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幸存者 > 第一九九章 卑微

抗日之幸存者 第一九九章 卑微

作者:揽嫦娥射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4:51 来源:笔趣阁

……很多人都知道在抗战中**的官兵打得很苦,很多的部队都成建制地牺牲了,但这些被记载下来的人们其实还不是最惨最苦的;在各地的保安团中,有很多人也同样殉国了,但他们的壮烈甚至完全不为人知……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王涵生把他收到的情报和现状介绍了一遍:谢留申科受了伤,但得到了较好的医治,因为日本人还在一直争取和苏联的关系;现在谢留申科在医院里被监护着但很松散——日本人根本不担心有人来救他。他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而且还是个白人,试问他就算是完好无缺的一个人又怎样混在中国人当中逃离他们的追逃呢?

“……还有,关于挂横幅的事情也不难,我可以直接让组织里的人做,几乎想挂在哪里都行……”王涵生手下有人,有的就安插在维持会和警察局,要在南京的街头挂起那样一个横幅确实不算很难。

“我想过怎样脱身了,也想到了……还有就是救他,这需要一些特殊人物的帮忙,你和那些神父熟悉吗?”曹小民没等王涵生回答便以命令的口吻道:“接下来,把机场那边的情况搞清楚,在地面上我不可能带着他躲过鬼子的追缉,但是在天上……对了,那个老毛子还能开飞机吗?”

曹小民看到王涵生目瞪口呆看着自己。

神父?飞机?……这个家伙又在想什么胆大包天的计划?……

这一段时间,南京的日军调动很是频繁,除了因为淮河一线的战斗,也因为东京大本营要对整个中国派遣军作出调整。原来的上海派遣军要撤销了,改成华中派遣军,而各司令也将回国述职,机场的飞机调动很是繁忙。每天来往于上海甚至日本本土的日军要人都很多,各个机场都几乎在满负荷地运作着,王涵生真不知道曹小民说的是哪个机场。此时南京有三个陆地机场和两个水上飞机场。

王涵生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总是要到各个机场去迎接一些先期到达的下一任司令官的先遣人员,他对各个于机场的情况还这是很熟悉,他自己的车子就有随时进出所有机场的通行证。但是曹小民的想法还是让他大吃一惊,这样做会危及到自己吗?王涵生很是犹豫,特别是经过刚才的一些双方思想上的冲突后,他对曹小民的那种崇拜和好感减弱了许多。

既然这样,那就报告上去等待上头的同意吧……王涵生心里想着,因为他现在的特殊身份可以弄到很多有价值的鬼子情报,他已经是情报部门特别保护的一个重要谍报人员了。既然要他出手,当然要的征得上头的同意,王涵生有些当撒手掌柜的感觉了——他还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称职特工。

看不见的战场上暗流汹涌,在明着的战场上却已经血肉横飞……

二十公里,整整二十公里的战线上翻江搅海,血水红透了淮河两岸

没有人会考虑即将来临的淮河春汛,**各部几乎把淮河大堤的背面泥土刨空了,因为这样大堤就会成为最好的战壕,抵御得了鬼子的机关炮

鬼子的机关炮是让**最无奈的火力威胁,隔着河道,几乎能横扫河堤上的一切机枪阵地。每一次机关炮扫过**的阵地,强大的溅射能力总会让一些士兵不得不包着眼睛抓着绳子哀号着由卫生兵领着走下火线。如果直接命中,那些有着护盾的马克沁也无法抵挡,一旦被机关炮逮住,机枪组就会被打得落花流水,死伤一地。

“呜昂~”天空中鬼子的战机成群地开始俯冲,地上的人虽然已经有了经验会在锯齿状的战壕里紧靠着飞机冲来的一方躲避,但是被飞机威胁着的人们却被长官冒死从掩体里踢打着:“顶上去开火啊孙子们别他**怕死……这是咱们的家……”

一个指挥官话还没讲完就倒在了血泊当中,身上航空机枪的巨大枪眼泉水般向外冒着带着泡沫的鲜血。躲着机枪的士兵见到长官死了,有的人激动地翻身趴到战壕上去瞄准水里的鬼子;有的人在一刹那的恐慌中忘记了一切转身就逃,没跑上三十米就撞上了督战队迎面而来的子弹一个个带着惊愕的表情倒下……

今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鬼子就开始进攻了,谁都不知道他们怎么一夜间变出了那么多的木排,而且这些木排看上去还相当结实,用的木料很好。为了这次渡河,鬼子连夜把几乎所有的机关炮和迫击炮调了上来,他们不去打击那些有强军把守的渡口而是瞄准那些由穿着黑衣服的安徽保安团部队把守的可以充当登陆场的其他缓平河岸强渡

