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万万年 > 24李牧将军

大秦万万年 24李牧将军

作者:黑哥睇世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08:57:57 来源:笔趣阁

黑山带着众人回到刚刚赵军被围的地方,天色已黑暗了下来。一个赵**官过来问道:“请问你们的将军是哪位!我们将军想见一见!”

   黑山回答道:“我就是,秦军千骑将黑山。请问你们将军是哪位?”

   “在下副将乐叔,将军已在前面篝火处等候!黑山将军过去就知道了”乐叔说完一指不远处一堆篝火!

   黑山翻身下马,肉饼立刻上前接过马缰。“你们打扫一下战场,我去那边看看。”黑山对大家说道。

   史胖子和巴图鲁立刻下马跟了上来,跟在黑山后面。

   篝火边,耸立着一员大将身高八尺有余,虎背熊腰,头带翻毛皮帽,身穿牛皮盔甲,虎目炯炯有神的盯着黑山,赤黑的国字脸上留着山羊胡子,面带微笑却让人一望而心生敬畏!

    “哈哈哈,秦国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赵国将军哈哈大笑地夸赞着黑山。

   黑山见对方只是单独一人,便转身对巴图鲁和死胖子说:“你们去打扫一下战场,哨骑放出十里,不要让人靠近这里百步以内。”

   “诺!”二人应声而去!

   “晚辈秦军千骑将黑山,见过将军!请问将军如何称呼?”黑山向对方拱手施礼,说道。

   “赵国边将李牧。请坐下闲谈共饮!”李牧并未还礼,自报姓名后请黑山坐下。

   “莫非是十多年前一战斩首二十余万匈奴骑军的李牧将军?”黑山心中一惊,如此名震天下的名将,竟和自己同席而座。

   “难道天下还有第二个李牧吗?”李牧微笑着看着黑山。

    “将军乃当世天下第一名将,身系赵国安危,竟以身犯险,深入匈奴,未偿闻也!”黑山答道。

    “我入匈奴境内探查,不知道多少次了,方有戍边三十多年,对匈奴大小百余战全胜的战绩。也许这是我此生最后一次入匈奴了!”李牧说完,一声长叹!眼中竟有泪花晶莹。

   黑山知道,未来一年多,李牧将南下和秦军决战,明年将死于赵王迁和赵国奸臣郭开手中!心中无不感慨长叹道:“可惜赵国有二十万无敌之师,有百战全胜之将,却有一对亡国君臣,天下将一,非将军一人之力能挡也。”

    “汝区区一名秦军千骑将,乳臭未干,为何对天下大势知道如此深?”李牧惊讶地看着黑山。

    “我还知道,你将放弃九原、云中两郡,带军南下抗秦!只是听说匈奴集结骑兵数十万,心中放不下边地百姓,故深入漠北探虚实!”这些都是史书上记载,黑山当然知道!便故弄玄虚地说:“只要仔细分析当令局势,便不难知道。

    “能如此鞭辟入里分析天下大事,莫非黑山亦是鬼谷门弟子。”李牧想起黑山刚刚围杀匈奴兵,显然深知兵法!便问道。

   “在下师从儒家孟昭。非鬼谷门生,敢问李牧将军,我观您深暗白起三骑锥战阵,不知您的老师是谁?”黑山听到李牧问话,也想知道他的老师是谁!

    “我答应老师从来不提师门,刚刚说漏了点嘴了,实话说,我乃鬼谷门弟子,三骑锥战法乃我师叔秦武安君白起所创,后来传回师门,我自然学到了。只可惜,秦赵长平对决时,我才十七岁,和你一样大,被赵括推荐来到云中郡做了千骑将,未能和白起师叔见上一面啊!一愰快三十年多年了。儒家什么时候也教兵法和纵横之学了?”李牧说道。

    “晚辈求学时,也读过一些兵书,后来从南阳北上戍边时,路过武关,刚好碰到武安君白起之孙白涛,我们两个意气相投,结为异性兄弟,白涛大哥传了我一些大父白起用兵心得,我只是累懂皮毛,不敢以知兵自诩。”黑山谦虚的说道。

   二人一来二去聊成忘年交,李牧将数十年对匈奴用兵心得尽告黑山。

   李牧说:“吾自赵惠文王始,戍北边击匈奴,至今已经历四王,赵国边军越打越强,何也?吾以战养兵,以兵护商,以商方富兵也。故我之将士人送绰号百金骑士。今日将我数十年守边心得相告,往后华夏北边靠秦国将士来守护了!”李牧说完,已经是泪流满面!

