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万万年 > 120四面楚歌

大秦万万年 120四面楚歌

作者:黑哥睇世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08:57:57 来源:笔趣阁

项燕来到王宫,天色将晚,大殿内人头攒动,大小文武百官都来了!大家都心情沉重,窃窃私语。见项燕进殿,大家都闭了嘴,自觉让开中间的通道,用无此尊敬、期待的眼神望着项燕。

项燕昂首阔步,满头银发,此几个月前苍老了许多,但依旧步伐稳健,不怒自威。他竟自来到王案面前,与丞相熊启相互行礼。此时,一名内侍太监高喊:“楚王驾到!”

楚王负刍正当壮年,却形如半百之人,心力交瘁,面带疲惫之相。

“我王万年!”群臣齐声参拜。负刍没有走向自己的王案,而是走到前面,扶起项燕,说道:“武安君沙场劳累,本不该一回来就传您入宫,实在是众臣人心惶惶,不得已而为之。”

“项燕有负王上、丞相重托,兵败撤回郢寿,罪该万死!”项燕说完,又深深躹躬。

负刍再次扶起项燕,说道:“武安君勉礼,形式如何,与众臣明说吧!”说完负刍返回王座,上台阶是险些摔倒。在内侍掺扶下,坐回王座。

项燕声如洪钟,大声说道:“此次楚军失败,非战之失也,乃制度失败。战国以来,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尤其秦国,废除奴隶制,贵族百姓同法,奖励耕战,举国同心。唯我大楚,各大小封君拥兵自重,只知盘剥奴隶、隶农,一个小小五十里封君,竟然活埋百人殉葬。秦军将这些印成画册,广为宣传。导致北边各郡,平民、奴隶倒戈如流,南边的瓯越也趁我后方空虚之机造反。当年周灭商,商纣王以奴隶军抗周武王,奴隶军反戈一击,商亡。今大楚与商,如出一辙。项燕能守住城池,却守不住大楚千万百姓的心!”

众臣听到项燕将败军之责推到他们身上,立刻不愿意了,纷纷扰扰,指责项燕推卸责任。一开始窃窃私语,慢慢的变成破口大骂,大殿又乱轰轰起来。

楚王大怒,摔了王案上的笔筒,大殿顿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楚王怒喝道:“各位若早几年支持武安君变法,何来今日之不利?现在剑悬在头上了,亡国就在眼前,你们还不知道败在哪里?如果不是武安君一力支撑,大家早被秦军抓去修骊山陵墓了!听听武安君如何做,才能反败为胜?”

众臣这才安静下来,齐齐看向武安君。项燕继续说道:“大楚仍有大小城池近百,民六百万,郢寿现有兵四十万,守城没有问题。但是秦军很快会渗透到我们后方的乡村,打着解放奴隶、隶农,搞土地改革。现在只要诸位马上回到各自封地,在秦军到来之前,释放所有奴隶,把你们的土地田宅分给他们。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和我们共进退,或可与秦国一战。如果慢了,我们将没有任何胜利的机会。做秦国自由民,还是楚国的奴隶,你们觉得你们封地的奴隶和隶农会站在哪一边?”

众人沉默不语,无人应答。

一会儿,有人小声开口道:“没了土地和奴隶,难道让我们和贱民一样自己干活吗?”

也有人说道:“土地是先祖几代浴血奋战得来的,岂可轻意分给贱民?”

“都什么时候了?秦军的刀剑已经架在你们的脖子上了,你们现在还不懂得什么叫丢车保帅?”丞相熊启骂道,“是自己放弃土地,换取平民百姓的心,还是等秦人杀了你们,再把地分给隶农,你们自己选择!”

“啪!”楚王怒拍王案,大骂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即日起,大楚全国释放所有奴隶,赐奴隶与隶农平民身份,由各封君分给无地者每丁一顷地。敢有违抗王命者,无论是谁,全部夺爵,诛九族!”

众人见楚王铁了心,都噤若寒蝉,纷纷应诺。

楚王留下熊启和项燕,待众人散尽,才问道:“武安君,大楚可有胜算?”

