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奇葩一箩筐 > 第六十四章 海上归来日月山河依旧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即公元1421年3月3日,得到郑和汇报航海进程的折子的皇帝朱棣命令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

接到朱棣旨意的郑和船队不敢怠慢,为赶东北季风,郑和率船队很快出发,到达国家及地区有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即今天的索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刺、阿鲁、满刺加、甘巴里、幔八萨即今天的肯尼亚的蒙巴萨。

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即公元1422年9月3日郑和船队回国,随船来访的有暹罗、苏门答刺和阿丹等国使节。

大明市舶司正使太监、宝船船队指挥使郑和率领宝船队于永乐二十年,第六次下西洋归来。郑和这次归来,他不会想到这是最后一次领南洋诸国使节入朝觐见大明帝国大皇帝陛下。

海上归来,自母港刘家港下海船,换乘内河大船,顺大运河直达北京顺天府。

今日一身白色御赐蟒纹祥云服饰,批朱红色披风,虽然海上的风霜沧桑了郑和的脸庞,几根银丝出现在原来乌黑的头发上。郑和有些老了,不过他依然神情刚毅,依然精神健硕。

皂黑色的官靴坚定的踏在去往午门的大道上,郑和刚刚通过京城的官宦们才知道,朱棣准备第五次出征漠北,要知道郑和看了,朱棣的年纪比他还要大一点的,郑和心里不免有些不安。

因为皇帝急招,来不及换一身衣服。即刻入朝觐见,过午门,大殿上,正中台阶上龙椅斜靠着倚坐着的朱棣。诸位臣子主要番王太子皇太孙皆立于大殿之下,静侯着郑和携南诸使者国王入朝觐见。

朱棣见到郑和归来很高兴,比“万国来朝”还要高兴。

朱棣这段时间显得特别高兴,脸上浮现出与平时不同的慈爱神色,仿佛一个老人放下了杀伐决断以后的返璞归真。

是日,华盖殿里。即现在的故宫的太和殿内,朱棣单独招见郑和及其副手,大明舶泊司副使、宝船队副指挥使洪保和副将周满三人。

郑和正式行大礼跪拜朱棣,并单独献上从西洋各国沿途购买的特产、香料、珠宝、工艺品等具有当地特色价值突出的礼物。

朱棣很高兴,从御座上走下来,先是捋了捋自己已经花白的胡子,拍了拍郑和还有副洪保和周满。

“你们都辛苦了,为了大明开拓海疆,航行了这么远。去了海的近头,天的那头。开拓了我大明的视野与胸怀,朕感谢你们呐。”

郑和等人闻言纷纷就要跪下谢恩,被朱棣阻止住了,并且赐座给郑和三人。

朱棣今天显得气色不错,神情也很愉悦。

“不知老之将至也”

朱棣听完郑和的奏报,开始将几年后将主持开启第七次下西洋的愿景布置了,并且单独嘱咐几人,虽然你们的工作很出色,朕很满意,但是还要开拓更广发的空间,多交朋友,多扩展大明的影响力云云。

“朕累了,你们跪安吧。对了,领朕的旨意,着有司多多赏赐,人家马保领着这好些人大老远的,还给朕及后宫,还有诸位大人们带了这些个好东西,咱们不能亏了人家不是。”

朱棣神色愉悦兴致很高,让他的亲随总管太监,拟定下西洋的所有人员赏赐。

“谢陛下恩典,臣等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了,那些海上没能回来的,尸身虽然在海外,但是魂得回来,让京城各大寺庙、道观、各教寺院皆出人出力,费用从朕的内帑里拿吧。国库里的钱,朕可不敢动,回头老大又跟我闹,说我老头子又乱动他的国库喽。”

“谢陛下恩赏,臣替那些海上为国尽忠的将士船工谢谢陛下了。”

郑和听到这里很激动,老泪纵横,先前每次出海回来,皇帝总是会按规矩抚恤那些没能回来的将士,并且多有赏赐。这次可能是人老了,更加感性了吧。

朱棣生生的受了郑和等人的跪拜,眼神里流露出一股上位者的慈悲,更多的是对大明朝前途的忧思。

“朕就受了你们的感恩了,钱可一定要送到他们家属手里,你们几个朕是信得过的,下面的人如果咪了朕的抚恤海上未归将士们的钱,莫怪朕要杀人,记得诸多提醒他们小心自己的脑袋。”

说完了这些,朱棣还若有若无的看了看锦衣卫指挥使衙们的方向。

郑和等人皆是小心翼翼的领了旨意。

“朕要打仗了,朕计划近年要再次征战蒙古诸部,特别是那个马哈木,一次就把瓦剌、勿良哈、鞑靼他们打服,打怕,打到他们都来我大明的草原放牧。”

说到这里,朱棣似乎有些激动,还是身体有暗疾,剧烈的咳嗽起来。扶着龙椅的一角。

“陛下!您的身体!臣从南洋、西洋各处大带回来上好的降真香、龙涎香、血燕窝等,已经交给内廷,陛下请保重龙体呀。”

朱棣是郑和的“仇人”,因为郑和是朱棣刚获封燕王的时候那时候他父皇朱元璋还在位,领军攻灭云南的残留反抗势力的时候把郑和带回来的,就是朱棣杀了郑和全家全族人。

朱棣又更是郑和的恩人,郑和这个名字就是朱棣赐的。郑和在每次战役中立下战功,特别是在“奉天靖难”之时出过死力,然后培养郑和航海。

朱棣是郑和的知遇之恩人,再造的主子。郑和的成就都是建立在朱棣的扶持和支持下。所以郑和是朱棣的“死忠粉”。

君臣又说了一些海上的奇闻逸事风土人情国家首领的情况,朱棣准备安排几人就可以谢恩退了出去跪安了。

“臣有一事,请皇帝陛下移驾,臣在海外麻林国寻得瑞兽麒麟一只,正在宫门外。请皇帝……”

“什么?祥瑞麒麟!!快带朕去瞅瞅!”

朱棣高兴得像个孩子,因为他心里最不能释怀的就是自己得位不正,怕自己的后代皇位不稳。

“如今麒麟现世,朕看谁还敢说朕不是天命所归,那些建文余孽该消停了,哈哈哈,好。咱们去瞅瞅,去瞅瞅。快!”

朱棣自己自顾自得念叨着,把众人都落在了后面。

奉天门外,人山人海,大家都来看热闹。

“刘二麻子,你看见了吗?咱们当今皇上真是真命天子,你看这麒麟的脖子这么长,一看就不是凡间的。这是西王母哪里的神兽嘞。”

打铁的孙铁柱得意扬扬的指着郑和从今天东非肯尼亚带回来的“麒麟”长颈鹿说道。

“看见了。看见了。不要太靠近,这神物如果吃小孩,那就把不听话的小孩送给麒麟吃!”

哇……一下子茶楼的二妞就哭了。

“让你吓唬我家孩子!”

“父亲大人!这就是郑大人带回来的神兽吗?它怎么看起来一点都不可怕。”

“小孩子,不要乱说话。要杀头的,这是咱们大明的祥瑞。”

老百姓们纷纷跪迎神兽,大明朝的京城因为“麒麟”的到来,一片欢腾,人心大定。

比起各国使节,什么金发碧眼的,黑不溜秋的番人,这个麒麟更让他们新奇,欢呼雀跃。

当朱棣出现在奉天门城楼上的时候。

“万岁万岁万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万岁!”

朱棣咳嗽了,兴奋得像个孩子,高兴的捋着自己已经花白的胡须。皇帝身后的郑和在讲这神兽基林(giri)的时候,神情和眼里皆满满都是担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