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 第二章 韬光养晦谋出路(一)

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第二章 韬光养晦谋出路(一)

作者:弦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12:19:22 来源:笔趣阁

李自成的大帐距离李岩帐篷大约150步左右,普通人一般几分钟时间就够了。但是,李岩足足走了超过半炷香(接近20分钟)的功夫。

李岩苏醒后第一次见到这座大营。一般的军营不过十几平方米已经算得上不小了,但是,此大营面积竟然接近一百平方。最关键的,却是那极为富丽堂皇的装饰。整个营帐布满金黄色的丝帛点缀,珍珠宝石黄金更是比比皆是。阳光照耀下,灼灼生光。曾经的李闯还是比较简朴的,基本上,士兵们穿什么,他就穿什么,士兵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否则,他哪能够一次次的东山再起?

然而,自从进入北京这个比铁岭还要大得多的大城市,开阔了眼界的李自成就变了。人生在世,所为何事?难道就是为了不停的造反?被别人撵兔子般四处赶?吃苦是为了将来的享乐,普通人都这样想,更何况接近不惑之年的李自成?因此即使是紧急的行军状态,李自成依然要用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来装点门面。

看到眼前的大帐,李岩心中叹息,“李自成果然腐化了,不过,这也是自己的机会。好大喜功之人往往也意味着耳根子子软,最典型的就是项羽。如果自己能够卑躬屈膝、甜言蜜语一番,虽然不说能够打消李自成的杀心,但是让他暂时放过自己还是可以的,以后,就只能看看宋献策这个李闯的亲信能否起到该有的作用了。”

看向宋献策,宋献策将右手对着自己的嘴巴轻轻一划拉,李岩明白这是让自己不要信口开河呢,点点头。大营外面密密麻麻站着持枪握刀的战士,平添一份肃穆,二人只是眼光交流一番,就缓慢走进去。

此时,大营内却有一个粗犷的声音远远传来,“李岩为何还没来?宋军师也请不动他?是想违抗军令吗?他难道不知道违抗军令的后果?真当我的刀不够锋利吗?”

李岩在门口偷眼望去。

说话的人身材高大,看似身体瘦弱,却骨骼粗大,手掌是常人的一倍半大,满是老茧,任谁一看都以为是一位典型的老农。但是久经战阵带来的血腥气,让人不敢近前,头戴毡笠身穿缥衣,一副经典的造型。此人自然就是李自成,原本是坐在大营正中的椅子上的。但是一向令不爽的李岩竟然久候不至,火气上涌,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话说,这些日子,自从退出北京以来,一直被清军在屁股后面追着打,让李闯一肚子邪火没处发泄。李岩又是书生意气,喋喋不休的劝谏,只让李自成更加愤恨。就在三天前,关于撤退方向的问题,又是搞得二人不欢而散,各自生气。

在座的人虽然都是胆大包天之人,否则也不敢造反,但李自成一旦发火,就噤若寒蝉。

不过,在座的还是有一人依然泰然自若的,那就是刘宗敏。刘宗敏同样是米脂人,与李自成是老乡。以前是名铁匠,长得人高马大,比李自成还高,更夸张的是他的魁梧,一个胳膊几乎赶得上李自成的腰粗,就像一座黑铁塔。他见李自成怒不可遇的模样,拍着大腿说道,“我说陛下,你也不用太生气,传令兵不是说了么,李岩小子前几日回去就咳血晕倒了,传令兵还亲自确认了的,不值得你生气啊!”

刘宗敏还是相当牛气的。当初,李闯派他出关与吴三桂作战,他却说,“凭什么你在北京享福,却让我出战辛苦?”搞得李自成只能亲征,然后,刘宗敏才随行。但是,李自成就是喜欢他憨直的个性。要是旁人估计早就被大卸八块了。

说实话,刘宗敏不喜欢李岩这个书生将领,主要是太喜欢说教了。就比如当初纳了陈圆圆,陛下都没说什么,就你李岩事多,偏说强抢陈圆圆会激怒吴三桂。虽然说结果证明你是对的,吴三桂果然反了,但只能说明吴三桂贼心不死。男人为何而活?酒色财气,一个女人都不能享受,当初提着脑袋造反干什么?还好,李自成还是自己的好兄弟,虽然李自成因为自己才丢了北京,却一个责备都没说,“丢了北京算什么?我们当初多少次死里逃生,这一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我依然有百万大军,卷土重来,易如反掌。”

这就是李自成,自己的引路人,好兄长。

刘宗敏不喜欢李岩,但却佩服李岩。正是在他辅佐下,李自成才能在不足百骑进入河南,在最短的时间内却拥众几十万,最后直接攻占了北京,逼死崇祯。

这时候,一向让刘宗敏不爽的穷酸,瘦如鸡仔的牛金星说话了,“陛下,李岩很可能是为前几日的事情不满,所以才不来会议以示抗议呢?”牛金星一向嫉妒李岩的才学,因此总是不遗余力的在李自成面前给李岩抹黑。

刘宗敏果然大怒,“就你这酸丁坏水多,传令兵不是都说了李岩是卧床不起了么?”

