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持剑 > 第四百三十二章 后手

持剑 第四百三十二章 后手

作者:浮世新客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1:11 来源:笔趣阁

知晓了该怎么做,贾尹心中也便有了对策。

他们不是必须该死,楼外楼也并不可怕。

当贾尹再次望向周家众人之时发现,人群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位容貌姣好的妇人,而面对此情此景,那妇人竟也毫不畏惧。

妇人警惕地看着自己这边,似乎也有动手的打算。

贾尹自知东海城尚武风气大魏第一,却不曾想连一介女流都有如此胆识。

他不禁来了兴趣,多看了几眼,倒不是有何淫邪念头,就只是好奇妇人的所作所为,因为当下之境周家想要全身而退已然没了可能,只是损失多少的问题。

之后,贾尹看向姜凝开口道:“姜小姐,在这个时候掺和东海城的事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更何况还只有这么点人?”

当下护在姜凝身边的是一位辈分比姜太玄还高的老者,其名姜四,也是他让贾尹隐隐感觉到有威胁的人。

作为老一辈的强者,几十年前江湖上关于他的传闻极多,只是后来他渐渐隐退,销声匿迹,如此再‏‎‏‎‏​‎‏‎​‏‏‎‎‏‏提及的便就少了。

姜四如今掩着面,所以贾尹并没有第一眼就认出。

听着贾尹略带威胁的语气,姜四笑了笑,只不过这笑声中多有几分浑不在意。

姜四道:“贾尹是吧,说这话也不怕闪了舌头。老夫今日就站在这里,看看你们齐州高氏能不能动凝儿一根头发。”

姜四并没有放什么狠话,但这一番中气十足的言语还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高凡榻也看了过来,自知这是位实力极为强横之人。

贾尹闻言倒也不怕,他神色略显淡然,而后缓缓道:“既是如此,何不以目示人,大家开诚布公。”

姜四闻言笑道:“老夫见不得腌臜之人,老夫的面目自然也不愿让腌臜之人看见。”

这一句话已经多有辱骂之意在其中,但贾尹依旧不在意,他淡淡道:“你们莫要小瞧了两大家族对于东海城的看重,今日姜小姐在此,只要擒下,死再多人又有何妨。你我境界相当,我自知力有穷时。只要一招不慎,两大家族就能赢得盆满钵满。如今两大家族自身难保,若是有了根救命稻草你猜他们会不会拼命。”

贾尹和洞玄子何方休一样都是招揽而来,只不过这贾尹又有不同,他是愿意在这里拼命的。

如此一句说完,姜四没有再应,姜凝接过话道:“上一场隋家的隋文武输了,你们所求不过这一场周道也输。不过前辈,你们一时半会儿有机会让周家束手就擒吗?等到周道赢了,计划就泡汤了。”

贾尹闻言笑道:“姜小姐,只要抓住了你,那沈清左是赢是输,是死是活也就没那么重要。”

府衙外的广场上,随着隋文武的落败不论是周遭还是高台之上,气氛俨然有了小小的改变。

一直在注意的沈况其实从沈清左反制之初就意识到了问题,隋文武是故意打不过的。

沈况随即视线望向高台那边,当下台上几人皆神色不一。

结合之前姜凝的话,沈况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此间不是久留之地,他拉着林晚照就要离开。

被握住了手,林晚照一边跟着沈况的步伐一边不解地问道:“郎君这就要走了吗?”

沈况拉着林晚照一边走一边道:“嗯,我隐隐觉得有大事发生,我先带你回客栈。”

闻言林晚照也没有多问,径直与沈况离开了。

高台之上,隋齐已经离场,因为家中变故他必须带着隋文武返回。

他在心中考虑着一切可能的结果,只是没有一个是可以接受的。

看着隋齐离开的背影,周南关一时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家府上那边也一定出事了,只是消息还需等。

周道也看出了上一场的意外,所以此刻他在单独的休息堂让周家下人前去询问是不是出了变故。

周南关虽然拿不稳当下情况,但他没有将压力给到周道,只是让他好好比试,争取早些拿下。

周南关担心家中故而当下也没了心思去揣摩赵哲,不过他知道这件事何赵哲脱不开联系。

苏瑶和师叔‏‎‏‎‏​‎‏‎​‏‏‎‎‏‏陶钟离开东海城后的赶路速度并不快,因为一直见苏瑶郁郁寡欢,所以陶钟刻意绕了些远路,阳春三月,此间美景颇多,她以为可以让苏瑶分分心,不再为之前的事耿耿于怀。

