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幸存者 > 第二零八章 近乡

抗日之幸存者 第二零八章 近乡

作者:揽嫦娥射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4:51 来源:笔趣阁

(……和南京保卫战前增补到军队的补充部队相比,那之后的新兵更让人感到无奈;他们大多数人不认得字,听不懂战术,甚至连武器的基本了解都足;但我们在八年里就是一直让这样的“军人”挡在老百姓前边……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河上终于完全静下来了,几乎整队船队被烧光了,几艘船被在最后关头驶到了岸边,没被烧尽的粮食被抢救到了岸上乱七八糟地堆起来。被烟熏黑被钩破的麻袋破破烂烂地露出里头烧得有些焦黄的白米,顺着河道吹来的风隐隐约约有一股炒米的香味。

差不多一个小队的鬼子一个个满脸惶急,不住地打骂那些中国百姓,有的鬼子几乎要用刺刀去戳他们,但被指挥官喝止了。鬼子把他们在岸上打死的三个用火箭偷袭运粮船的游击队员尸体抬到了岸边,示威似的让士兵们用刺刀把尸体戳得血肉模糊,割开了腹腔让内脏流了一地,然后他们才让那些被吓呆的百姓背上剩下的粮食一起沿着河道向下游走去……

曹小民他们在对岸看着这一切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特别是当两个鬼子把一具尸体的腹部剖开后用刺刀把人挑起来那一刻,腹腔中花花红红的东西“哗啦”一声涌出来的时候,修女马上吐了出来。虽然大家和鬼子相隔还是挺远的,但其他人还是被吓了一跳。

就这样看着鬼子在那施暴、在那残害那些为国捐躯的弟兄们的尸体,但是大家却不能有任何动作,甚至曹小民阻止了趴在地上的张秋山和士官瞄准敌人——万一有个控制不住,那就麻烦了;这种情况下不能打,只能忍。

怎样才能过河呢?曹小民他们可是身无长物,大家身上的伤也让他们根本不敢轻易去跋涉那道冰冷的河水。但这时,对岸却忽然来了几个人……

“啊~~”那一声响彻天际的惨叫发自对岸,曹小民听过类似的叫声:“刀子”在知道秃瓢团长壮烈战死的时候就这样叫过,还有在南京的血战中,目睹最亲密的弟兄惨死很多人都这样叫过。对面那群人围在被鬼子用刺刀挑得破破烂烂的尸体旁悲声痛哭……

“报告司令,‘鱼叉子’他们回来了,烧了鬼子运粮船,折了三个弟兄……他们带了几个人回来,还有两个洋人呢……”通讯兵几乎是飞跑进来报告的,司令员一听连忙迎出去……

司令员一见来人,忽然整个定在原地,一霎那眼眶就开始泛红……那是谁啊在苏州城里因为弟兄们的惨败几乎发疯了,他回过神来第一样想到的就是去毁掉毒气;他在千辛万苦的逃亡中依然不离不弃保护着那一群被欺辱摧残过的妇女……他带领着大家一路穿过被鬼子残杀布满一地恐怖的死亡之路,他带领大家在南京打出了中**人最顽强的一战,他保护了千千万万的百姓免于屠杀……最后分手的时候,他没有上船而是钻进了一个棺材里,尽管他自己也是重伤在身

那是曹小民司令员失声叫了起来:“曹长官……他好吗?……”司令员忽然把语调从称呼变成了询问。

同样几乎没忍住眼泪,曹小民咽喉也被哽住了,但是他马上在那一声“曹长官”后边的“他好吗”三个字当中领略到了现实的残酷、战争的危险:老兄弟竟然在一下子失控之后马上恢复了理智,他不敢和自己相认,他怕自己暴露。这说明了现在这一处地方依然是在很危险的区域之内,可能还是在鬼子的包围之中。

接曹小民过河的那些游击队员竟然是谢忠的手下

“来,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兄弟,打过淞沪会战,也姓曹,长得和我的老长官曹小民特别像,是曹长官的近卫……”谢忠马上让他的游击队员们聚过来。

“……我叫,曹河泾,是个孤儿,养父母把我从曹河泾捡回去,就起了这个名字;后来算命的给我改了一下,叫曹何良;那意思就是曹参、萧何、张良……”不知不觉间,曹小民已经从那个在原来时空老老实实的草民变成了现在这样和谢忠他们一样开口就是一大篇随口而出的谎话却能让人信以为真的老江湖了

很快,大家都知道他是曹小民的结拜弟弟,是曹小民的近卫,还曾经冒充过曹小民去完成一些特殊任务。现在,因为曹长官失落在敌后,他故意带着几个手下包括绑架了两个外国人在敌后转悠,让鬼子以为发现曹小民的踪迹……真是个大智大勇、义薄云天的好汉子啊几乎所有游击队员都在第一时间接受了这个司令员的老弟兄。

