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持剑 > 第四百零二章 兵临城下

持剑 第四百零二章 兵临城下

作者:浮世新客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1:11 来源:笔趣阁

桑干川和左霁带着剩余人马返回后,大军在约突邻、阿伏干两部得胜的消息不久后也传到了酒泉,元恪得知消息后不禁大喜。

身在洛阳的太尉元爽和御史大夫卢文渺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催促皇帝回京。

两人也知道两封加急奏折是劝不回皇帝的,所以在前两封奏折抵达酒泉后不久,后续的折子紧跟着便到了。

其实元恪自己也明白是时候该回京了,自己留在这里不仅起不了大作用反而会让大将军宇文泰的派兵布局遭受掣肘,故而在得知前线得胜后元恪便也决定启程回京。

元恪要回京的消息传下去不多久,监天司和地网就安排好了一切事宜,同时不忘传信宇文泰。

这日正午时分,元恪难得放下手上冗杂纷乱的奏折,在东湾和周海升的陪同下元恪登上了酒泉城头。

塞外初春的风依旧有些寒凉,元恪站在墙头远眺北方辽阔,入目萧瑟处依稀可见当年战阵之上大魏士卒震天的喊杀声。

城头之下犹见为当年守将桃文拓立的丰碑,虽石碑被日积月累的风沙残磨,但雄威不减。

柔然不灭,帝国北地就始终难得安稳,百姓也始终难以安居乐业。

不登城头,不感热血。

元恪望着眼目之外的凄凉在心中暗暗发誓,自己在位之时一定要将柔然彻底打服。

片刻后,元恪收回视线又看了眼为桃文拓立的那座碑,他看着碑文缓缓道:“酒泉城外已百年不见柔然兵,下一个百年仍要如此。”

一旁的东湾闻言跟声道:“有大将军在,柔然还不敢来酒泉城下放肆。”

倒是另一盘的周海升换了说法道:“据老奴所知这一次的柔然与以往很不一样,不能大意。”

元恪闻言默默点了点头,这一次的棘手他也看在眼里,而这一切自然离不开他那个好大哥的功劳。

不过大魏士卒上下对于柔然都没什么畏惧之心,并非自负而是自身实力足够。

再之后元恪沉默不语,他安静地站在城头之上眺望北地,终有一日他要跨过酒泉去草原更深处走一遭。

在元恪登城头的这段时间,回京的车架与随行护卫人员都已安排妥当。

未时两刻左右,收拾好一切的元恪在东湾的陪同下登上了回京的车撵,负责守卫酒泉的将军刘参出城为皇帝送行。

跟随元恪回京的队伍中会有一批监天司和地网的人,不过他们不会一直跟随,大概进入中原之地后就会有分散在各地或是留守洛阳的其他人前来接应。

元恪坐上车撵后掀开帘幔,最后看了眼身前酒泉城的雄伟。

临行前,元恪嘱咐守将刘参一定要和大将军宇文泰一起将柔然打回草原,刘参跪地领命。

两关之外的魏军营地以北,巴图鲁所派的八千人已陆续抵达,只不过这些人除了叫嚷与骚扰之外其余什么事也不干。

宇文泰没有去管这八千人有什么目的只是派遣了一小批人盯住这些人的动向,眼前最要紧的还是侯莫陈景那边的结果。

估算着时间侯莫陈景与严炳初部已经和胏渥部交上手了,至于后续状况宇文泰暂时还没有得到消息。

由于柔然大军的前逼,致使宇文泰不敢派小股人马深入草原查探消息,故而就进入了等待的时间。

另一边,对于已深入草原的高欢部宇文泰算是彻底没了消息。

桑干川和左霁尤为担心高欢的安危,多次请求宇文泰希望允给他们一支轻骑让他们进入草原接应高欢,不过都被宇文泰拒绝了。

如今正值与柔然焦灼时期,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场大战,不能分心去管其他。

宇文泰相信高欢能活着回来,所以他也让桑干川和左霁相信高欢,两人要将眼下放在面前的柔然大军身上。

如此一天一夜之后,大军营地北面的那股柔然兵马还是在来回不停的转悠,有时候也会向前逼近挑衅一番,乐此不疲的做着这样的无用功。

奉命盯着这群人的小股魏军始终没看明白对方的目的,难道就是在这里故意骚扰?