   “李将军既是白起师侄,我与白起之孙是结拜的异姓兄弟,请充许晚辈称李将军一声李叔!”黑山向李牧深深一躬行了个晚辈之礼!

   李牧哈哈大笑,双手扶起黑山说:“大善!我有一幼子叫李左车,年龄与你相仿!深谙兵法韬略,只是可惜了,你们各为其主啊!”

   黑山单膝下跪,双手一拱郑重地说:“李叔,请听侄儿一劝。赵王迁昏庸无能,权臣郭开更是奸佞之徒,赵国两年连续旱灾蝗灾!此战必为秦所灭,非李叔一人之力可回天也。再说周幽王后,天下战火纷争数百年,天下百姓无不想要大一统。秦一统天下,已经势如黄河之水,就算无数曲折,最终将涛涛入海,势不可挡!今匈奴集结骑兵数十万,虎视华夏北境。若秦赵在中原对决,匈奴必乘虚南下。无数百姓将遭殃。请李叔归秦,则赵国必不战而降,秦赵可以联手再败匈奴,几年内便可一统天下。天下百姓之福也!请李叔三思!万勿另知不可为而偏为之!”

   “我李牧深受赵国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三世王恩,岂可因赵王迁一代昏庸而将赵国送给秦国,使赵国百姓受暴秦之苦,酷法之刑?”

  “李叔为何如此迂腐,秦自商君变法以来,三晋之民逃入秦国者达二百余万,而逃秦入三晋者,未偿闻也。谁暴谁善,百姓心中自有数。我祖上世居韩国南阳郡,到了我这一代,全村人几乎都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屋不挡风雨。去年夏天南阳郡归秦,冬天就家家有余粮、人人换新衣。今天年初已经开始户户盖新的砖瓦房。这个就是你说的暴秦,你若不信,我手下这一百人,三十多人是山东六国人,六十余是南阳郡人,也有匈奴人就是没有一个是关中老秦人,尽管去问!”

    “哎~”李牧长叹一声:“贤侄不必再劝,赵国现在虽是昏君奸臣当道,但也有不少忠义之臣,李牧绝不坐看赵国亡于昏君奸臣之手。”

    “李叔无非是想以抗秦之名行兵谏之实,擒杀郭开,逼赵王迁退位,改立公子嘉为赵王。"黑山对这段历史还是有所了解!知道历史上李牧就是牵涉到政变之事,才被郭开逼着自杀。便一语道出李牧的想法!

   李牧猛的一下子站了起来,双目如电,盯着黑山,说:“此事乃我和司马尚二人所密谋,贤侄是如何知晓?莫非计划已经泄露?”

    “赵国兵谏传统几乎代代有,天下皆知,李叔与司马尚之谋,我都猜到了,何况老奸巨滑的郭开?你放弃九原云中两郡,也有想让匈奴数十万骑军替你牵制秦军主力,使秦军暂时无暇对赵国用兵。你们才有时间兵谏。”黑山劝道:“李叔,天下一统之势已明,就算你们政变成功,只不过拖延一统时间罢了,徒增天下百姓无辜死伤而已!”

    “贤侄不必再劝,实不相满,你所言正是我所谋!赵之存亡全系我身。我今年已经四十有九,沙场三十余载大小百余战,逢战必胜,此生足矣。”李牧对着皮囊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秦将杨端和、樊于期两路攻我赵国,我已经接到赵王的命令,放弃九原、云中二郡,收缩防线,带二十万边军南下抗秦。”

    “难道赵国要放弃两郡百姓,任匈奴杀戮吗?”黑山大惊。

   “拿地图来!”李牧喊一声。

   附近的厨副将乐叔立刻跑来,拿出一个缝着背带的牛皮筒,从中取出一张老旧羊皮地图,辅在黑山面前。

    李牧指着地图说道:“赵国的云中、九原二郡以南正是秦国的北地郡和上郡,我替赵国守住二郡,更是为秦国守住北疆。这地图跟了我三十余年,里面有我精心绘制的整个匈奴的地形山川道路河流,以及匈奴人的冬、夏两季的宿营地,还有几处我军深入匈奴常住的秘密营地。今天转交给你了!”李牧解释完地图,将地图郑重地卷起来,装进一个牛皮筒里,双手递给黑山。

   黑山双手接过牛皮筒!内心百感交集,说道:“谢谢李叔赠地图!”

