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万万年 > 141大朝会

大秦万万年 141大朝会

作者:黑哥睇世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08:57:57 来源:笔趣阁

“王二拜……拜见侯……侯爷!拜见军……军师!”王二向黑山和陈平施礼道。

“王二,听说你养的飞鸽已经可以从遥远的临淄飞回咸阳了,不错吗?”黑山笑道。

“托……托侯爷的福,最……最远的可……可……可以从辽东和……和会稽郡飞……飞回来了!”王二结结巴巴地答道。

“好!本侯曾答应你,只要飞鸽可以从遥远的地方飞回来就给你拜爵,今天就给你拜公士爵!”黑山说着,立刻拿起象征公士的头巾亲自为王二戴上。

“谢……谢……谢谢侯爷!”王二激动得涨红脸才说出一句话。

“不用谢!这个是你应该得的。本侯有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办,这件事办好了,我立刻上书国府,拜你大夫爵。”黑山拍了拍王二的肩膀说道。

“请……请侯爷下令,王二万死不……不辞!”王二高兴地答道。

“本侯要在全国一百个城市都建养鸽子的基地,我要你在一年内带出一百个徒弟和培养出足够多的飞鸽,你能不能做到?”黑山问道。

“保……保证完成任务!只……只是哪里找那……那么徒弟?”王二问道。

“人员你就不用操心了!军师自有安排,你只需要专心教好徒弟,养好飞鸽就行!”陈平答道。

“诺!”王二自信满满的承诺道。

……

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句来比喻咸阳的初春最恰当不过了。仿佛几天前还是灰蒙蒙的田野,一夜温暖、潮湿的春风就将满山遍野的树吹出嫩叶来,再来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咸阳城内外已经披上生机勃勃的绿装。

一年之计在于春,始皇帝非常重视入春的第一次大朝会,在咸阳的官员聚集在大殿,首先由老丞相王绾宣布新的一年各地官员任勉调动情况和各地工程民工征召情况。其次由国尉蒙武介绍各地驻军情况和征百越大军的战况。东路军从海路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正在进攻闽越,战事顺利;中路军因道路艰险补给困难,正在全力开挖运河灵渠,只有挖通灵渠,军粮才可以沿水路直达桂林郡;西路军只有数万,由蜀郡供应粮草,战事进展顺利。最后由治粟内史府的官员介绍全国人口、田亩以及各地官仓钱库的情况。

?由于治粟内史郑国远在长沙郡,大仓令张苍代为发言道:“大秦朝开国第一年,全国总人口除了新征服的百越是二千六百四十八万,十六至五十岁丁壮人口男性八百零八万,女性一千一百六十三万。耕地面积是八千五百四十三万亩。八百余万丁壮中,征南大军及随军民夫六十万;北方边军及民夫二十五万;全国各郡驻军三十三万;开灵渠运河民夫二十万;修驰道各地方征召民总数已经达到七十五万;修骊山陵民夫、刑徒十六万。总计已经达到二百二十九万。再加上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口,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丁壮只有一半,远远无法满足春忙的需要。现在大秦各地库存的钱粮,仅够支应半年。如果开春误了农时,立刻会影响到南征大军的粮草供应,该如何解决?望陛下拿个主意!”

“民以食为天,春忙荒废不得。如果是放民夫归乡,路上来回也需担误不少时间,前线的将士就要饿肚子。各位大臣可什么好办法?”始皇帝问道。

“禀陛下,刚接到北地郡郡守的急报,今年南北温差较大,北边的大河依旧冰冻,而南边戎狄境内的上游河水已经开始逐渐解冻,如果不征召民夫抢修河堤,北地郡大河会泛滥成灾。北地郡的大部分民力已经征调到北边修城,再召民力修河堤,会严重影响当地春耕,望陛下早下决定!”左丞相冯弃疾禀告道。

