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幸存者 > 第五七三章 汉奸(下)

抗日之幸存者 第五七三章 汉奸(下)

作者:揽嫦娥射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5:07 来源:笔趣阁

第五七三章 汉奸(下)

(……个人修养之高名不虚传,这就是我和汪精卫正式会晤的第一感觉,当时粤军的将领都觉得我太咄咄逼人,其实连我也这样认为;事后很多人说我是最担心出来和平结果的人,因为我怕丢了军权;呵呵,谁知道呢,两天前的一个夜晚我还打算辞掉军职去种田呢……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不管你私生活上如何冰清玉洁,不管你的动机是什么,只要你的最终结果做出来是让国人无法容忍的汉奸行为,那么你就是个汉奸!曹小民终于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和汪精卫的会晤。

汪精卫这趟前来可是阵容鼎盛: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周佛海、中央大学和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国民党中央法制专门委员会委员梅思平、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陶希圣、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高宗武等人。其中高宗武的出现让曹小民多少有些吃惊也同时觉得汪精卫的幼稚:高宗武在去年七月份私自到日本和日本进行秘密外交谈判拿回来了日本要求蒋介石下台、汪精卫上台的外交结果,他的私自行动让日本人认为国民**、内部分裂,把蒋介石气得停发了他的一切外交费用……这样一个人投靠到你手下,你说用就用,还给不给蒋介石一点面子!?

对于汪精卫身边的一群人,曹小民只是扫了一眼就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直奔汪精卫而去:“哈哈哈,汪院长不就是为了对付几个小日本吗?用得着出这么多饱学之士吗?交给我曹小民带几个山野村夫去就足够了!”

曹小民的狂、曹小民的粗鲁和他平时的为人大不相同,举手投足之间就把汪精卫身边的一群人气得脸都青了!

汪精卫竟然没动气:“曹将军战无不胜,乃是我中华民族抗战之中流砥柱,一身杀气果然无处不在啊……兵者乃凶器,这次汪某赴港,或力有不逮,但必尽寸心,但求能息兵戈,谋和平……”

在座的包括张发奎等粤系老大们见状一起鼓掌用热闹化解掉双方之间的那种格格不入。

曹小民见状也忽然堆起一脸笑容——要是再一味咄咄逼人,那就是不给张发奎等人面子了。

“汪先生曾被先总理评誉‘冰清先生’,烈侯向来是敬慕不已的……”笑容挂在脸上,非常温暖,但是却一直不变就像僵在那一样——这就是标准的皮笑肉不笑,曹小民用以表达的就是一种“老子是给面子但不鸟你”的意思!

“璧君,烈侯将军的性子直爽,一是一二是二,和你当年倒有几分相像呢……”汪精卫竟然还没有一丝脾气,让过半边身子领着陈璧君来和曹小民见礼。

他娘的拿自己和你老婆的性格比?曹小民又好气又好笑,望向陈璧君,只是一个白净带着些肥胖脸上有副眼镜的中年妇女,既看不出美丽也看不出侠气,倒是和他原来时空的小学老师有些相像。

“先生(民国时期对有知识有地位的女性的尊称)当年举手间撕掉英国护照的气魄,内子是佩服得紧,今日依先生之见,烈侯可应当破釜沉舟?”对着一个女性曹小民自不好咄咄逼人,不过他还真不想和汪氏夫妻太融洽,于是一句捧一句刺的夹着送了过去。

“当然,你是军人,你不在前边破釜沉舟,只怕我们在谈判桌上嘴也硬不起来!”陈璧君的回答大出曹小民的意料之外一时也找不到话题,便在众人的招呼中和汪氏夫妇一起就坐。

曹小民坐下来才发现很多人还不敢就坐,都在推来推去的,包括蒋经国。他这才发现汪精卫的地位不是他印象中那么随便的,猛地一算也确实是自己过于粗放了:兴中会的元老、孙中山的左右手、总理遗嘱的草拟人(孙中山一字不改)……当下只好装作失觉,心中对那些繁文缛节大感头疼。

“烈侯将军是对我昨天的讲话有意见?”大家坐定后汪精卫问曹小民,曹小民却哪里知道他昨天说了些什么!?

