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幸存者 > 第三十七章 遗训

抗日之幸存者 第三十七章 遗训

作者:揽嫦娥射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4:51 来源:笔趣阁

……只要是我X家的子孙,世世代代不能和日本人通婚,世世代代不能和日本人为友……在那个年代无数家族老人临终前给活着的青壮年交代了类似的祖宗遗训……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曹小民孤身一人向一处日军机枪阵地猛扑,因为“竹笋头”和“朝天鼻”、“小白脸”都在向着其他三处机枪阵地去了……何嫣在身后目瞪口呆地看着四个日军阵地前的孤军冲锋,忽然她忘情地拔足狂奔,竟然跟着曹小民向鬼子冲锋

距离还在一百米外,冲锋枪几乎无法对鬼子的机枪阵地构成威胁,但曹小民不得不开火,只有那样才能把鬼子的火力吸引过来……“嗖嗖……”子弹就在身侧飞过,和以前的冲锋一样,曹小民尽力做着各种规避动作,尽管他自己也不知道那样是否有用……下一颗子弹也许就不是在身边擦过了,久违的对于子弹的恐惧重袭来,但是冲锋的人没有退路,把后背让给敌人会死得快

“弟兄们冲啊鬼子想逃命啊”曹小民一边冲锋一边还声嘶力竭的大喊,他必须这样干,因为那些民兵的冲锋已经被打乱,一旦他们崩溃式逃散被鬼子的机枪在身后扫射,就会变成一场大屠杀

在曹小民的奋力冲锋呐喊指挥下,当民兵们看见一个中**人,不两个,后边还有一个女兵在冲锋时,他们感到没那么害怕了……终于力挽狂澜曹小民看见那些已经开始陷入混乱的民兵又掉转头呐喊着向鬼子冲锋了……

最后的几十米,子弹加密集了,几次从耳边飞过的子弹让曹小民感到了灼热;鬼子的阵地就在几十米外稍稍高出平地的土疙瘩上…..曹小民在开始要向土疙瘩上突进的时候却忽然往旁边一扑闪身滚到一处洼地里,果然就在这一刹那他刚才所在的地域就被子弹覆盖了——从平跑到上冲的转折一般人都会稍作停顿,在战场上稍作停顿就会被准星套上

“轰”这一次,“老窝”的一发榴弹终于砸到了机枪阵地上,烟雾升腾的机枪阵地火力瞬间哑了火,曹小民趁机不要命地往上扑,身后密集的冲锋枪射击是何嫣默契地用火力帮他继续压制敌人……眼前一个反应最快的敌人还在跌跌撞撞摸向机枪却被何嫣击中了一个踉跄倒了下去,曹小民就在这瞬间冲上了鬼子的阵地,对着一群还没找到平衡感的鬼子一阵猛扫……身后那些重发起冲锋的民兵扑上来了,数百人把矮矮的土疙瘩瞬间淹没……

这次来的民兵怕过两千人曹小民回身看看另外几处战场,只见遍地的民兵无数的红枪在闪耀,那些落单的鬼子被堵截围杀的不在少数,原来村口一带的鬼子经过一夜战斗也就只有二十来人,他们被眼前的汹涌人潮给吓住了,鬼子开始夺路而逃

“杀光他们他们屠杀了咱们一村乡亲父老,一个都别留下……”从肖村长开始到白皮松的每一个幸存者这时都开始流着眼泪疯狂地奔向鬼子,一边哭喊着,他们很多人并没有武器但却不要命地扑上去……来自附近各村的民兵听了这些血泪的控诉,眼看鬼子正在逃命,加不顾一切地猛追上去……

“叭叭……”逃跑中的鬼子不断回身射击,几乎每次都看到追在最前面的民兵倒下,但是他们身后的人却越追越近一群人跑过后地上留着长长一串尸体,每个人都不相信什么刀枪不入了,但每个人都不要命了

夹在人群中的“竹笋头”等人开始迂回,在找到了适合射击的位置时便停下来,举起枪缓缓瞄准,等待着鬼子回身射击停顿的那一瞬间开火……

广袤的黄土地上,数千不要命的民兵在追杀几十个被冲散的鬼子,这大概是日军从来不曾想到的事情他们曾经以几个人就占领过一些村镇甚至是城市,他们曾经用两个人就看押着数千民众俘虏,他们曾经开上一枪就让黑压压的中国人全部不敢动弹……但是,经历了一次次的大屠杀,经历了一次次的洗劫,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开始觉醒了:面对侵略者,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和他们拼命,和他们战斗到底