本来,按照民国的法例,这些保安团应该穿着和军队一样的服装。但是有些地方太穷一直没有置办军服,有的地方则由于地方土豪们的专横,他们把自己掌握的保安队按照自己的意思着装。现在这些被鬼子侦察机在天上一眼就看出不是正规军的部队就成了鬼子的主要打击突破对象。装备上本来就比较差,战术训练和体能也不如正规军,这些保安团唯一支撑他们作战的精神支柱就是保家卫国四个字安徽保安团的名声在各种的网上搜索中几乎都与反动派二字挂钩,很多的战例都是和新四军的作战,但实际上安徽保安团却是抗战八年里和日军血拼最多的地方保安团,在很多安徽本地的县级文史中都大量记载着抗战殉国的人们,只是很奇怪相关的具体战役细节却几乎都被忽略掉了……

是啊这里是大家的家啊淮河南岸的屠杀大家都清楚,如果把鬼子放过了北岸,北岸也要成为人间地狱啊保安团的士兵展示出了非常顽强的战意,好几次在鬼子冲到河滩的时候会派出敢死队浑身挂上手榴弹冲上去和鬼子同归于尽

因为对面的鬼子渡江队伍又一次逼近了,如果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杀伤,鬼子真的占领到一处抢滩阵地那后果就严重了……身穿着黑衣服和桂军一样戴着草帽的安徽保安团士兵一个个又在长官们的踢打下冒死爬到战壕上开火;整条淮河前线,**五十一军和五十九军都占据着最好的地理位置去战斗,他们的火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为了增强防御力量白崇禧给他们直接调了一个炮兵***团过来。但现在这些被鬼子的空军威胁着火力和精锐军人被鬼子甩开了,都得不到充分发挥,他们只能通过机枪阵地侧射帮助身边的保安团弟兄们。

“哗啦”一声,一个木排撞上浅滩了,被撞得翻身跌下河水的鬼子顶着冰冷刺骨的河水连爬带滚地向岸上扑去,那些没掉下水的已经跳到岸上冲锋了。在他们面前是被河对岸掩护他们的重机枪和机关炮打得升起一道烟尘胸墙的堤岸,不时看到冒死顶出来开火的保安团士兵被机枪和机炮打得整个脑袋炸开掀飞……“哗啦”又是一条木排……冲到浅滩上的鬼子已经超过二十人了,这样的人数和火力足以对保安团的防线造成致命威胁

五六个保安团士兵躲在战壕后把头轻轻往上一抬瞟了一眼缩回去,就这么一个动作就有一个人被打死,一个人捂着眼睛惨叫……剩下地几个人从不同的方位隔着战壕用手指着一个方向,其他把身子躲在战壕后的士兵便拉弦投弹,一堆手榴弹便忽然在河堤后鸟群一样悠悠扬扬落向鬼子群……“轰隆”“轰隆”一连串的爆炸在河滩响起,炸起的硝烟泥浆把对岸的鬼子视线挡住了,就那么一刹那,在河堤后的一群敢死队冲出去了,二十多人,全部挂着手榴弹拿着大刀……

“杀啊”呐喊声中,一群为了家乡血战的江淮子弟红着眼扭曲着脸容对那些还趴在地上的鬼子猛扑……“啪啪啪……”一连串的枪声响起,跑在最前头的人倒下了,但是后边的人却已经超过了他们扑到鬼子跟前,一个个都是先一手拉掉手榴弹引线才挥刀冲上去的趴在地上老子砍你,敢站起来老子炸你……“轰隆”“轰隆”又是一轮爆炸,登了岸的鬼子全部在手榴弹和大砍刀下被杀了个精光留下一地碎尸……“噗噗噗……”子弹打进**的声音可以清晰传进堤岸后的同袍耳朵里,那些还来不及冲上去或者退回来,被爆炸冲击波震得在河滩上打着转的保安团敢死队剩下的人又被对岸的机枪全数***在滩涂上……

“二营顶上”随着一声令下,一百多个保安团士兵又从后方的交通壕里往前跑,去顶上已经几乎打光了人的一段防御工事。头顶上子弹和机关炮弹“嗖嗖”飞过,交通壕外还不时会有迫击炮弹落下,灼热的气浪夹杂着弹片和泥沙铺天盖地地罩过来;但是奔跑着的人们不管,他们只是往前冲,有人被炸倒了,没人去管,剩下的人还是直接往战壕里扑……

受了伤倒在途中的士兵往往要惨叫上好一阵子出发阵地上的弟兄才会有人过去帮他们,这些惨叫着被背回去抬回去的人们让在出发阵地上的待命顶上的弟兄心里一阵阵寒意升起……害怕,但是能不打吗?害怕,鬼子就不来了吗?不管多害怕,也不管死伤多惨重,后边的人都要上,只要前边的人打光了他们就一定要上,因为这是他们的家乡