“哎!”项燕叹了一口气,说道:“禀王上,秦军利用大楚隶农与封君的矛盾,使我们不战自乱。大楚毫无胜算。项燕愿与郢寿共存亡,拖住秦军。请王上与丞相南下,退至南越之地。南越出高路险,潮湿多烟障。秦军若南下,水土不服,必多疾病。王上可效防越王勾践,卧薪偿胆,进可光复大楚,退却可据险自保。待天下有变,再挥师北上,大楚可复兴也。”

“武安君言之有理,请王上立刻南下,我留下与武安君共抗秦军。”昌平君说道。

“不!谁都可以逃走,唯有寡人不能逃跑!寡人若逃,秦军必追杀到底,唯有寡人舍身,秦军才会放弃追杀,众多王族才有机会活下去。”楚王说道。他说完,忽然感觉一身轻松。人看破生死,将再无惧怕。

正在这时,宫门吏来报:“蒙恬水师已经到达北门外江面。黑山大军正马不停蹄杀来,不到二十里了。”

楚王大惊,说道:“秦军怎么来得这么快?武安君,该怎么办?”

“王上,臣率大军出城挡住秦军,王上和昌平君在郢寿被围前,带上王子公主南下。以图后计!万不可拖廷。王上在,大楚就在,昌平君,拜托了!”项燕说完,向楚王施了大礼,头也不回的出殿去了。

楚王与昌平君以大礼相送,直到项燕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方起身来。

“王叔,你速度带王族子弟出城,只有寡人以身殉国才能让秦军放弃追杀!”楚王闭上双眼,两行热泪流了下来,轻声说道。

“王上,臣在秦五十余年,深知嬴政的个性,他没有抓到臣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只有臣、武安君与王上都在,秦军才会放过众王族子弟。让他们分散出城,各自逃命,大楚之后方不至于被赶尽杀绝!”熊启也流下热泪,哽咽地答道。

负刍仰起头,尽量不让自己的眼泪掉下了,许久后,才叹气道:“寡人登上王位那天起,日夜披肝沥胆,无时不刻都想着要中兴楚国,虽有王叔和武安一力辅佐,怎奈大楚积重难反,秦军不给我们时间啊!就让众王子、公主们各自逃命去吧,寡人留下与大楚共存亡吧!”

……

黑山得知项燕退出彭城,命孟浩入城安抚民众,自己亲率领大军南下,一路上有山地军通报消息,不用怕项燕半路埋伏,项燕大军刚过大江半天,黑山大军和蒙恬水军就先后到达。

蒙恬用百般战船搭成浮桥接应大军过江,其余战舰利用床弩和抛石机掩护大军登岸。

黑山登上大江南岸,遥望着郢寿高大城墙。斥候来报:“楚军在城外列阵,约有十万众。”

黑山想了想,对手下将领说道:“项燕此举,是为了迟缓我军围城。大军以防守队形,慢慢向前推进。”

“咚咚”战鼓声中,秦军迅速列成阵形。前面三排盾牌兵,手执一人高的铁皮盾牌,后面是十排弓弩手,弓弩手后面又是三排手执三丈长的长矛手,长矛手后面是床弩阵,床弩阵后是步兵方阵,最后又是重骑军阵。

黑山站在高高的云车上,望着黑压压的秦军左右看不到边,随着雷鸣般的战鼓声,踩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向前推进,直到两军想隔百步才停下。

黑山下了云车,走进刚搭好的帅帐,众将纷纷来请战,都希望立这个头功。

黑山摇头说道:“这种阵地战,常常是杀乱一千,自损八百。况且我军远道而来,将士们体力还没有全部恢复。传我将令,就地扎寨,不许主动出战。后军埋锅造饭!”

众将深知黑山用兵之道,除非敌人进攻,否则是不会与兵力相当的敌军正面冲杀的。所以也没有人反对,各自忙去了。

此时,郢寿城内大乱,一开始是贵族先从东、西、南三门逃亡,引起百姓恐慌也开始逃亡,最后连许多将领也换上百姓的服装逃跑。项燕无奈,只好退回城中。

这个时候,王贲大军也到达郢寿城西,黑山令蒙恬的十五万大军,留下五万水军守住北面长江,抽调十万与自己二十万大军守东面和南面,王贲大军驻扎西门外。大军在郢寿外筑墙挖壕沟,筑起最坚固的工事,将郢寿围成铁桶,密不透风。

