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万万年 > 235生擒赵佗

大秦万万年 235生擒赵佗

作者:黑哥睇世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08:57:57 来源:笔趣阁

十年前,赵佗刚刚接任大秦的征百越大将军时,他认真吸取上一任大将军的经验和教训,严格约束自己的部下,对百越的百姓采取军事打压和经济安抚的政策,受到百姓的拥戴。始皇帝为了彻底同化百越,还派了数十万关中工匠、女子到百越定居,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明带到百越。几年过去,百越的百姓逐渐发现秦军带来的巨大好处,慢慢从仇视转变为拥戴。赵佗对百越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中原大乱的时候,让他产生独立称王的想法。黑山再次统一大秦帝国后,因为实行了修养生息的政策,让赵佗和他的部下们觉得新政府是软弱的。眼看自己已经年近半百,手下精兵数十万,加上广阔的土地和百越百姓的拥护,他才下定决心割据一方自立为王。现在才知道,曾经无敌于天下的秦军,在黑山和韩信面前是那么不堪一击。那震耳欲聋的火炮声,震碎了士兵们的胆气,那四面飘进城里的秦歌,让士兵们士气散尽。

象城内,一个年过三十的什长对手下的士兵们说道:“当年随大军来到百越,在这里安家,虽然我们不是自愿的,但是我们世世代代的祖坟都在关中,还有许多叔伯兄弟姐妹在关中,我们的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秦人。现在赵佗他独立称王,反叛大秦,我决定,不再做大秦的叛军,也不做赵佗的陪葬者。今天晚上值勤的时候,我就要趁着夜色逃出去,回归大秦,你们想跟我一起走吗?”

“什长的话,正是我们心里所想的,我们做梦都想回关中。但是将军们刚刚来搜查我们的住所,拿走了所有绳子,连被面都不放过,我们用什么逃出城去呢?”士兵们答道。

什长小声地答道:“我们到城墙执勤的时候,大家把贴身的衣服脱下来,结在一起,就可以逃出城去了。”

“此计甚好!我们就这么办!”士兵们答道。

半月,这支十人小队在南城墙执勤。为了防止士兵们逃跑,城墙上增加了许多巡逻队。他们趁巡逻队刚刚离开的空隙,脱下铠甲里面的内衣,结衣成绳,一个一个遛下城墙,然后准备越过护城河向秦军的营地摸过去,突然城头锣声大起,有人高喊:“有人逃跑投敌了!”

随着锣声,几支羽箭纷纷射来,同时城门被打开,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追了出来。

等他们爬上护城河,向前逃跑的时候,追上来的巡逻队已经近在咫尺,跑在最后面的什长已经听到追兵的铁剑摩擦盔甲的声音,于心里一慌,不下心脚底一滑,摔个狗啃泥。他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秦军军营,闭上眼睛,等待冰冷的铁剑砍下他的脑袋。然而,令他奇怪的是,追击他们的脚步声并没有停止,而是跨过他,继续向前面跑去。什长睁开眼睛向前看,只见追他们的士兵高高举起双手,大声喊道:“不要放箭,我们是来投降的!”

什长大喜,立刻爬了起来,继续向前跑去。到了秦军军营,才发现像他们那样,从城内逃出来的人很多,由于游了护城河,每个人都一身泥。秦军并没有剑拔弩张地对准他们,而是听到一个军吏用用关中口音高声喊道:“城里出来的弟兄们,放下武器,到军营后面的河里洗个澡,换上我们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干净的衣服,再吃饭,等待将军的安排。”

什长和他们的弟兄们立即脱下湿漉漉的盔甲,一个个赤条条地跳进河里洗澡,洗完身上的河泥,到岸边,只见一大堆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有棉的,有细麻的,一看便知道是这边的士兵平时都舍不得穿的衣服,大多是临行时,母亲或者妻子亲手缝制的。随便挑一件穿在身上,仿佛还可以感受到家乡的老母亲送自己去当兵时的那种担忧、期待的心情......