随后,李岩与宋献策一道,进入李自成大营。

李岩进入大营,就感觉原本还有些轻松的气氛明显凝重,众人都停下说话,一致看着李岩。显然,李岩在大家心目中被孤立了。

李自成一见到李岩心中就是不喜,眼角现出一片狰狞。不过毕竟一代枭雄,很快隐去,表面上却是豪爽的一笑,“岩兄弟来了,快请坐!”因为李岩也姓李,所以李自成称李岩为“岩兄弟”。

李岩早就有心观察,自然发现了李闯对自己的不满,更加戒备,却双膝跪地,“李岩参见陛下!”

李自成装作不悦的模样,“自家兄弟,为何还如此客套?李年,快扶你兄长起来!”却见李岩努力想要爬起,却是一直站不起来,甚至还因为“剧烈”的动作导致口角出血,被擦在了衣袖上。最终还是得到李年的扶持,方才气喘吁吁的站起。

李自成看见李岩的模样,心中稍微柔软了一些,毕竟当初也是生死与共过的兄弟,一个绝对冷血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别人的效忠的,李自成也不例外。同情心泛起,“岩兄弟为何如此模样?”又看向宋献策,“宋军师,岩兄弟如此模样,你为何还要让他过来?”

宋献策赶紧解释道,“老道也曾经劝说李将军不要过来了,身体要紧,可是,李将军一直说,不能让陛下太担心,必须面见陛下。”

李岩也故作羞愧的模样说道,“臣也是有不得不见陛下的理由。臣此来是向陛下及在座的诸位道歉的!”

李自成很意外,一向显得固执的李岩竟然会向自己等人道歉,说道,“自家兄弟,有什么道不道歉的,以后万勿如此!”

李岩依然是向各位团团作揖,“李岩自上次会议后,也曾经多次思索自己提出的南下河南方案,发现这个提议确实有错。因为,河南身处中原,在北有满清,南有大明的情况下,上下受敌,确实是不可退之地。”

李自成哈哈大笑,“让一向睿智的李兄弟承认自己的错误还真是难得啊!”内心却极为高兴。接着说道,“岩兄弟,这次请你过来,是有个事。听闻河南全境都向明朝投降了,不知岩兄弟有何建议?”

李岩一愣,考验自己的时刻到了

历史上,李自成在定州遭遇失败后,有人说河南全境都向明朝军队投降了。李自成大惊失色,同部下商议对策。李岩主动请缨,愿意亲率两万精兵前去镇压以稳定河南。牛金星揣摩到李自成对李岩的戒备心理,向李闯进言,李岩要反,必须寻找机会除掉李岩,得到李闯首肯。第二天,牛金星以李自成的名义召李岩到军营中饮酒,安排伏兵,李岩和他的弟弟李年同时被擒杀。

李岩心想,“独自率领军队前去镇压,无异于是独立为王,不被李自成忌惮才怪,生死就在一念之间啊。”说道,“陛下,此举正证明李岩之前的建议确实不妥,河南已经不可守。陕西是我军根基所在,当全面收缩兵力至陕西,与清军决一死战。只要陕西决战胜利,清军主力尽丧,余地可传檄而下。而据李岩估计,我军在陕西决战,有三胜。”开始给李闯上药。

李自成大喜,“有哪三胜?”李自成接连失败,对自己也有些丧失信心,急需要听到好话。

李岩开始胡说八道起来,“此时已然入夏,天气炎热,鞑子兵来自东北苦寒之地,不耐炎热,此乃天时为其一;陕西为我大顺留都所在,再不可退,有背水一战之效,兵书有云,哀兵必胜,此乃人和为其二;敌人远道而来,必然疲敝,而我以逸待劳,此乃地利为其三;所以,此战,我军必胜。”

李自成大手拍着桌子,哈哈大笑,只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英明了,才会想到直接退回陕西与清军决战。你看,一向与自己唱反调的李岩不是都同意自己的计策了。高兴的说道,“岩兄弟果然睿智,一眼看出了我军的优势,让我等的信心大增。”

李岩谦虚的说道,“陛下真是过奖了,李岩只是一名武将,论计谋,李岩哪能跟牛丞相(牛金星)与宋军师(宋献策)相比?”悄悄的看向这两个人。

牛宋二人嘴角果然露出笑意。当然,此二人都是典型的文人,根本不可能就因为一句话而变得开心,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李自成心情愉悦的说道,“岩兄弟既然好转,就与牛丞相、宋军师一起安排撤退事宜吧!”

李岩再次作揖说道,“不敢隐瞒陛下,李岩自前几日回营后,心思多虑,竟致吐血,方才得以苏醒,神志有些不清,身体依旧糟糕,恐怕无法视事。故而,李岩有一请求。”

众人看傻子般的表情看着李岩,“这丫不会傻了吧?陛下刚给他一点好脸色就敢提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