没几日,工事筑成,黑山又抽调十万山地军撒向郢寿周边的乡村

这次在农村搞土地改革,比去年容易得多,一则秦军将士已经轻车熟路,二是秦军的政策早就传遍楚国。许多奴隶主和大地主要么纷纷逃亡,要么自觉献出田宅、释放奴隶求降。一些城市一见秦军立刻开城投降,不作扺抗。一个月后,楚都郢寿就成了秦国版图中的一座孤零零的大城。

郢寿东门外一座楚王别宫,依湖傍山,足有千亩,建得富丽堂皇、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一开始,张进将这里征为上将军行辕。黑山知道后,将他狠狠地训斥一顿,从新选定别宫附近的一座五进山庄为幕府。

夏至这天,黑山传令召众将军到幕府议事。众将准时到齐,黑山稳坐帅案之后,长公子扶苏做为掌书,坐在帅案边。众将王贲、蒙恬为首,分列帅案两边。

司马孟浩点完名后,介绍道:“自围困郢寿以来,周边又有三十多城归降大秦。别有十余座较远的城池派使者前来求降,因我军暂时未能去腾开手去接收。现在郢寿城内仍有楚军四十万,民六十万。粮草足可支应五年。据黑冰台回报,城内楚军士气低落,正是攻城的好时候,请上将军定夺。”

“郢寿的楚王君臣虽然已经是瓮中之鳖,但四十万楚军依旧不可小视。众将军在何妙计破郢寿?”黑山问道。

米龙率先说道:“就象攻邯郸那样,喊跨他们。”

死胖子接着说道:“学王贲将军攻大梁,引水灌郢寿!”

其余将军纷纷表示道:“入楚一年多,几乎没有打一场硬仗,我军士气正盛,强攻最直接了当。”

鄣邯说道:“将四百艘战船的八百抛石机搬上岸,对着城门轰一天,轰不破城门,也可以轰条坡出来,骑兵可以跨马入城!”

黑山不表态,问左边的蒙恬道:“蒙将军意下如何?”

蒙恬说道:“自古用兵,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我建议和攻邯郸一样,打攻心战!”

黑山又问王贲,王贲答道:“我赞同蒙将军,攻心为上!”

黑山笑着说道:“众将的计策都不错,我综合一下大家的方法,想到一妙计,先试试,不成再用你们的计策。”

众将听了黑山的话,纷纷表示,愿闻其详。

黑山笑道:“立刻征召五万会喝楚歌的楚人,本将军要用楚歌来崔垮四十万楚军的最后一丝斗志!”

众人听了,都惘然!自古以来,谁懂得歌声能灭百万雄师。

众人又议论起来,正热闹,突然门外传来军吏喊声:“咸阳送来八百里加急!”一名军吏竟直入内,将一封信交给黑山。

黑山拆开一看,正是丞相府的文书,上云:“秦王率众臣经三川沿驰道入陶郡,再南下到郢寿,望早做接驾准备。”

黑山看完,下令道:“王贲、蒙恬留下,木匠、史胖子门外侯命,其他人各自归营。”

待众人退出,黑山将信递给二人看。两人看了,都面面相觑。王贲说道:“王上真是急性子,郢城未克,就急吼吼的要亲自来接收了!”

黑山叹了口气说道:“楚地人心未稳,秦王安全事大。王将军手下,关中子弟最可靠,望抽调五万关中子弟兵,沿郢寿至陶城警戒,确保王上万无一失。”

“请黑山将军放心,少了王上一根汗毛,拿王贲项上人头问罪!”王贲答应道。

“请王将军先去准备!”黑山说道。

“诺!”王贲施礼而去。

黑山立刻唤木匠、史胖子入内,这文书给他们看了。两人看了,说道:“该如何准备,请上将军下令。”

黑山对蒙恬等三人说道:“秦王去年刚从三川入陶城,这次八成会暗中车车简从走南郡经陈郡乘船沿江而下到郢寿。请蒙将军抽出百艘战船沿江日夜巡逻,无论对错,就当不知道。木匠带两万山地军,沿长江两岸暗中警戒。记住,千万保密,万万不让其他人知道这事。更不能让王上知道,本将军猜中他的路线,否则将来对我不利!”

