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幸存者 > 第四二七章 军工

抗日之幸存者 第四二七章 军工

作者:揽嫦娥射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4:51 来源:笔趣阁

. 《》 第四二七章 军工

(……前方战火纷飞,后方饥肠辘辘,我是到了兵工厂参观才知道战时后方的百姓是如何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因为粮食都要优先供应军队,后方包括生产性工人在内的口粮都很少,我想能在那个年代每天能吃饱饭的人是很少的……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二十一兵工厂内虽然生产在继续,但是却实行着灯火管制,只有那些不会对外透光的车间里才会灯火通明。

“我们的兵工厂是在今年三月一日复产的,现在主要生产二四式重机枪和捷克式轻机枪、步枪以及82mm迫击炮……我们目前年产迫击炮弹仅为十四万发,远远抵不上前线消耗,正在想办法扩张规模,难得曹将军如此关注兵工厂的建设,国之幸事啊……”一边介绍着兵工厂情况厂长李承干少将一边和曹小民交流着兵工生产的理想布局,看得出他的人很淡薄,虽然不乏对曹小民有赞美之词但也是轻轻带过,并没有刻意讨好曹小民的意思。

“兵工厂是重要的机构,但是我们却不得不使用一个我们并不完全放心的人物去管理!这个李承干,中央党部多次要求他加入国民党,他竟然拒绝了还以辞职作要挟。说什么‘余曾见若干党

所作所为均未遵照国父遗

违反三民主义。余虽非党

但敢自誓所行所

迄今未违反遗教及三民主义。’结果倒好,兵工厂只好把‘技术人员需加入国民党’改成‘技术人员应笃信三民主

不必一定入党’了……”在来兵工厂的路上,何应钦已经把李承干的一些情况给曹小民作了介绍。李承干之所以如此固执但却还被委以重任,原来他不光管理兵工厂有一套而且更是兵工厂的技术骨干,目前中**械中做得最好的国产武器二四式重机枪和82mm迫击炮都是由他完成的研制。

对于这样的技术人员,曹小民倒是觉得很容易理解,他本来在另一个时空就有一种技术人员的特殊高傲,对于自己的技术怀着极大的信心,恃才傲物。所以当他和李承干走在一起时,他就把自己的摆得很低,下车的时候就已经把上将军服脱了留在车里,仅以白衬衣便服的面貌出现,以至于在忙碌的的工人都没认出他来,同行的何应钦也一样便服所以他们根本没扰到工人。

兵工厂的工人竟然绝大多数都是从南京来的,本地人只有少量学徒;这些工人在淞沪会战后直到十一月中才得到搬迁命令,一路历尽艰辛到的重庆;听说在走水路的时候工人搬运设备时还亲自充当纤夫拉船!工人们的亲属因为是和工人分开西迁,沿途各自都曾经遭到难民潮冲击和日军的轰炸,有的工人至今未能和家人团聚,但是大家却已经在每天夜以继日忘我地工作。

“现在职工每个月工资六元,工人子女到工厂帮忙是义务的,都不算工钱;物价涨得厉害,我们只能靠煮大锅饭让大家勉强吃饱,每个月只有初一十五两天会有一些肉食,其他时候都是吃青菜竹笋之类。南京的口味和重庆不同,大家很难接受这边的麻辣,工人不少水土不服,在开工的前两个月很多人都是在病中坚持的,现在算是慢慢适应过来了……”在李承干的介绍下,曹小民才发现竟然在工人中有那么多十来岁的小孩——那些职工子弟。他们稚嫩的身躯和自己的父母一样承担着绝对繁重的劳动,但他们竟然是不算工钱的!

一个个瘦小的身躯,穿着大人的长衫,挽高了裤腿衣袖在车间里劳动的这些小孩看得出都很疲劳。他们每天要在工厂子弟学校学习,还要在课余时间到工厂工作超过六个小时!几乎在每一条生产线上都可以看到有很多四方板凳,就是给这些身高不够的小孩垫脚的,他们在这个幼小的年纪就已经在从事着危险的装药等工作。

在曹小民身边经过的一些小孩走到近处都可以看到他们脸色都有些苍白,头发显得枯黄,是长期的身体透支和营养不良的状态。

抗战,为了抗战到底还有多少国人在默默奉献、在无声战斗!?曹小民对李承干道:“多招些工人吧,把孩子们的工作时间缩短些,让他们更好地去学习和休息,他们是中国的未来……给孩子们开些小灶吧,每个星期保证有一顿肉食,这钱我来出……”

兵工厂竟然如此困难!曹小民是在参观完才知道的:因为经费有限他们招不了更多的工人,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他们只能拼了命地干活而且把职工子弟都用上了当义工,但他们在最近的一个大团圆节日中秋节里仅仅得到上峰六十斤猪肉的补贴!加上职工家属,每人仅仅得到大约两钱的肉食供应!

