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幸存者 > 第三二五章 地震

抗日之幸存者 第三二五章 地震

作者:揽嫦娥射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5:07 来源:笔趣阁

……敌后的鬼子大多数驻地人数都很少,如果我们计划周详发起突袭是很容易整个城镇乃至一片地区拿下的,可惜我们在那八年里多的是在内斗,这就让鬼子得以在我们内斗的平衡中保有大量的占领区,其实很多占领区都是可以在一夜间席卷光复的……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李添豪在苏北的突然发动让日军防不胜防日军已经查知曹小民在淮阴开会,同时也很清楚苏北各军的实力;虽然在苏北的**总体来说战斗力还不弱,但是根据他们的经验这些孤悬于外的军事力量是不大会有大动作的,他们自保还来不及,只要时间沉淀下去就会慢慢软化日本人判断也许这些部队会在大会战中应国府要求做些佯攻动作,但一定不会造成什么大的伤害但是,就是在曹小民远离自己的部队的时候,就是在五十七军重建中的时段,刚刚才喘了口气觉得对手也在喘气的南线日军却大意失荆州了……

日军一零一师团全军都在苏北地区,但是拖得长长的身躯却是头重脚轻:一部分北上部队在和北线战场日军会师后一直逗留在鲁南作战;其主力集中在淮阴一线,其中部分是马上要作为淮阴占领军的,但多的部队却绕过了淮阴西进之所以沿淮阴顺着淮河西进是因为在本次徐州会战中南线表现实在太丢人,他们是作为一个胜利代表参与追击会战**的

以上的部队之外,剩下的日军其实人数就不多了,这少量的日军却分散在从南通到盐城之间的各处因为目前还在进行妥协谈判,也正因为这个谈判日军才没有占领淮阴,但那早就是日军伸手可得的地方了按照从淮阴传出来的消息,韩德勤只剩下最后一点坚持了:泰州不能退出,因为那是五十七军的地盘,他无法说服曹小民……眼看妥协就快达成,一零一师团上下感觉真没有全力提防苏北**的必要;相反他们现在人数不多的分散在南通到盐城之间的部队连下乡清剿游击队的活都不干了——因为这是命令,南京要求这些地方驻军不要到乡下去扰民,同时从南京抽调了很大一批汉奸去四处乡下活动,主要是说服平民回家,回到被日本人占领统治的家

为了让老百姓回家,一零一师团的官兵还被要求把各处乡镇城门打开,对心惊肉跳回家看看的老百姓不准刁难日军的这些地方政策给了李添豪绝好的机会,当各处的情报传来时李添豪几乎不敢相信:按照日军这种防御方式,他可以全歼从南通到盐城之间的大多数日军,甚至包括海安和东台这两处重镇的日军

老百姓很小心,他们回城的时候都是只派出一两个代表探探路,都是中老年人,包括年轻小伙和女人都不回去他们也不敢带什么东西回去,只有一些称手的工具,主要是用来清洁和修缮自己的房子的简陋工具

这些小心翼翼的老百姓让到乡间去发动他们回来的汉奸们感到哭笑不得,但也大为头疼:他们真怕各地的驻守日军会屠杀或者虐打这些百姓,这样后边就不会有人回去了汉奸们只好不断回到各处驻守点和日军联系,希望“皇军”高抬贵手……当然没问题,日本人也意识到如果不给中国百姓一些甜头,他们的日子也难过得很:现在苏北各占据的城镇,几乎都是空城,想找个民夫都没有,一切体力活都得日军士兵自己干,军官们经常会看见那些老兵们在抱怨:我们是来支那打仗的,要干体力活我们可以留在家里……

装出笑脸的鬼子兵除了按要求在关卡处架上机枪显示他们的威严,其它威胁性举动倒是一点都没做,有的地方像海安这样的大城镇竟然还在城门口架起铁锅,经过的百姓都可以分得一碗粥……

“他娘的小鬼子这趟真是下血本了,这粥比咱们队里的粥还要稠些呢……”“砍刀”伸着舌头在舔假胡子上的粥渣子,在游击队里他可是饿得肚子贴上脊梁了:“走,咱们绕回去,再喝他一碗”几个游击队员兴高采烈地响应了

“你们啊,胆子太小,你看皇军会难为你们吗?可惜了这么大一锅粥,到了晚上估计是舍不完,得倒掉了……”一个汉奸在那吐沫横飞道:“我知道你们几个刚才已经喝过一碗了,不过呢,喝不完这粥还是得倒掉,就便宜你们……”

“……要是我们回去把家里人都找回来,都能喝上粥吗?不杀人不打人?”“砍刀”像是鼓起勇气一般上前问那个汉奸道:“你们有……要不要木工?”