“诺!”人应道,各自去准备。

“史胖子,你亲自带人把楚王别宫仔细检查一下,收拾干净,准备接王驾。切记,不可走漏消息。”黑山命令道。

“诺!请帅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死胖子答道。

黑山猜测,以秦王的性格,绝不会浪费时间走去年刚巡视完的路线。九成会暗中巡视新征服的地方,顺道体验水轮车战船的飞速。他如果知道了这点心思也被黑山猜到,绝对很不安。黑山可不想象三国时的杨修,寃死在曹操的猜忌里。

半个月后,五万楚人征召到军营。萧何前来请示,让他们唱什么歌时。黑山暗想,这个时代,屈原的诗歌在楚国十分流行,流行到随便拉一个人都会唱几句。把五万人分别安排到四个城门外,今他们同时唱楚歌,特别是屈原的诗词。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数万大的大合唱这首屈原的《九歌,国殇》是何等雄壮。歌声阵阵如大江的波浪,绵绵不绝地飘向郢寿城。郢寿城内立刻安静了下来,行人停下脚步,吃饭的人放下筷子,吵架的人

也停止争吵,都在静静的聆听这首让无数楚人感动的歌。

项燕、熊启和楚王三人正在议事,听到了飘进宫中的歌声,都不由自主地走出宫门,一开始以为是楚军在唱歌激励士气。当城门吏来报告,歌声来自城外的秦军时,项燕一惊,暗叫不好。楚王听了,双眼一黑,一口血喷了出来,直挺挺的摔倒在地……

秦王轻舟简从,一身常人打扮。刚下船就听到远处传来楚歌。秦国后宫,楚女最多,秦王经常听到楚歌,但是这么多人合唱还是第一次听到。好奇地问岸边的士兵:“这歌声哪里来的?”

士兵答道:“这是大秦士兵们唱给城里的楚军听的。每天听歌逃出城投降的楚军不计其数!上将军说了,这个计策叫四面楚歌。”

秦王大喜,立刻骑上快马,向黑山的幕府疾弛而来。

黑山正和众将讨论处理降兵,军吏来报:“禀上将军,秦王正向幕府疾驰而来。”

黑山一听,吓一跳,这次秦王来得也太快了。急忙对大家说道:“众将军随我出迎,聚将鼓。

众人刚到辕门外列好队,随着聚将鼓响起,歌声刚刚停止,秦王带着赵高和王离,后面仅跟着数十护卫马队就到了。众人齐齐参拜,同声高呼道:“秦王万年!大秦万年!”

秦王不等马停稳,就翻身下马,哈哈大笑道:“大秦勇士们,寡人看你们来了!秦军万年!”

秦王此时一身白色棉衣,头系丝巾。高大槐梧,正当壮年。虽常人打扮,却气度非凡。一声呼喊,众将士立刻士气十足,齐声欢呼:“大秦万年、秦王万年、秦军万年!”

众人众星捧月般把秦王迎进幕府,赵高小声时黑山说道:“王上一路舟马劳顿,已经几天没有好好吃过一顿热饭了!”

黑山听了,急忙对军令司马命令道:“速去准备军宴!”

“不用那么麻烦了,去伙夫营弄几份普通士达的战饭来,热的就行。寡人要看看士兵们的伙食。”秦王说道。

“诺!”军吏应声道,转身而去。赵高立刻跟了上去。

一会儿,伙夫营给众人各送来一份战饭,每人一大碗菜饭,上面洒了些葱花油,外加一大碗玉米炖猪骨汤。热气腾腾,冒着香气。秦王胃口大开,猛咥起来,也许是真饿了!如风卷残云,一下子吃得干干净净。大呼道:“真过瘾!”