不到后方参观,曹小民真不知道原来国家为了这场民族存亡之战已经顽强坚持到了什么地步!兵工厂尚且如此,那些其它生产厂呢?这场战争的消耗是多少国人用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方式省出来的!?

曹小民想到了在中秋前夜的那一顿盛宴,同在长江边,这些为抗战付出最多的人们大概一年来连鱼的味道都没闻过几回吧!?他的心里暗暗惭愧,他开始觉得自己将军服胸前挂的那些勋章更加沉重了,那上边的每一点灿烂凝聚的又何止是军人的鲜血?

李承干爽快地接过了关于军工布局计划的编写,事实上这些在何应钦看来根本无从下手的东西对李承干来说几乎就是现成的;人家早就按照自己的梦想编写了这样的计划了,只是一直以来这对于李承干都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现在,有圆梦的机会了……

在兵工厂转了一圈,已经是早上五点了,一夜未睡的曹小民和何应钦也准备休息一下。这时到了短暂的一个小时的歇工交班期,机修工们开始抓紧时间对停下来的设备进行维护,而那些下了岗位的工人开始走向江边的一个大席子棚,那里供应早餐。

早餐是可以照得见人的稀粥,没几颗米在里头,能看见的反而是一些煮得涨开的咸菜。准备回去休息的工人和家属排在后边,前边的是准备上岗的工人,大家很守纪律,在闻到稀粥的清香时很明显大家的精神都好多了。

“本来是一天只有一稀一干两顿的,但是后来发现如果不安排早餐,工人真的吃不消,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有人晕倒,还有过工人累死,所以增设了早餐供应……”李承干这时已经拿着整理好的他的那些“梦想”过来了,他看见曹小民和何应钦在一边观望职工排队就餐,就过来邀请两位将军也尝一下工人的伙食。

“尝尝吧。”曹小民对何应钦笑笑,然后当先跟着李承干走到了粥锅旁边。因为他们都没有穿将军服,天色也黑,粥锅旁仅仅有着灶底一些火光,大家也没认出来他们,队伍的秩序依然井然。

“哇!三子运气好啊!”忽然人群中一阵哇噪:一块原来没有切细也没被熬开的咸菜头,有大约小指头大小被盛到了一个陶碗里,竟然惹来了一片艳羡之声!

酸啊!曹小民的心被这一幕折磨得酸死了,他眼看那个叫“三子”的工人眉开眼笑接过陶碗,还不断向厨子致谢的一幕,几乎没忍住要掉下眼泪来!

“三点多的时候我就饿得不行了,一直就等着这一刻呢,嘿嘿,今天运气真好!”“三子”端着碗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走到一边蹲着喝起粥来,因为粥实在很稀,根本用不上筷子;他喝下最后一口粥是用手指把碗底的咸菜和粥渣子一下拨进嘴里的……

就这么一点点口粮,当父母的还得省下些好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多吃一口,曹小民看见很多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下岗的职工竟然还把碗里的稀粥往孩子的碗里倒,一边还带着一脸的幸福看着孩子喝下去……也有些孩子死活不愿意多吃那些父母省下的口粮,于是父子、母子之间就在那推让着……战争年代,这样的困难,但是人性的善良与光辉却更加凸显;曹小民喉咙哽住了,他真后悔自己要了一碗稀粥,那本应可以给别人的。

吃过了稀粥的人们还没散去,因为最后总会剩下一些,剩下来的稀粥只会给小孩子添上,但是做父母的也会陪着,看着自己的孩子多得了半碗稀粥他们就会笑得很灿烂。

“能给兵工厂多配给一些粮食吗?”曹小民真的不能忍受了,他真的没想过后方的抗战民众过得如此水深火热。

“我尽量想想办法吧……”何应钦不好驳曹小民的面子,又加上李承干在一边,想了一下他终于点了一下头:“我回去给军需部门打个招呼,让他们每个月多给兵工厂发一包米(两百斤)吧,另外再加六十元伙食补助,可以自己添一些咸菜之类的……”

八年啊!是多少人在营养不良中省下了一颗颗子弹,让这个民族终于在战火中重生!曹小民在收好李承干给他的材料后已经睡意全无,今晚的所见让他情难自已……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