“当然要”那个汉奸加得意了,声音提高了很多:“木工,泥水匠,什么都要,只要有一技在身的,都能拿到很高工钱,比上海还高就算没技术的,有一身体力也行,一个人就能养一家……”

要是能够快给日本人找到各种的劳力,这个功劳可不小汉奸们扯破嗓子对着面前的老百姓吼开了,旁边一些懂得中文的鬼子竟然也来帮腔——他们早被劳动折磨死了,现在的一零一师团连主战部队都不得不分出两成的人员当苦力

鬼子汉奸们不知道,在他们面前这些看上去虚弱老实胆小的老百姓,有三分之二是游击队员

没有搜身,武器弹药轻易就运进了各处城镇;良民证随报随发,想进城多少人就进多少人……海安的鬼子总数都不到二百人,其他的小镇上往往是十个八个人的守军,大多数的鬼子竟然在赶马车、在挑物资好家伙,这一仗不用攻坚,只要布置得好,那就是一场大地震,在整个苏北除了盐城、大丰之外全地区的大地震

巷战,曾经让曹小民几乎发疯,但是自从苏州那一趟被敌人以少胜多击溃以后,巷战却成了曹小民、李添豪等人带兵的必修训练项目特别是经过扬州一战后,原来游击总队出身的官兵们对如何在城镇街道上伏击敌人、如何占据要点阻击敌人等等巷战技巧是体验深刻

海安的战斗是在城门口打响的,就是三个游击队员忽然往鬼子机枪阵地和站岗哨位上扔手榴弹然后迅往城外的树林子里逃……“轰”“轰”……连续的爆炸让城门一带大乱,“老实巴交”的百姓有的趴下,有的蹲下,无一例外地双手抱头……急红了眼的鬼子在城头上用机枪对着外边的树林子一阵猛扫,但是对面鸦雀无声……

“一定游击队故意捣乱,他们害怕中国老百姓都回到家里,种地的种地,干活的干活;这时候千万别伤害百姓,要不就中计了……”汉奸们很快得出结论,都在和鬼子解释确实很合理,鬼子也能明白,天荒的鬼子被手榴弹炸死炸伤六个人却没对百姓发难特别是他们都看见了百姓都抱着脑袋的一幕,要是还有游击队员,刚才怎么不暴起?

这样的一幕幕在无数的县城大镇子里发生着,鬼子很清楚这是游击队在进行大面积袭扰,目的是阻挠百姓回归……但是那些原本只有十个八个士兵的小地方却很快就被全部占领了,有些地方是比较重要的中转站,有好几十人在守卫,那些地方则在不断发出求救信号,他们遭到人多势众装备低劣的游击队攻击……救当然要救大城镇里的鬼子开始集结出发去救援各处受袭的中转站……

海安的鬼子集结完毕,一百人整整齐齐扛着枪挤在两辆汽车上还没出城变故就发生了:前边回来修葺家园的那些游击队员们早就在路两旁装好炸药了,当鬼子进入伏击圈时一声巨响,两辆汽车同时遇袭在这样狭窄的地段被炸弹袭击,就算没在爆炸中死去的鬼子也基本全部被炸聋了,一个个或者昏迷或者跌跌撞撞根本无法还击

“杀啊……”刚才还因为有枪炮声全部躲进了屋里的那些怕死的百姓忽然潮水般冒出来,这些扑出去的袭击队员发现他们其实可以连武器都不带,捡起鬼子的刺刀就可以一个个敌人地收拾了……已经平静下来的各处城门,那些刚换上去的鬼子还在不时看看前面袭击留下的血迹,却忽然发现手榴弹再次当头落下;这一次没看见百姓们抱着脑袋趴下了,他们冒着被弹片炸伤的危险猛扑了上来……

城池最容易在里头被攻破,苏北的每一座小城镇里头都潜伏了大量的游击队员重镇海安成为了第一座被攻破的县城,这只是第一座,就在发起袭击的第一天里,曹小民布置给李添豪的打下十座大城镇的任务已经额完成了曾经被鬼子一路势如破竹般拿下的范公堤一线各处城镇全部光复

作者:又收到责编信息,本又被投诉……据说是认为本写了很多从共党阵营投向**阵营的事,国府利用这些人去清剿对付共党甚至派往延安潜伏刺杀的手段等等,这是歪曲历史,共党没那么多人投降……小说中说的事情实际上是映射同时期的一见大事:三八年四月张国焘投降国府后,就进入军统负责策划对付**的一系列活动,所说的事情全部有历史根据,连时间都吻合,至于说有多少**被捕后投降了国府,参与到倒戈的行动中,拜托有意见的友自己去查历史典籍,也许你的发现会比我的加打击你的固有认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