   “我不是赠送你地图,而是移交给你!你们一定要替华夏守住北边,不要让匈奴南下祸害华夏百姓。匈奴此次集合骑兵三四十万,原定目标是九原或云中两郡。两郡百姓,要跟我走的,我全部带走,不跟我走的,你们要确保他们安全,拜托了!”李牧说完,已经是满脸热泪,双手一拱,深深地向黑山躹躬。

   黑山深受感动!眼含热泪,回答道:“我一定报告给蒙恬将军,他定能继承您的抗击匈奴事业,守住华夏的北疆,驱匈奴于塞外,不叫胡马渡阴山!”

    熊熊燃烧的篝火,映红了一老一少两个男人的脸庞,满脸热泪,相对无语。

    “你既然叫我一声叔,我将佩刀赠送于你,就当咱们叔侄见面礼!此刀跟着我快十五年了,是我大破匈奴时所得,我用它砍下人匈奴人的脑袋不下百颗。你就继续用它砍匈奴吧!”李牧解下腰间的配刀,单手递给黑山。

    黑山双手接过沉甸甸的弯刀,刀把和刀鞘上刻着精美的花纹还镶嵌着几颗红宝石,一看就是价值不菲的宝刀。黑山一按刀鞘上的活扣,一声清脆的金铁声,宝刀已经跳出刀鞘几分,黑山顺手拔出,“铮”一声脆响,余音绵长,弯弯的刀身光洁了如镜,刀刃如霜,两侧各有一道血槽。

   “钢刀。”黑山脱口而出。这个年代兵器以铜、铁为器,钢刀最早应该是出现在一百年后的汉武帝时代,所以黑山感觉到诧异。

   “贤侄识得此刀?”李牧问道。

   “此刀我不识得,但是材质我却知道,此刀用精铁在炭炉中反复淬炼百次而成!这叫百炼成钢,以钢为刀,能切金断玉,锋利无比。”黑介绍到。后世炼钢,只要将铁水加热至1700℃以上,加入一些碳酸钙到铁水中,和铁水中的硫和磷等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后分离出去,增加了铁的纯度就成。而古代的不知道这个道理,铁匠只能不断淬炼,数月方能造出一把钢刀。

   李牧听了,惊讶地说道:“你还懂得这个工艺?我请人看过,都说这把刀是出自西域。”

   “我也是听西域来的人说的!李叔,这把刀太过贵重,你我虽以叔侄相称,却是萍水相逢!黑山不敢受此大礼,请李叔收回此刀!”说完黑山双手捧刀,深深一躬!

   李牧并没有接回宝刀,深深一叹!说道:“我一生,都献给了北疆,替赵国,不,是替华夏守住北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倾注了我李牧毕生心血。今后,谁接替我李牧,守住华夏北疆,谁就是我李牧的大恩人!我李牧何惜区区一宝刀,百死又何防!”一段话既有慷慨激昂又充满英雄落幕的悲伤,说完已经是满面英雄泪。

   黑山和一边的乐叔也是听得泪水满眶!

   “阿黑哥,过来!”黑山对着自己的手下喊了一声。一会儿,阿黑哥匆匆忙忙赶到。黑山说道:“把死胖子抄写的那首《精忠报国》拿出来。”

    阿黑哥从怀里拿出一卷木牍交给黑山。黑山接过来,对阿黑哥说道:“全体集合,唱《精忠报国》,为李将军壮行。”

   “诺!”阿黑哥应声而去。

   黑山将木牍双手递给李牧,说道:“我写了一道词曲,正应此景,赠予李心叔。请您收下!”

    “你还会写词谱曲?哦,你是孟子之孙孟昭的弟子,也难怪!”李牧接过,打开看了一遍大声念了一遍,赞道:“写得太好了!正合我现在的心情。只是这字上面的我就看不懂了!”