众将军都笑了,顿时觉得秦王亲切了许多。

黑山向秦王禀告道:“黑冰台传来消息,楚王、项燕、熊启还在城内。现在郢寿被我军围将水泄不通。在四面楚歌的攻势下,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逃出城来投降。楚国灭亡,指日可待。”

秦王接过赵高递来的茶水,漱了漱口,说道:“前有王贲水攻灭魏,现有黑山楚歌亡楚。大秦之幸,天下百姓之幸也。令使者进城,只要楚王献出嬴启一人,寡人准其投降,迁居咸阳,寡人仍以王侯待之。否则城破之日,玉石具焚!”提到嬴启,秦王对这个叛徒恨得咬牙切齿。

战国时代,敌我两军使来往十分正常。黑山立刻派出使者入城传达秦王的意思。

使者进了城,见街上人流虽少,但秩序井然,心中暗暗佩服项燕之能。在王宫内,使者见到楚王、项燕、嬴启三人,立刻将秦王的意思向楚王传达一遍。

楚王听了,大怒,说道:“昌平君不仅是大秦昭襄王的外孙,秦王的长辈,也大楚考烈王长子,本王的王叔,有大功于秦楚。楚国君臣决定一同与大楚共存亡,我们君臣三人都在这里,要首级,让嬴政小表弟尽管来拿。”

自宣太后以来,秦楚联姻频繁。两国王室早成姑表亲了。使者回来后,据实禀奏,本以为秦王会怒发冲冠,没有想到,秦王说道:“熊负刍有报负和野心,熊启、项燕有才华、经验。这三人真是楚国的黄金组合。若不早除掉他们,十年八年后,定为大患。黑山,准备攻城。寡人不是燕昭王,没有那个耐心慢慢磨!”百年前,乐毅攻齐,燕昭王为得到齐人的心,剩下即墨、莒二城五年未下。

秦王只给黑山十五天时间。

东门外的楚王别宫,修得富丽堂皇,是楚哀王所建,刚修好,还没有入住,哀王便丢了性命。负刍即位后,整日忙于政务,一天都没有住过。现在却成了秦王的行宫。

黑山特地安排长公子扶苏到行宫值勤。一年来,扶苏每天和士兵们一起训练,变得又黑又壮,人也高了一大截,还通过锐士考核。当黑山带着扶苏,拜见秦王时,秦王见扶苏完全变了样,一身士卒打扮,没有了稚气,多了几分男子汉的气概,十分高兴。拍了扶苏的肩膀,慈祥地说道:“好!高了一截,比父王还高了。又黑又壮,这才是大秦的汉子,寡人的长子该有的样子!”

黑山见秦王父子久别重逢,便自己告辞回到幕府,击鼓升帐。

一会儿,众将都来齐了。黑山对众人说道:“秦王只给我十五天时间攻城,时间紧迫。本将命令,鄣邯负责将三百抛石车集中在东门外。多少人你可以随便调用,我只给你五天的时间。”

“诺!末将保证按时完成任务!”鄣邯应道。

“其余将军立刻回去准备,整修攻城器械,我们有硬仗要打了!到时候,谁拖后腿,一律军法从事!”黑山面色严肃地命令道。

“诺!”众人异口同声地应道。

五天后,三百架投石车组成一个巨大的军阵,齐齐对准东门,非常壮观。投石车四周,又布署五千弓弩手、一万重骑兵、两万重步兵护卫。

一切准备就绪,黑山立刻下令:“所有投石车,全部对准青龙门(东门)给我日夜不停轰,没有命令不许停。”

顿时,石块如下雨一般,砸在东门上,一会儿,门上的望楼立刻稀巴烂。石块依旧不停地砸向城门墙上,再慢慢地掉落城墙根下。

墙根下的石块越堆越高,一天不到,墙根的石块已经堆起两丈高了。这个时候,傻子也明白,秦军是要用石块堆个斜坡直到城墙上。这样,步兵就可以转松地攻上城墙。

整整四天四夜,石块不仅填满了东门外的护城河,还垒城一段十余丈宽,直达城墙的大斜坡。众将军十分兴奋,纷纷请命率先登城。

黑山望着众人,思考一会儿,命令道:“李言,你率先登城,攻上城墙后,顺城墙向南门攻杀。史胖子,带两万重步兵紧跟李言后面,尽快夺取东门。王贲率本部在南门外准备,待南门大乱,立刻猛攻南门,大军从南门入城。入城后,先占领各个城门。其他人,但见面前的城头杀声起,立刻攻城。攻下各个城门,再追杀城内楚军。没有命令,不得进攻王宫。”

“诺!”众将领高声应道。

“进城前,要强调每个士兵都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绝对不许杀害放下武器的楚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