东海城外三十里之地有一村落名曰虹光,村名由来已久,也与村中一奇景有关。

虹光村临海,每到傍晚时分,落日倒映在海面之上就会将村子照耀的五彩缤纷。

虹光村的这道虹光远近闻名,因此慕名而来的游客颇多。

一路上陶钟也对苏瑶说起了这个趣闻,其实倒不是此事有多吸引苏瑶,更多的是她如今还在东海城地界,或许内心之中总还是会有不舍的吧。

相遇再分别,卿卿复卿卿。

即便再不愿面对,这结果到此大抵是注定了的。

三十里路本两个时辰就能到达,但苏瑶和师叔两人走走停停却是走了一夜。

陶钟不觉得有什么,只要苏瑶能想得开她觉得再绕些路也无妨。

进入虹光村地界空气中明显带着些淡淡的咸味,海风轻抚,让人如痴如醉。

因为离着傍晚还早,所以两人先在村子里找了间能吃饭的铺子。

每日来此的游客不少,尤其是早春之后再慢慢到盛夏,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早间这会儿铺子里就有几桌客人了,多是些江湖人,倒也有一些是为奇景而来的书生公子。

陶钟和苏瑶随意寻了个位子就坐下了,与小二要了吃食便等了起来。

走的远了,想得少了,苏瑶的脸色其实也好看了些许,只不过眉宇之间依旧有淡淡挥之不去的阴霾。

陶钟看在眼里,她只是心中微微叹气。

片刻后,陶钟轻声道:“瑶儿,往后时日还久,我们可以在北魏多逗留一段时间。”

苏瑶自是知道师叔在为自己考虑,因此她也很懂事地道:“师叔,我没事的,再等些时日我就会好的。”

苏瑶的性子陶钟明白,一切都能过去,她当下需要的是时间。

因此之后陶钟又简单说了几句便不再开口,让苏瑶一个人安静安静。

临桌是一群江湖打扮的人,年轻的年长的都有,看样子也是赶路至此。

其中有一少年人约莫十二三岁的样子,他像是第一次来这里所以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

也是在他环顾四周之际与陶钟的视线对了上,少年人天不怕地不怕与陶钟对视了几眼,但他家中长辈却是知道陶钟不是一般人,故而报以歉意的目光。

之后,长辈便对少年人训斥了几句。

“出门在外忘了爷爷怎么教你的了吗?”

少年人闻言倒也不惧,缓缓道:“爷爷我没外,您要我少听、少看、少做。”

老人倒也不是真的训斥,故而很快语气就轻了下来,他道:“既然知道就乖乖坐着,外面可不比家里,有些江湖人的脾性古怪,也许你看他一眼他就觉得你是在挑衅他。”

少年人道:“可那位女前辈看着不像是坏人。”

老人没有开口却是给了少年人一个眼神,少年人见状立刻意‏‎‏‎‏​‎‏‎​‏‏‎‎‏‏会,他低下头不再开口。

“知道错就好,爷爷不是要拴住你,只是得为你得安全着想。”

“爷爷我知道了,我保证没有下次了。”

这一幕自然也完完全全落在陶钟眼里,临桌六人,看样子是一家祖孙三代,都有些修为在身上,那老者最高是个归元境中期。

老者与少年人说了几句后,他们便又有一句没一句得说了起来。

少年人在旁时不时会插上几句,听他们谈话内容是去东海城看那闯三关的。

少年人显然是第一次来故而问东问西问了很多,高手的世界少年人不懂,但少年人憧憬江湖,憧憬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如此,这不就是江湖嘛。

在几人说起东海城几大家族的时候,陶钟和苏瑶要的吃食也上来了。

少年人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只不过很快又收了回去。

爷爷、父亲谈话间,少年人又插了一句,“爷爷,我们来时路上碰到的那些士兵也是朝着东海城去的,他们比试难道要这么大阵仗吗?”

老人闻言也回忆起了那一幕,那时昨日晚间遇上的,看样子人数还不少。

老人知晓齐州高氏和清河崔氏的叛乱,也知道关风郡乃至东海城都成了叛军的势力范围,但东海城毕竟在后方与前线挨不着,他其实也没想明白那对士兵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这些话老人没在意,陶钟和苏瑶却是上了心。

苏瑶闻言立刻想到了沈况和姜凝。

苏瑶看向陶钟,以只有他们两人听清的话语问道:“师叔,他们口中的那队兵卒的目的会不会是沈况他们?”

陶钟闻言思量了片刻后道:“那小子还没这么大本事,即便要杀他也不用大费周章,一定另有目的。”

一句说完,陶钟低头喝了两口稀粥,只不过思绪还在这件事情上。

某一刻她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苏瑶注意到师叔陡然变化的神情,而这也让她顿感不妙。

陶钟道:“那些人很有可能是冲着楼外楼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