由于黄河呈“几”字形,南边为上游天气温暖解冻快,而

下游在北边解冻慢,冰块如果堵住河道,就会发生水灾。现在处理起来十分简单,只要派飞机将冻结的冰块炸开就行。但是在古代只能加高河堤,在派民夫凿开冰面,一不留神就死无葬身之地。

打仗、筑城、修路、修运河、修陵、春忙、治水患,到处需要民夫,这下可难住满殿大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建议先撤军,有的建议放弃北边苦寒之地,七嘴八舌,没有一条建议让始皇帝满意。吵半刻钟,也没有一条建设性的建议。

待稍微安静时,黑山站了出来,大声说道:“禀陛下,臣有一策,或可缓解目前民力急缺问题。”

黑山声音很大,大家立刻安静了下来,用各种各样的眼神望着黑山。

“黑山,有何妙策,速度说来!”始皇帝眼睛一亮,问道。

黑山向始皇帝施礼道:“禀陛下,南方春天多雨季,是疫病高发的季节。建议三路大军暂停进攻,收缩兵力原地驻防。随军民夫大多时南方数郡的百姓,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回家春耕。原地驻防四十万南征大军就可以分出十余万运送粮食,再分出部分军力就地耕种屯田。这样百越的百姓也可以安心春耕。百越气候湿热,土地肥沃,用中原先进的耕种方法,定能大丰收。”

“陛下,此策不可行!我南大军战事顺利,应该穷追猛打,不给百越喘息之机。此时退守,无异于资敌!”姚贾反对道。

黑山听了,毫不犹豫地反驳道:“禀陛下,春天雨季到来时,南方丛林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善于翻山越岭的越人,而是各种各样的疾病。应尽快告知每一个士兵,禁止喝生水,尽可能保持衣服干燥。现在进攻,就算打下百越,不久之后还要运更多的粮食去养活那里的百姓,不如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安心耕种。”

始皇帝听了,立刻点头说道:“黑山说的没错,几年前,赵国连续干旱和地动,大秦虽然趁机攻下赵国,但是不得不从巴蜀运生粮食北上,让赵地百姓渡过饥荒。粮食从巴蜀运赵地,十仅存三。再说百越不是赵国,就算给他们三年,他们也翻不出浪来。就按安南侯的意思,八百加急通知三路南征大军。黑山,你还有什么建议接着说。”

“诺!”黑山应道,“关中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丁壮在军中,最缺春耕民力。可以令秦地各郡郡兵,留下四城,六块回家春耕。山东各郡郡兵,留下七成看守城市,三成回家。”

“老秦人的郡县,出不了乱子。留下二成郡兵足矣,临淄有王贲十万大军在,让五成郡兵回家春耕料也无防。黑山,你继续说。”始皇帝赞许道。

黑山接着奏道:“事有轻重缓急。大河凌汛将近,可暂缓骊山陵建设,调十万刑徒迅速北上修河堤。让蒙恬将军暂缓筑城,让北方数郡的百姓们先回家修河堤,北方春天来得晚,河堤修好了刚好可以开始春耕。”

此话一出,大殿之内立刻鸦雀无声。按孔子的厚葬思想早已经深入人心,春秋以来厚葬之风更甚,许多君王即位后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园,秦始皇也是如此。随着大秦一统天下后,骊山陵的规格也由诸侯王升级为帝王级别,规模又扩了好几倍,消耗无数人为物力。大臣们更是将修好骊山陵视作自己对始皇帝的忠心,反之则将被视为不忠。黑山的话,就象一个晴天霹雳,吓得满殿文武百官都看着始皇帝的表情,不敢出声。

偏偏此时始皇帝一声不吭,脸上无任何表情!他目光如电,扫视得让人觉得被他摄起三魂六魄。

“安南侯此言乃是对皇帝陛下大不敬,当治重罪。自古以来,为君王修陵乃是所有工程之首,岂能因一郡水患修了修陵?请陛下下旨,治安南侯大不敬之罪。”御史大夫李斯弹劾道。

“臣等附议,请治安南侯大不敬之罪!”大殿内,许多李斯一派

的大臣纷纷表示赞同。

始皇帝依旧面无表情,双眼望着黑山道:“黑山,你还有何话说?”

