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幸存者 > 第五零七章 卸力

抗日之幸存者 第五零七章 卸力

作者:揽嫦娥射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4:51 来源:笔趣阁

. 第五零七章 卸力

(……苏联人后来说,千万不要和曹小民打交道,那个家伙又臭又硬根本不会和你讲道理,他只盯着自己想要的不会管其他人的感受;我听了这种评价真的很高兴,这是对一个代表国家利益进行外交谈判的人最高的评价……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和苏联人初临马当一样,德国人的粉墨登场也是隆而重之:领衔的是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因为曹小民的穿越打乱了原来历史轨迹,被希特勒召回的大使陶德曼至今还在中国,而德国也还没有和**,更没有宣布承认伪满洲国。),原本已经作了离职演讲、宣过誓绝不会对日本泄露中**情的一群顾问专家也随同回来了,虽然比不上苏联的八十多人,但四十多全身穿着中国呢绒高级军官军装的德国人以整齐队列出现在虎穴门口时,还是让苏联人一时全愣住了!

“我非常高兴,在最紧要的关头,德国元首,尊敬的希特勒先生终于决定恢复对中国的援助,包括物资上的和人力上的支持。我宣布,在昨晚德国元首希特勒先生为了让中国港口始终能够保持着对外的防御能力,决定追加对华援助。希特勒先生决定无偿支援我一个俯冲式轰炸团四十五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俯冲轰炸机‘斯图卡’……”曹小民的开场白让苏联人集体失语!

希特勒没那么大方,他给中国的“斯图卡”轰炸机实际上是要钱买的,当然对于曹小民来说那基本上没分别,他就没想过要还德国人钱!大家为了挤兑苏联人,曹小民才征得陶德曼的同意,把德国援华物资说成了是德国给中国送的。

原本苏联人八十多名军事专家来华,目标就是取代德国人在**中全面建立苏系作战模式,在军校教育上也全面灌输苏式作战概念,致使**逐渐变色。但是现在很显然这一招已经彻底破产了,德国人回归了,他们不走!

德国人既然不走,苏联人是绝对插不上手的,因为要完全改变一个国家的军事运作模式不是简单的事情,德国人以前就做得很好,他们只要不走传统模式只能被保留。

既然无法全面对**施以影响,那么那些援助……卢干滋自己做不了主了,整个早上马当的电报通讯员都在和斯大林联系,不断请示着各种问题。

“如果昨天我的无礼让卢干滋先生感到气愤,那么我道歉……”曹小民忽然从一个恋权的粗鄙军阀变成了一个绅士,现在他有做绅士的本钱了:“你们也应该耳闻,我的七十二军非常强大,他们可以和相当于自身十倍以上的日军相匹敌,这都是因为德国顾问的功劳。我昨天一直反对以苏式军事模式替代现有德国模式,并不是我看不起苏联模式也不是说我认为德国模式比苏联模式要先进,但是在座的每一个军事专家应该都能明白要一个国家的整体作战思维从一种模式变化到另一种模式有多困难。如果我们那么做了,我们必须要承受阵痛,而当时我还在一直为挽留下德国顾问团而努力,所以我昨天的表现确实很无礼……”

曹小民的解释非常得体,道了歉,还把一个谁都无法推翻的理由抬出来了,卢干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外交家的微笑一直挂在脸上。

“至于苏联出于对付我们的共同敌人日本而愿意给我国提供大量援助,这个在我们来说是当然欢迎的,其实我昨天也没有否认这点。”曹小民接着带着耐人寻味的微笑看向卢干滋道:“假如因为在苏联顾问的事情上发生变故而导致贵国把援华物资减少甚至取消,我都不会觉得惊奇,而且我也只能表示遗憾。至于贵国意图在东北和日本人打上一场,我觉得这里的距离虽然远,但是我们依然非常关注。我想,因为有着共同的敌人,我们在军事上还是要多做交流才是。这次过来的苏联专家我觉得一定是水平不错的人,如果他们不计较什么总顾问位置,愿意以国际顾问团一员留下来工作,我非常欢迎……噢,对了,为了加强中苏军事合作,我打算在贵国和日军开战期间组织一个观摩团去学习苏联的先进作战模式,不知道方不方便呢?”

