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幸存者 > 第三六五章 路上

抗日之幸存者 第三六五章 路上

作者:揽嫦娥射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4:51 来源:笔趣阁

第三六五章 路上

(……那是一段平凡的经历,我坐火车去武汉,但一路上所见的在战争中最平凡的景像,那样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在车窗框里轮番呈现却让我片刻也不能淡忘;那才是战争,战争的大背景,不用战火硝烟去衬托……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从郑州到武汉的路线是沈醉和武汉的司令部一起制定的,有些路段可以坐火车,但有些路段却因为铁路被炸了要换成汽车接驳,不算很长的一段路也就变得崎岖了。

曹小民的行旅人数也不少,除了刘青强烈要求被留下的老弟兄“老臭虫”留在郑州司令部服役外,大多数原来的随员都跟了去,包括原来属于马家军的一群回民战士。

那种烧煤炭的蒸汽机车在曹小民眼里总是觉得很慢,他总有错觉那是在乘坐一列后世保留下来作为观光用的旅游列车,眼睛不住往外看着慢慢后移的景物。

沈醉却在偷笑,他总觉得曹小民的眼睛看望窗外是为了逃避何嫣的目光,自从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感觉就像是隔着一层透明的纸。沈醉曾就这件事和曹小民谈过,他当然相信曹小民有能力策反这个**特务,但是当他表示可以推一把的时候曹小民拒绝了。他希望何嫣自动自觉坦白一切,主动从对面的阵营脱离出来。他认为这个时候还不适合摊牌,他觉得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和亲眼目睹更多的情况,何嫣会倒过来的。

“看什么呢?外边的景物都一样的,要不休息一下吧,这段时间你的睡眠又不正常了……”何嫣主动贴了上来,现在她还是曹小民的贴身护理人员,她开始变得落落大方了。因为她和水清清的关系不错,她知道了曹小民那晚上其实是在装睡;曹小民既然能够听到水清清和她谈论他晕倒的原因,就一定听到了她本来就借着黑暗掩盖羞涩的有心的表白。既然曹小民已经知道了,那还有什么避忌的呢?当然她明显感觉到曹小民对她是有感觉的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曹小民就是装聋作哑,既然你装那就大家一起装吧,女孩子做到那一步,不能再深入了……

“在看那些学生,看那些军人……”曹小民真的是在看他嘴里说的东西,看了很久了。

“你们看,我们的部队调遣基本要依靠铁路和铁路沿线比较好走的官道;这样我们的部队调遣几乎就没有秘密可言,只要日本人在主干道上有间谍,看看部队番号报回去就能大约猜到我们的兵力和防御重点了……”曹小民忧心忡忡地道:“如果我们走比较隐秘的小路,不光是重武器无法随军行进,而且糟糕的道路会把士兵的体力耗尽,赶到战场的军队没经过几天休整就完全是疲弱之师,难啊!”

大家没想到曹小民对着车窗外发呆,竟然看出了这么多东西,大家也才发现曹小民并不是为了躲避什么才把目光投到车外。

“还有……”曹小民的神色变得很黯淡:“你们看远处的小麦田,都抽穗了,很快就可以收成了,棉田也全挂上棉桃了……这一场大水,那可是淹了整个豫东的百姓一年的生计啊……对了,沈兄知道接下来的赈灾安排做好了吗?”

沈醉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脸上的抽搐:在他出发前几天才收到军统打进中统内部的眼线报告,中统的要人竟然和河南地方上的势力借赈灾征粮为名准备大发横财!为了应对马上就可能袭来的灾荒,国府下令把就近的河南各地征粮额度提升了一倍,这对于没被洪灾影响的地区民生影响可太大了!为了同胞的生存,为了抗战,老百姓勒紧裤头过日子也还能忍受;但是河南的地方势力竟然勾结中统的高官,把征粮统计单位改了一个字,把“担”字改成了“包”字!

一担是一百斤,一包是两百斤!一字之差等于河南百姓的粮赋不是加了一倍而是加了三倍,这还让人活吗!?连同样是特务机关的军统要人在收到消息后都感到气愤之极,这直接就是在把战区的百姓逼死、把战区的民心断尽、把战区给敌人拱手相送!