换好衣服,来到伙夫营,一股十分熟悉又陌生的关中小乞羊汤面特有的香味迎面袭来。大家各自领着一个大碗,排着队,分得一大碗羊汤面,外加一把羊肉片,吃在嘴里,一股乡情涌上心头,两行热泪滴入碗中,又随着汤面嗞遛进腹中。

这时候,一个军吏来到大家中间,用浓郁的关中口音说道:“弟兄们,你们来到这边不要拘束,更不要害怕。大将军说了,你们过来了,你们还是大秦的英雄,大秦才是你们的根,你们的家。你们还有许多兄弟,受赵佗的蛊惑,还在城中,大将军希望你们吃饱后,就到答应前面高唱秦歌,让城里的兄弟们听到,让他们也早日回家。”

什长感动得站了起来,说道:“弟兄们,大道理我不懂,但是我知道我们都是秦人,当年来百越都是为了建功立业。是赵佗让我们背叛我们的国家,去做南越人,和家乡来的弟兄们打仗,这怎么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呢?大将军没有把我们当外人,我们也不能辜负大将军,更不能辜负家乡的父老乡亲。将心比心,吃饱了都到答应前面唱歌去,让城里的兄弟也早点回家。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众人高声喊着关中老秦人的誓言。

象城内,士兵大批出逃让赵佗焦头烂额,城外的秦军昼夜不停地唱着秦歌,那熟悉的歌声让他心烦意乱。不仅士兵在逃跑,身边的文武官员也在一天一天减少。第六天早上,他迷迷糊糊中听到屋外有动静,刚刚走出卧室,就见到自己的侄子赵陵被反绑在台阶前。赵佗大惊失色,问道:“赵陵,这是怎么回事?”

未等赵陵回答,几个亲兵押着丞相走了过来,为首的正是自己的殿前将军白河,白河拱手说道:“大王,请恕罪,自入行伍以来,您待我如亲兄弟,但我也是关中眉县白氏族人。我们白氏族人世世代代为大秦打天下,为大秦战死沙场的先辈不计其数。我不能为您做一个背叛秦国背叛祖先的不忠不孝之人。”

赵佗听了,当场晕死过去。

当天,赵佗被擒,象城不战而降。自韩信大军从闽中郡出发之日算起,不到两个月,赵佗数十万精锐土崩瓦解。各地关隘县城纷纷主动请降。赵佗称王不到十个月,便以失败告终。

韩信一边派人回咸阳报捷,并将赵佗、赵桐、赵陵等南越叛将押送咸阳。一边下令拆除各地通往中原的关隘,修通百越与中原的道路。

.......

陇西郡,就像一条大裂缝,将一大片高原分成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裂缝里的驰道和西域连接,这便是闻名天下的河西走廊。数百年来,由于来往河西走廊的大多是戎狄人,因此位于河西走廊的城市叫狄道城,狄道城也成了陇西郡的郡治,狄道城就像这河西走廊商道中间的一个大驿站,数百家大客栈的车马场都停满了往来客商的马队、骆驼队。阿丽娜到达狄道城,按黑山的要求,在小肥羊客栈住下,等待黑山的到来。

黑山带着肉饼等数十个侍卫,扮成商人到陇西郡微服视察,也入住小肥羊。

小肥羊的掌柜,早就接到老板杨小五的密信,知道入住的客人不是一般的商人,提前推掉所有住客,命店里的伙计把客栈打扫得一尘不染。

劲直来到后院客房,只见阿丽娜带着十岁的儿童已经灯火多时。此时的阿丽娜,已经年过四十,高挑丰满的身材,洁白的皮肤,金黄色的头发依旧那么迷人。她身边的孩子,一头乌黑的头发下面一对又大又闪的蓝眼睛,鼻梁高挺,黄色的皮肤,无比帅气、可爱。孩子也在好奇地打量着黑山。

阿丽娜见黑山父子俩第一次相见却无言,立即笑道:“张望东,快叫爸爸!这就是你的父亲!”