不久后,身居中军大营内的宇文泰前后收到了两封来自酒泉守将刘参的传信。

第一件事自然是说了皇帝已经在返京的路上了,而另一件事便是关于侯莫陈景和严炳初的。

两队人马的围剿对胏渥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不过柔然援军来的也很及时,而且胏渥部像是一开始就知道侯莫陈景也有援军所以并没有选择与他们死磕到底,以至于如今战局焦灼,严炳初和侯莫陈景回退东北方准备短暂休整之后再出击。

两部人马如今的位置被柔然大军隔断在了更北方,与酒泉城的联系变得有些困难,其余倒是没什么问题。

知道侯莫陈景进展还算顺利宇文泰便也放下心来。

面对不对骚扰的那股柔然士兵,宇文泰之后派武官唐七玉领兵五千前往驱逐。

柔然的这八千人目的就是扰乱魏军视线,所以唐七玉领兵前来他们就后撤,唐七玉稍微后撤他们又会返回,一时间与唐七玉的人马耗上了。

而唐七玉为了不让他们有机可乘就一直看着他们。

在柔然三万前军动身后不久,其余人马也陆续开始奔向酒泉城。

时间已经过去一日半,大军距离酒泉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照着眼下的速度,他们能在明日清晨时分抵达酒泉城下。

约突邻、阿伏干两部以及兹子昌的三千人如今都已退回,沮渠广、覃甫等三路人马也将侯莫陈景和严炳初围困在了北方,一时间柔然大军的进逼之路变得畅通无阻。

元稹、晏兰舟以及原本就追随元稹的一批残部这一次也跟着大军向着酒泉而去,元稹甚至已经预想到了自己与弟弟相见时的场面,他会不会惊讶,又会不会害怕?

塞外马上,如此想着,元稹的思绪很快就陷入了回忆之中。

他想起许久未回的洛阳,想起府上那颗自己亲手种下的梨树,今年大概也是绽放如雪落。

他想起当初离京时的狼狈模样,也甚至幻想起自己重回京城的场景。

而另一旁的晏兰舟却是有些心事重重。

与元稹在柔然待的这段时日,不仅让晏兰舟看透了柔然人的丑陋面孔也让他看清了自己侍奉的主子。

元稹说到底没有大的家国观念,他更注重的是他自己以及眼前的利益。

都说文人风骨,晏兰舟自嘲自己早就没了那些风骨。

但即便是如今他还是想做些对的事,比如至少不能带着刀兵攻向自己的国家,不能助纣为虐,否则以后自己何颜再回。

稍稍靠后的晏兰舟看着身旁脸上带着微笑的元稹,元稹大概以为自己在柔然所受的那些屈辱都是容忍,但在晏兰舟看来其实都是忍气吞声,毫无底气可言。

晏兰舟不想被骂奸人,更不想有朝一日回乡祭祖连祠堂都不敢踏入。

所以晏兰舟开始审视起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有无改过的办法。

领兵在前方盯防柔然散兵的唐七玉偶然发现自己原本对阵的敌人似乎换人了,突然出现的这帮人里全都是生面孔不说他们还一改往日你退我进、你进我退的策略,选择与己方保持了个合适的距离,互相都不进犯。

虽然这一切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唐七玉总觉得怪怪的,因此他还是将消息传给了大将军宇文泰。

宇文泰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营帐之内盯着眼前的沙盘,他一方面在注意高欢的大概位置,另一方面则盯紧了侯莫陈景如今的位置。

得到唐七玉的消息后宇文泰看着沙盘上柔然大军驻地位置陷入了沉思。

柔然大军当下的驻地与胏渥部几乎形成了一道天然城墙与阳关、玉门关和酒泉一线形成了对峙。

思量半晌之后,宇文泰还是调派了一批斥候秘密北出查探柔然驻地情况。

沙盘之上,宇文泰的视线盯在了四个地方,柔然大军驻地、胏渥部驻地、两关之地以及酒泉城。

四方位置中间是一大片空地,除了有些难行的道路之外并无险可以拒守。

再联系柔然大军将侯莫陈景和严炳初部赶至以北之地的做法,宇文泰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个念头,他随即目光紧紧盯住了酒泉城的位置。

当宇文泰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派出去的斥候已经有三个时辰了。

天色完全暗下之时,前方斥候传回消息,柔然大军驻地火光依稀,似乎有些空荡。

及至此时,宇文泰终于确定了柔然大军的目的,他们是想进攻酒泉。

酒泉城当下只剩三万守军,面对来势汹汹的柔然十万大军肯定难以抵挡,岌岌可危。

所以在得到斥候消息后,虽然还不能确定到底准不准确,但宇文泰还是立刻下令整备三军以及两关之内的守军,除留下小股人马守关之外其余人等立刻赶赴酒泉。

这突如其来的命令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伴随着这般不解大军按时整顿好,即刻开拔。

唐七玉被宇文泰留下驻守他们关外的驻地。

第二日天际将明之时,当酒泉城头之上的守军堪堪换防之际,城头以北之地忽而出现了一行行黑色小点。

起初城头士兵还看不真切那是什么,有的士兵以为是自己眼花了,索性揉了揉眼之后发现依旧如此。

及至柔然大军再近一点之后,他们才终于意识到那是骑兵。

城头士兵见状虽有些惊慌但还是强自镇定大声呼喊道:“敌袭,有敌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