最后戴笠亲自修了文件上报,希望中央彻查此事,没想半天不到财政部那边竟然派员来给征粮工作辩解:征粮任务繁重,如果不让地方势力趁机捞一把,恐怕征粮计划无法完成……很显然,这事已经不光是中统插手了,连财政部都有一份,这让本职工作是军事情报的军统也完全无法插手了。在国府高层心系抗战的人中凡知情者无不对此行咬牙切齿但却无能为力,李宗仁在得知此事后想过出手干预,不过最终也只能忍了:退下来的桂军也希望得到大量的苏式装备换装,这都握在孔祥熙手里……

“中央会有妥善安排的……”沈醉心里苦涩不堪,脸上却还挤出笑意,看不出一丝无奈。

“你们看那些学生……”曹小民指着外边。

沿着铁路线前进的长长队伍中忽然有一段全是学生,他们背着带雨篷的背箱在徒步走着;这种背箱曹小民第一次看见是在后世看一部经典港产片《倩女幽魂》时见过男主角在一开场背着去收账,后来他到了这个时空后不时会看见难民中有这样的装备。但是这一次,一次看见这么多人背着还真算盛况空前。

学生们看上去都很小,一张稚气的脸被黄土和汗水覆盖了,却好像在表现出一种种子发芽的力量,虽然看上去弱小却生生不息。他们的队伍比一般的逃难或者政fu转移民众队伍要整齐,最显眼的是他们的背箱后大多数都贴着抗战标语:“抗战必胜!”“中国不会亡!”“读书救亡!”……也有些背箱背后贴着的是学校的名字,从上海到北京的学校都有,这些稚嫩的学生羸弱的身躯连扛着他们装满书的背箱都显得那么沉重,但他们的双肩还将要扛起将来这个民族复兴的重担!

“……看到这样的学校,这样的环境,真好!……我还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为了完成学业,三年里用两条腿走了半个中国,换了八所学校,有时日本人的炸弹就落在教室旁边……”那一个已经记不清名字的老人泪流满面的样子忽然出现在曹小民脑中,那是在原来时空一次校友会他当接待员的时候,一个被邀请回来的台大教授忽然在讲台上致辞时情绪失控的样子。

“这老头真会演戏,是林青霞父亲吧?……”当时身边的同学是这样偷偷说笑的……

在原来的时空,同学们只知道逃学,在校外租房子泡马子;在学校里评校花、互相攀比着谁的女朋友多……但是在这个时空,这些被赋予了历史使命的幼小的曹小民的学界“前辈”们却已经在用双肩扛起了民族的未来!

他们坚忍、他们受尽磨难,但他们也真正沉淀了知识磨砺出了人格,特别是人格,在后世即将迷失殆尽的人格!

学生们的队伍很快被列车超越了,接下来是长长一段撤换下来转进的军人,他们大多数都抬着伤员,因为郑州已经容不下那么多伤员,很多人就被简单处理了伤口后转运他处。曹小民他们的列车除了这一列外其他的车厢也主要是运载伤员,但能摊上列车运送的都是眼看经过治疗就能重返战场的人,那些伤得更重的,伤势情况不明的竟被安排由徒步的部队运送,在烈日下呻吟着被抬往后方!

就在铁路沿线的官道边上,不时可以看见新坟,没有长草的新坟,不知道里边埋着的是路上死去的百姓还是那些断气的伤员。如果车上的乘客仅仅是在发呆,或者说已经麻木,他们是不会被看到的这一切看上去太多而显得正常的情况感染到情绪的。但是对于像曹小民这样天性多少带些怯懦又经历了无数生离死别的人来说,他们能够感觉得到这一路埋葬了多少故事,埋葬了多少思念。

军队过后又是一队百姓,那些被疏散到其他地方去的外地难民,他们像一群被放牧的牲口一样,基本上衣不蔽体瘦骨嶙峋。每当看见列车经过难民都会看过来又目送列车远去,看得出他们已经在迁徙的路上几乎透支光了体力,但他们还只能继续沿着路前进,没人知道哪里是终点,没人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到终点……

曹小民是在前线见惯了生死在瞬间立判的军人,但这样像看电影一样在近处一段段地细细观望着战争中的人们还是让他无比的感伤,战火中的人们竟是活在如此水深火热当中!

不知不觉间,将军感觉到自己鼻子上有什么在滑落,他擦拭了一下却闻到一股馨香,不知何时一条属于女孩的朴素的小绢帕到了手上。他闭上眼睛,感受着馨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生存与死亡间挣扎的年代,谈一场恋爱,不管是轰轰烈烈的还是平平淡淡的,竟原来都是那么的奢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