“我们从昨天日军包围村子而不急着进攻来看,他们的大部队离这里并不太远,所以我们必须转移乡亲父老们也一样,你们英勇地和鬼子战斗,消灭了那么多鬼子,他们一定会报复,大家也抓紧时间转移……”曹小民对肖村长道:“日本人不可能占据每一处乡村,大家就尽量往加偏僻的地方转移,看见鬼子大部队就疏散;如果他们人少那就干他们……对了,对付鬼子不能靠咒语,一定要用这个”他扬了扬手中的枪道:“这一次大家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足够对付他们下乡的小部队了,如果以后遇到在战场上失散下来的弟兄们,就救援他们,让他们教大家打仗……”

对于曹小民的吩咐,肖村长不断点头称是……“村长,四太爷中枪了……”忽然一个小伙子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

四太爷原本是村里辈分最高的老人之一,这位老人家不愿逃生所以没有随着其它人从村尾离开,反而侥幸活了下来但是就在刚才,白皮松的百姓哭喊着发疯去追击那些鬼子的时候,这个养尊处优的老人竟也和年轻人一样向鬼子猛扑了过去……

四太爷已经奄奄一息了,当他被抬到曹小民面前的时候,这个白皮松辈分最高的老人忽然回光返照坐了起来一把抓着肖村长的手,声嘶力竭地喊叫起来:“……你们,都要记住今天,都要记住咱们村子有多少人被鬼子杀了……只要是我肖氏子孙,从今往后世世代代不得与日本人为友,不得与日本人通婚……只要我肖氏子孙还剩一人都要和日本人拼到底,把他们赶出中国,把他们赶尽杀绝……”一个“绝”字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吼出来,然后老人忽然头一歪便倒回了担架上,近处的人们可以看到一滴晶莹的泪珠依然挂在那张枯黄的老脸上

陆续回来的人们沉默了,大家把四太爷的担架围得水泄不通……“大家听到了吗这是四太爷临终的遗言,也是我们肖家以后的祖训”肖村长眼泪“哗”的涌了上来夺眶而出

“把鬼子赶出中国把鬼子赶尽杀绝”群情激动,人们呼喊着,挥舞着红枪和缴获的鬼子枪械,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四太爷的遗言,从这一天起他们的祖训……以前在兰考考察用黄河水灌溉改造盐碱地情况的时候,接触过当地一个姓陈的干部,他就说过他们一族在抗战时留下过这样的祖训,在当时留下这样祖训的家族估计不在少数,但今天还有多少人记得?

军人们要离开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路过,尽管他们曾经在这里如此忘我地战斗,尽管他们是如此不舍这里的人们

曹小民一行竟然在鬼子的追击部队包围下一人不损就脱困了,白皮松一带的黄土地上流的是百姓的血,总共六百余人在屠杀和抵抗侵略者的战斗中死伤当军人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的时候,大地也开始感觉到太阳的炙热了

“村长,咱们也该离开了,就是那些尸体还没有埋完怎么办?”村民来到神情变得悲凄木然的肖村长面前,提醒他根据曹小民他们的判断,鬼子的大部队就要到了

“村长,我看这样,大伙先走,留下些还有力气的老人把尸体埋了;要是鬼子来了,咱们就和他们再打一仗……”说话的是“大山”,那个有两米高的大个子老人听他的口气,他是打算留下来了

简短地商议了一下,大家也只好这样决定了,还有上百人没埋好,乡亲们真的无法就这样离开“大山”带着四十余个年龄在五十岁以上,但平时干农活让他们还非常健壮的老人留了下来,继续用农具挖着坟坑,就在村口的地方……

“这里就是我们遇袭的地方,好几千中国武装农民向我们攻击……”一个浑身军装被黄土和血渍弄得一塌糊涂的鬼子远远指着白皮松,身边的鬼子军官端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

那是一处看起来很典型的黄土地上的村子,村前有像屏风一样的土坡捍卫着这一方水土,土坡上的大树不茂盛但却伟岸……但是在村子的正前方,却出现了一大片一堆堆隆起的黄土,那是坟堆吗?

“你们杀了不少支那人嘛”那个鬼子军官的口气听起来没有原来那么严厉了,大概耳光也不会再扇下来,报告情况的鬼子额上却依然不住冒着冷汗

鬼子的前锋部队开始加向村子进发了,在那一排坟堆之后忽然竖起了一整排红缨枪,在烈日下红得发亮的穗子随风猎猎而舞,就像一面面战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