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万万年 > 217秦二世2

大秦万万年 217秦二世2

作者:黑哥睇世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08:57:57 来源:笔趣阁

胡亥大喜,肥胖的大脸上两只小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线,立刻下旨:“立即征召民夫七十万,扩建骊山帝陵!令少府七个月内完工!另传旨丞相,朕要选秀,选十万个十四至十八岁的未婚美女入宫。”

始皇帝修皇陵,人数最多时也只不过十余万,平时也就数万人,主要由犯罪的刑徒组成。当征召七十万民夫扩建皇陵的官文下达各郡时,百姓们无不怨声载道。

百姓们怨声载道,便有无数人在骂:“大秦早晚要亡于胡亥之手。”于是多年未被提及的“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又流传开来。

流言传到宫中,l胡亥十分害怕。便问赵高:“亡秦者胡也的谶语正应对朕的名讳,万一宗室和大臣以此为由废了朕另立他人,该如何是好?”

赵高想了想,回答道:“亡秦者胡也指的是北方的匈奴,非陛下也。但是天下的黔首愚昧,被有心人之人利用罢了。先帝在时,曾经多次想把北边的燕赵长城和陇西北地二郡的旧长城连接起来,后因大臣反对又加上工程巨大不能实现。诺陛下下令重修长城,天下百姓就知道谶语上的胡乃胡人之胡,谣言不攻自破,又能完成先帝遗愿,一举两得也!”

胡亥大喜,又下令征召民夫百万北上修长城并下旨严查造谣者。

驷车庶长嬴鹄的府内,十几位嬴氏宗亲元老和公子高等几个兄弟聚集在一起,个个脸色沉重。

嬴鹄阴沉着脸说道:“胡亥的皇位来得正不正先不论,光看他登基一个月不到,又要扩皇陵、修长城,还要让先帝所有的妃子殉葬。我大秦自孝公起,便立法严禁殉葬,这不是明摆着要废我秦法,亡我大秦吗?先帝尸骨未寒,还未入土为安,他便着急要选天下秀女入宫,这样不忠不孝,真是令发指啊!”

“这朋摆着,是李斯和赵高害死了扶苏,矫诏立胡亥,达到他们把持朝政的私欲。我们嬴氏子弟绝不能坐看大秦天下落入李斯、赵高之手!”一个宗老愤愤不平地说道。

“咳!”公子高叹气道,“我嬴氏子孙虽有报效国家之心,但苦于手中无兵,能奈何?”

“公子不必担心!”嬴鹄说道:“我嬴氏子弟虽无领兵大将,但在各军中当都尉、校尉、千夫长的中小军官比比皆是,郎卫和中尉军中就有不少。只要我们筹划缜密,大事可成。”

“好!我们回去各自联系自家子弟,待时机成熟,我们便擒杀李斯赵高这两个乱臣贼子,废胡亥,立公子高为天子,只有这样,我嬴秦才能国运永昌!”一名族老说道。

“好!就这么定了!纠纠老秦共赴国难!”嬴鹄说道。

“纠纠老秦共赴国难!”在座的人纷纷用老秦人的誓言起誓。

……

随着几道圣旨传遍天下,各地驰道又热闹了起来,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一队队民夫被派往骊山陵和北边各郡,还有许多马车拉着秀女匆匆赶向咸阳。为了凑齐民夫,中原百姓已经是二丁抽一、三丁抽二,四丁抽三。许多父子、兄弟被同时征召,派往骊山陵和北方各郡。因此,人们怨声载道,心里无不把李斯、赵高、胡亥一顿臭骂。许多偏僻的山村,由于无法完成徭役任务,乡亭里的各级官吏纷纷辞官逃役,许多百姓干脆挖断道路,与官府断绝往来。强大的大秦帝国已经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

闽中郡太守府。黑山与郦食基、吴不凡一起看着一道道咸阳传来的政令,一边的郦食基摇头叹息道:“闽中郡地广人稀,自保尚不足,国府却让我们派役夫、送秀女,真是荒唐。”

黑山内心亳不波动,冷冷地说道:“郦大人,立即给国府上书,就说闽中郡人丁稀少,兵壮尚不足于应付百越之乱。女子多粗鄙丑陋,难入陛下之眼。因此,烦请陛下另觅佳人,并派民夫五万入闽,以助本侯平定百越之乱。待平定百越后,黑山将亲自率领丁壮十万北上,为陛下修陵!”