战壕里、交通壕里都塞满了阵亡的保安团士兵,但是他们却无法被运下去,只能被抬到战壕壁上靠着,不时又被炮弹震倒和被跑动的弟兄碰倒跌在地上,然后继续被弹片和生前弟兄们的脚蹂躏……这些战场上最卑贱廉价的士兵,每一场血战后当将军们肩上胸前又增加了金星或者徽章的时候,当一支支血战余生的部队在受到嘉奖奖赏的时候,他们却几乎不被提及阵亡后他们的家属甚至无法得到足额的阵亡抚恤保安团的抚恤一般只发放到县一级的长官手中,很多是打六折的;至于有多少会到军属手中就全看县长的了,那时很多县长是兼着保安团长的。如果打赢了他们的功劳是最小的,如果战败了他们的牺牲甚至是完全被忽略的,这就是抗战中的地方保安团但是谁能知道在淮河战场上有这样最卑微、连杂牌军士兵的待遇都比不上的人们,超过三万人在为自己的家乡死战?那是很多年前了,在安徽的酒桌上偶然说起***,当地的一个离休老领导亲口说的,在淮河保卫战期间参战的保安团各种部队超过了三万人不算帮助运输或者其他后勤的,全是算在阵地战中坚守和在敌后炸铁路公路放火伏击等直接战斗部队

一处又一处的河滩被鬼子抢了上来,一处又一处的河滩上上演着相同的一幕:手榴弹袭击、敢死队冲锋……然后是一河滩的尸体从天不亮就开始的战斗,鬼子的渡河部队一拨又一拨几乎没停过,二十公里的河滩上总是隔一段就会有一堆尸体,河水中也总是忽然涌出一股股暗红……但是直到中午,整段战线没有一处能让鬼子站稳,只要他们上来了,总有数之不尽的人前赴后继地扑上去安徽保安团的战法不比川军的“国存我死”逊色吧,这可是实战重现,有回忆录记载的打法但即便这样去牺牲,在真实的历史上淮河防线还是由于准备不足兵力分布不合理存在多处防守盲点被鬼子轻易抢渡了;这样的战法这样的牺牲,能说这些先辈们窝囊吗?这就是当时的两军差距

原以为这次准备充分一定会取得突破的日军又一次不得不停止了进攻,他们的木排耗尽了

河中一个个浑身上下被淮河水浸透的鬼子兵收到撤军命令后,垂头丧气地回到南岸汇合其他部队后退,士气被挫的鬼子兵在稀落的**炮火中也不时会颤抖一下,缩着脑袋跌跌撞撞。很多抢上岸的人除了湿着身子还被滩涂上的烂泥涂了一身,泥鸭一般忍不住在北风中瑟瑟发抖,一切落在早上还踌躇满志的将领眼中显得格外凄凉。

“让士兵们找些恢复士气的事情做做”一个中佐军衔的鬼子军官指着远处的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挥了一挥手……

那是一群无家可归的人,昨晚他们还有但现在没了。

在昨晚鬼子忽然抢进了每一家民宅,把淮河边上的房子全部拆了他们一夜间把所有的木梁和大门全部加工成木排,然后在早上就对北岸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被在半夜赶出家门的百姓已经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了一整个晚上,他们不是看着自己遮风抵雨的屋子被拆掉,很多人是在刺刀的逼迫下自己动手然后他们还要给鬼子用自己屋子拆下来的木材加工成木排……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最穷苦的人,或者有一点点瘦田薄地、或者是给人当长工;他们舍不得那一点点财产或者是收了一点点钱留下来替雇主看家看田。但现在他们才发现原来面对鬼子的时候,一无所有并不代表就可以无所畏惧,鬼子兵们又端着刺刀过来了

“杀”“杀”伴随着那些被战败情绪激怒的鬼子一声声兽吼,一把把刺刀捅向那些无辜的百姓……后边的百姓开始转身不顾一切地逃,但是鬼子也在几个方向上一起围追了上去,没有人开枪,全是用刺刀在捅

倒在地上的人们不得一时便死去,很多人在挣扎,这些可怜的人们眼中渗满了痛苦,望向鬼子兵的眼神却没有仇恨,只有乞求和恐惧……

“豁豁豁……”刺刀捅进人体、抽出来的时候那种和骨骼摩擦“咯吱”声、还有鲜血忽然涌出的像风一样的声响;都通过眼睛在河对岸的**官兵耳边响起来。

一脸的惨然、一脸的不忍,但是没有一个人把眼神转向别处,所有在一线的官兵都在注目着这场屠杀。太远了,看不见流血,但是那一块地面很快就变成了红色……

没有人开骂,有的人开始抽泣,但是那些握枪握刀的手都抓得更紧了

对岸的鬼子身后忽然扬起了高高的尘土,一种沉厚的噪音传来,很快就看见那些慢吞吞的坦克在向河边开来然后散开。

下午的血战会更加难打,鬼子把坦克全部顶上来当平射炮用了;原来充当敢死队冲出河滩去战斗的士兵就九死一生,在鬼子再进一步加强火力后冲出去的人估计就不可能有生还的机会了。但是在战壕里的保安团官兵们依然一副漠然的样子,那些轮候到在下一趟当敢死队的官兵只是抓紧时间把揣在怀里的香烟和烈酒全部消灭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