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持剑 > 第三百零二章 一老一少

持剑 第三百零二章 一老一少

作者:浮世新客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11 17:42:07 来源:笔趣阁

书生陆凯其实并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刻板读书人,他说他读书只为学才,不为求取功名。

都说学而优则仕,但陆凯不以为然。

所以他奉行手上书,脚下路,读书不断,步履不停。

一个江湖人,一个读书人,交集不多的双方一场偶遇却是聊了颇多,说的内容互相懂没懂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都很开心。

收人一枝桃枝,但沈况却没什么可送的,所以临别前他只好祝陆凯一路顺风。

临别作礼,沈况换了抱拳为作揖,陆凯见状便也笑着与沈况作揖,你来我往心照不宣的道理。

之后,陆凯带着书童白霜渐渐远去,与沈况截然不同的方向。

沈况牵马离开前,又好好看了眼身前的大桃树,此处虽不是故乡,但也有故乡的味道。

桃叶村很大,不过没有售卖吃食的铺子,所以最后沈况只得在一户农家手上买了些。

一开始妇人不愿收钱,还是沈况再三坚持她才不情愿地收下,并且嘴上还一直说沈况是个性子执拗的后生。

善良的人很多,但我们不能把旁人的善良当作理所当然。只有心怀感恩,这份善良才会永远伴随我们左右。

买到干粮后,沈况一边赶路一边啃。

冬日午后的风还有些微凉,吹在脸上让人神清气爽,不过一旁的马儿却是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我们很多时候见到一个画面后,脑海里就会不自觉地蹦出个念头,这场景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但那时候,你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到底什么时候见过。

也许以后某个偶然的时间点你会再想起这件事,也可能之后你就此遗忘,没了印象。

不过无论哪种结果,最开始有似曾相识这种感觉的时候你都会觉得十分奇妙,明明是第一次见,明明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但你就是会不自觉地生出亲近感。

沈况其实也一样,比如在桂影湖畔看到那些钓客的时候,也比如在与那位妇人讨价还价干粮价格的时候,都有一股陌生的熟悉感扑面而来。

虽有此感,但沈况从不会顺着去多想。

在沈况眼里,这种熟悉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感觉,也许我们很多很多年都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他以为,这是上天让我们和那些已然离去的人做片刻重逢,此番重逢过后再各自遗忘,只留下那种感觉让彼此回味。

当然这只是沈况自己的一种想法,愉悦自己而已,做不得真。

桃叶村不大,牵着马儿的沈况很快也便走了出来,手中的干粮也刚好吃完。

沈况拍掉手中食物碎屑,重新翻身上马,他没有再回头去看那颗大桃树,就此纵马远去。

平原路上,常能碰到溪流湖泊,所以钓鱼人,打渔客的身影极多。

有时候碰到才洒下网的打渔人,沈况还会停下脚步,看看这网有没有收获。

小时候沈况就爱看打鱼,那时候即便打渔人一网下去只有些小鱼小虾他依然会觉得厉害。

而这个爱好也一直留存到今天,就和他爱吃饺子一样,师父别的菜肴手艺平平唯独在包饺子一事上是个特例。不仅是因为师父和馅儿的味道与众不同,师父包的饺子形状也与旁人不一样。

以前逢年过节师父就会包顿饺子打打牙祭,如今沈况已有很久没吃到那个味道了。

离开桃叶村,按照陆凯的说法离那夜侯镇就只有十里的路途,纵马用不到一个时辰就能赶到。

所以,一路疾驰的沈况很快就平原视线尽头看到了远处浮现的小镇轮廓。

而看到夜侯镇,沈况难免想起陆凯说的那两样东西,桂花鲈与不夜侯。

桂花鲈是鲈鱼好懂,但这不夜侯沈况还真是第一次听。

在大魏,一些草木蚊虫会有奇怪的叫法,所以沈况以为这不夜侯会不会就是其中的一种。

因为沈况视线一直都在盯着远处的夜侯镇,所以他压根没看见道路旁的行亭中有一老一少正在那里歇脚,而且老人从随身的包袱里拿出煮茶工具随手煮起了茶。

老人一个瞥眼瞧见骑马赶路的沈况,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老人竟是朝着沈况喊了一嗓子:“年轻人,若是不着急赶路,不妨下马一起喝一杯啊!”

听见老人声音,沈况骤然放慢速度偏头看去,自然也就看见了行亭里的一老一少。

因为沈况不想在此耽搁,所以停下马后沈况开口道:“老先生不好意思,我着急进城就不陪您喝茶了。”

沈况说话间,老人已从行亭中起身走了过来,徒留少年人看着炉火。

少年人瞧见自己爷爷的动作后,没来由的翻了个白眼,爷爷自来熟的脾性又上来了。

老人走到沈况身边仰着头看着他道:“如今太阳正当头时辰也还早,少侠是要进城去忙什么?”