“虽说二世荒唐,我们如果一个秀女也不派,恐怕会落他们的口实。不如随便去找十个八个少女送去咸阳交差箅了!”吴不凡说道。

“不送,一个也不送!”黑山说道,“反正山高皇帝远,使者一来回大半年就是过去了,我估计要不了多久,中原必乱,到时候谁能来管咱们?我们最近不是炼沙子,很快便可以做出价值不菲的琉璃制品!到时候多送一些去咸阳,让胡亥那小子玩得开心点,堵住他们的嘴巴即可!”

“诺!”郦食其应道,“此计甚妙也!”

“我们如此大规模釆购物资,库中的钱马上发光了!釆购是否放缓?”吴不凡说道。

“不行!釆购不能放缓!趁着天下还没大乱,李斯和赵高还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我们这里,我们要趁此机会大肆釆购。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黑山答道。

“诺!请侯爷放心!”吴不凡应道。

铁工坊,一排排水轮车在水的驱动下缓缓转动,水轮车的轴上安装了一个大轮,大轮通过皮带带着一个个小轮,轮的轮轴上又安装了一片片风扇的扇叶。扇叶在风箱中飞速旋转,吹出的风通过风管导入一座座高大的炼铁炉,炉下面是炭火雄雄,将炉内的铁块炼成铁水。

一名身穿墨家弟子服饰的铁工师好奇地问道:“侯爷!我们费这么大的力气,用水轮车驱动鼓风机,这向炉底吹风是为了加速煤炭燃烧,提高温度,我明白,但是上面的风管不停地向铁汁吹风是什么意思呢?”

黑山笑道:“知道钢的价值是金子的三倍吗?本侯研究过了,铁和钢的区别只是铁比钢多了许多杂。我们向铁水吹风就是把空气吹入液态铁水,利用空气中的氧去除铁中的硅、碳等杂质,使铁快速变成钢。”

“这样能行吗?我可是听说,西域的铁匠炼钢都是靠人工不断煅打烧红的铁块,重复数百遍才能得到一小块钢!”工师质疑道。

黑山答道:“如果还用那种土办法,还需要本侯爷出手吗?理论本侯教给你了,多试几次,我相信你会成功的!炼出钢来,本侯保你能成为大秦帝国的大工师!”

“谢侯爷!在下定不负侯爷!”工师应道。

从铁工坊出来,黑山已经被烤得大汗淋漓。他来不及休息,立即来到隔壁的工坊。这里一样有风箱和熔炉,熔炉比铁工坊小了许多。这次熔炉炼的不是铁水,而是随处可见的海沙和天然的咸。海沙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石,石英石融化后和咸反应,去除杂质便可以得到液态的玻璃。玻璃制品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奢侈品,在西域一个小玻璃瓶可值百金,传入中原更受富贵人家的追捧,个个都是传家宝。

生产玻璃比生产钢材简单太多了!这时正好一炉玻璃水出炉,只见工匠们用铁管挖出一小块膏状玻璃液,放在一个陶范中,对着铁管使劲吹气,玻璃液便被吹成各式各样的瓶子和简单的工艺品。待冷却后,一个个翠绿的玻璃工艺品出现在眼前了。

黑山拿起一个小玻璃瓶,仔细观察起来。这质量虽然没有后世的通透,但已经超过巴适送的香水瓶了。

黑山灵机一动,命令道:“所有人暂时走出工坊,没有本侯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诺!”身边的侍卫应着,便将工坊内所有人驱离,关上门守住。

黑山这才准备了一桶清水,亲自打了一小勺玻璃液,从高处自然滴入清水中。只听到吱的一声响,一阵白烟后,轻轻地捞出来一看,一颗淡绿色椭圆形带着长长尾巴晶莹剔透的天使之泪已经完成,小心翼翼地拿到户外,在阳光下,折射出来的光线五彩斑斓。

工师和侍卫们看着天使之泪两眼发直,工师好奇地问:“如此漂亮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黑山笑答:“此物名曰天使之泪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珍宝!”