谢忠他们一路从南京渡江后因为在江上遇到了刘峻峰,成了最轻松安全到达后方的一群。因为他们的英雄事迹,谢忠被韩德勤亲自接见并且奖赏了不少东西,一群救回来的弟兄更是受到重用,大多数人现在都在八十九军里作为教官,帮助韩德勤整训最精英的部队。

因为和“酒鬼”他们一样放心不下,谢忠总是要求能够重返游击区接应可能失陷在那的曹小民,最后他被任命为仪征这一带的游击总队司令员刚刚到任三天

“曹哥,今晚弟兄们要好好聚一聚了,前几天我就联络上了一队老弟兄,今晚大家碰头……”谢忠道:“你猜不到是谁吧?也是在南京杀出来的老弟兄,‘酒鬼’和‘老臭虫’……”

很快,两兄弟就把目前的情况互相交代得差不多了。

那些游击队员们并不像想像中那些在敌后出没的英雄一样机灵而英勇,实际上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在河上讨生活的刚刚才拿起枪的百姓,他们很淳朴地、觉得很稀奇地围在周围看着曹小民和谢忠说话。特别是曹小民用英语和修女交谈,告诉她自己要暂时隐瞒身份时这些游击队员都乐呵呵地嘴里叽叽咕咕学着曹小民讲英语,但讲出来的其实连爪哇语都不是。

淳朴的人笑点低、心胸也开阔,他们知道这一趟救了司令员的老弟兄回来都很开心,很快就把在河边上牺牲了三个弟兄的悲哀忘却了,大家更多的是在讨论着晚上吃什么——晚上还有另一支游击队的队长要过来,当然要好好招待一番。

在众人热热闹闹去准备的时候,曹小民带过来的人却都已经倒头大睡了——已经有两天他们就没真正踏踏实实睡过一觉

“长官,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他们的战斗力,这回在苏北这样一搞,等淮河那边打完了,不用问鬼子都要对苏北大扫荡啊;但是他们到现在连枪都打不好……”谢忠忧心忡忡地道:“我前天考核了他们一下,这一支部队上百人,连准星都不会用……他们有的人竟然认为只要在准星当中看到目标就能打中,什么…一线,距离抛物线都听不明白。对了,他们基本都不识字……”

在上海和南京曹小民一向接触到的新兵大多数都是在后方面对日本的侵略感到义愤填膺愤然投笔从戎的学子,那些人文化高理解力高,很容易就能教好他们的作战基本要领和武器运用基础;但现在在曹小民面前的是一群看起来很淳朴但也很愚昧的乡民。他们只能听明白最简单的讲解,讲解时不能带一点专业术语,否则他们连你在讲什么都不知道

训练他们不能像曹小民训练原来的部队一样,靠讲解就能成功,对他们甚至要手把手教。这不光让谢忠头疼,他本来就不是真正军事水平多高的军官;就算是曹小民本身有过不少训练新兵的经验也觉得无从下手。但是很迫在眉睫,如果不能在三个月内把这些百姓游击队训练成军人的话,他们将很难在淮河的大会战之后抵抗日军。

在晚上到来的“酒鬼”和“老臭虫”与曹小民见面后也很认同这种观点。他们下属的水警部队人员军事水平要高些,但是也同样不足于应付大战,于是刚见面的老弟兄便在一起研究方案。基础只能手把手教,由“老臭虫”主负责;战术训练则干脆用实战,应韩德勤的要求为配合淮河战役发起大型游击战锻炼队伍,必须要给苏北游击队设计一场有份量的战斗。

大规模作战就意味着可能会有更多的牺牲,而这些还不习惯看到身边弟兄们成片片倒下的老百姓心理上是否能够承受得起还是未知之数。不过也只能这样做了,连邵家血战中都有那么多连枪都没学会开的百姓敢于抱着手榴弹和鬼子同归于尽,没理由这些游击队员就不行。

终于他们决定了,就在一条非常繁忙的铁路上做手脚,激怒鬼子然后主动布置和鬼子来上一仗。当然,在这一切开始之前他们还是得进行一些战斗基础训练;为了准备这场“大战”大家决定先把部队集结到后方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训,而继续在敌后进行破袭的重任就全部交给了“酒鬼”带领,大家第二天就向后方转移。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曹小民就成了苏北人,但是对于苏北的一切他又都感到那么的陌生。现在,他要回家了,这个家会给他什么感觉呢?居然曹小民有了一种近乡情怯的味道,因为这次军训的地点竟是老渠乡

(作者:真的写不动啊,喝多之后头疼欲裂,撑着写到半夜,算是赶出了三千字垫场……最近这几天酒局连着酒局,没办法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