   “那个叫五线谱,将来天下一统,大家就都看得懂了!”黑山可没有时间在这里普及后世的五线乐谱,只能模糊说道。

    不远处,阿黑哥已经集合了所有人,大声合唱起这首后世陈涛作词,张宏涛普曲的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三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这首歌写正是后世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南撤时的心情。正暗合李牧此时的心情。歌声慷慨激昂,合唱声气势磅礴!黑山、李牧和其他的赵军勇士靠近听了几遍也一起唱了起来!一遍又一遍。

   “今天,不分秦军、赵军,不论秦酒、赵酒、马奶酒,全部拿出来,大家一起喝光它。”黑山提议,立刻得到全体欢呼回应。大家心里都明白,也许不久的将来,他们将到中原拼得你死我活,但是在北边,大家永远是一起抗击匈奴的兄弟!

   天色将亮,酒也空了,嗓子也都哑了!两军才依依惜别。李牧往东南方向,黑山则向西南返回。

   转眼天色将暗,黑山根据李牧赠送的地图,找到一处赵军斥候常用的宿营地过夜。

    “巴图鲁、那不太,你们去把匈奴俘虏审一下,然后杀了。大家今夜早点休息,明天继续南下。”黑山命令道。

    营地有现成的干马粪,很快,烤肉香飘遍营地。一会儿,巴图鲁来到黑山的身边,用自己身上的衣服擦了擦手上的血迹,便要来撕烤羊肉。

   “滚,先去洗一下手,再来吃!刚杀了人,就用沾满血的手抓肉吃,你也不怕恶心!”黑山踹了准备去抓肉吃的巴图鲁,骂道。

   巴图鲁也不生气,嘿嘿一笑!在旁边抓了几把雪,搓了搓双手说道:“那几个俘虏只知道,匈奴这次召集了全部骑兵约四十万,准备开春南下。具体打哪里,他们也不知道。”

   “他们要攻打九原或者云中,报十五年前被李牧打败的仇!我们必赶紧赶回去,向上将军汇报。”黑山说道。

   第二天早上,北风夾着鹅毛大雪,吹得天昏地暗,到处一片白茫茫,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刚出发一会儿。探路的木匠匆匆来报:“前面发现大队匈奴人马,还有五里地,那不太在那盯着。”

   “巴图鲁、黑奴、跟我来,其他人警戒。”黑山命令道,领头向前。

    众人来到小山坡上,扒在雪地上,看着前面缓缓东行的队伍!那不太过来报告说:“匈奴兵有五百人,战马有五六千匹,辎重上百车,奴隶千人。看来是要向单于庭方向去的!”

    “看他们奴隶的服饰,好象是车师人。车师国在西边三千里,几年前投降了匈奴。”黑奴说道。

    “回去,咱们商量一下,怎么吃掉他们!”黑山说道,掉头上马,众人立马跟上来!黑山问黑奴:“我们回去还要多远!”

    “向南一千三百里可达大营城!”黑奴回答得很干脆。

   退回到大队人马边,黑山有了主意,对巴图鲁和那不太说:“我们现在开始,是单于庭的斥候,巴图鲁是百夫长,那不太、黑奴是屯长,大家不许再乱说话,只能用匈奴语。你们三个在前面,我们跟上,去探探这帮人的底。如果他们问路,就说单于庭已经搬向南边了。”!黑山又和三人交代了一番。大队人马便向南奔去!

    一会儿便碰到东行的匈奴大军。双方隔一百步,停了下来。巴图鲁和那不太立刻崔马上前问话,对方也有个人出来和巴图鲁说话!

    “我是大单于麾下斥候营百夫长!你们从那里来?”巴图鲁右手掌一拍左胸,问道。

    对方也用右手掌一拍左胸,回答道:“我们是从车师国回来的,奉命押送战马和奴隶到单于庭。”

    巴图鲁听了,转身假装对黑山这边大声用匈奴语喊道:“是自己人!放松了!”

   那不太听了,让大家假装放松下马休息!

    对方匈奴军兵看到了,也纷纷弓收弦刀入鞘,放松下来。

    “请问这里离单于庭还有多远?”那匈奴人又问。

    “不远了,你们向南走,一千四百里,十天就到了!”巴图鲁说道。

    “前几天有人告诉我们向东北走,怎么又向南呢?”匈奴人疑惑的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