沈况见老人走过来,他便不好俯身与他说话,只好翻身下马。

老人见状不待沈况说话便又笑道:“不着急不着急,喝杯茶的功夫耽误不了太久。”

说着老人便就要拉沈况进行亭去坐坐,沈况见状也不好再推辞,只好道:“在下确实有事在身,那就陪前辈您喝杯茶水我就走。”

“一杯茶的功夫足够了,这好茶啊就得与人分享。”老人边走边笑道。

老人虽是一副十分简单随意的装扮,但沈况能察觉得出他是有几分武学底子的。

随后,沈况将马儿拴在行亭外,跟着老人在亭子里坐了下来。

与老人一道的那个少年人是个模样清秀的小公子,见沈况进来,他便礼貌的给沈况腾出位置,沈况则抱以感谢。

沈况安然坐下后,老人还没开口,那少年人却是先开口道:“少侠不好意思,我爷爷就这般自来熟的脾性,如果耽误您的时间,我在这给您赔个不是。”

见少年人如此有礼貌,沈况哪还会说什么,原本也就是不想停留说出的推辞。所以少年人说完抱歉后,沈况平静道:“无妨无妨,说来前辈邀我喝茶也是我的荣幸。”

老人闻言也跟着笑道:“哈哈哈,年轻人会说话,有眼光。”

少年人闻言却是白了老人一眼,老人见状便急忙悻悻然的收回了笑脸。那少年人见老人不在闹腾,随后换了副笑脸看着沈况又道:“我叫冷瓶画,他是我爷爷,你叫他冷风前辈就好。”

冷瓶画虽然年岁不大,但待人接物却十分老气横秋,相比之下老人冷风更像是个小孩。

冷瓶画介绍完,沈况也回道:“我叫姜疑,你们直接叫我名字就好。”

听见沈况名字,冷风捻起胡须捋了捋而后笑着问道:“生姜的姜还是江水的江?”

“生姜的姜。”

“好名字。”

真名冷风的老人从始至终脸上都挂着笑容,闲谈片刻后,沈况很快就被爷孙俩的相处方式所感染,明明是爷爷的冷风却时常被冷瓶画“训斥”几句,老人有时候也会反驳,但更多时候是只能安然接受。

冷风是个话痨,随口一说就停不下来,比如他们从何处来要去往何处,也比如当下正煮的茶水如何如何好。

若是酒沈况还能喝出个好坏,但对于茶水,他就完完全全是个门外汉了。

老人说过茶水后,冷瓶画接过话道:“这明前龙井是我和爷爷在杭州时买的,是在茶户手里买的原茶,后来爷爷他自己炒的。”

说到炒茶,老人又来了兴致,他笑着自言道:“这炒茶一事,火候、手艺缺一不可。尤其是行话里第一步的杀青,好的茶叶炒出来后不仅要口感好,一眼看去的颜色也同样要好,所以杀青这一步就需要严格掌握好。老的炒茶师父都会根据控制锅的温度来控制炒出来的颜色,恰好我也曾学过这么一招。”

说到这里,老人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沈况虽然听不懂,但见老人说的有板有眼便也感觉这是门功夫,但不巧冷瓶画突然在一旁拆台道:“姜少侠你也别听我爷爷瞎说,炒茶的确是门不简单的手艺,但我爷爷的手艺还差的远。这茶口感好,完全是因为茶叶本身好。”

老人闻言哈哈一笑,倒并不觉得尴尬,孙子没说自己炒茶的手艺不忍直视就已经很给自己面子了。

沈况听过也不觉得有什么,吹牛皮的事他也没少干。

午后温暖的阳光照在行亭里,让人有慵懒的感觉。

炉火中的茶水,很快便就沸腾,咕噜咕噜直冒热气。。

茶水煮沸后,老人从包袱里拿出一套专门的茶具一一摆好,这才给三人各自斟茶。

老人爱茶,其实少年人冷瓶画也爱,唯独沈况只是喝个味道解渴。

祖孙二人喝地慢且享受,让起先准备囫囵吞枣一口饮尽的沈况觉得有些难为情,所以他也跟着慢了下来。

冷风自然看的出来沈况不懂茶,所以一口喝完后他笑道:“姜少侠无需觉得别扭,喝茶这事不用会,怎么喜欢怎么来就好。”

一旁的冷瓶画闻言也赞同道:“其实我也不会,都是学着爷爷的模样装出来的,茶是好茶,但就是我们几个都不是什么雅人,我爷爷也不是。”

“臭小子怎么说话的?你说我其他的可以,你说我不是个雅人我不承认。”冷风颇有几分傲娇道。

冷瓶画闻言狠狠地白了自家爷爷一眼,解释都懒得解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