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幸存者 > 第三三二章 愚昧

抗日之幸存者 第三三二章 愚昧

作者:揽嫦娥射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5:07 来源:笔趣阁

……广大的农村都在抗战期间组织了很多武装力量,也有的非常英勇屡屡和鬼子死战,但很悲哀,这些武装中很多人竟然愚昧到还相信刀枪不入神功,他们一边冲锋一边喊着咒语死在枪林弹雨中……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黄河水黄,黄河岸黄,一大片黄澄澄的在太阳底下发亮;天色已经近黄昏了,刺眼的斜阳是让这片黄土染上了一层血色

曹小民带着他的几个人来到了村子前,早就有在村外把风的好事之徒跑到村子里请出村长了

村长姓肖,有个堂兄在县里当国民政府的县长,“老窝”看见的那座有青天白日徽的大院子就是他堂兄的家眼见来的是一个**中央军中将,可把“见过世面”的村长吓了一跳

曹小民当然不会把自己的真实身份透露,在逃亡的时候他就想起了那些和自己从苏州一路万里赴难死在南京城下的老弟兄,他想起来溜滑溜滑的“瘸子”,那个叫安全的跑得很快的“瘸子”所以他就给自己弄了个名字“安生”,也有生安白造的意思,职位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高级作战参谋

“……哦久仰久仰,安高参那可是诸葛亮般的人物啊”肖村长一番客气几乎没把曹小民等人暗地里笑歪了,肖村长居然对安高参久闻大名仰慕得很

因为村长“见闻广博”加之族中有国民政府官员,曹小民他们进驻村里倒是顺利得很,在村长协调下,马上就住进了他堂兄那座有青天白日徽的院落;让曹小民他们意外的是,村长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些西药

这一带在黄河边上,地方倒也不穷,至少吃饭是没问题的,村长亲自在院落里张罗了一桌酒菜替曹小民他们洗尘

“我们这村子在明朝年间就有了,一直叫做肖寨,但是附近的本地人却叫这地方‘白皮松’……”村长酒过三巡便开始得意地介绍着自己的地方:“……之所以叫‘白皮松’可是有一段故事的……”

“话说在明朝永历年间,我们肖寨的祖上到了那一代上出了个大户人家,家财万贯,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棵白皮松在院子里种上了,要知道这附近松树也不少,可真没人见过白皮的松树,这可金贵了……不料有一天一个小厮端着盆火炭被雪地一滑摔了一跤,火炭全落在那棵小树上,这一下子竟然烧了起来……”肖村长酒量不大,喝了几杯有点晃,因为曹小民看上去特别随和没架子,他也慢慢忘了面前的官员有多大了,也不管人家有没有兴趣就一直讲他的故事:“这可不得了啊老爷大发雷霆便让人把小厮绑了,好像要扔到黄河里祭天,以求那棵白皮松能活下来老爷心狠可主母却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她知道后便让人偷偷把小厮放了,还给了他二十两银子作盘川离乡谋生……这岁月匆匆,一晃就是三十年,咱们祖上的老爷遭了官司家道中落了也快十年了,后来遇上黄河水灾是一无所有不料这时来了一个海客,义助咱们这一族人重建了家园,还把老爷的旧园子盘下来了还给了他家,这还不算,人家就在园中种上了一棵白皮松……大家一定猜到这海客是谁了,对了,他就是当年被迫离乡别井的那个小厮,人家到了南洋做了海客,经营得那是金山银山都有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知恩不忘报,善有善报的故事:发了达的小厮感恩主母回来,刚好见到老主人家道中落便出手相助,最后大家又成了一家人

“后来老爷临终,便让后人把这一段故事世代相传,让我们子子孙孙都要宽厚待人,不论人家犯了什么过错,都要以恕为原则……”肖村长一个故事就把这村子的民风道尽了:“因为肖寨人宽厚,宽厚传自这样一个故事,所以附近的人都叫这里‘白皮松’……”

“村长别见怪,我倒是听说河南土匪众多,肖寨如此为善,却不会被人欺负了吗?”江湖出身的“竹笋头”也不知是故意找茬还是怎么回事,竟问了这么一句

“土匪?呵呵呵……”不料村长丝毫不见怪,反而很自豪地道:“土匪当然有,但却从来不扰本村……咱们民国初年,这一带可闹过土匪,还很厉害,方圆数百里都是土匪;但当时有个大土匪却说小时候偷鸡摸狗被打断了腿奄奄一息,却是咱们肖寨人把他捡了回村,给他治好了伤,救了他一命;谁敢动肖寨一条草就是不敬他的再生父母……后来啊,这四周被匪患弄得过不下去的人都到了咱们肖寨来了;从此之后,咱们肖寨仁义待人的名声响了,方圆数百里都公推肖寨为首,大小事情没个决断时都要我们肖寨的族长出来主持呢……”

