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的气氛紧张至极。
空气里,只留下火盆燃烧的噼啪声。
平日里根本就听不见,今天却能清晰地传到耳朵当中。
以前,朱由楥以为,在大明,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威。
毕竟在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那可是想咔嚓谁就咔嚓谁。
谁要是敢反抗,分分钟诛灭九族、剥皮萱草。
可是,随着朱老四篡位。
皇帝的身份开始被士大夫所抵制,自那时起,皇权虽然高度集中,但是权威再难比肩太祖。
而后来,内阁日趋完善,皇帝又有各种各样的爱好。
皇帝的权威愈发下滑,在中后期的时候,文官抵死相抗,竟然隐隐有了宋代的劲头。
当然,再也不可能达到,包黑子当面喷赵祯的地步。
御史的嘴上功夫,朱由楥了解。
他们是靠着一张嘴,便能将人逼死的存在。
要是与他纠缠下去的话,说不定还真占不了便宜。
钱龙锡站队御史,韩熿和李标不开口。
分明是大臣们都对自己的行为有些看法。
等等!
忽然,朱由楥脑海中闪过一道光。
老子是皇帝,凭什么要给你自证清白。
原路怼回去就是!
“何爱卿,朕倒是想问问你,你为何咬定,朕要当木匠呢?
你的证据又在何处?
若是没有的话,怎么,要诬陷天子?”
不就是扣帽子么?
朱由楥在后世见证过各种各样的撕笔,见证过各种各样的杠精。
何崇俊虽然口才了得,但是在自己面前,还是差了四百年的见识!
想要在嘴上占便宜?
做梦去吧!
“这……微臣是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
何崇俊想起自己的根本,似乎抓到工具。
风闻奏事,可是御史的特权。
给出来理由?
不存在的!
但是,朱由楥冷笑一声,“怎么,风闻奏事,是让你拆天子的台,然后是不是还要挑动黄河一只眼?”
啊!!!
何崇俊吓尿了!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那是刘福通红巾军反元时候的口号。
言外之意,皇帝是在怀疑他要造反。
还有什么比造反的名义,更加要命的帽子呢?
噗通!
何崇俊直挺挺的跪在地上。
虽然他想好各种对策,也曾经与其它人做过推演和对话准备。
但是从未想到,皇帝要说他造反。
那不是将人往死里逼么!
朱由楥见效,马上乘胜追击,厉声喝道,“说,是谁在指示你这样做,是不是有人要里应外合!”
反正罪名拿出来,必须往大了整!
嘭!
何崇俊吓得栽倒在地上,直接昏死过去。
末了,还在喊着,“臣,不敢……”
就这?
也太不禁杠了……
放在后世的话,他哪里能当合格的杠精?
只怕和人家键盘侠对喷几句,气的自己着急上火。
要么气死,要么气的扎马桶里撑死。
朱由楥见状,挥挥手,“抬下去。”
取胜的太容易啊!
王承恩招呼着几个太监,将何崇俊抬走。
其他人,原本分工明确,打掩护的打掩护,旁敲侧击的旁敲侧击。
再有个帮腔的,简直不要再完美。
但是在皇帝不讲武德的打法面前,他们那点策略,都成了渣渣……
很好,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朱由楥走下台阶,站在群臣面前。
整个过程当中,他一句话都没有说。
韩熿和李标还好。
钱龙锡早就汗如雨下。
已经在内心骂了一千遍何崇俊是个废物。
还说要什么大干一票,看看,可倒好,什么都还没干呢,就被皇帝给吓得昏死过去。
能成什么大事?
而且,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要是那家伙醒来,被锦衣卫言行逼供,胡说八道的话,只怕自己的小命都不保!
娘的,皇帝怎么能联想到造反呢?
更要命的是,在洛阳,真有个福王世子在蠢蠢欲动。
老天无眼啊!
真不应该和那厮商量的……
朱由楥心里清楚,并不是真的有人要造反。
他们肯定是要借着匠人的事情,搞点什么。
毕竟之前自己压着他们打,现在,文官们肯定要找机会,扳回一城。
无论如何,机会是不能给他们。
但是……
他也看出来了,召集工匠干活的事情,确实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或者,可以透露部分风声。
“朕知道,你们都在怀疑,朕往宫里召集工匠,是在干什么。难道是要做木匠手艺,那当然不是。
不过么,朕确实要做一些事情。”
怎么,还真是做事情?
刚才神游物外的大臣们,再次抬起头。
皇帝这是要承认啊!
看来,可以继续争一波?
但是,朱由楥并没有给他们机会。
“朕尚在潜邸之时,曾经听闻一件事情。
当时,府上有位能人,告诉朕赚钱的买卖。你们也都知道,那个皇亲国戚家里没点产业。
说实话,朕当时也动了心,趁着还没娶妻,赚个私房钱,偷偷的藏起来。将来有了家世,还能偷偷干点别的。”
说到这里,他故意的顿顿。
果然,众人跟着扑哧的笑着。
看来,皇帝和凡人也是一样,在尚未登基的时候,也是喜欢藏点私房钱之类。
这才对嘛,皇帝也食人间烟火。
一番话,让有些沉重的气氛稍稍缓解。
“可惜啊,朕还没有机会施行,就被迫继承这大明江山。
好教诸位清楚,我大明国库并不丰裕。而当时那件事情,如果能做大,将带来不菲的收入。
过去朕是想着为自己,现在看来,应该为国家做些事情。所以,朕决定,将那件事情付诸实践,所以,有什么问题?”
这……
原来,皇帝是想着要赚钱。
有些大臣听完,觉得十分不妥,当即就想站出来。
可脚刚刚出去,便又缩回去。
要是……
皇帝让自己想办法给国家赚钱的话,该怎么办?
内阁次辅,大学士李标闻言,出列道,“既如此,还请陛下示下,那是何种买卖?是国家大事,还是要在朝会上商议一二。”
嗯?
朱由楥愣住……
他没想到,还会来这一出。
但是,李标说的很有道理。
既然要动用国库的事情,哪怕是强制下旨,也要让大臣们知道,那是什么。
但……
朱由楥并不想那么快,就暴露项目信息。
若是被有心人知晓,多少会增加执行难度。
可……
大臣们揪着不放。
“陛下,您不是找的托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