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大臣在朝堂上忽然发难,有些突然。
尤其是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的互怼,十分不正常。
朱由楥开始还打算看会他们吵架,但是越想越不对劲,便用刚才的方式,结束了有些混乱的局面。
他走出紫光阁,稍微理下思路之后,决定找人去查查。
稍不留神,没准陷进有些人的陷阱当中。
个顶个的,都是个人物啊。
一不留神就要给皇帝下陷阱,好在自己机智,发现他们不对劲。
……
方正化来的很快,君臣见礼之后,朱由楥将不相干的赶出去,暖阁内只剩下他们和王承恩三人。
对于王承恩的忠心,那是不用怀疑。
毕竟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上,他可是和皇帝一起死的铁主仆。
“老方,你给朕仔细查查,从朕离开紫光阁,到他们回家之后,只要是能查到的细节,一个也不许给朕错过!
对了,尤其是何如宠和毕自严!”
“奴婢遵旨!”
皇帝派活,他当然乐意的很。
方正化总算是找到个正经的密探差事,近几日调查有关上次下毒的事件,查的脑门都快秃了,依旧没有什么线索。
比起来查他们,跟踪调查大臣的事情,简单多了!
反正方正化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建立起自己眼线。
有些是之前东厂和锦衣卫埋下去的,有些是刚刚收买组织。
家大业大的那些人,或许有些体己人。
可是想要保证不泄漏消息,那绝对没可能。
离宫的路上,毕自严有意识的和何如宠保持着距离。
不过么,也不是毫无交流,至少在眼神上,还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皇宫就像个四处漏风的破口袋。
每当有风吹草动,口袋就哗哗的,闹得天下人皆知。
全面和林丹汗做生意的事情,当晚,便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不仅仅是帝国高层官员讨论,就是在隐秘的角落,一样是核心议题。
京城,城东一处宅院。
表面看上去不显山不漏水,实则,别有洞天。
此时,大厅里人头攒动,神色却不见高兴,多是忧心忡忡。
其中尤以礼部侍郎钱谦益活动的最为频繁。
说起来,他是东林党的骨干分子,又是文名在外。
同时,和上司何如宠的关系极好,在东林党甚至于江南士大夫当中,十分有名望。
而围在他身边转悠的,正是赋闲状态的阮大铖还有在苦苦寻找机会的马士英。
不过么,此时钱谦益的心思,全在身旁的吴宗达身上。
虽然大家都是侍郎,人家吴宗达是吏部侍郎,他不过是礼部。
音虽然相同,但是真正的实力确实差距甚大。
桌子上,酒满菜齐,侍女们仍然穿花蝴蝶一样来回支应着。
宾客们依旧在交头接耳,谁也没有吃喝的心情。
“吴大人,你说,这事情,咱们不能坐视不管吧。”
钱谦益看着默不作声的吴宗达,在一旁煽风点火。
作为礼部侍郎,何如宠的下属,他自然要站队在自己上司那一方。
而对面,可是户部尚书,想要跟他对垒,那必须要有吏部这样的重量级选手才行。
吴宗达摇摇头,“钱大人,我知道你的打算,可是现在,想要争取上峰,就该你家大人去和他老人家直接说道。我从中传话,好说不好听啊!”
吴宗达虽然也是东林党人,但是他属于外围的选手。
比起来钱谦益和左光斗那样的核心份子,差了不少。
他和钱龙锡的态度差不多,虽然多多少少和东林党沾着边,却并非是要时时刻刻给东林党争取利益。
与死硬分子比起来,稍有不同。
钱谦益端起来酒,递到吴宗达手中,“吴大人,我也不是说,非要你去你家大人面前劝解,若是他老人家问起来,你稍微带一带风向,就是最好的。”
说是那样说,但是要表明态度之后,怎么可能往下走?
吴宗达明白,自家尚书王永光,是个廉洁勤政,忠厚正直的主。
自己要是表现的过于明显,他必然会有所提防。
那样一来,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而且,王尚书历来不参与党争,若是让他知道,自己参与到东林党的事务当中。
未来,可以想象……
并且,最为重要的一点。
当年崇祯上台,魏忠贤倒台之后,东林党一家独大。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是否会和先帝一样支持东林党?
尚未可知,今天吴宗达前来,其实也是逼不得已,但是在站队的问题上,他并不打算表露心迹。
但是么,有的时候,你不去就山,山却来就你。
吴宗达摆明不想说相关的事情,却抵挡不住,其他人咄咄逼人的架势。
尤其是阮大铖和马士英那两个恬不知耻之辈,简直了……
吴宗达不明白,钱谦益是如何忍受他两个?
马士英名声相对好一点点,但也是寡廉鲜耻。
阮大铖更不必说了,本来是东林党中人,但是在东林党内部斗争当中,他攀附左斗光的计划失败,最后没有机会上位。
在魏忠贤权力膨胀之后,作为曾经的东林党实力派走狗,阮大铖竟然公开投靠魏忠贤,得以升官,可是风光了一阵。
但是,好景不长,崇祯即位,魏忠贤失势,心虚的阮大铖,只能夹着尾巴作人。
就是这样,最后还是被喷的辞官回家。
就算是脸皮厚的如他,也受不了四下射来的目光。
后来,等着风头过去一阵,阮大铖在马士英的撺掇下,又有了心思,便再度巴结起来东林党人。
这不是,为了得到机会,他现在整日在钱谦益周围转悠。
此时,阮大铖正在出着主意。
“钱大人,这次皇帝胆子也太大了。这天下,虽然是老朱家的天下,但是它更是士大夫的天下!
如今,我东林党人作为朝廷的柱石,必然要为朝廷的稳定做出表率。皇帝不顾外患,竟然要和蒙古鞑子开放贸易。那数百年来死去的大臣,该如何交代?若是祖宗有灵,只怕会狠狠的教训皇帝!”
马士英接过话头,“何大人在宫内和皇帝据理力争,消息传出去,必定会得到天下士林的响应,就算是他们与户部尚书支持,又能怎样?在士林的讨伐之下,就算是户部尚书,也必须辞官,向天下士林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