曹小民对卢干滋说的并不是客气,他是真想把那八十名军事专家全部留下来!德国人给了中国很大的帮助,但是他们其实也没把所有细节做到位,他们派遣过来的顾问团虽然庞大但是那也只能应付和平时期的军队建设需要,当忽然中国处于战争国状态时,这些顾问的数量就明显不够用了。如果苏联人的八十名专家能够过来发挥作用,那对于中**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最不济他们到中陆去当一个中级军官导师是没问题的。至于说观摩苏联对日作战,那更是曹小民求之不得的:谁知道曹小民在这个时候已经把苏联作为未来假想敌看待呢!?能够多了解敌人绝对是好事。

因为苏联人忽然遇到太多他们无法马上答复的事情,会议室一下子变得很是尴尬,原本当自己救世主一样的苏联人都在忙个不停而德国人和中国人却都不知该干什么好。倒是那些原本没有任务,纯粹是过来观摩的苏联专家们开始和德国同行聊起来了,话题似乎还比较多。

“其实对于援华物资的数量我们并不在乎,那是我们的领导人全盘考虑的事情,当然其中一些物资的用途可能是涉及到我们的顾问团成员原计划在中国重建军事决策系统和运作模式时需要的,如果他们不再负担一些工作,也许有的物资就不必要了……”也许是觉得会场内的气氛有些异样,卢干滋连忙把工作安排下去后自己回到了蒋介石身边解释了一下。

“这些我当然能够理解,请转告斯大林先生,我们虽然不能北上和苏联朋友并肩作战,但是在长江南岸我们还是把一支原本被日本人称为只为了对付欧洲军队而装备的十九师团歼灭了一大半,十三师团也不少于次数……”曹小民对卢干滋道:“日本人比想象中要弱很多,我一点都不怀疑贵国能够在对日作战中取得最后胜利……武汉会战后,我想我们也是时间休养生息一下了,我估计日本人在和你们作战时一定会被我们气得发疯——我们在对日本人实行车轮战!”曹小民好像说笑一样,但他直接点出了一样:中**队在南方作战实际上对苏日局势影响很大,中**队在江南消灭了原来和苏军对峙的十九师团以及十三师团(十三师团重建后第一站就是到的东北满蒙一带和苏军对峙)大部!

大家都明白曹小民的意思,甚至曹小民在委婉地威胁:苏联你就独自作战吧,到时我们中**队要休养了!

一切的国际关系都是利益关系,苏联人更是唯利是图;当他们没有得到想要的**总顾问位置后,他们的援助兴趣立时消退了很多。但是,曹小民提到的也是另一个问题:如果届时中**队和日本之间根本处于停战状态,苏联就必须要面对更多的日军,同时会不会就此演化成苏日战场成为亚洲主战场的国际形势谁都不好说。

很显然,作为中国一方,蒋介石和曹小民都一样他们想要苏联一分钱援助不减地继续把物资向中国输送,但是他们却不会同意苏联人提出的多数条件。现在曹小民所提出的类似威胁的暗示也并不是没有杀伤力,这正是苏联的最高决策层一直在讨论的东西。

但是要苏联人把援助原封不动地全部按原计划交给中国人,苏联人自己觉得不忿啊!

很快,斯大林的指示到了;援助可以不减但苏联需要的交换条件也变了,不再是苏联全面介入中**队的管理而是要求中国内部的抗战联盟更加趋于团结,要给各民主党派更多的自由度等等……

“我以为,在年初我们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我们就是两个平等的国家。对于斯大林先生提出的这些条件我觉得很吃惊,我想问一下卢干滋先生你确定这是斯大林先生的原话吗?不会翻译错误?如果那是真的,那么很遗憾,这些条文已经涉及到中国内政了,我们不管出于任何理由,在外交上都不可能同意一些别国干预内政的条件……”曹小民已经知道自己很快就要从司令员位置上退下来了,所以他干脆就把冒犯蒋介石权威的事情多做些,他直接拒绝了苏联人!

卢干滋又被曹小民一番充分的理由搞得头大非常,他正要委婉地表示这是苏联对华援助物资不减少的底线时,外边的警卫人员却来报告那些到各地战场去实地考察的英美法三**事观察团成员忽然全回来了,他们竟然集体求见曹小民!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