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持剑 > 第三百八十五章 绵思城之事

持剑 第三百八十五章 绵思城之事

作者:浮世新客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1:11 来源:笔趣阁

长沙王萧元怀和上广王萧靖山的叛乱被彻底平定后,消息传回京城又被即刻昭告天下。

而且诏令中连带着还言明了豫章王萧怀安、太子萧统与他们合谋一事。

萧怀安和萧统的参与无论在庙堂还是在江湖上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尤其是太子萧统,东宫之后所牵扯的世家大族、江湖势力太多,如果处理不好,之后很有可能会有一场大清洗。

故而出事之后,各大有牵连官员及其家族都噤若寒蝉,当下所有人也都明白了先前太子一脉那些官员消失的原因。

而也是在朝臣议论不停的情形下,第二日早朝,许久不见的皇帝陛下竟是亲自参加了。

皇帝不仅没有想象中的那般虚弱,反倒精神矍铄。

殿中百官多有畏惧,不敢与之对视。

早朝刚开始,除了丞相荀季芜和御史大夫陈恒道之外,其余百官几乎无一例外皆震惊到无以复加。

他们很难将之前那个虚弱到快要驾崩的形象与此刻的陛下联系到一起,但一众大臣们很快也就反应了过来,事件的前后都是陛下引蛇出洞的计策,陛下在下的是一盘大棋,目的要的是一举解决所有隐患。

而对于这种局面,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没有歪心思的人都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而目的不纯的自然担心事后会不会波及到自己。

今日早朝,其实皆是喜事,不过美中不足的就是有好几位来自琅玡王氏的官员在冒死在为太子求情。

而他们最终的结局也不出人所料,直接被皇帝就地下令斩了。

在这之后,便没有人再敢提了。

今日朝堂上的气氛非但没有想象中的欢愉,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肃穆。

这是风雨来的前兆,流血在所难免。

南线战事平定后,豫章郡等三地的后续处理工作便成了商议的重点,而且还有一个未曾安稳的长广郡。

商议到这些事的时候,老皇帝亲自下令将一批年轻官员调任这几地,而其中竟还有只挂着儒林郎头衔的庾信。

若只是一两个人还不足为奇,但这一次老皇帝几乎一次性调任了三十余人且皆是年轻官员家世不显。

这背后所释放出的信号不言而喻,而一众世家大族对于此却再没了反对的勇气。

皇帝陛下这是在培养新人,为皇位的接任者留下一批可用且好用之人。

太子殿下被拿下,东宫便陷入了无主的境地。

太子之位悬而不决百官自是放心不下,但这种时候也没有敢去触霉头。

知道的人不多说,不知道的人也再不敢猜测,这一次的事情果真让一众官员有了心理阴影。

长沙王和上广王的问题解决之后,便只剩下会稽王萧不羡在苦苦支撑了。

彼时即便加上葛荣的两万人马他们依旧再难形成大威胁,故而此后不足十日,朝廷两路大军东晋,从南北两方合力包围,攻破了会稽守军的防线,萧不羡和葛荣最终皆死在乱战中身中流矢而亡。