“回汪先生,昨天烈侯一直在前线视察,军务繁忙,报纸也是没时间看……”曹小民回头看看跟在身边的文书人员,才发现几个文职随员一个个大汗淋漓。

汪精卫一眼看去也知道曹小民所言不假,并不是故意给自己难堪,当下也不为意:“也许精卫所言有过其实,不过精卫在重庆、在广州所见,却感觉国人好战之心日盛,其对和平并无好处,故有‘再战必亡’之言论……”

“什么再战必亡?”曹小民一片愕然但是却也忍不住脸上变色:“再战必亡?谁亡?我中华五千年之文明岂是别人说亡就能亡的?这一仗到最后,怕亡国灭族的是它小日本!”

火星陡然爆起,曹小民一番话掷地有声,但是场中既无掌声也无喝彩,倒是一群粤军老臣大都脸现尴尬。

汪精卫在诸人心中威望地位竟然崇高至此?曹小民心里不禁暗暗吃惊:他所知道的张发奎、蔡廷锴、蒋光鼐、李汉魂等无一不是坚定的主战派,但是他们到了汪精卫面前竟然也不好意思表明,这太出曹小民的意外了。看来汪精卫能成为史上第一大汉奸也不是没来由的,别人怕是要当汉奸也当不到这么高层次吧!?

汪精卫的脾气出奇的好,在曹小民如此直言驳斥后竟也面不改色:“烈侯将军之勇锐,精卫之柔和,又何尝不是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所虑?正所谓殊途同归,一切功过对错,或只有五百年后才有定说了……五百年,够吗?”

曹小民看着汪精卫,听着他最后那句“五百年,够吗”的问话,心中竟泛起一股同情:你这样的人材,却用不了几年便被盖棺定论“大汉奸”了!

但是,他从汪精卫的语调中却又似乎能听出他的一番言辞不像作伪,还真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这样的人,便是自己早知道结果,在这一刻也不敢肯定他会当汉奸啊!在曹小民印象中现在在敌占区一边最活跃的汉奸们大多数还是在某个时间段最激进的口头抗战人物呢!

“此次精卫前往香港谋求和平,所抱之底线乃‘不割让领土、不赔款’,并且要日军限期退兵……”汪精卫讲到这里对曹小民一脸诚恳地道:“我赴港之前谋求与将军一会,便是想听听将军的看法,还有哪些必守的底线需要坚持。我所追求之和平,并非无原则让步之奴颜媚骨式和平,而是在保证我中华民族尊严、保障两国人民之利益的情况下的和平……”

“如果汪院长能把‘保障两国人民之利益’一句改成‘保障我中国人民之利益’,烈侯怕就无一言可加了……”曹小民道:“日军传出言语要议和多少次了?每次人家放点不靠谱的声音出来,为什么我们就要趋之若鹜?难道我们就打不起?难道我们就打不赢?适才夫人言道烈侯等军人须在前线破釜沉舟方有我国在谈判桌上的强硬,烈侯深以为然:和平非我所不愿,但日军并非真心和谈,人家只是在行缓兵之计!”

曹小民说完想想也没必要和汪精卫辩论,先不说辩论的有没有结果,就算有了又如何?何况自己虽然多看了此后几十年的世界,但是论口才还不见得能辨得赢这些历史名人呢!

“汪先生想问烈侯还有什么必须坚守的底线,烈侯只能说一样,那就是让日本人立下遗嘱告诉他们的下一代准备继续作战吧!”曹小民讲完便起身告退,汪曹会第一回合就此结束了。

汪精卫犯了第一条从政大忌:不会贪墨,为人过于清廉;第二条大忌:公然重用政敌的对手,不懂和谐理论;第三条大忌:在一片抗战必胜的呐喊中偏要选择一条和平派路线,我行我素不懂从众;第四条大忌:面对挑衅没有翻脸出拳的流氓气,你还真以为政坛上是讲道理的?……曹小民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在心里罗列着汪精卫的失败之处,猛然他想起了在那个场面中一群粤系将领的表现……

不对不对,自己罗列的都不对,真正让他注定失败的只有一条:危及上者!粤系诸将一个个在刚才的汪曹会晤中那种对汪精卫恭敬的举止逐一在脑海中浮现……

自己在军政界一路走来时时不得不顾忌多多,不就是担心出现今天的场面吗?要是我的一众手下不管自己个人的想法,只知道在我面前屈从……如果一个人为政到了这样的地位,不能上去就离死不远了!

曹小民终于发现一个比自己处境还要危险的倒霉蛋了——自己再怎样锋芒毕露但在政治上却不过是个晚辈后生,汪精卫的资历却远比蒋介石要老得多!

隐隐的,曹小民竟有种预感:汪精卫走上大汉奸的道路和蒋介石有关,甚至是他诱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