回到太守府,黑山便令郦食基写了一封奏折,连同“稀世珍宝”天使之泪一起送去咸阳。但愿这个胡亥,见到天使之泪时,会开心得忘了闽中郡!……

咸阳城,李斯每天忙得脚不着地,二世皇帝几乎不闻政事。大小国事都是由丞相府拟好处理意见,再挑出部分比较重要的送到宫内。刚开始,胡亥也会学着先皇,认真阅读后,用毛笔蘸着朱砂在奏折尾部批上“制曰,可”三个字。十几天过后,累得胡亥的大肥腰瘦了一圈,便让赵高再从奏折中挑出更重要的批阅,其它的直接写上“制曰可”。待各地秀女陆续进宫后,胡亥干脆天天在后宫花天酒地,连“制曰,可”都交给赵高写,再找自己盖玉玺。当然,这个玉玺是李斯秘密仿制的,那块真正的玉玺已经随着小顺子失踪了。好在玉玺上的字本来就是李斯写的,复制的玉玺足可以假乱真。

转眼岁首将至,按秦国贯例,必须举行一次大朝会,总结一下一年来施政的得失,对有功的官员封赏。

天还未亮,赵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醉梦中的胡亥从美女堆中抬起来,梳洗打扮一下番,将他抬到咸阳宫朝会大殿的龙椅上。

大朝会按贯例先报告各地粮食生产情况,再报告边疆的用兵情况。好在今年还算风调雨顺,没有什么大灾大难。边疆也没有什么大的战事。赵佗派回使者,说是是南征百越,又增设数县,请皇帝陛下赐县名;王离派使者回奏,漠北之北有难民逃入大秦,通过难民得知,匈奴的冒顿大单于在漠北之北,又拉起数万精骑,虽然还没有骚扰大秦北境,但是也请朝廷增加漠北的武备……

闽中郡派回的使者正是黑山的亲信孟浩。孟浩一身少上造的官服,手捧奏书,向二世皇帝施礼读道:“安南侯奏闻皇帝陛下,闽中郡地广二千里,多险山恶水、烟障热疾。臣亲率三万精兵入闽平叛已有两年。两年来,㧵地十三县,修驰道千余里,昼夜不息以报先帝之恩。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良将无兵亦报国无门。望陛下增调精兵十万入闽,臣定在一年之内平定闽中全境,还陛下一座鱼米粮仓。若战不力则治臣之罪。闻陛下扩建先帝陵,以安先帝在天之灵。此乃大孝也,臣恨不能亲至骊山尽一分绵薄之力。然闽中人稀财穷,未能亲选丁壮美人相助。今偶得一稀世珍宝,名曰天使之泪,特献于陛下,以全为臣忠孝之心!安南侯黑山叩请圣安。”

胡亥本来已经目似瞑,意暇甚,听到有绝世珍宝立即醒了过来,双眼放光,问道:“是何珍宝?速速呈上来!”

孟昭将一个精美的金丝楠木盒子双手呈上。赵高接过盒子,轻轻打开,小心翼翼地取出那翠绿通透的天始之泪。

大臣们看得两眼发直,大殿内赞叹之声此起彼伏。胡亥更是爱不释手,仔细观察着、轻轻抚摸着,惊叹道:“这真是神仙才配拥有的宝贝啊!”

孟浩听了,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件宝贝,应该会让皇帝忘了闽中郡没有送秀女入宫之事。

朝会最后,由冯去疾、冯劫、郑国等一众老臣同时进谏,建议皇帝陛下多勤政、远奢糜。勤俭治国,让天下百姓休生养息。胡亥只是把这些金玉良言当成耳旁风,微微点头一笑而已。

秦二世皇帝的首次大朝会就在这样详和又诡异的气氛中结束。

孟浩散朝,直到安南侯府与张进会面。张进问道:“帅长有何交待?”

“临行前,帅长再三交待,想办法让所有家属包括孟夫子尽早去闽中郡,一刻也不能耽搁。他说咸阳近期必有大乱,会血流成河!”孟浩说道。

张进回答道:“这事我早有准备,已经为帅长和弟兄们的家属办好行商或者探亲的验和传。只是老夫了和嬴昊公子不好办。宫里隔三差五便会派人来看。府里的侍卫也会随时报告他们两个的行踪。不过请帅长放心,我已经做了周密安排,待其他人安全后,我便把老夫人和公子藏在安全处。”

“如此甚好!此次回咸阳,帅长让我带来壮士三十人,他们皆是从军中挑出来的忠勇之士,他们会以商人的身份留在咸阳,交给你,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咸阳有变,要随时飞鸽传书告诉帅长!”孟浩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