多善良的人们啊曹小民心里忽然担忧了起来:这样的人们,怎么面对鬼子的刺刀?他脑海中不断闪过从无锡到南京所见的一路地狱情景,闪过了八卦洲,八卦洲上的每一张面孔……

“这次来的可是日本鬼子,他们可不会管那么多……”曹小民还没把自己所见的各种情况讲出来,村长却已经晃着脑袋摇着手道:“不妨不妨……呃……当年中原大战,从村前过的军队多了,咱们也没半点事……大山……”

随着他一声大叫,一个高大得惊人的老头进来了……“大山,给各位长官敬酒……”村长已经喝糊涂了:“当年,咱们要是见了路过的军队霸道,那就叫大山挑一箩筐吃的去堵他们,就说,咱们村里看见你们一个个脸黄肌瘦的好像吃的不够,让咱给大家挑来了些吃的……大山多高啊那些当兵的见了都吓住了,就有人问啊:你们村里就你长得高大?大山就会回答他们:这村里都这么高大,还有好多鬼枪那时老人叫洋枪的叫法那些军队听了,就都不敢过来骚扰了……哈哈哈……我可听说了,那些个日本人特别矮,要是见了大山可别吓得尿裤子……哈哈哈……”在南方有一条村子真用这样的方法把日本人挡住过一回,但是,好景不长,这村子后来却被鬼子盯上了,要抓壮丁、要粮食……最后村子还是毁了……

在村长的笑声中,曹小民却觉得无限悲凉:太愚昧了这些村民……高大?高大在飞机大炮前算什么?他们竟以为这样就能挡住日本鬼子?曹小民看看长得大约有两米高,一脸憨厚老实早就白发苍苍的大山,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

“大窝”这个有切肤之痛的老兵是一脸的忧思挂得很分明,其它的**官兵不论男女都是一脸好悲好笑……

“如果真要打起来,你们怎么办?”曹小民正色盯着村长也许是曹小民已经经历过太多战火的缘故,当他一严肃起来,杀气便凝集了,村长竟打了个冷战

“这……也没什么,那就和他们打啊让他们看看我们的神功多厉害……”村长一瞬间又恢复了自信:“今天晚了,明天我把附近几条村子的壮丁都集合起来,让将军瞧瞧,那个威武雄壮,估计鬼子见了也就退避三舍了……”

“噢?他们都是些什么装备,什么训练?”曹小民很是吃惊,他看得出村长的自信不是装出来的

“他们啊,这鬼枪是有的,有好几十条,都是快枪,还有大刀和红枪……”村长忽然左右看看,很神秘地压低了声音道:“真正厉害的不是这,是……嘿嘿,等打仗之前,咱们会让他们喝一道符水,再学着念会一道咒语,那就刀枪不入了”快枪不是指机关枪而是指那些不用一发发填子弹的式步枪,只要是弹仓装弹的都算红枪当然就是红缨枪,但因为这种土武器血夺用上红绸红缨是当地历史上曾经声势浩大的红枪会的标志,后来在那一带的人们就都把红缨枪叫做红枪

曹小民忽然觉得如坠冰窟:这年头还有人相信刀枪不入?他不知道,其实在这个时代,在广大农村相信有“刀枪不入”这样神功的人比不信的要多得多

除了村长,其他陪坐的村里的老人也开始吹嘘起他们的刀枪不入了,从大清朝吹到民初,吹到前几年甚至去年、前几天……一群老人不断做着见证,不断要向曹小民说清楚真有刀枪不入这回事,他们就懂得刀枪不入的法门……

曹小民真的糊涂了:如果说他们是为了骗别人英勇作战,那他们不会这样的,他们自己其实不会信;但是现在很显然,他们自己都信了难道他们真的见过刀枪不入神功?曹小民忽然对自己这个民族的自欺欺人和愚昧感到特别的悲哀:难道抗战八年,就是这样的人们坚持了八年?悲哀中却不知怎的,他又夹杂着莫名的悸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