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尚可喜也要做乌龟

对于明军进抵平潭岛,与这个岛毗邻的福州城的清军自然得到了这个消息。福州城名义上的主将是被封为闽侯的福建总督李成栋,但实际权利却被屯驻在宁德的老汉奸尚可喜掌控着。

面对五万明军入境,还是李岩领头,被李岩打怕了的李成栋再也顾不上不想与尚可喜见面的情绪,邀请尚可喜率部前来福州与自己一同对敌。

尚可喜虽然也看不起这个经历大败的新汉奸,但福州是满清在南方最重要的屏障,护卫着最富庶的江浙一带,一旦有失,不仅李成栋吃罪不起,自己这个老汉奸照样也是死罪难逃。

尚可喜的军队在最近一年里也获得了清廷的批准,人数再次扩充,已经超过一万五千人,与此同时,李成栋的兵力也有所扩张,超过了五千人。若是平时,这样的兵力已经足以守护福建。

然而,五万大军压境,且后续还有明军从陆路抵达,清军的兵力未免就显得薄弱了。

一方面,尚可喜亲率一万精兵抵达福州城;与此同时,尚可喜向江宁求援的信件也在最短的时间发了出去。新任的平南大将军、驻守江宁的最高军事官员谭泰对此表示很为难。

自己手头也不过4万多兵力,却要负责江南省也就是原本的南直隶涵盖后世江苏、安徽、上海甚至湖北英山县、浙江省嵊泗列岛等如此庞大地域的守卫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就这四万兵力,光是江宁就要布置至少一万,凤阳是个小县城,原本不足为虑。但无奈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在明人心目中地位之高,仅次于京师与江宁,至少也要五千兵马。杭州是浙江首府,经济也同样发达,至少五千兵马;宁波对面就是舟山,这个鲁王明逆的根据地,为了加强防守,也至少要保留一万兵马,不仅是用于守城,还要有一定的机动力量。一来二去,三万兵力已经没了,就这剩余的一万,还要防守其余的重点沿海城市,比如绍兴、松江、苏州等地。如此算来,哪还有兵力南下?

谭泰只觉得头都大了,“都怪李岩这混蛋,若不是他,我大清战无不胜,势如破竹,又何须防守?又怎会兵力处处捉襟见肘?”

可是,抱怨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但尚可喜所透露的情形也十分严峻,自己若是什么事都不做,似乎也不好。砸锅卖铁般,谭泰终于抽调了一千五满洲八旗,两千汉八旗,这已经是谭泰手头最精锐的兵马了,南下福建。

不过他们的驻地既不是福州,更不是宁德,而是福建通往北方的门户仙霞岭。仙霞岭山势险要,自古以来为浙、闽要冲。唐末黄巢起义军入闽,沿仙霞岭开山伐道700里,成为著名的仙霞古道。并设仙霞关、枫岭关等九处。仙霞关被誉为“东南锁钥”、“八闽咽喉”。此关地处浙闽赣三省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只要控制了仙霞关,明军数量再众,也无法越雷池一步。

见到谭泰竟然仅仅派了三千多兵马前来,且还是进驻的仙霞关,明显的,是对防守福州信心不足,大有一种“管你们去死”的意味。李成栋也就罢了,作为一名资历不深的新汉奸,不敢过于放肆。倒是尚可喜自恃资历深,对谭泰当众破口大骂,“谭泰这个缩头乌龟,难道就这么放弃了福州?我要上报摄政王,制裁这个混蛋。”

然而,话虽这么说,尚可喜也知道,谭泰如此作为必然出自多尔衮的授意。清军驻守仙霞关,不仅有最后阻止明军继续北上的念头,也是防止自己这些汉奸返回浙江境内,这是逼迫自己等人在福州死战了。可以说,没了福州,自己与李成栋等人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因此,尚可喜虽然是骂骂咧咧的,但对福州的城防却是不敢稍有松懈。早在李岩率领军队北上之时,尚可喜就督促福州居民对福州城进行了一次加固。短时间内,想要将城墙加厚加高自然是难度极高。不过,尚可喜不愧是老狐狸。他在仔细分析了明军甚至清军的攻城战例后,敏锐的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火炮攻城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且愈加盛行。说实话,面对火炮,无论是夯土结构还是砖石结构的城墙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唯一能够胜任火炮时代的防守利器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显然的,尚可喜不是穿越者,他不会制造水泥,也得不到水泥的配方,对广州城除了艳羡就别无他法了。不过,既然明军此时主要是靠火炮攻城,似乎加强城墙的厚度也是可行之策,至少可延缓城墙的坍塌时间。

最为有利的是,福州多山,石头很多。因此,用石头加固城墙,是最易行的方案。而且,尚可喜还有一些洋人顾问,在这几名洋人顾问的建议下,新加固的城墙就不要采用垂直加固了,而是采用大约70度的倾角。这样的角度,首先,人依然是很难爬上去。但另一方面,对于火炮的炮弹来说,一般是仰角攻城,如此一来,与倾斜的城墙夹角会更大,炮弹的动能会有更大的损失在向上滑行上,如此城墙自然就更不容易攻破了。

其实,广州城与琼州城的城墙也都是大约72至75度之间,不过,新建设的琼州城除了倾角设计,还增加了棱堡的要素。

不过,棱堡是对防守方有大量的火炮与火枪这样的远程射击兵器才有利,而无论是尚可喜还是李成栋的军队都很少有火炮或者火枪,甚至弓箭都少,这自然是满清为了限制藩王与投降的汉奸的实力的需要。

可是这样一来,在面临战斗的情况下,未免让尚可喜等人颇有缩手缩脚的感觉。为此,尚可喜在福州城大肆搜罗铁匠,为清军打造火枪。面临生死危机,即使满清鞑子的禁令,尚可喜也是不得不铤而走险了。毕竟,性命都有可能没了,那还在乎鞑子的顾忌?

在短时间内,尚可喜就多了四百多名火枪兵,加上先前军中装备的,使得火枪兵的总数终于超过了两千名。只是,这些铁匠打造的火枪似乎不太合格,经常爆膛,让使用者都是战战兢兢。

有了坚固的城墙,也增加了一些火枪兵,尚可喜似乎有了一战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