黑山没有想到自己几句话,后果如此严重,他装作镇定自若答道:“炎黄二帝,陵墓规模还不如一个普通富人家,却被天下人奉为华夏始祖;尧舜禹汤的陵墓规模还不如周朝的下大夫,却被所有君王视为圣贤的楷模。东周以来上至天子,下至诸侯,个个登基后都忙于为自己修建工程浩大的陵园,却从来没有听说哪个君王因陵园规模大而被视为圣贤!我劝皇帝陛下向华夏始祖、圣人学习有错吗?”

“安南侯,亏你还是儒家一门,难道你不知道‘生前尽孝、死后厚葬、三年之丧、丧尽其哀’乃圣人孔夫子的主张吗?你今天如此狡辩,想欺师灭祖吗?”说话的正是博士宫左仆射叔孙通当场质问道。

“何为圣人?圣人只是此普通人更多些智慧和知识的人而已,即是人就会有不足的地方。聪明的人学习圣人的知识,都是取其精华,弃其糟迫。孟子就曾经曰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孟子也是反对孔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说法的。今天北地郡凌汛水灾将至,君王更应该以民为重,先修河堤再修陵。”黑山又辩道。

朝堂上,平时及少政见统一的法儒两派这次破天荒的同时对黑山口诛笔伐。但是朝堂上依旧有不少新锐官员支持黑山的观点,大殿上立刻吵闹起来。

“请皇帝陛下治安南侯大不敬之罪!”李斯再次拱手请命道。

始皇帝听了反而笑了笑,对李斯说道:“文通侯此言差矣,开大朝会,朕就是想听听大家不同的意见,再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方法去完成天下大事。如果朝堂之上不可辩论,岂不是所有国家大事一个人全部可以解决,还开什么朝会?骊山陵囚徒不动,命蒙恬让北地、九原两郡民夫提前归乡修河堤和春耕。”

“光北地、九原两郡民夫修河堤恐怕来不及!至少还差十万民夫。”左丞相冯去疾奏道。

“左丞相不急,朕自有妙计。典客可在!”始皇帝说道。

“臣在!”姚贾应声出列。

“朕听说东胡王、月氏王、羌王三王在月氏会猎,玩得很是舒心。你立刻去告诉他们,大河泛滥,一边淹的是大秦,另一边是他们的草场。命他们立刻派十万人到北地、九原修河堤,不得有误!”始皇帝命令道。

“诺!臣领命!”姚贾应道。

东胡部以前在中原北边,夹在秦、赵与匈奴中间。头曼统一匈奴后,打败东胡,大部份东胡土地人口并入匈奴,只有西北边一部分与秦国结盟保留了下来。后来赵武灵王与李牧两次打败匈奴,从匈奴手中夺得东胡的土地,建立九原云中两郡。秦灭赵后,九原、云中的土地、百姓又归秦国。只有西东胡一小部是秦昭襄王封的王,保存下来。始皇帝的命令,无非是要西羌、月氏、东胡出力为大秦修河堤。

“禀陛下,这样恐怕会逼反三王。”冯弃疾说道。

“诺不是看在先祖昭襄王封他们为王以来,他们事秦还算尽心尽力,否则早就请他们来咸当富翁了。朕倒是想看看这三个王的脊梁骨硬不硬。”始皇帝霸气十足地说道。

“彩!陛下圣明!”众大臣齐声赞同道。

“黑山!”始皇帝喊道。

“臣在!”黑山应道。

“你刚刚的进言虽然主意不错,但是御史大夫弹劾你对朕不敬,却也是事实。功过相抵,朕就不深究了。就罚你在朕西巡时到骊山陵少府鄣邯手下听用!”始皇帝严肃地叱责道。

“诺!”黑山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