至此,由长沙王和上广王等联合的反叛被彻底镇压,战事结束之后,便是押解一众罪犯回京待审。

也是直到此刻,文武百官才明白皇帝的谋划有多深远。

皇帝虽然老了,但当初的那些手段只会更加熟练,不曾生疏。

在两路大军返回京城的那日,结束早朝的老皇帝在几位朝臣的陪同下亲自出城十里相迎。

也是同一天,萧衍终于见到了一直担忧的女儿。

父女久别重逢,相拥而泣。

回宫后,萧衍下令奖帅三军,且在宫内亲自设宴为功臣接风洗尘。

此战,大将军赵敢和宁朔将军柳玄皆居功至伟,而湘东王徐牧及蜀王萧澜则做到了奠定胜局。

南梁的乱事至此全部平息,老皇帝的谋划之深让人咋舌。

最终除了太子萧统,其余叛乱主要人物皆被抄家灭门。

而萧统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也许是被囚禁一生,也许是被流放千里。

南梁的这般乱局也是大魏所愿意看到的,至此南梁再没了北伐的能力。

大魏那边也可以真正腾出手整治国朝内部矛盾。

————

沈况跟随楼外楼的人在金陵城风波刚起之时便离开了,所以对于后续事情的发展他知晓的不多。

不过后来路上他还是听到了最后那个骇人听闻的结局。

沈况与萧统似乎只有那么一面之缘,从潮平郡开始沈况对他就没什么好印象,如今再想其实连感觉都没有了。

在与姜凝一起出城行过一座城后沈况就和他们分开了,之后的大家就不顺路了。

临别之际终还是有许多不舍,不过好在再返回大魏沈况身上就没什么担子了,走过东海城他就可以回梅雾城了,所以两人约定在红泥巷再见。

与姜凝分别后沈况一直赶路,如今身在南梁琅玡郡鹿城,距离大魏东海城其实已经不远了。

但沈况后来的赶路一直很缓慢,因为他不再是一个人。

监天司和地网的人在离开金陵后就一直在被锦衣郎追杀,为了躲避穷追不舍的锦衣郎,严道济为宋宛打掩护让她先行离开,但之后他们就失去了联系。

再后来四散逃亡,宋宛误打误撞被沈况救了下来。

那时候宋宛就受伤颇重,如今这段时日下来已有所恢复但还是不能轻易动用真气。

鹿城在琅玡郡西南,距离萧统停留的唯亭城不算太远,相聚琅玡城亦是没有多远。

两人之所以停留鹿城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在此之前太子萧统秘密领兵回京。

在那期间,锦衣郎在此地动作频繁,碍于宋宛的身份两人没有轻易现身。

而前不久在萧统伏诛后,琅玡王氏为了保全他亦是花费了极大的代价,当然在这之中还是少不了锦衣郎的监督,这一来二去两人就被困在此地好些日子了。

期间两人生活极为单调,宋宛养伤,沈况则出门打探消息。

两人也基本不交流,因为宋宛在刻意躲着沈况,这也让沈况很奇怪。

奇怪归奇怪,沈况也并没有刻意搭话,就这样二人度过了一段几位平常的日子。

这日晌午沈况从外面回客栈顺便给宋宛带回了一些吃食,推门见到宋宛后他也将如今的情况告诉了她。

“今日我们就能离开了。锦衣郎目前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了京城无暇顾及这里,我们星夜兼程一路向西北去不久就能进入大魏地界了。”

沈况说完,宋宛还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沈况也没管,这些事说与她听就够了,毕竟她现在也没什么战斗力。

是夜,二人在夜色的掩护下离开了鹿城。

回望身后那高大的城墙,宋宛忽而想起之前短暂的时日。

虽然与沈况每日也没什么交流,但宋宛难得体会到了这样一段平淡的日子。

沈况注意到了宋宛的变化,转身看了她一眼但宋宛又很快恢复如初,恍若什么也没有发生。

沈况觉得奇怪,却也没有多想。

之后两人赶路,宋宛偷偷回望了一眼,嘴角有浅浅的微笑。

此后二人一连赶路十余日,终于在三月初一的下午时分赶到了大魏边地清乐城。

二人入城后没多久就有监天司的人来带走了宋宛。

分别之前,宋宛还是对沈况说了句感谢。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沈况知道能从她口中说出来不容易。

沈况笑了笑,没有在意。

其实长久下来,沈况觉得他和宋宛之间类似亦敌亦友,当下这会儿就像半个朋友,也就只是半个。

清乐城差不多夹在了东海城与绵思城之间,沈况没怎么思量便打算先去绵思城见一见林晚照,从去年到今年两人分别已久。

离开南梁进入大魏境内的那一刻,沈况忽而感受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放松感。

虽然此处是伤心之地,但说到底这里才是家。

一想到明日就要启程赶往绵思城,沈况心中不免有几分兴奋。

走过再远该思念的姑娘还是会被思念,更何况姑娘家在他心中有很大的分量。

夜已深,沈况没有安睡。

他推开窗任由早春还有些凉意的晚风吹过,这一路他走的极远,遇见了很多人也碰到了很多多。

细细想来若是不掺杂其他其实自己后来的这一路走的还算安稳,但心中属实难以真正安定。

此番走过东海城他就要回去了,回去那个心心念的家。

沈况以为那时候大概已辗转一年,物是人非。

第二日一大早迎着清晨的朝阳沈况踏上了去往绵思城的道路。

关风郡,绵思城,因为地处要道久而久之成了南北货物转运的集散之地。

绵思城靠近齐州,所以此地暗地里受高氏掌控。

之所以说是暗地里是因为绵思城的利益太大,一个高氏还控制不过来,而除了高氏之外占据最大份额的便是洛阳阮家。

阮家作为大魏数一数二的商贾之家其下产业遍及大魏各郡,绵思城的大利益他们自然也没放过。

绵思城中几乎可以买到来自大魏各地的东西,而所有商品中唯粮食与铁器在这里最为畅销。

而林家的那一批货物正好全是粮食和铁器,之所以要通知林晚照赶来是因为货物被绵思城衙门扣住,竟是随便安了个理由,原本负责此事的管事见自己解决不了便只好向家里求助。

林晚照从年初开始动身,到今已有两月有余,其中路上就花了大半月时间。

自从赶到绵思城后林晚照便向官府申诉,但绵思城衙门压根不管,后来无可奈何林晚照选择花钱上下打点,但不知为何只要求助之人知道是关于这件事就都拒绝不再帮忙。

时间一天天流逝,事情的紧张却越发没了头绪,如此一行人便就耗在了这边。

而时日一长,关于齐州高氏和清河崔氏的传闻便越发多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