“爸爸!”孩子羞涩地喊道。

黑山高兴地抱了抱孩子,有抱了抱阿丽娜,说道:“张望东,这个名字不错。”

阿丽娜说道:“孩子还有一个伊列民族的名字,叫瓦西里,列夫,东望,张。伊列百姓都称呼他为瓦西里王子。”

与阿丽娜母子团圆,黑山心中十分高兴,正在享受天伦之乐时,肉饼送来韩信的捷报。自己也没有想到韩信能够如此迅速完美地解决南越问题。当即令报社大肆宣传此次百越平叛的过程,并告天下,将要公审赵佗一伙。

令韩信为百越总督,在百越地区推行秦法,取消土司和头人的特权。百越的土司与头人,对百越的百姓进行奴化统治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百越的百姓已经从骨子里认同自己的半奴隶地位。黑山下令坚决要取缔土司和头人,劝不动就军事干预,做好在百越长期斗争的准备。在百越地区的各郡县开设学校,大力推行义务教育,要从思想上改造百越人民被奴化的思想。加大百越的道路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在百越山高林密,道路凶险,这也是百越之地无数土司能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有让百越百姓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多了,他们才会自己抵制土司与头人的统治。

在陇西和阿丽娜团圆的同时,黑山也没有放松自己的工作,顺利走访当地的民情。和关中百姓的富足不一样,陇西到处是身穿又颇有脏的葛布衣服的老百姓。按秦法,一名男丁可以分到十亩农田。就算土地肥瘦有差别,也不至于贫富差距这么大。黑山决定搞清楚其中的原因。

一天,他带着几个随从,扮成锅炉客商,沿着车水马龙的丝绸之路,来到离狄道城不远的姚家堡。姚家堡是一个有三百户百姓的村庄,地处一块狭长的平原上,一条不到三丈宽的小溪穿村而过,村的南边,改正十几座砖瓦房,一看便是富裕人家的住处,村北的房子虽然排列整齐,但是规模小很多,而且许多已经年久失修,是大多百姓的家。

黑山来到里正家,闲聊过后,问道:“里正大人,我看你妹这个村庄,交通发达,土地肥沃,为什么百姓会这么穷呢?”

“嗨!今时不如往日啊!”里正叹气道。

“此话怎讲?”黑山问道。

“自商君变法后,我们陇西郡的百姓也是勤于耕作勇于公战!只要没有大病大灾老百姓也是个个小康,直到几年前,李斯赵高篡政,村里的丁壮几乎被征召去修陵修长城,导致土地荒芜,百姓穷困。到了安南侯平定天下,下令全国休养生息的时候,好多百姓已经欠了一屁股债。百姓们为了还债,只能被迫出售土地,一些富户官绅开始大肆底价收购土地。所以,就成了你看到的这样了。我们这里的百姓大多丢了土地,只能做官绅地主的佣耕。地里产出的,交完官粮再交地主的租赋,只能勉强吃饱,再有个大病小灾,只能靠借贷度日了!”

黑山听了,若有所思。

回到客栈后,茶饭不思,夜不能眠。这些官僚地主借着天灾**兼并土地,好像也不犯过法。关键是这样的情况肯定不止陇西一郡,估计已经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解决土地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第二天,黑山告别阿丽娜母子,回咸阳。

一回咸阳,黑山立刻再报社发表一篇《土地兼并害国论》,并召集内阁会议。

会议开始,黑山首先发言道:“前几年,李斯赵高篡政,导致现在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我们呕心沥血制定的所有富民、利民的政策,都成了地主士绅的敛财道具。该怎么办?”

萧何说道:“土地过度兼并,就会有许多地方豪强,豪强施礼太强了,对下就会盘剥百姓,对上就会干预官府的政策,甚至对抗官府。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件事,那我们的秦国很快就会回到以前的老路。”

张良说道:“土地改革迫在眉睫!现在的土地政策已经实行快二百年了,当年商君铁腕改革,开阡陌废井田,将土地按人丁分直接租给农民,减少农民的负担,有估计农民垦草(开荒),开出的荒地给农民自己所有。正是有了这样的政策,才使大秦兵强民富。如果我们现在要强行收回被豪强兼并的土地,就必须更改法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