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 第四十三章 红毛带来的震撼(二)

不过,以上都没有军队编制改革带来的震撼大。

按照前来雷州的教官头子洛雷斯的说法,“李岩阁下,你们大明军队的编组方式已经过时了,您即使装备最新式的火枪,也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它们的威力。”

洛雷斯的说法,李岩是赞同的。每一样军事技术方面的进步,总会带来军队编制方面的变化。就比如马镫马鞍的出现,极大的解放了骑兵的双手,让他们能够如同步兵一般,双手握紧武器,由此促进了骑兵成为一支重要的战略兵种,再不是步兵的补充。

而现在,燧发枪的出现,同样引发了军制改革的需要。

火器刚出现的时候,由于火枪射击效率低下,准备发射的时间很长,比如火绳枪,大概也就一分钟左右一发。并且,精度与射程都很不好,为了加强威力,只能靠密集的阵型形成密集的火力来对抗行动迅速的冷兵器部队。相应的,也需要旧式军队向近代军队过渡,改进军事编组方式,并加强纪律性教育,提高军队向心力。

李岩对洛雷斯的提议表示赞同,但是对他提出的让自己的军队直接采用西方的编组也持保留性意见,因为与从事大明的习惯称谓有较大冲突。李岩最先想到的军事编制就是北洋军阀的编制,并加以改良。从上到下,北洋新军的编制分为:镇、协、标、营、队、哨、棚。一个镇有12000多人,采用了二二制。

主要是这些军事单位在古代都有出现过,李岩直接引用并不会让人有太多冲突感。李岩只是将二二制改良为三三制。一棚十人,一哨30人,以上以三倍之,加上一些辎重部队与炮兵协等,这样一镇就有10000人左右。

当然,李岩的军队暂时没有那么多,只有3500人,还委派了1200在肇庆。这支军队自然是朝廷负担,自己倒是省了一大笔费用。只是,自己的实力却被削弱了。李岩的规划,这些军队主要组成自然是步兵。李岩计划将自己的军队再次扩充至一协2400人的规模,同时配备一个加强营的骑兵500人,这支骑兵直接归自己指挥。另外还将配备一支小型的火炮编队,只有10门12磅野战炮,打算每门炮配备十人,也就是一百人的编队。

因此,可以姑且称之为一个加强协吧。

这些新兵不用太多训练个人武技,主要还是体能训练与火枪射击,倒也算是符合潮流。然而,阎童这个武痴提出了一个想法。他们面对的主要敌人是满清的军队,这是一支大量弓箭与马匹的军队,为了抵抗他们的弓箭,与骑兵,最好还是配备一定的盾牌兵,以及长矛手。

李岩曾将师徒否决他的设想,自认为穿越人士了解后世的发展方向。可是,经不住阎童的软磨硬泡,还是打算做一番实战演练。

事实证明,阎童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即使是燧发枪,他们的射速能达到一分钟两到三发,在线膛枪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情况下,有效射程只有七八十米,这个距离,骑兵只需要六七秒的冲锋即可抵达。这个距离,最多够火枪队完成一次射击。如果没有盾牌兵与长枪兵阻挡,火枪兵只会更加的慌乱无助。

李岩推而广之,即使自己所属的直属军队全部装备了米尼枪,也不可能保证将大明所有的军队全部装备米尼枪,主要是费用太高了。据估计,即使李岩自己制造一只合格的米尼枪,造价也不会低于50十两,装备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就需要采购费用500万两。而南明的军费是多少呢?后世有人找到了南明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过500-600万两。

而李岩想要将自己的军队全部装备米尼枪也基本上不现实,不仅是因为自己财力不足,也是因为自己时间也很紧张。李岩多番思量,才决定,组建一支以装备普通燧发枪的部队为主力,装备米尼枪的阿部队作为狙击手部队使用的方案。

其实,李岩也有一个现成的编组方案可以参考。在十七世纪中叶,为了适应当时的战争规模、战术变化和火器的进一步发展,西班牙方阵进行了改革,其具体的变化就是大幅度减少了长枪兵的份额而增加了火枪兵,大体上长枪兵占百分之二十五,而火枪兵则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李岩参考面对的满清军队骑兵多、弓箭手多的情形,决定在每个棚十人中进行分组,最强壮的两人担任刀盾手。所谓的刀盾就是盾牌上装有长刀的特殊盾牌,次强壮且经验丰富的两人担任长矛手,另外六人全部担任火枪手。由于装备的是燧发枪,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火力优势。

至于装备米尼枪的狙击部队,自然就全是火枪队了。

另一只重要兵种,骑兵,李岩的方案是装备改良的三眼燧发火铳。不过时间关系,还停在设想中,此时,骑兵还是只能装备长柄大刀。

不过,这都是硬件方面的建设,军队建设的软件方面,比如纪律性训练与思想教育,还是只能依靠军官的教育。这方面,还是需要葡萄牙职业军人的训练。

葡萄牙作为殖民的先锋,虽然已经落后于西班牙、荷兰甚至英国,但是其军队还是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其战斗力并不逊色于主要国家。像二十几年前爆发的澳门之战。荷兰远征舰队凑齐了13艘大小战船与1300名兵士,打算远征澳门。面对的澳门守军,有少量守军被派去北方,支援明朝对抗满清军队的战争。因此,当首领卡瓦略清点可用之兵时,发现除剩下的50个火枪手外,全城只剩下百名能够使用武器的人。另一批可用的人力资源,就是为士兵们服务的黑奴。

但就是这么点人,最后竟然还是打败了人多势众的荷兰人,取得了澳门之战的胜利。从侧面证明了葡军的战斗力。所谓能者多劳,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与纪律教育,自然还是靠葡萄牙的教官。

李岩作为门外汉,只能在思想方面加强一下教育。此时,太先进的思想无法提出,否则李岩很有可能被吊死在歪脖子树上。他提出的,也无非是忠于大明,保家卫国。

其实,古代也有几支部队的思想教育很不错,比如王彦的八字军,岳飞的岳家军。李岩引为己用,提出在士兵的胳膊上纹上“驱除鞑虏,复我河山”八个大字,甚至,为了服众,李岩带头在两个胳膊上纹上这八个字,获得了士兵们的赞同,纷纷纹身。

然后李岩向大家解释这八个字的含义,再加上满清所作的暴行比比皆是,一经宣传,士兵们都是义愤填膺,思想教育成果还是不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