡,我们三人代表家乡父老,给将军和老夫人备了一些特产,希望将军不要嫌弃。”县令说着,便让几个官吏抬了好几箱礼物进来,将一片木牍双手递给黑山。

   黑山接过一看,有干果、干笋和干野山菌,还有几张名贵的毛皮,几件玉器。看完,黑山将木牍递给陈伯,吩咐道:“陈伯,帮我算算,这些干果干笋和干山菌值多少钱,付钱给几位大人,那些玉器和毛皮你们还是带回去吧!”

    “将军这是何意?这只是乡亲的一点心意啊!”县令说道。

    “昭襄王六十大寿时,有百姓献牛为其贺寿,后来这些百姓都被定了罪,所在的地方官都判了刑,你们可听说了?秦国官员相互赠贺礼是重罪,且当今秦王比昭襄王更加看重秦国律法。你们只要忠于职守,恪守法令,想办让百姓富足。就行了!这样秦王就高兴了,我们也可以心安。何必去做这些吃亏不讨好的事呢?”黑山说道。

    “将军教导的是,我等实在是惭愧!”三位县官施礼说道。

   送走了三人,黑山立刻叫来几个手下,命令道:“迅速分头通知所有回乡的人,不能接受当地官员百姓的任何财物,退不了的,照价付钱!谁敢违反,军法从事!”

   “诺!”几个手下立刻去办了。

   孟昭对黑山的做法十分满意,说道:“你能身居高位不忘本,老师很欣慰。我听说秦王鸡胸凹鼻鹤声,天生残疾,是吕不韦的奸生子。天性残忍,杀人如草芥,最近还盛传他逼死生母,不给发丧。和你讲的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爱惜人才完全是两回事。你能和我详细谈谈他吗?”

   黑山叹了口气,道:“这全是山东流言!没有半点真实。”黑山便把自己认识的秦王真正的一面详细告诉老师。最后说道:“秦国王室人丁兴旺,他们会选个残疾人做秦王?太后的身世,秦王也是在他临死时才知道的。不发丧也是太后的诏令。山东士人,除了盘剥百姓、醉生梦死外,现在又多了一技能就是造谣生事!其实,老师看看桐柏县就知道了,韩国统治桐柏县百余年,百姓可曾有过现在富裕?可曾有一人被枉杀?赵国这几年饿死多少百姓,你可以去看看,现在可曾有饿死人?”

    “听你一说,为师也疑云顿消!痛快,我冬天定去咸阳走一趟。”孟昭说道。

   听老师讲了关于秦王的流言,黑山感到不安,便到街上走走,想听听百姓的评论。桐柏县以前繁华很多,以前满大街都是穿黑色葛衣的人,现在却是花花绿绿,五颜六色都有!城里的空地也多盖了好多新房子。走了几条街,也没有听到百姓不满朝庭的评论。散到律曹门口,见好多年轻的人排队,黑山觉得奇怪,便走进里面,仔细听了起来。

    这时,上一个刚走,轮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了,他在法官面前坐下,问道:“我今年十七了,多次报名从军,为什么乡里公示的名单一直没有我的名字呢?”

    法官,拿出两片木犊,边记录边问道:“你是那个村的人?请出示你的验。”

   “大河乡,李庄人。”小伙子拿出刻有自己名字和头像特点的木片,交给法官。

   “你家现有几丁?可有人从军未归?”法官边登记边问道。

   “有三丁,父亲四十八岁,大哥二十二岁,我还有个十三岁的弟弟。大哥在上郡当千夫长了,是官大夫爵!”

    “二丁、三丁抽一,既然你大哥入了军,你就去不了了!乡里的做法是对的!”

    “可是我也很想从军,他们就不能通融一下吗?

    “不行的,如果让你去了,乡蔷夫和里正就违反了大秦征兵令的第七条,每人要罚二甲,罢官的处罚。”

    “罚二甲是多少钱呢?没有钱交罚款怎么办?”小伙子问得有点偏了。

    法官并没有不耐烦,依旧耐心地答道:“按今年岁首时的物价,一甲是一千六百钱,二甲就是三千二百钱。如果是没有钱交罚款,要以劳役替代,自带干粮一天可抵十八钱,要一百七十八天才可以抵完。如果不带干粮一日只能抵十三钱,要二百四十六天才可以抵完。”

    “那象我这样的情况,要怎么办才可以去参军呢?”

    “等你哥哥回来了,你就可以去了。或者,等你的弟弟满十七周岁了,你们家四丁抽二,也可以去了。或者是你的儿子满十七岁时,你只要还未满五十五岁,也可以去。”法官详细地回答道。

    “哎,那我还是等我弟弟十七岁了,我再去吧!”年轻小伙无奈地说道。

    “请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法官问道。

   “没有了!我问完了,我先回去了!”小伙子回答道。

    “您还不能走,在旁边再等一会儿。等书吏抄写完木牍,你签了名,带上一片才能走!”军法官答道。

    法官又接待下一位了!一会儿,书吏抄好了,将内容相同的两片木牍并排放在一起,让小伙子认看完后,在两块木牍的中缝签名,又让法官盖好火印章,拿出其中的一片郑重地交给小伙子。

   小伙子问道:“给我这块木片有什么用呢?”

   “如果几年后,你弟弟长大了,还不让你去从军,你就可以凭木牌告乡蔷夫和里正就不会为难你了!”书吏回答道。

    “万一你们写错了,怎么办?”小伙子好奇地问。

    “那我们就要受到解释错误那条法令一样的处罚。”书吏答道。

    “这木片这么好用,我可要好好收起来,回去了给乡里其他伙伴们看看,省得他们也来跑一趟!”小伙子说着,拿着木片,高兴地回家了。

   在南阳郡,黑山的名声虽然大,认识他人的却很少,黑山好奇地问书吏,道:“每天来咨询律法的都这么多吗?”

   “平常很少人来问,一到征兵时,或者是有许多军人回乡探亲时,就许多人来问了!你想,三年前跟黑山将军出去的,现在回来的个个都大夫以上了,良田、奴仆、房子全部都有了!谁不心动啊!”书吏答道。

   在县城转了一圈,市井并没有关于赵太后的流言,黑山便放心了!

    告别了老师,黑山带着侍卫驰马回趟老家张庄。张庄已经大变样,宽敞的官道已经可以直达路上不断有牛车来往。山下的稻子开始变黄,山上的山地种满了玉米。河边芧草屋早已经不见了,一排排青砖黑瓦的四合院,一派富裕安康的农家村庄。

   村里有两座大房子,分别是黑山的和张进家的,而两家都没有主人住,只有仆人在家。黑山竟直回到家中,管家刘成见黑山回来,急忙招呼着其他人人来行礼。

   院里十分热闹,竟然有七八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子,玩得正开心!

    “这些孩子们都是您的小奴才!三年多前你让大家可以自由结婚,一下子就成了九对,转眼孩子们都在地上爬了,还有几个正在吃奶呢!”刘成说道。

    “等下我就让里正给你们办理赎身手续,入了民籍,不用再做官奴了!怎么样?黑山说道。

    “别了,我们都愿意做少爷家的仆人。不用服徭役,收入也不比村里的人低。比村里人活得更自在。别人都羡慕我们呢!”刘成说道。

   “但是这些孩子们转眼就长大了,难道让他们继续做官奴?”黑山问道。

   “我们都商量好了,过几年,我们请两个先生来教他们习武、识字,长大后再送到您的身边,让他们自己立功赎身。现在天天有人来找我,托关系要将孩子送到你身边为国效力呢!”刘成说道。

    “你去准备一下,晚上请里正和乡里的官员和村里的长辈来吃饭!特别交代他们不得带任何礼物。”黑山对身边的管家吩咐道。

“诺!”刘成声应道,立刻下去安排了。

   黑山几步来到陶坊,陶坊现在由文主要负责,大哥光也是过段时间才回来一次,现在早已经不烧烟囱了。今天刚刚好出窑,窑口摆满了茶杯、茶壶和酒杯、酒壶等产品。黑山和大家打了招呼便拿起产品认真看了起来。由于大哥的陶器烧成温度高,还上了釉,五彩斑斓显得十分古朴、漂亮。

    “这些产品卖得怎么样?”黑山问道。

    “现在卖得很好,烧好了全部运到咸阳,由你大哥自己卖。上次回来说,现在一个杯子能卖五十钱。这一窑就是十几万钱。只是成品率太低了,许多商家找上门来要卖我们的产品,都被你大哥拒绝了!”文介绍道。

    “今天开始,你们先烧制一批陶盆,把壶和杯子放入陶盆再烧制,成品会高很多。还有,以后每个杯子全部打上‘光’字的印记。我们这陶坊改名为‘南阳光窑’。成品全部运到咸阳。谁来都不卖。一个杯子五十钱太便宜了,最少要卖五金还差不多。”黑山说道。

   “这东西能卖得比金子贵?”文惊讶道。

   “在我看来,这么漂亮的东西,就应该比金子贵!”黑山答道。

   以黑山现在的名头请客,能被请到的都感到无尚光荣。只是不让带礼物显得有点别扭,平时乡亲们窜个门,都习惯了带上三瓜两蛋的。于是有几个村里人议论纷纷,犹豫不决,见铁匠夫妇穿着崭新的衣服,空手过来,便让铁匠拿个主。

铁匠壮笑着说道:“咱们都是黑山侄儿的长辈,去他家吃个饭,不随礼也不算失礼!再说咱黑山侄儿现在就算在咸阳也是数得上号的大官了,咱家里那点东西,人家也看不上!听俺的,空手就行!”

晚宴,黑山坐在主位,里正和乡啬夫、游徼、三老等官员及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坐陪,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黑山深情地说道:“三年前,你们把十二名大河乡子弟交给我,除了一死一伤,另外十人都是官大夫以上爵位了,有两个到外地任了县尉,这些都是乡党子弟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并不是我特别关照。沙场立功没有捷径可以走!上将军王翦的儿子王贲,也是从小卒开始,大小四十多战,几次重伤才拼到重步军主将,以后但有要入伍从军的,我希望各位乡党子弟平时多读书习武,战场才能多立功少流血,这才是正道!”

“将军所训,我等谨记!”众人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